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睡着了,液体哒哒下落,七楼阳光斜着打在滴管溅起的微波里,漾不起一丝涟漪,就寒光透着得滴。老奶奶卖力走来,呼吸平稳下来,凸起的嘴巴携着深纹起伏,眼皮耷拉着,皱着眉头,腿前的拐杖上双手微颤。约过了十分钟,她抬起一只手,弯着臂掏了掏上衣口袋,费力地,一颗小橘子透出了脑袋。她撅出来放在柜子上,向后稳了一下试图站起来,我迎上去扶起了她,她推了我一下,要一个人走,空空眼神凝着前方。一个弯弯背影,穿着褐色对襟棉袄,整齐的短发,小脚跺步摇晃着消失在门口,末了还在听出她长长的叹气声。我看着那颗黄得透亮的砂糖橘子,竟是病房一颗小太阳了,闪闪地耀着母亲的脸,她睡得安详定是沉在了甜蜜的梦里。
和母亲同住在一起的,是年老且病重的人。
我初见他们时,他们聚点似地涌进母亲病房,喧闹着议论,围来观看新入群里最年轻的一个。
“咦,你妈多少了?看起来小了么?”老爷爷有八十岁了吧,脸上垮下来肉皮坠着眼窝都向下沉,拄着拐棍的手青筋暴突,散发悲悯的眼神手电光一般铺散到母亲脸上。
医生在做常规检查,掖好被子,嘱咐我有问题随时按呼叫器。白大褂出去后,旁边的爷爷奶奶们推搡着过来,询问我们从哪来,说热水在哪接,饭会几点送进来。刺目的白灯光打下来,我这会儿有时间回头看看他们,弯腰、驼背、疏牙、秃发,一切看起来稀稀落落。
“又来一个吗?”等了几秒,话语的发声者才蹒跚走过来,腰驼得很深,头快要垂到膝盖了,两手攀着一根和她一样歪扭着的拐杖,一杵一杵着进来,白透了的发整齐落在而后,两个黑夹子清晰映在上面,她转动着嘴巴,不吃东西时也在微微画圈着转,抖着抖着颤出几个字:“我看看。”
我站在静止的时间里,旁边矗立着如时间一般老的爷爷奶奶,竟然没有移动,也没凑上前去扶着她,就用眼睛等待她那双小脚跺一步,拐棍跺一步,慢慢走到母亲头前。
“你哪难受了,来这不要怕,先输液治。”
母亲发黄的脸上掀起一丝笑容,“哦,好。”
她定了一会,转身,确立拐棍的方向,转个90度,嘴角突然咝咝抽动,呼哧了几声,“唉,小了么,正是活人的时候,我能替死就好了。”她声音极小,是说给自己听的,我心里一摊干裂的震动波及上来,眼里涩得疼。她看我一眼,眼神空空地落在我心上,她沉沉地走出了病房,随后那些老者也接二连三在叹气里走出病房。
他们中间的一个就在那夜不在了。我顺着门上小窗看到护士们跑来跑去,穿着制服的门卫拉门,救护车120里狭长的那个床驮着死者被迅速地抬走了。我的心跳得极快,听步履声拐进隔壁电梯里了,忙活了半个小时的杂乱声响瞬间停下来,心一下缩起来。母亲睁着眼睛,静静听着,什么也没问,我说你喝水吗,她摇摇头。
第二天一早,当我迈出楼道,他们坐在狭长的走道两旁,这让我记起小时候家属院下的墙角跟,也有一排老者倚墙晒太阳,一人坐着一个板凳,闭着眼睛打瞌睡。我们挎着书包从他们身边经过,太阳正好照出一个个黑色剪影,土墙上站着的卧着的,好像起伏的琴键,我们就悄悄羡慕着,我们要是不上学能一直睡就好了,而后奔走,回头看,土墙就只有矮键了。如今,他们也是这样歪着头睡觉,整个身子锲在轮椅里,头埋在胸口了,连同耷拉的脸皮,时而挂下来几缕口水。一个精干的老奶奶和护工说着年轻时的事儿,她穿着自己缝的暖鞋,艳红色的,她说老来俏就是要穿红袄蹬红鞋。我仔细辨别昨晚进来的与现在看到面庞的人差,总在想少了谁,耳后就听护士议论了。我插话:“老人家走后你们是第一通知家属吗?”“他们进来都留寿衣了,我们就边通知,边就给穿好了,等来了有时人都僵了不好穿衣了。”说话是两个小姑娘,看起来二十五六岁,我很吃惊,“是你们给穿吗?”“对呀,这每年送走二三十个,都是我俩给弄。”随后,她们说要怎么清洗,包括要清理耳孔鼻孔,是对逝者的尊敬。养医护人员很和善,最后一程,总是这些不搭干的人送的,也是他们陪了这些间或失能、失智的人最后一段时光。死,对于这两个小姑娘已经稀松平常了,这一秒能拉话话的人,下一秒就推走了。
那一雙空空的眼睛又在注视着我,她回头看我一眼,拐进去母亲的病房,我跟了进去,这次我扶着她干瘦的胳臂,她顺着床边一个椅子坐下,噗噗粗喘着气,于是母亲落在她温柔的目光里了。
母亲已安了重型呼吸机,粗管子对着肺吹。我当时在西安找不到可以接收在普通病房用能呼吸机的医院,打问到老家榆林有医养加老年护理院一体的临终托管的病区,便联系到这看护。我知道这里的人随时就会被死亡带走,我对他们充满不舍。我给母亲叫外卖餐时,看到地图里自己就定位在一个小黑点里,世界那么大,而我们这个黑点区域里,就有两个楼层的老人,远离家人,如在隔离生者区的黑域独自等待着自己的死亡。我可怜母亲的病,如同可怜他们一样,甚至在每个深长的夜里,我一个人去楼道叫护工姚叔,就看到死神大概就在黑黢黢道的尽旁,随时点着花名册。我起先害怕极了,哧溜一下窜过对门唤起姚叔,再飞速移回母亲病房,心惊肉跳。可我在这楼道一两周后,慢慢不害怕了,我同情的对象对来接他们的死亡丝毫不怕,竟说起像聊一个老朋友,或成了即将要去的一个温暖的家,那个家暖暖的,也许现在的一群人,还能都在那里团聚。而我和母亲,现在就在这团聚里。爷爷奶奶们一在楼道里看到我,就问我母亲的病,那个笨家伙是不是戴上特别疼,日以继日吹会不会很难受。我也会给他们说说药上的英语字是什么意思,帮他们拨通电话,和孙子拉拉话。
家乡的冬天总是很晴,尽管楼道进来阳光很少,但大家都敞开门,谁也不回避,阳光跟着从房里出来的人也播撒漫在地上了,晶亮亮的。我有时离开一会儿回来,看见床头多出一颗枣,两颗花生,或者一枚水果糖。我逗母亲,看,今儿又有礼物啦,你每天都能收到礼物呢,住这多幸福啊,她隔着呼吸面罩说有老奶奶或者爷爷来过。我视这些生命的礼物为珍宝,总会喂了母亲吃下,病房的酒精味一下就充满了甜腻与温馨,也知道这些小小的食物都是他们节省下来舍不得自己吃的。我听母亲讲,刚出生的小孩子要让老者摸过头就会长命百岁,古来能活过70就是福星了,我喜着说,那你总能吃到他们的食物,沾了足够多的福气了,病都会好!
可一日,呆笨的呼吸机指标不对,喷出的气忽冷忽热,医院的人调试不了,主治医师都急得哭喊,“那是北京的工程师给说的方法,我们也不会啊,这个机子一年都没用过了。”我悬起了心,说让他们快速找北京的仪器师啊。那夜,我在病危告知书上签下了名字,而后在楼道拐角跪着请求上天保佑妈妈。楼道医生跑来跑去,惊得邻居们也睡不成,那个驼背的老奶奶拄着拐杖就站在我身后,“娃,今晚没事。”医生核对指标,一直在对着手机和北京的人视频,精心调试,慢慢地母亲状况缓过来些了,凌晨,大夫说解除危险了。我瘫坐在地上,身后的老奶奶才转身回了自己病床,我泪水托着的眼寰里,她的背影包裹着红金色暖晕,弋带神性光芒。
多么灰黑的夜,第二天也会沸腾起来,一顿饺子,一碗羊肉,护理院伙食一好,所有人都会出来吃饭,就是过节的开心,话说得底气十足,豁牙里慢吞吞嚼着食物。可喧闹完,某个夜晚一场关于个人的抢救,人们都又灰塌塌了。死神总在夜里来,我深怕这突如其来的静。弯腰的奶奶总安静在母亲旁,看着才六十刚过的母亲,说出“我要能替就好了”,慢慢起身走,她的背影永久储藏在我记忆里。
母亲终究没躲过夜里的闹与静,我带她离开,长久地回看了一下黑黢黢的长廊,那夜,奶奶爷爷们都在睡。一年来,我总在街上、菜市场、巷子、医院里看到如他们面孔一般的老者,一个人,孤苦地守着最后的时间。他们有的被儿女嫌恶、有的亲友散尽、有的老无所依,有的贫困交加看不起病,有的失智失能瘫痪在床,但他们都善良地、完全地守住了一个人的样子,足以被尊重被疼爱。总说老是无用的,可他们活了一辈子,什么都看得开,什么都舍得托举和奉献,什么都撂得下,总还想把自己仅存的生命额度分给更年轻的一辈,如同延伸在土地下的粗重的根须,把养分和担当都默默承载下来,树叶枝茂婆娑,花儿鲜艳绽放时,总无人看到下面的它们,永远无言在输送生命的全部能量。
耳边又响起——“我要能替就好了”,如果可以,我也愿意替那位老奶奶,以我年轻的生命带她重活一次,就那么美丽地重新走过一遍生命的时光,看阳光就洒在身上,看自己变成一片叶落,看自己渐行渐远……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和母亲同住在一起的,是年老且病重的人。
我初见他们时,他们聚点似地涌进母亲病房,喧闹着议论,围来观看新入群里最年轻的一个。
“咦,你妈多少了?看起来小了么?”老爷爷有八十岁了吧,脸上垮下来肉皮坠着眼窝都向下沉,拄着拐棍的手青筋暴突,散发悲悯的眼神手电光一般铺散到母亲脸上。
医生在做常规检查,掖好被子,嘱咐我有问题随时按呼叫器。白大褂出去后,旁边的爷爷奶奶们推搡着过来,询问我们从哪来,说热水在哪接,饭会几点送进来。刺目的白灯光打下来,我这会儿有时间回头看看他们,弯腰、驼背、疏牙、秃发,一切看起来稀稀落落。
“又来一个吗?”等了几秒,话语的发声者才蹒跚走过来,腰驼得很深,头快要垂到膝盖了,两手攀着一根和她一样歪扭着的拐杖,一杵一杵着进来,白透了的发整齐落在而后,两个黑夹子清晰映在上面,她转动着嘴巴,不吃东西时也在微微画圈着转,抖着抖着颤出几个字:“我看看。”
我站在静止的时间里,旁边矗立着如时间一般老的爷爷奶奶,竟然没有移动,也没凑上前去扶着她,就用眼睛等待她那双小脚跺一步,拐棍跺一步,慢慢走到母亲头前。
“你哪难受了,来这不要怕,先输液治。”
母亲发黄的脸上掀起一丝笑容,“哦,好。”
她定了一会,转身,确立拐棍的方向,转个90度,嘴角突然咝咝抽动,呼哧了几声,“唉,小了么,正是活人的时候,我能替死就好了。”她声音极小,是说给自己听的,我心里一摊干裂的震动波及上来,眼里涩得疼。她看我一眼,眼神空空地落在我心上,她沉沉地走出了病房,随后那些老者也接二连三在叹气里走出病房。
他们中间的一个就在那夜不在了。我顺着门上小窗看到护士们跑来跑去,穿着制服的门卫拉门,救护车120里狭长的那个床驮着死者被迅速地抬走了。我的心跳得极快,听步履声拐进隔壁电梯里了,忙活了半个小时的杂乱声响瞬间停下来,心一下缩起来。母亲睁着眼睛,静静听着,什么也没问,我说你喝水吗,她摇摇头。
第二天一早,当我迈出楼道,他们坐在狭长的走道两旁,这让我记起小时候家属院下的墙角跟,也有一排老者倚墙晒太阳,一人坐着一个板凳,闭着眼睛打瞌睡。我们挎着书包从他们身边经过,太阳正好照出一个个黑色剪影,土墙上站着的卧着的,好像起伏的琴键,我们就悄悄羡慕着,我们要是不上学能一直睡就好了,而后奔走,回头看,土墙就只有矮键了。如今,他们也是这样歪着头睡觉,整个身子锲在轮椅里,头埋在胸口了,连同耷拉的脸皮,时而挂下来几缕口水。一个精干的老奶奶和护工说着年轻时的事儿,她穿着自己缝的暖鞋,艳红色的,她说老来俏就是要穿红袄蹬红鞋。我仔细辨别昨晚进来的与现在看到面庞的人差,总在想少了谁,耳后就听护士议论了。我插话:“老人家走后你们是第一通知家属吗?”“他们进来都留寿衣了,我们就边通知,边就给穿好了,等来了有时人都僵了不好穿衣了。”说话是两个小姑娘,看起来二十五六岁,我很吃惊,“是你们给穿吗?”“对呀,这每年送走二三十个,都是我俩给弄。”随后,她们说要怎么清洗,包括要清理耳孔鼻孔,是对逝者的尊敬。养医护人员很和善,最后一程,总是这些不搭干的人送的,也是他们陪了这些间或失能、失智的人最后一段时光。死,对于这两个小姑娘已经稀松平常了,这一秒能拉话话的人,下一秒就推走了。
那一雙空空的眼睛又在注视着我,她回头看我一眼,拐进去母亲的病房,我跟了进去,这次我扶着她干瘦的胳臂,她顺着床边一个椅子坐下,噗噗粗喘着气,于是母亲落在她温柔的目光里了。
母亲已安了重型呼吸机,粗管子对着肺吹。我当时在西安找不到可以接收在普通病房用能呼吸机的医院,打问到老家榆林有医养加老年护理院一体的临终托管的病区,便联系到这看护。我知道这里的人随时就会被死亡带走,我对他们充满不舍。我给母亲叫外卖餐时,看到地图里自己就定位在一个小黑点里,世界那么大,而我们这个黑点区域里,就有两个楼层的老人,远离家人,如在隔离生者区的黑域独自等待着自己的死亡。我可怜母亲的病,如同可怜他们一样,甚至在每个深长的夜里,我一个人去楼道叫护工姚叔,就看到死神大概就在黑黢黢道的尽旁,随时点着花名册。我起先害怕极了,哧溜一下窜过对门唤起姚叔,再飞速移回母亲病房,心惊肉跳。可我在这楼道一两周后,慢慢不害怕了,我同情的对象对来接他们的死亡丝毫不怕,竟说起像聊一个老朋友,或成了即将要去的一个温暖的家,那个家暖暖的,也许现在的一群人,还能都在那里团聚。而我和母亲,现在就在这团聚里。爷爷奶奶们一在楼道里看到我,就问我母亲的病,那个笨家伙是不是戴上特别疼,日以继日吹会不会很难受。我也会给他们说说药上的英语字是什么意思,帮他们拨通电话,和孙子拉拉话。
家乡的冬天总是很晴,尽管楼道进来阳光很少,但大家都敞开门,谁也不回避,阳光跟着从房里出来的人也播撒漫在地上了,晶亮亮的。我有时离开一会儿回来,看见床头多出一颗枣,两颗花生,或者一枚水果糖。我逗母亲,看,今儿又有礼物啦,你每天都能收到礼物呢,住这多幸福啊,她隔着呼吸面罩说有老奶奶或者爷爷来过。我视这些生命的礼物为珍宝,总会喂了母亲吃下,病房的酒精味一下就充满了甜腻与温馨,也知道这些小小的食物都是他们节省下来舍不得自己吃的。我听母亲讲,刚出生的小孩子要让老者摸过头就会长命百岁,古来能活过70就是福星了,我喜着说,那你总能吃到他们的食物,沾了足够多的福气了,病都会好!
可一日,呆笨的呼吸机指标不对,喷出的气忽冷忽热,医院的人调试不了,主治医师都急得哭喊,“那是北京的工程师给说的方法,我们也不会啊,这个机子一年都没用过了。”我悬起了心,说让他们快速找北京的仪器师啊。那夜,我在病危告知书上签下了名字,而后在楼道拐角跪着请求上天保佑妈妈。楼道医生跑来跑去,惊得邻居们也睡不成,那个驼背的老奶奶拄着拐杖就站在我身后,“娃,今晚没事。”医生核对指标,一直在对着手机和北京的人视频,精心调试,慢慢地母亲状况缓过来些了,凌晨,大夫说解除危险了。我瘫坐在地上,身后的老奶奶才转身回了自己病床,我泪水托着的眼寰里,她的背影包裹着红金色暖晕,弋带神性光芒。
多么灰黑的夜,第二天也会沸腾起来,一顿饺子,一碗羊肉,护理院伙食一好,所有人都会出来吃饭,就是过节的开心,话说得底气十足,豁牙里慢吞吞嚼着食物。可喧闹完,某个夜晚一场关于个人的抢救,人们都又灰塌塌了。死神总在夜里来,我深怕这突如其来的静。弯腰的奶奶总安静在母亲旁,看着才六十刚过的母亲,说出“我要能替就好了”,慢慢起身走,她的背影永久储藏在我记忆里。
母亲终究没躲过夜里的闹与静,我带她离开,长久地回看了一下黑黢黢的长廊,那夜,奶奶爷爷们都在睡。一年来,我总在街上、菜市场、巷子、医院里看到如他们面孔一般的老者,一个人,孤苦地守着最后的时间。他们有的被儿女嫌恶、有的亲友散尽、有的老无所依,有的贫困交加看不起病,有的失智失能瘫痪在床,但他们都善良地、完全地守住了一个人的样子,足以被尊重被疼爱。总说老是无用的,可他们活了一辈子,什么都看得开,什么都舍得托举和奉献,什么都撂得下,总还想把自己仅存的生命额度分给更年轻的一辈,如同延伸在土地下的粗重的根须,把养分和担当都默默承载下来,树叶枝茂婆娑,花儿鲜艳绽放时,总无人看到下面的它们,永远无言在输送生命的全部能量。
耳边又响起——“我要能替就好了”,如果可以,我也愿意替那位老奶奶,以我年轻的生命带她重活一次,就那么美丽地重新走过一遍生命的时光,看阳光就洒在身上,看自己变成一片叶落,看自己渐行渐远……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