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侗族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区毗连的地区。广西的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其余的分布在融水、龙胜、融安、罗城等地。
进入侗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像塔又像楼阁的鼓楼,它是侗寨中最高大的建筑,层层飞檐翘角,蔚为壮观,鼓楼,是侗家人团结、兴旺的象征,还是侗族村寨中的公共建筑,规模大小不等,大多按姓氏修建,多的村子有三、四座,少的也有一座,规模大的寨子数量更多。鼓楼也是寨中议事、典礼、聚会的重要场所,平时又是村民休憩、娱乐、进行社交的地方,如“多耶”赛歌,跳芦笙舞等等,在这里可以领略到侗族浓郁的民族风情。“阳春收罢邀同伴,吹彻芦笙坐鼓楼”的诗句就是这种休闲社交极好的写照。鼓楼的修建全靠侗家人自己募捐解决,他们修建鼓楼的热情实在感人。不管建鼓楼的工程有多大,有木的捐木,有钱的捐钱,有力的捐工,惟力是尽。相邻的村寨也乐捐相助,直到最后建成。
鼓楼有密檐塔型、楼阁型、殿堂型和宅居型四种类型。
马胖鼓楼为侗族密檐塔式鼓楼,是鼓楼中最大、最壮观、最具特色的一座,是侗族鼓楼代表性建筑。它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马胖村边,坐东向西,原建于清代,几经火灾,1943年重建,1945年竣工。平面呈方形,长、宽各11.5米,高13米,用四根大杉木作金柱,直通屋顶,四周分布12根檐柱构成方型穿斗式木结构框架,九重檐歇山顶,各层屋檐等分收分,形成一座密檐塔式的高大建筑。各屋檐的岔脊饰以飞禽走兽等雕塑,栩栩如生。鼓楼内设卧台、长凳,中央有火堂。底层围护用直条栅栏、槛墙,有利于空气流通。楼内宽大的空间,便于集会议事或开展活动。鼓楼内置一长形大鼓,每遇有聚众议事和大型娱乐活动时,看守鼓楼的“传事”就会登楼击鼓召集全寨群众。
鼓楼前有400平方米的石板鼓楼坪,可以举行规模较大的集会和娱乐活动,虽然鼓楼坪的面积不大,但侗家人同样在这块平地上费尽了心血。他们采集各种不同颜色的河卵石,一块块的拼出各种赏心悦目的图案,为鼓楼增色不少。马胖鼓楼对面建有一座戏台与鼓楼相辉映,组成了一个和谐的空间。
侗族建筑在我国的民族建筑中素以类型多、结构精巧而独树一帜,鼓楼则是侗族传统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典型。它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和建造,形式多样,装饰丰富多彩。马胖鼓楼利用木质框架连成一体,柱、枋构件均以榫卯联接,装饰古朴,简洁美观,审美与实用相结合,集中体现了侗族传统建筑的形式、结构、用料、工艺、装饰手法等。
侗族鼓楼除了歇山顶的以外,还有六角攥尖、八角攥尖、两坡顶等多种屋顶形式。重檐最高的达十三层,少的也有二、三层。
有路必有桥。桥是沟通津途、方便交通的设施,虽然常见,但是侗乡的桥却是大小不一、星罗棋布,建桥之多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据不完全统计,仅三江境内就有近200座由侗家人自发捐资修建的风雨桥。
侗族的风雨桥是从中国传统的廊桥发展而来的,因能遮风避雨而得名风雨桥,又因装饰得繁花似锦而称为花桥。广西侗族风雨桥中最负盛名的是程阳永济桥和独垌岜团桥。
1960年代,郭沫若先生见了程阳永济风雨桥的照片后,大为赞赏并为桥题诗:
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
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
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
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郭老把生前不能亲临程阳桥视为憾事。
程阳永济桥桥盖长80多米,由五座桥亭与四座桥廊相连组成。采用穿斗结构,榫铆联结的柱梁体系,层层穿枋结合紧密。人们常赞说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全身不用一颗铁钉,可见其结构的精巧与严谨。五个桥亭的屋顶有三种形式:两个台亭的屋顶为歇山重檐顶,两个墩亭的屋顶为四角攥尖顶,中亭的屋顶则为六角攥尖顶。更妙的是桥亭的构架,为了加大桥亭的空间高度,节约用材,使用了“杠杆结构”的悬柱做法,和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悬柱做法不谋而合,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悬柱的使用手法熟练,令人惊异。桥上两侧设有栏杆和供行人休憩的板凳,在此凭栏远眺山光水色,或是促膝谈心,实是一件爽事。
广西侗族风雨桥之“王”非程阳永济桥莫属。但地处丛山峻岭之中的独垌岜团桥,却独领侗族风雨桥中“奇”“妙”之风骚。
岜团桥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比程阳永济桥早三年。桥盖长50米,两个桥台一个桥墩,三座桥亭,亭间有桥廊相连。岜团桥不但具备其他风雨桥的优点,且有最令人赞叹之处,即桥面分为人行道和畜行道,两道设在不同高度的两层。这就是它的“奇”。侗人爱斗牛,与凶猛善斗的“猛牛”同桥行走总会有意外发生,为了防患于未然,只好另辟一径分道行之。这不但解决了交通问题,还解决了风雨桥兼负休憩场所人畜同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了人的安全,也保证了桥面的清洁卫生。这种人畜分道的设计方法。不管是在侗族地区的风雨桥中,还是古今中外的木桥修造史上,都堪称成功的佳作。
这种巧妙的设计,使岜团桥成为一座先进的,具有立体功能分工的优秀木桥。世界上桥梁功能的分工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钢铁广泛运用于桥梁后才出现的。
侗族风雨桥的结构分为三大部分:桥面下部为青石垒砌的桥墩,桥墩为六面柱体,上下游砌成尖形迎水角;桥中间部分为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木梁和木质桥面。桥上部为木结构的重檐翘角,层次分明的廊、亭体系。三大部分在三维空间中创造的视觉形象,风姿纷呈,自成序列,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美感特征。墩台厚实、凝重,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梁简约、质朴;廊、亭典雅飘逸。但三大部分“珠联璧合”,构成了丰富多变、富于节奏的结构技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统一的建筑形象。
侗族风雨桥在亭、廊的柱间设置坐凳,凳的靠背就是桥的栏杆,一方面加强桥架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又能满足行人休息、乘凉、谈心、眺望时的安全要求,可谓是一举数得的建筑构造范例。
侗族风雨桥的空间设计与力学的运用很科学。空间设计上考虑到山洪水急,漂浮物多,墩台之间的距离必须要畅通。力学方面,墩台上的悬臂简支梁分层出挑,既保证了木梁的抗弯强度,也使上层大梁可以最大限度的拉开间距。由于各方面处理得当,不但桥梁的线条有了变化,也使风雨桥的抗洪能力有了提高。
侗族风雨桥的建造大多依山就势,处于环境优美的村寨周边。它那方便典雅的出入口和引桥,或依恋村寨;或连着环山古道;或与遮天蔽日的盈抱古树相簇拥。桥下碧水涟涟,桥头与村寨木楼似连非连,首尾照应,互补辉煌。这些均构成了一幅幅美不胜收、永不重复的画面。
进入侗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像塔又像楼阁的鼓楼,它是侗寨中最高大的建筑,层层飞檐翘角,蔚为壮观,鼓楼,是侗家人团结、兴旺的象征,还是侗族村寨中的公共建筑,规模大小不等,大多按姓氏修建,多的村子有三、四座,少的也有一座,规模大的寨子数量更多。鼓楼也是寨中议事、典礼、聚会的重要场所,平时又是村民休憩、娱乐、进行社交的地方,如“多耶”赛歌,跳芦笙舞等等,在这里可以领略到侗族浓郁的民族风情。“阳春收罢邀同伴,吹彻芦笙坐鼓楼”的诗句就是这种休闲社交极好的写照。鼓楼的修建全靠侗家人自己募捐解决,他们修建鼓楼的热情实在感人。不管建鼓楼的工程有多大,有木的捐木,有钱的捐钱,有力的捐工,惟力是尽。相邻的村寨也乐捐相助,直到最后建成。
鼓楼有密檐塔型、楼阁型、殿堂型和宅居型四种类型。
马胖鼓楼为侗族密檐塔式鼓楼,是鼓楼中最大、最壮观、最具特色的一座,是侗族鼓楼代表性建筑。它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马胖村边,坐东向西,原建于清代,几经火灾,1943年重建,1945年竣工。平面呈方形,长、宽各11.5米,高13米,用四根大杉木作金柱,直通屋顶,四周分布12根檐柱构成方型穿斗式木结构框架,九重檐歇山顶,各层屋檐等分收分,形成一座密檐塔式的高大建筑。各屋檐的岔脊饰以飞禽走兽等雕塑,栩栩如生。鼓楼内设卧台、长凳,中央有火堂。底层围护用直条栅栏、槛墙,有利于空气流通。楼内宽大的空间,便于集会议事或开展活动。鼓楼内置一长形大鼓,每遇有聚众议事和大型娱乐活动时,看守鼓楼的“传事”就会登楼击鼓召集全寨群众。
鼓楼前有400平方米的石板鼓楼坪,可以举行规模较大的集会和娱乐活动,虽然鼓楼坪的面积不大,但侗家人同样在这块平地上费尽了心血。他们采集各种不同颜色的河卵石,一块块的拼出各种赏心悦目的图案,为鼓楼增色不少。马胖鼓楼对面建有一座戏台与鼓楼相辉映,组成了一个和谐的空间。
侗族建筑在我国的民族建筑中素以类型多、结构精巧而独树一帜,鼓楼则是侗族传统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典型。它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和建造,形式多样,装饰丰富多彩。马胖鼓楼利用木质框架连成一体,柱、枋构件均以榫卯联接,装饰古朴,简洁美观,审美与实用相结合,集中体现了侗族传统建筑的形式、结构、用料、工艺、装饰手法等。
侗族鼓楼除了歇山顶的以外,还有六角攥尖、八角攥尖、两坡顶等多种屋顶形式。重檐最高的达十三层,少的也有二、三层。
有路必有桥。桥是沟通津途、方便交通的设施,虽然常见,但是侗乡的桥却是大小不一、星罗棋布,建桥之多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据不完全统计,仅三江境内就有近200座由侗家人自发捐资修建的风雨桥。
侗族的风雨桥是从中国传统的廊桥发展而来的,因能遮风避雨而得名风雨桥,又因装饰得繁花似锦而称为花桥。广西侗族风雨桥中最负盛名的是程阳永济桥和独垌岜团桥。
1960年代,郭沫若先生见了程阳永济风雨桥的照片后,大为赞赏并为桥题诗:
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
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
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
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郭老把生前不能亲临程阳桥视为憾事。
程阳永济桥桥盖长80多米,由五座桥亭与四座桥廊相连组成。采用穿斗结构,榫铆联结的柱梁体系,层层穿枋结合紧密。人们常赞说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全身不用一颗铁钉,可见其结构的精巧与严谨。五个桥亭的屋顶有三种形式:两个台亭的屋顶为歇山重檐顶,两个墩亭的屋顶为四角攥尖顶,中亭的屋顶则为六角攥尖顶。更妙的是桥亭的构架,为了加大桥亭的空间高度,节约用材,使用了“杠杆结构”的悬柱做法,和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悬柱做法不谋而合,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悬柱的使用手法熟练,令人惊异。桥上两侧设有栏杆和供行人休憩的板凳,在此凭栏远眺山光水色,或是促膝谈心,实是一件爽事。
广西侗族风雨桥之“王”非程阳永济桥莫属。但地处丛山峻岭之中的独垌岜团桥,却独领侗族风雨桥中“奇”“妙”之风骚。
岜团桥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比程阳永济桥早三年。桥盖长50米,两个桥台一个桥墩,三座桥亭,亭间有桥廊相连。岜团桥不但具备其他风雨桥的优点,且有最令人赞叹之处,即桥面分为人行道和畜行道,两道设在不同高度的两层。这就是它的“奇”。侗人爱斗牛,与凶猛善斗的“猛牛”同桥行走总会有意外发生,为了防患于未然,只好另辟一径分道行之。这不但解决了交通问题,还解决了风雨桥兼负休憩场所人畜同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了人的安全,也保证了桥面的清洁卫生。这种人畜分道的设计方法。不管是在侗族地区的风雨桥中,还是古今中外的木桥修造史上,都堪称成功的佳作。
这种巧妙的设计,使岜团桥成为一座先进的,具有立体功能分工的优秀木桥。世界上桥梁功能的分工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钢铁广泛运用于桥梁后才出现的。
侗族风雨桥的结构分为三大部分:桥面下部为青石垒砌的桥墩,桥墩为六面柱体,上下游砌成尖形迎水角;桥中间部分为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木梁和木质桥面。桥上部为木结构的重檐翘角,层次分明的廊、亭体系。三大部分在三维空间中创造的视觉形象,风姿纷呈,自成序列,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美感特征。墩台厚实、凝重,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梁简约、质朴;廊、亭典雅飘逸。但三大部分“珠联璧合”,构成了丰富多变、富于节奏的结构技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统一的建筑形象。
侗族风雨桥在亭、廊的柱间设置坐凳,凳的靠背就是桥的栏杆,一方面加强桥架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又能满足行人休息、乘凉、谈心、眺望时的安全要求,可谓是一举数得的建筑构造范例。
侗族风雨桥的空间设计与力学的运用很科学。空间设计上考虑到山洪水急,漂浮物多,墩台之间的距离必须要畅通。力学方面,墩台上的悬臂简支梁分层出挑,既保证了木梁的抗弯强度,也使上层大梁可以最大限度的拉开间距。由于各方面处理得当,不但桥梁的线条有了变化,也使风雨桥的抗洪能力有了提高。
侗族风雨桥的建造大多依山就势,处于环境优美的村寨周边。它那方便典雅的出入口和引桥,或依恋村寨;或连着环山古道;或与遮天蔽日的盈抱古树相簇拥。桥下碧水涟涟,桥头与村寨木楼似连非连,首尾照应,互补辉煌。这些均构成了一幅幅美不胜收、永不重复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