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系统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来说,数据重于一切,因此,数据库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各种工业企业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能够保证计算机系统在灾难发生的时候仍然能正常进行工作,是信息安全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灾难备份的目的是确保灾难发生后业务立即恢复,应用能够尽快投入使用,采用的各种技术不论是数据备份、数据复制还是灾难备份技术,无非都是围绕着业务连续来进行,这些技术是灾难备份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数据库 灾难备份 数据恢复
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企业中,对信息系统的持续运行能力和在灾难时保护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灾难的出现时间、地点以及严重程度都无法做到准确的预测。
一方面计算机系统为我们提供了技术基础架构,另一方面,用户业务处理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障和灾难,导致系统安全存在隐患。灾难恢复问题成为了所有用户关注的焦点,而为了灾难恢复而对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技术支持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进行备份的过程称为灾难备份。灾难备份是灾难恢复的基础,是围绕着灾难恢复所进行的各类备份工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选取灾难备份技术的依据
灾难备份的目的是确保灾难发生后业务立即恢复,应用能够尽快投入使用,采用的各种技术不论是数据备份、数据复制还是灾难备份技术,无非都是围绕着业务连续来进行,这些技术是灾难备份的关键环节。衡量这些技术标准无非是RPO(Recovery Point Object,恢复点目标)和RTO(Recovery Time Object,恢复时间目标),也就是出现灾难的时候多长时间能够让业务继续运作,同时会丢失多长时间的数据。具体采用哪项技术,完全要根据实际需求,再结合各种技术能够达到的RTO和RPO指标来决定,需要说明的是,追求两个技术指标都是零的做法是不经济的,也是不现实的,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和回报。
二、主要的灾难备份技术介绍
系统灾难恢复,就是在系统出现崩溃的时候,能够用很少的步骤,将系统重建,包括上面的系统补丁、应用软件和数据。这样能够提高恢复的准确性、缩短恢复时间、缩短业务中断时间。
现在的主要灾难备份技术,在恢复的时候有这么几种方式:
(一)基于磁带的备份技术
利用磁带拷贝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是常见的传统灾难备份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利用盘式磁带或盒式磁带存储数据,然后将存储设备置于较远的安全地带。基于磁带的备份技术,比较传统和常见,在灾难或者故障发生时,要将磁带去除,运输到灾难发生的地点,进行灾难恢复工作。这些磁带拷贝通常都是按一定的周期天、周或月进行组合保存的。磁带是顺序读取的,且读取速度慢,适合于对时间不敏感的资料备份。所以,由于难以支持实时业务,属于典型的传统灾难备份方式。
(二)基于应用软件的数据容灾难备份份
通过应用软件来进行数据的远程拷贝和同步操作,在主操作中心发生冲突时,容灾难备份份中心可以借助应用软件来恢复操作,或者接管主操作中心的任务,这种技术是基于应用软件的数据容灾难备份份。它的实现是依靠应用软件本身的两个异地数据处理库将每次的数据信息分别写入主操作中心和备份中心的数据存储库中。这种方式实现起来比较复杂,要求应用软件系统的I/O通信接口足够大,利用应用软件来实现数据拷贝和数据同步。这样的话会对整个系统的带来较大的影响,恢复起来的难度也很大。
(三)远程数据库备份
将数据在另外的地方实时产生一份可用的副本,此副本的使用无需做数据恢复,能够将副本立即投入使用。数据复制的最大好处是副本数据立即可用,没有数据恢复时间,RTO 很好,同时因为是实时复制,RPO也很好,几乎不会丢失数据。缺点是费用远比数据备份要高,不但仅是数据复制系统价格高,还需要另外的硬盘存储空间和主机系统,甚至建立另外的远程机房,考虑网络布线,这些都将带来成本大大增加,所以数据复制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远远大于数据备份。
(四)基于主机逻辑磁盘卷的远程备份
逻辑磁盘卷的概念通俗的解释是在物理存储器与操作系统间添加的逻辑存储管理层。通过软件可以实现这个远程备份方案,需要软件中具备逻辑卷管理模块和远程备份控制模块。实现两个逻辑卷之间数据同步的过程需要借助这个远程备份控制管理软件。软件通过实时备份,将主节点存储器上的卷信息每次I/O數据同步到远程节点的管理层,实现数据同步或准同步。主机节点与远程节点需要配置带宽相等的坤通道来适应主机的处理性能要求。具体操作时,可以按照数据的更换速度、通信状况等因素,把远程备份设为同步、准同步或者定期同步等方式以应对不同的状况。当主机性能和通信带宽的要求得到满足时,其效率和数据一致性就得到了保证。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技术,能够不考虑存储系统的同构问题,只要保持主机是相同的操作系统即可,而现在也存在支持异构主机之间的数据复制软件,如BakBone NetVault Replicator就能够支持异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复制,能够支持跨越广域网的远程实时复制。缺点是需要占用一点主机资源。
(五)基于SAN的备份技术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域网是在主机和存储器之间建设的存储网络设备,是一个通信接口,可以将主机的操作信息传递给存储器的同时把操作信息记录并完成远程拷贝。SAN可以将各模块的功能拆解,并集中处理信息,在服务器与存储器之间任意连接。SAN可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数据的安全性。SAN代表的是未来灾难备份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以数据存储为中心,网络拓扑结构表现为可伸缩性,其光通道连接方式具有较高的速率,可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且将数据存储管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存储区域网内。在SAN环境中,以光纤连接设备(光纤通道交换机等)为中心,连接主机、磁盘阵列、磁带库等多种设备,环境比较复杂。在多种光通道传输协议逐渐走向标准化并且跨平台群集文件系统投入使用后,SAN最终将实现在多种操作系统下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优化管理,以及系统的无缝扩充。
三、数据备份的管理策略
在信息安全领域,核心是人,其次是管理,第三是技术。数据备份也是如此,有了先进的数据备份系统并不一定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各企业还应制定详细、明确的数据备份管理策略,如组织、人员、制度和法规等。制度中应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一是建立数据备份岗位责任制,定编定人;二是人员的培训、教育;三是任务、责任的明确;四是备份数据核查;五是认真记录备份日志。在备份系统运行后,应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日常备份,并记入日志。
数据正逐渐成为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和重要财富,加强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系统建设,是确保企业信息系统持续正常进行的重要举措,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数据和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建设企业数据备份系统,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技术,保护企业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可靠、不间断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张艳,李强,何德全,一种维护远程备份系统的优化O2-safe方法,《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8卷)
[2].宋震,张艳,安全协议的形式化描述和分析,《计算机科学》,2011年第8期
[3].林小村.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刘洪发,唐宏编.网络存储与灾难恢复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 数据库 灾难备份 数据恢复
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企业中,对信息系统的持续运行能力和在灾难时保护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灾难的出现时间、地点以及严重程度都无法做到准确的预测。
一方面计算机系统为我们提供了技术基础架构,另一方面,用户业务处理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障和灾难,导致系统安全存在隐患。灾难恢复问题成为了所有用户关注的焦点,而为了灾难恢复而对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技术支持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进行备份的过程称为灾难备份。灾难备份是灾难恢复的基础,是围绕着灾难恢复所进行的各类备份工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选取灾难备份技术的依据
灾难备份的目的是确保灾难发生后业务立即恢复,应用能够尽快投入使用,采用的各种技术不论是数据备份、数据复制还是灾难备份技术,无非都是围绕着业务连续来进行,这些技术是灾难备份的关键环节。衡量这些技术标准无非是RPO(Recovery Point Object,恢复点目标)和RTO(Recovery Time Object,恢复时间目标),也就是出现灾难的时候多长时间能够让业务继续运作,同时会丢失多长时间的数据。具体采用哪项技术,完全要根据实际需求,再结合各种技术能够达到的RTO和RPO指标来决定,需要说明的是,追求两个技术指标都是零的做法是不经济的,也是不现实的,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和回报。
二、主要的灾难备份技术介绍
系统灾难恢复,就是在系统出现崩溃的时候,能够用很少的步骤,将系统重建,包括上面的系统补丁、应用软件和数据。这样能够提高恢复的准确性、缩短恢复时间、缩短业务中断时间。
现在的主要灾难备份技术,在恢复的时候有这么几种方式:
(一)基于磁带的备份技术
利用磁带拷贝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是常见的传统灾难备份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利用盘式磁带或盒式磁带存储数据,然后将存储设备置于较远的安全地带。基于磁带的备份技术,比较传统和常见,在灾难或者故障发生时,要将磁带去除,运输到灾难发生的地点,进行灾难恢复工作。这些磁带拷贝通常都是按一定的周期天、周或月进行组合保存的。磁带是顺序读取的,且读取速度慢,适合于对时间不敏感的资料备份。所以,由于难以支持实时业务,属于典型的传统灾难备份方式。
(二)基于应用软件的数据容灾难备份份
通过应用软件来进行数据的远程拷贝和同步操作,在主操作中心发生冲突时,容灾难备份份中心可以借助应用软件来恢复操作,或者接管主操作中心的任务,这种技术是基于应用软件的数据容灾难备份份。它的实现是依靠应用软件本身的两个异地数据处理库将每次的数据信息分别写入主操作中心和备份中心的数据存储库中。这种方式实现起来比较复杂,要求应用软件系统的I/O通信接口足够大,利用应用软件来实现数据拷贝和数据同步。这样的话会对整个系统的带来较大的影响,恢复起来的难度也很大。
(三)远程数据库备份
将数据在另外的地方实时产生一份可用的副本,此副本的使用无需做数据恢复,能够将副本立即投入使用。数据复制的最大好处是副本数据立即可用,没有数据恢复时间,RTO 很好,同时因为是实时复制,RPO也很好,几乎不会丢失数据。缺点是费用远比数据备份要高,不但仅是数据复制系统价格高,还需要另外的硬盘存储空间和主机系统,甚至建立另外的远程机房,考虑网络布线,这些都将带来成本大大增加,所以数据复制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远远大于数据备份。
(四)基于主机逻辑磁盘卷的远程备份
逻辑磁盘卷的概念通俗的解释是在物理存储器与操作系统间添加的逻辑存储管理层。通过软件可以实现这个远程备份方案,需要软件中具备逻辑卷管理模块和远程备份控制模块。实现两个逻辑卷之间数据同步的过程需要借助这个远程备份控制管理软件。软件通过实时备份,将主节点存储器上的卷信息每次I/O數据同步到远程节点的管理层,实现数据同步或准同步。主机节点与远程节点需要配置带宽相等的坤通道来适应主机的处理性能要求。具体操作时,可以按照数据的更换速度、通信状况等因素,把远程备份设为同步、准同步或者定期同步等方式以应对不同的状况。当主机性能和通信带宽的要求得到满足时,其效率和数据一致性就得到了保证。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技术,能够不考虑存储系统的同构问题,只要保持主机是相同的操作系统即可,而现在也存在支持异构主机之间的数据复制软件,如BakBone NetVault Replicator就能够支持异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复制,能够支持跨越广域网的远程实时复制。缺点是需要占用一点主机资源。
(五)基于SAN的备份技术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域网是在主机和存储器之间建设的存储网络设备,是一个通信接口,可以将主机的操作信息传递给存储器的同时把操作信息记录并完成远程拷贝。SAN可以将各模块的功能拆解,并集中处理信息,在服务器与存储器之间任意连接。SAN可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数据的安全性。SAN代表的是未来灾难备份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以数据存储为中心,网络拓扑结构表现为可伸缩性,其光通道连接方式具有较高的速率,可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且将数据存储管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存储区域网内。在SAN环境中,以光纤连接设备(光纤通道交换机等)为中心,连接主机、磁盘阵列、磁带库等多种设备,环境比较复杂。在多种光通道传输协议逐渐走向标准化并且跨平台群集文件系统投入使用后,SAN最终将实现在多种操作系统下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优化管理,以及系统的无缝扩充。
三、数据备份的管理策略
在信息安全领域,核心是人,其次是管理,第三是技术。数据备份也是如此,有了先进的数据备份系统并不一定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各企业还应制定详细、明确的数据备份管理策略,如组织、人员、制度和法规等。制度中应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一是建立数据备份岗位责任制,定编定人;二是人员的培训、教育;三是任务、责任的明确;四是备份数据核查;五是认真记录备份日志。在备份系统运行后,应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日常备份,并记入日志。
数据正逐渐成为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和重要财富,加强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系统建设,是确保企业信息系统持续正常进行的重要举措,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数据和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建设企业数据备份系统,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技术,保护企业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可靠、不间断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张艳,李强,何德全,一种维护远程备份系统的优化O2-safe方法,《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8卷)
[2].宋震,张艳,安全协议的形式化描述和分析,《计算机科学》,2011年第8期
[3].林小村.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刘洪发,唐宏编.网络存储与灾难恢复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