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探讨的新课题。从2011年11月起,笔者所在学校就引导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为学校、社会和他人提供了帮助,而且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日常学习,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学习思路,培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新了学校德育内容、德育方式与德育机制,受到了同行、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理念带动 科学开展育人活动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精神,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权利和义务,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是体现这种权利与义务的有效载体。志愿者的宗旨是主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志愿者精神育人活动,实现了德育的主体从被动转向主动,德育内容从知性德育转向生活德育,德育实现方式从理论为主转向实践为主,是一种新的德育内容和途径。
中小学生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既是一种体验实践的教育,又是一种真实的社会服务,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发对弱势群体、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主动关注,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转化为用自己的力量和爱心去关怀他人、奉献社会的行动,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途径促动 纵深开展育人活动
学校把“志愿者精神进校园”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把志愿者精神育人纳入素质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志愿者精神教育。比如,在班会课上,让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介绍志愿服务活动;美术课上设计与制作志愿者活动作品;音乐课上唱志愿者之歌等。通过学科渗透,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志愿文化的魅力。
二是在校园文化中彰显志愿者精神教育。志愿者文化与校园文化有共通之处,也是时下学校、社会十分需要的文化。比如,一点爱心捐助,一次小小的点拨,一句亲切的鼓励,一番善意的劝导,一段真诚的沟通,都会给人温暖,给人信心,给人正确的指引。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电视、电影、校园网、橱窗、板报、校报和文化长廊、主题班队会、报告会、专题讲座、家长会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志愿者精神。同时,在校园内张贴悬挂志愿者标语,努力营造鼓励师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是在活动课程中践行志愿者精神教育。通过班级和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班级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班级管理、互帮互学、室内与室外环保、文明言行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校风、礼仪、环境保护、食堂与校门管理、图书管理等志愿服务活动。此外,学校还想办法创新志愿精神育人的活动载体。比如,编印志愿精神经验材料学志愿者精神,成立宣讲团、举行报告会、演讲比赛等活动讲志愿者精神,开展征文活动等写志愿者精神,举办歌咏比赛唱志愿者精神,举办文艺节目演志愿者精神等。
四是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志愿者精神教育,开展的校外志愿服务活动有环境保护、敬老爱老、科普宣传、文明小使者等。
机制驱动 持续开展育人活动
一是建立动员机制。比如,在校委会、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上等进行动员,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志愿者精神,激发师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二是规范招募机制。一般的流程是了解需求,确定岗位;自愿申请,报名登记;岗位培训,学校认可。招募时,放低学生志愿者准入条件,只要是愿意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中小学生均可报名加入志愿者,随时报名均可。三是创新培训机制。开展志愿服务,不仅要有一腔热情,还要有专业技能,才能真正将好事办好。做好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正是提高学生志愿者素质和志愿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四是完善评价机制。学校志愿服务中心制定了量化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学生志愿者每次服务完成后必须在志愿者登记卡上记载,交至学校志愿者服务队进行确认,一名志愿者每月至少要参加15次的志愿服务。以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累计时间、团队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等为考评依据,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志愿者行动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积极推进公益实践和志愿知识普及活动,培育志愿者精神兴起的社会经济、心理基础和文化价值,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东明珠外国语学校)
理念带动 科学开展育人活动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精神,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权利和义务,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是体现这种权利与义务的有效载体。志愿者的宗旨是主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志愿者精神育人活动,实现了德育的主体从被动转向主动,德育内容从知性德育转向生活德育,德育实现方式从理论为主转向实践为主,是一种新的德育内容和途径。
中小学生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既是一种体验实践的教育,又是一种真实的社会服务,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发对弱势群体、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主动关注,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转化为用自己的力量和爱心去关怀他人、奉献社会的行动,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途径促动 纵深开展育人活动
学校把“志愿者精神进校园”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把志愿者精神育人纳入素质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志愿者精神教育。比如,在班会课上,让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介绍志愿服务活动;美术课上设计与制作志愿者活动作品;音乐课上唱志愿者之歌等。通过学科渗透,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志愿文化的魅力。
二是在校园文化中彰显志愿者精神教育。志愿者文化与校园文化有共通之处,也是时下学校、社会十分需要的文化。比如,一点爱心捐助,一次小小的点拨,一句亲切的鼓励,一番善意的劝导,一段真诚的沟通,都会给人温暖,给人信心,给人正确的指引。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电视、电影、校园网、橱窗、板报、校报和文化长廊、主题班队会、报告会、专题讲座、家长会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志愿者精神。同时,在校园内张贴悬挂志愿者标语,努力营造鼓励师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是在活动课程中践行志愿者精神教育。通过班级和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班级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班级管理、互帮互学、室内与室外环保、文明言行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校风、礼仪、环境保护、食堂与校门管理、图书管理等志愿服务活动。此外,学校还想办法创新志愿精神育人的活动载体。比如,编印志愿精神经验材料学志愿者精神,成立宣讲团、举行报告会、演讲比赛等活动讲志愿者精神,开展征文活动等写志愿者精神,举办歌咏比赛唱志愿者精神,举办文艺节目演志愿者精神等。
四是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志愿者精神教育,开展的校外志愿服务活动有环境保护、敬老爱老、科普宣传、文明小使者等。
机制驱动 持续开展育人活动
一是建立动员机制。比如,在校委会、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上等进行动员,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志愿者精神,激发师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二是规范招募机制。一般的流程是了解需求,确定岗位;自愿申请,报名登记;岗位培训,学校认可。招募时,放低学生志愿者准入条件,只要是愿意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中小学生均可报名加入志愿者,随时报名均可。三是创新培训机制。开展志愿服务,不仅要有一腔热情,还要有专业技能,才能真正将好事办好。做好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正是提高学生志愿者素质和志愿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四是完善评价机制。学校志愿服务中心制定了量化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学生志愿者每次服务完成后必须在志愿者登记卡上记载,交至学校志愿者服务队进行确认,一名志愿者每月至少要参加15次的志愿服务。以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累计时间、团队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等为考评依据,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志愿者行动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积极推进公益实践和志愿知识普及活动,培育志愿者精神兴起的社会经济、心理基础和文化价值,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东明珠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