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情感的作用。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它一般伴随认识活动出现,并且与认识交织在一起。它是主体对其有意义的客体满足与否所产生的心理体验。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课堂是儿童心智情感充分发挥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阅读能力,优化教育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对课文中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体验,并以此去感染学生,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素质。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一目标的实施必须以健康、良好的情感素质为前提条件,进行语文教学却忽视情感教育,定会导致语文教学的失败。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承担者,课堂是实践这一目标的重要阵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
初中的语文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授课教师要注意做到两个方面:
1.善于设境融情。常言说:“触景生情。”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利用投影、图片、实物、录音和录像等手段创设适当的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预热,不但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善于激情入境。情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感染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情境和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思想情感迅速融入到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去。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对事物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纵观如今的中学语文教材,无不渗透着对自然、对科学的热爱,对丑恶现象的鞭挞,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沁园春·雪》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在《白杨礼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特别是北方人民那种永远向上、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孔乙己》一文既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更使我们认识到封建制度对知识分子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摧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对真善美的理解,对假丑恶的愤恨,无不对学生的思维、思想进行熏陶、感染。我们语文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材通过自己的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绘声绘色地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和感化学生。可以说,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犹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学生的心灵;又犹如大海里的一盏航灯,照亮了学生前进的方向。离开了语文教师人格的力量,语文教学的效果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在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求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培养,而这一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高尚的情操之上,否则会成为一座贫瘠的大山,一片荒芜的沙漠,即使再高大、再宽阔,也没有任何价值。语文老师每拿到一篇课文,都会以听、说、读、写为出发点,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落脚点,这就要求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构造学习氛围,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采用渗透式教学,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评价。
在一节课内阅读课上,针对任教班级里离异家庭较多这一实际情况,我精心挑选了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一文作为课内阅读材料。课堂上,我用多媒体播放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视频,同学们齐声跟唱主题曲,当孩子们看到影片中妈妈祈求神灵保佑儿子的镜头时,无不展开了对母爱的回忆,这就为本篇文章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学生们熟读课文后,自然而然的对文中的主人公表示同情,对“后妈”表示愤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谈论自己对人物以及社会现象的看法。虽然类似“后妈”这种形象在社会上较多,但又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很多美,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当争议进行到高潮的时候,我又用优美、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为同学诵读《后母的三巴掌》一文,同学们在倾听的过程中,他们的身心又重新得到了一次洗礼,仿佛又沐浴在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之中。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们认识到世间的后妈不一定都是大灰狼,这样既消除了孩子们的思想障碍,又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际,有意识地为学生选择好课内、课外的阅读作品,再加以恰当的引导,在师生共同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
三、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依据的是具有丰富情感的教材,面对的是具有丰富情感活动的学生,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作为社会活动的一分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因为经历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当然这些看法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交流的平台,这样既给学生一个去伪存真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故乡》一文的教学中,在谈到小说的主题时,有的同学认为闰土从一个纯真的孩子变成一个麻木、愚钝的人,这是旧中国病态的一个缩影;有的同学认为如今的水生是当日的闰土,这就像旧中国处于一个黑暗的隧道,永远看不到尽头;而有的同学则认为从过去的闰土,如今的水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儿童天真活泼的一面,是对童心的呼唤,通过一番激烈的思考辩论,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了。马克思曾经说过:“真理越辩越明。”学生作为具有自主思考能力的人,其灵魂不是被塑造的,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的。老师恰当的引导,学生合理的交流,无论是对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情感品质的塑造,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争论”是因为观点有不同,但“争论”能使思想碰撞达成统一。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把握机遇,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情感教育。
四、在写作训练中进行情感教育
俗话说:“文如其人”,文学作品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学生的习作更是小作者丰富的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健全,这就要求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恰当的素材,宣扬乐观、积极、向上,反对阴暗、消极、堕落,弘扬正义,反对邪恶,让思想更阳光,让心灵更澄澈。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指的就是情感的交流。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十分脆弱,教师应该遵循新课程要求,努力营造和谐、友善、快乐的良好情感氛围,做好学生情感的支持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克服学习中的不良情绪,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感应学生的激情,使课堂教学成为智慧与激情的完美结合。
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并不一定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展,它需要教师作有效的引导和培养。没有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就失去了灵魂,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3-22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一目标的实施必须以健康、良好的情感素质为前提条件,进行语文教学却忽视情感教育,定会导致语文教学的失败。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承担者,课堂是实践这一目标的重要阵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
初中的语文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授课教师要注意做到两个方面:
1.善于设境融情。常言说:“触景生情。”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利用投影、图片、实物、录音和录像等手段创设适当的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预热,不但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善于激情入境。情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感染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情境和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思想情感迅速融入到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去。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对事物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纵观如今的中学语文教材,无不渗透着对自然、对科学的热爱,对丑恶现象的鞭挞,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沁园春·雪》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在《白杨礼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特别是北方人民那种永远向上、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孔乙己》一文既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更使我们认识到封建制度对知识分子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摧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对真善美的理解,对假丑恶的愤恨,无不对学生的思维、思想进行熏陶、感染。我们语文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材通过自己的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绘声绘色地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和感化学生。可以说,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犹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学生的心灵;又犹如大海里的一盏航灯,照亮了学生前进的方向。离开了语文教师人格的力量,语文教学的效果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在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求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培养,而这一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高尚的情操之上,否则会成为一座贫瘠的大山,一片荒芜的沙漠,即使再高大、再宽阔,也没有任何价值。语文老师每拿到一篇课文,都会以听、说、读、写为出发点,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落脚点,这就要求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构造学习氛围,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采用渗透式教学,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评价。
在一节课内阅读课上,针对任教班级里离异家庭较多这一实际情况,我精心挑选了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一文作为课内阅读材料。课堂上,我用多媒体播放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视频,同学们齐声跟唱主题曲,当孩子们看到影片中妈妈祈求神灵保佑儿子的镜头时,无不展开了对母爱的回忆,这就为本篇文章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学生们熟读课文后,自然而然的对文中的主人公表示同情,对“后妈”表示愤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谈论自己对人物以及社会现象的看法。虽然类似“后妈”这种形象在社会上较多,但又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很多美,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当争议进行到高潮的时候,我又用优美、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为同学诵读《后母的三巴掌》一文,同学们在倾听的过程中,他们的身心又重新得到了一次洗礼,仿佛又沐浴在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之中。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们认识到世间的后妈不一定都是大灰狼,这样既消除了孩子们的思想障碍,又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际,有意识地为学生选择好课内、课外的阅读作品,再加以恰当的引导,在师生共同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
三、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依据的是具有丰富情感的教材,面对的是具有丰富情感活动的学生,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作为社会活动的一分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因为经历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当然这些看法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交流的平台,这样既给学生一个去伪存真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故乡》一文的教学中,在谈到小说的主题时,有的同学认为闰土从一个纯真的孩子变成一个麻木、愚钝的人,这是旧中国病态的一个缩影;有的同学认为如今的水生是当日的闰土,这就像旧中国处于一个黑暗的隧道,永远看不到尽头;而有的同学则认为从过去的闰土,如今的水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儿童天真活泼的一面,是对童心的呼唤,通过一番激烈的思考辩论,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了。马克思曾经说过:“真理越辩越明。”学生作为具有自主思考能力的人,其灵魂不是被塑造的,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的。老师恰当的引导,学生合理的交流,无论是对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情感品质的塑造,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争论”是因为观点有不同,但“争论”能使思想碰撞达成统一。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把握机遇,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情感教育。
四、在写作训练中进行情感教育
俗话说:“文如其人”,文学作品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学生的习作更是小作者丰富的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健全,这就要求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恰当的素材,宣扬乐观、积极、向上,反对阴暗、消极、堕落,弘扬正义,反对邪恶,让思想更阳光,让心灵更澄澈。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指的就是情感的交流。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十分脆弱,教师应该遵循新课程要求,努力营造和谐、友善、快乐的良好情感氛围,做好学生情感的支持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克服学习中的不良情绪,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感应学生的激情,使课堂教学成为智慧与激情的完美结合。
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并不一定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展,它需要教师作有效的引导和培养。没有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就失去了灵魂,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