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过程”。就小学美术学科来说,就是把重知识和技能教育转变为“以人为本”,重素质提升、重能力培养、重审美熏陶,从而为学生奠定快乐成长、终生发展的有效基础。新课程理念注重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情境中学习美术,并进行美术技能和文化传统的传承与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与创新意识,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自己鲜明的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作品或成果的能力。小学生参加美术活动,对他们的成长最有益的其实是在画外,它能陶冶人的情感,使人具有美的灵魂,成为更为真诚、更为善良、更为和美的时代新人。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探究意识
每当成功人士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往往并没有特别强调自己的聪明才智,常常提起的反而是童年和少年时期所受到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他们普遍认为,在年轻时养成的自信、有耐心、做事专注等良好习惯以及不怕吃苦、不怕劳累、不惧失败的精神,才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关键。在教孩子画画时,这幅画儿画得好不好看,其实反映出来的往往不是孩子的绘画能力,而是体现出了孩子的意志品质。一些画得好的孩子,往往是能够集中注意力,做事有恒心的孩子,所以他们才能够耐心、认真地去画,使画面色彩和谐、构图饱满;反之,一些没有耐心、三心二意、贪玩偷懒的孩子,常常画得东倒西歪。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小学美术课对学生能否升入重点中学并无直接关系,这就决定了美术学科缺乏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学生也没有努力学习的外在诱因。
为此,为了使美术学科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还能留有一席之地,教师就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狠下工夫,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科的喜爱,进而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探索学科融合,激发探究兴趣
美术学科不应该孤芳自赏,而是应该走进异域,积极探索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形成多元化的美术教学主题。在学习制作花灯时,就可以和语文学科进行联系,让学生在掌握制作传统花灯基本方法的同时,可以了解古今诗人、作家对花灯和一些传统节日的诗歌描写;在学习制作陶塑时,也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掌握传统制陶业兴衰发展的历程,知道其中的一些科学知识;在学习二方连续等图案制作时,也可以与数学学科联系起来,体会数学的秩序美。引导学生挖掘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综合探究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三、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很多美术老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也有可能固步自封,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如果老师不能及时自我更新,那么学生也将会逐渐形成主观意象及概念化、简单化的思维模式,他们也就不能大胆创新,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新的题材、新的创作材料,与众不同的构思和表现方法也就无从谈起。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入眼、入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
老师在对学生的画作进行评价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成人的视角,更应该小心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尺度,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比单纯地去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更为重要。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设身处地,用儿童的视角去评价儿童的作品。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学模式就应该灵活多样,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教案灵活处理,一切以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表现为准,鼓励学生敢于表现想法,敢于标新立异,画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四、主体主导并重,凸显探究实质
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是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心态下自由自在地作画,另一方面是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老师为“主导”,一方面提醒老师不能把学生控得太死;另一方面也要求老师不能放弃引导的责任。长期以来,“主体”和“主导”常常被割裂开来。其实,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并行不悖的。大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艺术的技能是一定要教的,倘使不教,让儿童自己去瞎摸,那是太不经济了。在儿童觉得有意思而技术不及、不能表达的时候,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正是解除儿童痛苦的做法,并不是干涉,是会受到学生欢迎的。在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师可以就绘画的主题、思路、构图等做必要的启发或建议。美术教学不以传授技能技巧为唯一目的,但教师必要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应
该在尊重孩子自主权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掌握如从主到次、由大到小、由简到繁等基本的绘画规则。
五、重视课外活动,探究必要延伸
开展美术课外活动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美术兴趣与特长,发现和培养美术超常学生,具有课堂教学难以替代的作用。如六年级“买菜”一课,如果只是在课堂上欣赏一些图片,学生很难有切身的体会,创作起来也非常困难,大部分学生只有临摹。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和家长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在买菜的过程中观察各种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蔬菜的形状、色彩等,并且鼓励学生现场写生。在经过这样的课外活动之后,学生再去完成作业,就得心应手了。开展好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教师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天职,同时也是美术教师施展才华、多做奉献、培育英才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翟洁云.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中,2011(6).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探究意识
每当成功人士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往往并没有特别强调自己的聪明才智,常常提起的反而是童年和少年时期所受到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他们普遍认为,在年轻时养成的自信、有耐心、做事专注等良好习惯以及不怕吃苦、不怕劳累、不惧失败的精神,才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关键。在教孩子画画时,这幅画儿画得好不好看,其实反映出来的往往不是孩子的绘画能力,而是体现出了孩子的意志品质。一些画得好的孩子,往往是能够集中注意力,做事有恒心的孩子,所以他们才能够耐心、认真地去画,使画面色彩和谐、构图饱满;反之,一些没有耐心、三心二意、贪玩偷懒的孩子,常常画得东倒西歪。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小学美术课对学生能否升入重点中学并无直接关系,这就决定了美术学科缺乏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学生也没有努力学习的外在诱因。
为此,为了使美术学科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还能留有一席之地,教师就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狠下工夫,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科的喜爱,进而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探索学科融合,激发探究兴趣
美术学科不应该孤芳自赏,而是应该走进异域,积极探索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形成多元化的美术教学主题。在学习制作花灯时,就可以和语文学科进行联系,让学生在掌握制作传统花灯基本方法的同时,可以了解古今诗人、作家对花灯和一些传统节日的诗歌描写;在学习制作陶塑时,也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掌握传统制陶业兴衰发展的历程,知道其中的一些科学知识;在学习二方连续等图案制作时,也可以与数学学科联系起来,体会数学的秩序美。引导学生挖掘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综合探究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三、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很多美术老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也有可能固步自封,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如果老师不能及时自我更新,那么学生也将会逐渐形成主观意象及概念化、简单化的思维模式,他们也就不能大胆创新,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新的题材、新的创作材料,与众不同的构思和表现方法也就无从谈起。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入眼、入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
老师在对学生的画作进行评价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成人的视角,更应该小心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尺度,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比单纯地去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更为重要。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设身处地,用儿童的视角去评价儿童的作品。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学模式就应该灵活多样,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教案灵活处理,一切以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表现为准,鼓励学生敢于表现想法,敢于标新立异,画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四、主体主导并重,凸显探究实质
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是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心态下自由自在地作画,另一方面是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老师为“主导”,一方面提醒老师不能把学生控得太死;另一方面也要求老师不能放弃引导的责任。长期以来,“主体”和“主导”常常被割裂开来。其实,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并行不悖的。大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艺术的技能是一定要教的,倘使不教,让儿童自己去瞎摸,那是太不经济了。在儿童觉得有意思而技术不及、不能表达的时候,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正是解除儿童痛苦的做法,并不是干涉,是会受到学生欢迎的。在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师可以就绘画的主题、思路、构图等做必要的启发或建议。美术教学不以传授技能技巧为唯一目的,但教师必要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应
该在尊重孩子自主权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掌握如从主到次、由大到小、由简到繁等基本的绘画规则。
五、重视课外活动,探究必要延伸
开展美术课外活动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美术兴趣与特长,发现和培养美术超常学生,具有课堂教学难以替代的作用。如六年级“买菜”一课,如果只是在课堂上欣赏一些图片,学生很难有切身的体会,创作起来也非常困难,大部分学生只有临摹。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和家长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在买菜的过程中观察各种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蔬菜的形状、色彩等,并且鼓励学生现场写生。在经过这样的课外活动之后,学生再去完成作业,就得心应手了。开展好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教师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天职,同时也是美术教师施展才华、多做奉献、培育英才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翟洁云.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中,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