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玄奘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他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伟人,历时19年不畏艰险西行求取真经,历时19载呕心沥血翻译佛经。本文对玄奘的主要翻译思想进行了研究评述,并思考了玄奘大师译经对后世的启示。
【关键词】:玄奘;翻译思想;研究评述
一、玄奘大师与翻译
玄奘,即唐三藏法师,俗姓陈,名袆,602年生于河南洛阳偃师,少时家困,随二哥长捷法师在净土寺学习小乘佛经5年,13岁时正式出家为僧。622年受具足戒,游历各地,访师学经,它认为诸经各说纷纭,难得定论,于是立志西行天竺国学习大乘佛法,求法取经,自己翻译。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出玉门关,历经磨难,历时四年到达天竺国。玄奘西行前后共19年,其中在天竺国学佛讲经12年,整个行程5万多里,携回佛典520夹、657部以及佛陀舍利子150粒,于645年返回长安,受唐太宗礼遇,赐弘福寺进行译经。
在玄奘的主持下,在东亚诸国高僧的参与下,译经历时19年,共翻译经书75部1335卷;同时把《老子》等中文典籍译为梵文,传入了天竺;由其口授的《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他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
二、玄奘大师的主要翻译思想
玄奘多采用直译法进行译经,还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笔法严谨,世称“新译”。玄奘的主要翻译思想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2.1 译文要忠实原文且行文流畅
玄奘之前的译经,先按梵文逐字翻译,再按汉语语法改写,最后由笔人润饰。其中辗转传递,加之个体之间认知和阐释的差异,必然造成语词增减,原意走失。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出:然则佛兴西方,法流东国。通译音讹,方言语谬。音讹则义失,语谬则理乖。故曰:“必也正名乎,贵无乖谬矣”。玄奘认为佛经本在西方盛行,现传入东方,在翻译时遇到了语言不同的问题,导致翻译后失去原文的意思。玄奘梵汉精晓,佛理深通,他认为翻译必须做到音不讹、语不谬,才能义不失、理不乖。
2.2 提出了“五不翻”原则
何为不翻?就是音译,音译即不翻之翻。何为“五不翻”?即五种情况不翻:(1) 秘语故不翻,对于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采取音译,这样即可保持神秘性,又可保持佛教徒对佛的敬畏感。例如“陀罗尼”,其义微妙难以揣测,音译更佳。
(2) 多含义故不翻,对于词语义丰富,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词能完整地涵盖其所有意义时,要采取音译的方法,例如“薄伽”就有6种含义。(3) 此无故不翻,当一事物为一种文化所有,而另一文化中却没有,这时就要采用音译的方法,例如“阎浮树”就是天竺国独有的树种,无法意译。(4) 顺古故不翻,对于一些约定俗称的词汇,已广泛传播,为人知晓,可沿袭原来的翻译,例如“阿耨菩提”,虽可再译,但易造成混乱,无需另译。(5) 生善故不翻,有些词汇音译能令人生尊重之念,可不翻,例如:“般若”一词显得庄重,若意译为“智慧”就显得清浅了。
玄奘提出的“五不翻”原则有效地避免了歧义,理论上保证了佛教的庄重性,它传承创新了之前的佛经翻译成果,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这一套原则不仅对当时的佛经翻译有指导意义,而且对现代翻译活动也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是我国传统译论中的精华。
2.3 “译场”分工应不断完善
“译场”是指多人共同合作、在严格的分工制度下从事佛经翻译的机构。玄奘主持的译场,比以前更加严密和健全,玄奘译经共有11中分工:(1) 译主,即主译人,精通中文梵文;(2) 证义,译主的助手;(3) 证文,当译主诵梵文时,有讹误时及时指出;(4) 度语,根据梵文字音记成汉字;(5) 笔受,把录下的梵音按原文句式翻成汉语;(6) 缀文,整理笔受记录,使其符合汉语习惯;(7) 参译,校勘原文,用译文回证原文是否有误;(8) 刊定,即刊削译文,定取句义;(9) 润文;(10) 梵呗,即对译文一唱三诵,直到朗朗上口为止;(11) 监护大使,即钦命大臣监阅译经。“译场”的分工方法十分科学,既能从不同层面润色译文,从而保证了译文的纯正和流畅。
三、玄奘大师译经对后世启示
3.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玄奘8岁学习小乘佛法,13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25岁西行求取真经,西行19年,其中在天竺国学佛讲经12年,精通中梵两种语言,回长安后译经19年。玄奘精通中梵双语,知识广博,他是我们后辈翻译学习的榜样。
3.2 治學谨慎,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面对小乘佛法各说纷纭,玄奘治学谨慎,遂西行求取真经,历时19年,单在印度求学梵文和佛经及游历讲学约12年,回长安后译经19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的治学态度值得后世学习。
3.2 完善“译场”,分工合作,集体智慧是无穷的
在玄奘主持下的译经历时19载,译场不断完善,分工明细,合作译经,这样不仅保证了文字的纯正与流畅,而且也保证了翻译的准确度,可见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这对后世,乃至现阶段翻译工作的开展仍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结论
玄奘的佛经翻译事业被证明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他的主要翻译思想体现在:译文要忠实原文且行文流畅、提出了“五不翻”原则和“译场”分工应不断完善。玄奘大师译经对后世启示良多,是后代译者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王晓迪. 玄奘的“五不翻”理论评析及其当代应用[J]. 海外英语,2015年第16期.
[2] 玄奘 辩机. 大唐西域记[M]. 中华书局,2014.10.
[3]罗长斌. 玄奘大师佛经翻译的价值和启示[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01.
作者简介:牛荣亮(1989.10—),男,河南南阳人。长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英语教育。
【关键词】:玄奘;翻译思想;研究评述
一、玄奘大师与翻译
玄奘,即唐三藏法师,俗姓陈,名袆,602年生于河南洛阳偃师,少时家困,随二哥长捷法师在净土寺学习小乘佛经5年,13岁时正式出家为僧。622年受具足戒,游历各地,访师学经,它认为诸经各说纷纭,难得定论,于是立志西行天竺国学习大乘佛法,求法取经,自己翻译。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出玉门关,历经磨难,历时四年到达天竺国。玄奘西行前后共19年,其中在天竺国学佛讲经12年,整个行程5万多里,携回佛典520夹、657部以及佛陀舍利子150粒,于645年返回长安,受唐太宗礼遇,赐弘福寺进行译经。
在玄奘的主持下,在东亚诸国高僧的参与下,译经历时19年,共翻译经书75部1335卷;同时把《老子》等中文典籍译为梵文,传入了天竺;由其口授的《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他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
二、玄奘大师的主要翻译思想
玄奘多采用直译法进行译经,还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笔法严谨,世称“新译”。玄奘的主要翻译思想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2.1 译文要忠实原文且行文流畅
玄奘之前的译经,先按梵文逐字翻译,再按汉语语法改写,最后由笔人润饰。其中辗转传递,加之个体之间认知和阐释的差异,必然造成语词增减,原意走失。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出:然则佛兴西方,法流东国。通译音讹,方言语谬。音讹则义失,语谬则理乖。故曰:“必也正名乎,贵无乖谬矣”。玄奘认为佛经本在西方盛行,现传入东方,在翻译时遇到了语言不同的问题,导致翻译后失去原文的意思。玄奘梵汉精晓,佛理深通,他认为翻译必须做到音不讹、语不谬,才能义不失、理不乖。
2.2 提出了“五不翻”原则
何为不翻?就是音译,音译即不翻之翻。何为“五不翻”?即五种情况不翻:(1) 秘语故不翻,对于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采取音译,这样即可保持神秘性,又可保持佛教徒对佛的敬畏感。例如“陀罗尼”,其义微妙难以揣测,音译更佳。
(2) 多含义故不翻,对于词语义丰富,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词能完整地涵盖其所有意义时,要采取音译的方法,例如“薄伽”就有6种含义。(3) 此无故不翻,当一事物为一种文化所有,而另一文化中却没有,这时就要采用音译的方法,例如“阎浮树”就是天竺国独有的树种,无法意译。(4) 顺古故不翻,对于一些约定俗称的词汇,已广泛传播,为人知晓,可沿袭原来的翻译,例如“阿耨菩提”,虽可再译,但易造成混乱,无需另译。(5) 生善故不翻,有些词汇音译能令人生尊重之念,可不翻,例如:“般若”一词显得庄重,若意译为“智慧”就显得清浅了。
玄奘提出的“五不翻”原则有效地避免了歧义,理论上保证了佛教的庄重性,它传承创新了之前的佛经翻译成果,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这一套原则不仅对当时的佛经翻译有指导意义,而且对现代翻译活动也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是我国传统译论中的精华。
2.3 “译场”分工应不断完善
“译场”是指多人共同合作、在严格的分工制度下从事佛经翻译的机构。玄奘主持的译场,比以前更加严密和健全,玄奘译经共有11中分工:(1) 译主,即主译人,精通中文梵文;(2) 证义,译主的助手;(3) 证文,当译主诵梵文时,有讹误时及时指出;(4) 度语,根据梵文字音记成汉字;(5) 笔受,把录下的梵音按原文句式翻成汉语;(6) 缀文,整理笔受记录,使其符合汉语习惯;(7) 参译,校勘原文,用译文回证原文是否有误;(8) 刊定,即刊削译文,定取句义;(9) 润文;(10) 梵呗,即对译文一唱三诵,直到朗朗上口为止;(11) 监护大使,即钦命大臣监阅译经。“译场”的分工方法十分科学,既能从不同层面润色译文,从而保证了译文的纯正和流畅。
三、玄奘大师译经对后世启示
3.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玄奘8岁学习小乘佛法,13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25岁西行求取真经,西行19年,其中在天竺国学佛讲经12年,精通中梵两种语言,回长安后译经19年。玄奘精通中梵双语,知识广博,他是我们后辈翻译学习的榜样。
3.2 治學谨慎,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面对小乘佛法各说纷纭,玄奘治学谨慎,遂西行求取真经,历时19年,单在印度求学梵文和佛经及游历讲学约12年,回长安后译经19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的治学态度值得后世学习。
3.2 完善“译场”,分工合作,集体智慧是无穷的
在玄奘主持下的译经历时19载,译场不断完善,分工明细,合作译经,这样不仅保证了文字的纯正与流畅,而且也保证了翻译的准确度,可见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这对后世,乃至现阶段翻译工作的开展仍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结论
玄奘的佛经翻译事业被证明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他的主要翻译思想体现在:译文要忠实原文且行文流畅、提出了“五不翻”原则和“译场”分工应不断完善。玄奘大师译经对后世启示良多,是后代译者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王晓迪. 玄奘的“五不翻”理论评析及其当代应用[J]. 海外英语,2015年第16期.
[2] 玄奘 辩机. 大唐西域记[M]. 中华书局,2014.10.
[3]罗长斌. 玄奘大师佛经翻译的价值和启示[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01.
作者简介:牛荣亮(1989.10—),男,河南南阳人。长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