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周期缩短时如何恰当定价?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也许了解几种定价策略,但你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它有效吗?
  
  当苹果公司在iPhone刚刚上市两个月之后便将其价格降低三分之一时,即使是最忠实的消费者也变得怨声载道,闹得沸反盈天,迫使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为此道歉,并部分退还差价款。
  沃顿商学院的教授和分析家们认为,在叠出的创新、激烈的竞争和全球化浪潮正在改变游戏规则的市场环境中,iPhone现象为我们揭示出了定价策略失当的危险。“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而且市场环境变化迅速。”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张忠说,“你没有多少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时间,你必须从一开始就给产品确定恰当的价格。”
  
  定价不只是“卖”
  
  企业为增加收入,在多年将注意力专注于裁员和削减成本之后,定价策略正在得到管理层的更多青睐。现在,企业只是开始将收集的数据、以往用于供应链管理和企业其他环节管理的工具引入定价过程。“定价策略是最后一个要塞。”埃森哲公司定价和利润优化业务的管理合伙人格雷格•卡达依说。
  格雷格•卡达依认为:那些在运营中引入定价战略并密切监督相关数据的公司,每年的收入可提升1%到2%。“单就企业的收入而言,这可是个不小的变化”。
  比如:刊载于2007年1月埃森哲公司商业出版物Outlook上一篇题为《价格是恰当的……果真如此吗?》的文章谈道,纽约的医药连锁店杜安瑞蒂利用定价软件检测销售数据之后,其产品年销售收入增长了27%。
  在这篇文章中,格雷格•卡达依和乔治•L•科尔曼——埃森哲公司零售定价研究小组的领导者——写道:相关数据表明,比起幼儿的父母来,新生儿父母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更低。为此,公司降低了幼儿纸尿布的价格,以保持自己对其他零售店的竞争力,同时,提高了婴儿纸尿布的价格。
  格雷格•卡达依认为:更好的定价策略不只有助于企业提升销售收入。比如:他曾与一家包裹递送公司合作,将捆绑价格策略引入公司运营。他们发现:这种策略能将用于解决投标报价问题的时间缩短90%,从而,使公司将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与客户构建良好的商务关系。
  更为优秀的定价策略还能从其他方面为企业带来收益。
  埃森哲公司发现:在某些零售店,对某一货区的商品降价,能为该店其他货区的商品销售带来有利影响。比如:对美国南方退休群体购买行为的研究表明,购物者对健康护理产品的价格极为敏感,但是,购买这类产品省下的几美分,能让他们在其他产品上多支出50美分。
  “定价策略不只是试图让购物者多掏钱。”格雷格•卡达依说,“定价策略还能当作发现消费者真正需求的检测机制。它是表明供需关系的根本,是弄清消费者是否愿意以某个价格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的最有效方式。”
  
  时间性的差别定价
  
  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授杰戈莫汉•雷朱认为:苹果公司对iPhone的降价行为是“时间性的差别定价”(也称为“暂时价格歧视”)策略的典型代表。公司会根据购买者的购买欲望或者购买能力,对不同的消费人群施行不同的价格。
  据此,公司可以从两方面受益。第一,公司可以从那些愿意出高价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那里获取高额利润。此外,它们还能通过构建更大的消费者群体,从产品以后的低价格大量销售中获益。杰戈莫汉•雷朱指出:时间性的差别定价策略还能应用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或者像学生软件产品的销售那样,通过增加或者去处某些功能而制订不同的价格。
  消费者已经接受了航空业的这种价格策略。比起数月前通过互联网订机票的那些节俭旅行者来,“最后一分钟”旅行者要为同样航班上的同样座位支付高得多的价钱。杰戈莫汉•雷朱说:服务业——比如航空业——比具体的制造性产品更容易实施这种时间性的差别定价政策。确实,前不久,纽约市的交通当局提出了一个“双重收费标准”计划,如果人们在交通的非高峰时段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车,他们的车票钱会更低。这一计划将于2008年实施。
  不过,时间性的差别定价策略也可以应用于非服务业,包括:技术产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如果消费者不去购买其他产品,而愿意等待一个令人激动的新产品上市之初再去购买,那么,他们享受的价格就会低得多。杰戈莫汉•雷朱说:在很多情况下,技术产品的经销商为了培育以后能为自己带来足以产生利润的消费者群体,产品上市之初就必须赔本定价。“如果我是惟一一个可视电话用户,那么,我能给谁打电话呢?”杰戈莫汉•雷朱问道。
  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授戴维•瑞伯斯坦指出:尽管时间性的差别定价策略对很多企业而言颇具意义,不过,它也会成为棘手的议题。他回忆说:当可口可乐公司试图提高热天在售货机出售的饮料价格时,就遭受了市场的强烈反对,最终,公司收回了这一价格政策。时间性的差别定价策略“是一个日益得到普遍应用的策略,但是,就像可口可乐公司经历过的一样,你在使用这一策略时必须非常巧妙”。他说,专业运动队也在开始考虑提高受到广泛欢迎的那些比赛场次的票价,曼哈顿的杂货店已经尝试过在白天客流较少、顾客有更多时间比较各家商店商品价格的时段降低商品售价。
  戴维•瑞伯斯坦发现:现在,产品种类不同,人们对时间性的差别定价策略的接受度也迥然相异。虽然消费者早就对演出的日场价格和给老年人的折扣价格习以为常,不过,当街头摊贩在雨天大幅提高雨伞售价的时候依然会怒不可遏。此外,人们也不会幻想能以老年人享受到的折扣价买到一款新汽车。戴维•瑞伯斯坦说,启动一项时间性的差别定价计划的最佳方式,就是将定价的合理性坦诚相告。千万不要“试图瞒天过海,要对自己价格政策的合理性保持公开和坦诚”。
  
  价格不是孤立的
  
  价格咨询顾问公司SKP(Simon-Kucher&Partners)设在波士顿的机构的合伙人弗兰克•鲁比警告说,很多公司没有认真考虑过竞争对手对自己的降价政策所做出的反应。在竞争者之间引发的连锁价格变化会导致整个业界的价格战,而这种价格战对所有企业来说,都可能是一场灾难。“我们认为,在某种情况下,对价格变化的最佳应对策略就是按兵不动。”弗兰克•鲁比说。
  他还谈道:公司在制订价格政策的时候,必须认真考虑“价格信息交叉”的影响。在企业之间,价格交叉的效力会随着员工从一家公司转到另一家公司从而将前一个公司的内部价格信息泄露出去而消失殆尽。购并对公司的产品定价同样会产生巨大压力,因为当公司之间打开对方的账本,会看到不同的价格政策。“你给某一个客户的价格存在被泄露出去的风险,而且常常会让你困窘不堪。这也是很多公司将价格定得尽可能高的原因”。
  杰戈莫汉•雷朱认为:某些行业比其他行业在制订成功的价格策略方面更具优势。除了航空公司和手机之外,零售商在价格政策把握方面同样经验老到。比如:沃尔玛会根据消费者的详尽数据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做出定价决策。他认为:服装行业相对说来要简单得多。服装零售商会在应季产品上市之初定高价,但是,随着季节渐渐过去,他们会系统性地降低产品价格。“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
  当公司进入其他国家的新市场环境时,产品的定价会变得越发复杂。“当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时候,人们对产品愿意给付的价格也会相去甚远,不过,这些市场确实让人垂涎欲滴。你怎么才能获得那些收入并不很高的消费群体的青睐呢,再有,你希望将产品卖给谁呢?”
  杰戈莫汉•雷朱指出。
  他补充说,为了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同时,又能确保自己在欧洲和美国等传统市场中获得的利润,制药公司就尝试了差异化的定价策略。
  公司现在已经意识到,尽管定价策略至关重要,但是,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通常情况下,公司经理对全新的定价策略会避之唯恐不及,这不只是因为定价策略很复杂,而且还因为这些策略非同小可。
  “如果你的决策影响巨大,那么,你就不会去想尝试全新的方式。如果你对定价策略没有非常丰富的学识,那么,你就没有信心做出这类决策。万全之策就是遵从传统,无论传统是什么。”
  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张忠说。通常,公司定价时会考虑到产品的生产成本,之后,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据一个技术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的估算,8G的iPhone手机成本是265.83美元。
  张忠指出:新产品,尤其是精巧的技术产品定价的另一个障碍在于,公司无法不牺牲产品秘密——产品保密对防范产品被人抄袭、模仿是必不可少的——而进行大范围的市场测试。
  
  面对“家庭的一员”
  
  我们常见的情形是,如果产品承载着附加的情感或者已经成为产品所有者自我感觉的象征时,产品的定价策略往往有悖于传统定价模式,比如:汽车、手袋和技术产品等,也包括手机和音乐播放器。
  苹果公司iPhone的价格变化所引发的抗议之所以如此具有戏剧性,是因为公司在市场中已经将自己定位于消费者友好型企业,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斯蒂芬•霍奇说。“人们对苹果公司怀有强烈的归属感,他们认为,自己就是苹果公司大家庭的一员”。当史蒂夫•乔布斯宣布其产品降价时,“人们觉得自己被出卖了。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应该有这种感觉,他们的反应似乎是首次遭遇技术公司降低产品售价”。
  斯蒂芬•霍奇认为:苹果公司并没有遇到销量低于预期而受到提高销量的压力。他谈道,公司在两个月多一点儿的时间内就售出了一百万部手机,提前一个月完成了预订目标。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公司售出一百万个iPod音乐播放器则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尽管从某种程度上说iPod在市场中自成体系,不过,iPhone在市场发育完善、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却是个“新兵”。“竞争对手会不遗余力地保护自己的市场地位,所以,市场上也将出现很多新产品和新定价策略。”
  弗兰克•鲁比认为:针对iPhone定价策略的论争表明,即使是像苹果公司这类市场营销经验老到的公司,也可能在定价决策的复杂性和隐形效应面前摔倒。
  (本文转自沃顿知识在线,有改动)
  责任编辑:邓勇兵
其他文献
松弛和懈怠是最危险的敌人    哲理的故事  居住在印度热带森林里的一些土著居民长期以捕蟒为生。他们一般是俩人一组在森林里搜寻蟒蛇的踪迹,发现猎物后,他们并不急于下手——谁都知道,这种庞然大物发起威来可不是好对付的,就连彪悍的豹子和凶残的鳄鱼都不是它们的对手。有经验的捕蟒人往往会选择盯梢策略,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守候上几天几夜。  他们到底要等待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他们要等待蟒蛇完成一次捕食活动。一般
期刊
山坡上开满了美丽的鲜花,而在牛羊的眼中,那只是饲料;国学应该是人心中超越生活的优雅、从容,而不是“救命稻草”。    似乎是一夜之间,国学又火了。这次助燃国学的不是寒窗苦读的学者,也不是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而是似乎从来被国学所“不齿”的商界!  是中国企业家们为了突破西式管理的瓶颈去寻求传统管理之道吗?还是因为这些先富阶层们太急于为解决自己的精神无助寻找最终的归宿?真的能在国学中得到管理学上的启示
期刊
不妨考虑换一种活法。    [故事里的事]  陈仲的夕阳春  陈仲是从报纸上得知公司被并购的消息的。他曾是孙国平的同事和下属,一年前刚刚退休。因为一向很是看好孙国平这个后辈,陈仲现在也很是为他的状况感到担忧。  当然,老陈本人的日子颇为滋润,孩子早已经成家,工作也不错,无须太操心。自己和老伴的身体也不错。一年的退休日子里,他每天和邻居老金头一起,去公园打太极、下棋、画画、写书法、养鱼,只等着有孙子
期刊
职场江湖中充满沟沟坎坎。2007年,都有哪些问题,最令哪些职场人士头疼困惑?    常有人将职场称之为“江湖”。一旦进入,往往身不由己。  而在这个每个人都无法绕过的“江湖”中充满了沟沟坎坎,一不留神就会被卡住。而且,明确地判断自己究竟卡在了哪儿,却并不容易。  又到一年年终。业绩考评、升职、薪酬、职业规划等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或“变动”,都可能发生在这个阶段。那么在2007年,职场人士最容易被
期刊
2007年11月3日上午8点30分,当激情澎湃的音乐随着一轮徐徐升起的深秋红日,响彻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大宴会厅;当700多双官、产、学、媒四界精英的眼睛随着眩目的追光灯,聚焦到第16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的红地毯;当大会主持人铿锵念到13家令人激动的金榜新贵,2007年度暨第三届“管理中国”总评选在最后的揭晓时刻达到了高潮!  由《中外管理》杂志发起主办的本届评选,从筹划到启动,从启动到揭晓,
期刊
最终留住人才的,是你的公司形象。    2006年年底,当“2006CCTV中国雇主调查”活动如期推出的时候,大家发现活动的年度主题——“快乐工作”被另外一句话所替代——“发现最受尊敬的企业”。  这样一个变化来自于主办方对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判断。    用荣誉和使命留住人心    当我们呼唤“快乐工作”的时候,它的背景是工作压力、社会心态的浮躁给人们带来的焦虑和不快乐,它所倡导和推动的是企业给
期刊
人力资源管理在新环境中遇到了新的挑战,领导力培养仍然是全球企业最受关注的问题。    现在的世界经济是人才经济的时代,随着经济发展向更加趋向于全球整合化的运营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也正在迅速发生变化。根据2007年10月IBM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研究报告:在对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人力资源主管进行的调查访问表明,超过75%的被访者对培养企业未来的领导人才表示重视。  新兴市场在迅猛增长,而成熟市场的企
期刊
要改变人的思想和习惯是最难的,却是推进TPS所必须的,怎么办?    一汽学习丰田生产方式时间已经很长了,但学了三十年,越学越深的同时,也越发感受到了TPS的高深,中国企业现在学到的依然是表皮,还没有学到真的核心。TPS并不仅仅是一套技术和工具,它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TPS与其说它是对生产流程等各个环节的改造,不如说是对人思想的改造。而要改变人的思想和习惯,恰恰是最难的。    改善,不仅在生产
期刊
对中年职场人来说,“惶者生存”有着更深的含义。    [故事里的事]  孙国平的两种结局  一向风度翩翩、神采奕奕的孙国平,最近少有地“蔫”。下班时,看着手下的员工依然谈笑风生,因不知情而一如既往地平和从容,他心里难以形容地难过。高层们已经开会通气,公司马上就要被竞争对手并购了。  从大局看来,这样的结果不能说不好,合并后的新公司显然规模更大,而且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实力更强,在同行业内会成为“巨无
期刊
你不能阻止你的员工跳槽,但你能够抓住他们的知识,以保证你的竞争力不会随之流失。    中国繁荣的经济加上短缺的人才,意味着那些具备热门职位所需技能的人会不停地调换他们的工作,这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是个相当头疼的问题——总是有培训好的员工不断离职。今天的年轻一代,不同于他们的父辈,  他们不会把自己和公司紧紧绑在一起,而且他们总是在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  因此,在中国很多公司正在非常积极地努力保留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