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的工程项目的可研,实质来讲就是一个方案的具体确立和构造。一般来说,只有通过可研,证实拟建项目建设条件可靠,技术适用,经济效益显著,业主才可能决策投资建设,银行才肯贷款,这个项目才能得以实施。总之工程项目的可研分析是一个项目投资与否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可研 工程项目 决策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162-01
一、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依据不足
有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建设必要性的论述中没有国家和地区或长远规划,没有国家产业政策,没有项目建议书及其批文;大中型骨干项目,没有必要的资源报告,对于需利用矿产资源的项目,没有国家批准的矿产资源报告;在投资估算中,没有主要设备的咨询价格资料,没有相应的工程造价的定额、标准;在经济评价中,随心所欲地采用一些过时的财务三率和参数等。
(二)内容不全
所谓内容不全,就是缺少应设的篇章。例如,有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节能篇,有的没有环境保护篇,有的没有建设进度计划,有的在设计方案中没有方案比选及其推荐方案的论述,特别是有关章节没有风险分析等等。
(三)深度不够
所谓深度不够,就是该写的篇章都写了,但研究得不深不透,论据不充分,论述不详细,定性描述多,定量计算差。例如,有的缺少生产规模确定原则和计算过程,有的缺少设计方案的确定原则,有的缺少主要生产设备的计算方法,有的节能篇中只是泛泛地描述,缺少具体的节能措施和节能指标,有的环境保护物尽其用仍然采用已经作废的标准,缺少具体的环保措施。在经济评价中,对基础数据的来源不调查,不研究,不分析其可靠性和真实性等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建设项目,如果不能占在市场,或者市场占有份额很小,这个项目将难以生存。因此市场预测在可行性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切不可等闲视之。有的可行性研究的市场预测,缺少对产品销售范围区内市场需求(包括显在需求和潜在需求)的调查研究,缺少产品寿命期的分析,缺少替代产品的竞争分析,缺少价格分析,缺少风险分析和营销战略分析。
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有关政策问题
早在1983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距今近30年了,仍在"试行",不见正式。各行业关于可行性研究的规定参差不齐,有的行业至今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有的行业有规定,但已不适应目前形势需要了。
(二)建设单位问题
有的建设单位对建设程序不了解,听说要搞可行性研究,随便找几个人写上几页就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这是盲人骑瞎马。有的建设单位对建设程序了解一二,但图省事怕麻烦,不按规定要求办事,这是明知故犯。
(三)编制单位问题
目前,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设计单位。目前,就可行性研究而言,设计单位先天不足,缺乏信息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装备资源和资金。具体表现在:一是信息不灵,特别是缺乏国民经济综合信息,这是造成可行性研究依据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是设计单位一般具有工程设计力量,但缺乏经济、市场、财务、营销、生产等方面的经验和专家,这就不可能对经营风险进行认真而实际的分析和预测。三是有的设计单位,"艺不高,胆却大",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顾自己力量有限,跨行业、越资质地承揽任务。四是为了降低成本,不作现场调查研究,甚至连现场都不去,坐在家里闭门造车。五是一味迁就、照顾建设单位意见,完全按业主单位或领导意图办事,大讲可行方面,不讲或少讲不可行方面,对有利条件,连篇累续,以示利条件则轻轻一笔带过,失去了公正、科学、求实的基本原则。六是为了赶时间、争项目,抢资金,在短期内(有的甚至五、六天)就编出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样粗制滥造的产品,质量可想而知。七是有的设计单位甚至出卖资格证书,为社会上其他人员或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负责任地加盖自己的公章。
三、如何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措施
(一)专业的体制管理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实现两大转变:一是改企转制,由过去的附属于部门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转变经营机制,由过去局限于特定行业开展单一业务的职能型机构,转变为面向投资建设全过程服务、并按照市场机制进行的社会中介机构。在当前加强工程咨询勘察设计企业内部改革,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的技术人员
如今随着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工程咨询设计单位要勇敢地走向市场, 使可行性研究与设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设计是将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图纸上每一条线、每一个点和数字都代表着技术责任和一定数量的资金, 设计质量的优劣对工程建设有直接的联系。
(三)可靠的资料数据
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在数据上不能弄虚作假。测量勘探人员要认真记录测量数据, 以免投资方因数据误差而盲目投资。
(四)专业的审查制度
设计咨询和设计审查都是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和惯例, 如果没有这些制度就难以和国际接轨。因此,要树立工程咨询和设计项目管理的权威,推进设计技术进步,确保投资效益的成效, 必须坚持内行咨询内行的原则,不能搞外行咨询内行。这对节省投资,提高勘察设计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所有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事物的数量无时不刻不在发生变化,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质变。只要大自然的作用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存在一天,社会、经济、环境这几个方面的量变和质变就仍然会发生,而可持续发展与这几个方面是分不开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能够反映出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变化,并且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变化来评价项目是否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换言之,可持续发展指标可以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能够反映项目可持续发展状况的信息,它具有极强的信息功能。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因此,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所牵涉到的这些方面之间同样也具有这些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一方面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本身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可持续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协调综合发展的有机整体,它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只有整体的发展才能够算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可持续发展过程,就要针对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在顾及到时间变化的同时,站在各个角度、各个层次上进行评价,来构建指标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对像水利工程这种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后评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可持续发展指标能够反映出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水平和质量,它应当具备三方面的基本功能:首先,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或时期内,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情况要能够得到如实的描述和反映;其次,在一定时期内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变化趋势和速率要能够得到描述和反映;再次,对项目要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要想形成一套统一普遍适用的能够全面反映项目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指标评价体系绝非易事。
参考文献
[1] 张一驰,孙仁金,张怡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2007,21(1).
[2] 孙志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2005,(4).
[3] 王皓.我国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可信度研究,2003,5.
[4] 唐青青.工程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3.
[关键词]可研 工程项目 决策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162-01
一、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依据不足
有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建设必要性的论述中没有国家和地区或长远规划,没有国家产业政策,没有项目建议书及其批文;大中型骨干项目,没有必要的资源报告,对于需利用矿产资源的项目,没有国家批准的矿产资源报告;在投资估算中,没有主要设备的咨询价格资料,没有相应的工程造价的定额、标准;在经济评价中,随心所欲地采用一些过时的财务三率和参数等。
(二)内容不全
所谓内容不全,就是缺少应设的篇章。例如,有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节能篇,有的没有环境保护篇,有的没有建设进度计划,有的在设计方案中没有方案比选及其推荐方案的论述,特别是有关章节没有风险分析等等。
(三)深度不够
所谓深度不够,就是该写的篇章都写了,但研究得不深不透,论据不充分,论述不详细,定性描述多,定量计算差。例如,有的缺少生产规模确定原则和计算过程,有的缺少设计方案的确定原则,有的缺少主要生产设备的计算方法,有的节能篇中只是泛泛地描述,缺少具体的节能措施和节能指标,有的环境保护物尽其用仍然采用已经作废的标准,缺少具体的环保措施。在经济评价中,对基础数据的来源不调查,不研究,不分析其可靠性和真实性等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建设项目,如果不能占在市场,或者市场占有份额很小,这个项目将难以生存。因此市场预测在可行性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切不可等闲视之。有的可行性研究的市场预测,缺少对产品销售范围区内市场需求(包括显在需求和潜在需求)的调查研究,缺少产品寿命期的分析,缺少替代产品的竞争分析,缺少价格分析,缺少风险分析和营销战略分析。
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有关政策问题
早在1983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距今近30年了,仍在"试行",不见正式。各行业关于可行性研究的规定参差不齐,有的行业至今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有的行业有规定,但已不适应目前形势需要了。
(二)建设单位问题
有的建设单位对建设程序不了解,听说要搞可行性研究,随便找几个人写上几页就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这是盲人骑瞎马。有的建设单位对建设程序了解一二,但图省事怕麻烦,不按规定要求办事,这是明知故犯。
(三)编制单位问题
目前,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设计单位。目前,就可行性研究而言,设计单位先天不足,缺乏信息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装备资源和资金。具体表现在:一是信息不灵,特别是缺乏国民经济综合信息,这是造成可行性研究依据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是设计单位一般具有工程设计力量,但缺乏经济、市场、财务、营销、生产等方面的经验和专家,这就不可能对经营风险进行认真而实际的分析和预测。三是有的设计单位,"艺不高,胆却大",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顾自己力量有限,跨行业、越资质地承揽任务。四是为了降低成本,不作现场调查研究,甚至连现场都不去,坐在家里闭门造车。五是一味迁就、照顾建设单位意见,完全按业主单位或领导意图办事,大讲可行方面,不讲或少讲不可行方面,对有利条件,连篇累续,以示利条件则轻轻一笔带过,失去了公正、科学、求实的基本原则。六是为了赶时间、争项目,抢资金,在短期内(有的甚至五、六天)就编出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样粗制滥造的产品,质量可想而知。七是有的设计单位甚至出卖资格证书,为社会上其他人员或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负责任地加盖自己的公章。
三、如何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措施
(一)专业的体制管理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实现两大转变:一是改企转制,由过去的附属于部门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转变经营机制,由过去局限于特定行业开展单一业务的职能型机构,转变为面向投资建设全过程服务、并按照市场机制进行的社会中介机构。在当前加强工程咨询勘察设计企业内部改革,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的技术人员
如今随着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工程咨询设计单位要勇敢地走向市场, 使可行性研究与设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设计是将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图纸上每一条线、每一个点和数字都代表着技术责任和一定数量的资金, 设计质量的优劣对工程建设有直接的联系。
(三)可靠的资料数据
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在数据上不能弄虚作假。测量勘探人员要认真记录测量数据, 以免投资方因数据误差而盲目投资。
(四)专业的审查制度
设计咨询和设计审查都是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和惯例, 如果没有这些制度就难以和国际接轨。因此,要树立工程咨询和设计项目管理的权威,推进设计技术进步,确保投资效益的成效, 必须坚持内行咨询内行的原则,不能搞外行咨询内行。这对节省投资,提高勘察设计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所有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事物的数量无时不刻不在发生变化,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质变。只要大自然的作用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存在一天,社会、经济、环境这几个方面的量变和质变就仍然会发生,而可持续发展与这几个方面是分不开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能够反映出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变化,并且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变化来评价项目是否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换言之,可持续发展指标可以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能够反映项目可持续发展状况的信息,它具有极强的信息功能。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因此,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所牵涉到的这些方面之间同样也具有这些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一方面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本身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可持续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协调综合发展的有机整体,它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只有整体的发展才能够算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可持续发展过程,就要针对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在顾及到时间变化的同时,站在各个角度、各个层次上进行评价,来构建指标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对像水利工程这种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后评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可持续发展指标能够反映出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水平和质量,它应当具备三方面的基本功能:首先,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或时期内,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情况要能够得到如实的描述和反映;其次,在一定时期内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变化趋势和速率要能够得到描述和反映;再次,对项目要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要想形成一套统一普遍适用的能够全面反映项目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指标评价体系绝非易事。
参考文献
[1] 张一驰,孙仁金,张怡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2007,21(1).
[2] 孙志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2005,(4).
[3] 王皓.我国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可信度研究,2003,5.
[4] 唐青青.工程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