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中的厌学现象月来越严重, 厌学已成为目前中小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本文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提出了相关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心理学
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不爱上学,不喜欢老师;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注意力不能集中;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 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头晕、头痛、恶心嘔吐、腹痛、尿频、食欲下降、睡眠易惊、脾气暴躁,甚至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等神经症状。厌学症对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那么,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
1. 中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
1.1 学习动机不正确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多数厌学的学生都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日本儿童心理学家金盛浦子说:“在出现心理障碍不愿上学的孩子中,有90%是由于家长或老师采取强制的教育方法所致。”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想提高升学率,他们都不管学生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总是想方设法把大量的知识塞进孩子的脑子里。以致不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愿望、,获得老师的表扬,或是为了上名校、出国留学、工作稳定等.这些错误动机使得学生别动学习,压抑了学习积极性,甚至对学习产生了疲倦和厌恶。
1.2 学业成绩不理想
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因素有多种:(1)智力因素,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的平均水平,儿童的智商低于两个标准差以下,即智商在70分以下时,容易出现学习困难;(2)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学生智力正常,学习起来特别认真、勤奋,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效果却不显著。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学习习惯不良,有些学生有些注意力的稳定性、持久性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直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久而久之,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以至产生“厌学”现象。(4)知识量过大:如果学生所接受的知识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就会形成“知识消化不良”,(5)评价不当,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负面评价过多,往往也会造成学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1.3 学习意志不坚定
当代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在长辈的呵护下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家长在辅导孩子功课时大包大揽,代替孩子思考,造成孩子心理适应能力差,今后一旦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和失败便无法正视自己,失去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从此一蹶不振。
1.4 青春期性心理冲突。
调查发现,发生厌学与孩子初入青春期有关,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中学生的警觉性增强,害怕学校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通过弃学暂缓了“不被人发现”、“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潜在的性心理压力。其次中学生由于生理成熟,进入性意识觉醒期,开始对异性表现出兴趣,传统的观念又不能认可这个年龄段异性之间的过度交往,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中学生,由于中学生心理和生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对待异性交往中问题上通常容易走极端:一种是盲目、冲动的热恋,另一种是疏远和排斥异性。这对于青春期厌学的学生存在很多危机。其一,早恋使他们过分关注异性,注重外表打扮,上课思想不集中,甚至看不健康的杂志、视频。其二,由于在学校被排斥、冷落,自尊心受挫,更容易被社会上不良分子和不良思想所侵蚀,以致走上性犯罪的道路。
1.5 角色转变困难和适应障碍
这种情况多产生刚入学的新生,如刚升入高中,内心充满了激动与不安,学业上课程更多,容量更大,难度更深;人际关系上,要搞好与新同学的关系,要适应现任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些学生还要面临远离父母,在校住宿的问题。种种原因,加上有的学生知识基础薄弱,适应能力差,不能科学处理好学习和娱乐休息的关系,久而久之,成绩越来越差,以致对学习失去兴趣。 6、外貌和体格上的生理缺陷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十分在意自我形象,女生发育成熟的身体,男生脸上的青春痘,都会让他们在众人面前自惭形秽。有的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身体上有残缺,或易疲劳,视力与听力障碍等,使他们更深地闭锁自己,变得自卑,并把消极的情绪带到学习中,产生恐惧与逃避的心理。
2. 解决厌学现象的对策 面对中学生中存在的种种厌学现象,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2.1 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们的学习行为是在各种各样的动机驱使下产生的。没有动机或负动机是不可能产生学习行为的。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分层教育、师生结对、开展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师生之间应该民主、平等、积极合作,努力为课堂上的交往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师生共同进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步,达到“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 作为家长也要重视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学生对分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师对分数的态度。家长要正确的对待分数,为孩子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学生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在玩与活动中开动思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要经常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作为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何在,和孩子一起探讨学习策略,为孩子营造一个明主、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
2.2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厌学的学生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针对孩子的独特情况,因材施教,为孩子选择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帮助他掌握方法,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2.3 在实践中锻炼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活动中磨砺出来的。在假期和课外活动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晨爬山、野营、徒步旅行等来锻炼他们的意识。
2.4 开展青春期生理卫生辅导
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生理发育情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常早熟的女孩和晚熟的男孩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其次,要引导学生抵制不健康读物,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参加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第三,要引导学生进行正当的异性交往。发现早恋情况,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禁止在公开场合批评指责。最后,要帮助学生了解生理变化,为学生举办性生理、性心理讲座,适当地传授生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生理变化。
厌学造成的直接危害是影响中学生的自身成长。形成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解决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矫治厌学症。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心理学
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不爱上学,不喜欢老师;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注意力不能集中;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 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头晕、头痛、恶心嘔吐、腹痛、尿频、食欲下降、睡眠易惊、脾气暴躁,甚至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等神经症状。厌学症对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那么,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
1. 中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
1.1 学习动机不正确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多数厌学的学生都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日本儿童心理学家金盛浦子说:“在出现心理障碍不愿上学的孩子中,有90%是由于家长或老师采取强制的教育方法所致。”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想提高升学率,他们都不管学生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总是想方设法把大量的知识塞进孩子的脑子里。以致不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愿望、,获得老师的表扬,或是为了上名校、出国留学、工作稳定等.这些错误动机使得学生别动学习,压抑了学习积极性,甚至对学习产生了疲倦和厌恶。
1.2 学业成绩不理想
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因素有多种:(1)智力因素,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的平均水平,儿童的智商低于两个标准差以下,即智商在70分以下时,容易出现学习困难;(2)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学生智力正常,学习起来特别认真、勤奋,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效果却不显著。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学习习惯不良,有些学生有些注意力的稳定性、持久性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直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久而久之,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以至产生“厌学”现象。(4)知识量过大:如果学生所接受的知识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就会形成“知识消化不良”,(5)评价不当,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负面评价过多,往往也会造成学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1.3 学习意志不坚定
当代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在长辈的呵护下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家长在辅导孩子功课时大包大揽,代替孩子思考,造成孩子心理适应能力差,今后一旦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和失败便无法正视自己,失去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从此一蹶不振。
1.4 青春期性心理冲突。
调查发现,发生厌学与孩子初入青春期有关,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中学生的警觉性增强,害怕学校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通过弃学暂缓了“不被人发现”、“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潜在的性心理压力。其次中学生由于生理成熟,进入性意识觉醒期,开始对异性表现出兴趣,传统的观念又不能认可这个年龄段异性之间的过度交往,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中学生,由于中学生心理和生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对待异性交往中问题上通常容易走极端:一种是盲目、冲动的热恋,另一种是疏远和排斥异性。这对于青春期厌学的学生存在很多危机。其一,早恋使他们过分关注异性,注重外表打扮,上课思想不集中,甚至看不健康的杂志、视频。其二,由于在学校被排斥、冷落,自尊心受挫,更容易被社会上不良分子和不良思想所侵蚀,以致走上性犯罪的道路。
1.5 角色转变困难和适应障碍
这种情况多产生刚入学的新生,如刚升入高中,内心充满了激动与不安,学业上课程更多,容量更大,难度更深;人际关系上,要搞好与新同学的关系,要适应现任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些学生还要面临远离父母,在校住宿的问题。种种原因,加上有的学生知识基础薄弱,适应能力差,不能科学处理好学习和娱乐休息的关系,久而久之,成绩越来越差,以致对学习失去兴趣。 6、外貌和体格上的生理缺陷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十分在意自我形象,女生发育成熟的身体,男生脸上的青春痘,都会让他们在众人面前自惭形秽。有的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身体上有残缺,或易疲劳,视力与听力障碍等,使他们更深地闭锁自己,变得自卑,并把消极的情绪带到学习中,产生恐惧与逃避的心理。
2. 解决厌学现象的对策 面对中学生中存在的种种厌学现象,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2.1 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们的学习行为是在各种各样的动机驱使下产生的。没有动机或负动机是不可能产生学习行为的。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分层教育、师生结对、开展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师生之间应该民主、平等、积极合作,努力为课堂上的交往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师生共同进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步,达到“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 作为家长也要重视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学生对分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师对分数的态度。家长要正确的对待分数,为孩子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学生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在玩与活动中开动思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要经常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作为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何在,和孩子一起探讨学习策略,为孩子营造一个明主、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
2.2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厌学的学生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针对孩子的独特情况,因材施教,为孩子选择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帮助他掌握方法,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2.3 在实践中锻炼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活动中磨砺出来的。在假期和课外活动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晨爬山、野营、徒步旅行等来锻炼他们的意识。
2.4 开展青春期生理卫生辅导
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生理发育情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常早熟的女孩和晚熟的男孩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其次,要引导学生抵制不健康读物,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参加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第三,要引导学生进行正当的异性交往。发现早恋情况,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禁止在公开场合批评指责。最后,要帮助学生了解生理变化,为学生举办性生理、性心理讲座,适当地传授生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生理变化。
厌学造成的直接危害是影响中学生的自身成长。形成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解决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矫治厌学症。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