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彦:阅读是教育的基石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quanw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人类文明的延续就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通过阅读,才会有文化的融合以及文化的传承。从微观的角度来说,阅读不分尊卑贵贱,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的文化权利。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2019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公布了2018年中国未成年人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7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平均阅读率为80.4%,其中8岁以下的阅读率为68%,9-13岁的阅读率为96.3%,14-17岁的阅读率约为86.4%;O-17岁的未成年人人均阅读书籍为8.91本。
  青少年阅读是整个人生的基础,0-8岁更是被视为阅读的“养成期”。然而,在这段时期,阅读往往会因为家长的意识不到位、学校课业繁重等因素而被忽视。在帮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的具体行动中,家长和老师又会面临不同的困惑与焦虑。本刊记者专访青岛全民阅读研究院执行院长、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阅读研究领域专家张文彦,请她谈谈青少年的阅读是如何养成的。
  问:如何解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这个数据?
  张文彦:首先,80.4%这个数据指的是纯课外阅读,不包含教材教辅。其次,这个数据只能说明整体的阅读情况,但在分析具体数值的时候,就会看到很大的问题。青少年的阅读其实是非常不均衡的,这主要表现在地域性、家庭间的不均衡,由于家庭的收入、环境、父母的阅读状况、当地的公共文化设施等因素,青少年之间的阅读差距是很大的,80.4%这个数据看上去不低,但不能遮蔽其背后的巨大差距。
  除了不均衡的问题,还要看具体年龄分段的阅读状况。0-8岁的孩子阅读率比较低,只有68%,这就比较严重了,0-8岁恰恰是儿童阅读养成的关键时期,为什么9岁以后阅读率会上升,是因为9岁以后的孩子进入到了学校教育体系,我们国家现在从语文教育、校园教育的角度大力倡导阅读,列了很多课外必读书目,这样的举措就把很多孩子吸引到了大力阅读的轨道之上。0-8岁这个年龄段,虽然幼儿园也在提倡阅读,但不像小学那样成体系、成规范地提倡,影响0-8岁孩子阅读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其次是周围的公共文化环境。这个年龄段的阅读率低,意味着中国家庭包括整个社会对于儿童阅读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从阅读量方面看,人均阅读书籍一年不足10本。这是什么概念?0-8岁的主要读物是绘本,一本绘本有20多页,读完一本,少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城市里很多家庭里的孩子,一晚上就能读三四本,一个星期就能读几十本。但平均到全国来说,孩子的平均阅读量是10本以下,就显得特别少了。
  小学到中学这个阶段的阅读率在上升,这跟整个国家目前的教学改革有莫大的关系,展现了政策的力量,但仍需要具体分析。如果把时间拉长来看,会发现无论是0-8周岁,还是9-13周岁、14-17周岁,阅读率在反复震荡,而不是线性上升或者线性下降,震荡幅度还很大。这意味着,只要外界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就会对阅读率有影响,比如某一年有超级儿童畅销书,数据可能一下子就上去了。这让我们开始思考,多年来我国的阅读推广究竟有没有渗透到家庭?去除了这些意外事件,我们发现,并不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儿童阅读就真的实现上升了。
  问:为什么说0-8岁这个时期的阅读很重要?
  张文彦:0-8岁是阅读的打基础的阶段,主要是要让孩子培养起阅读的品位,知道什么是好的,有基本的阅读能力,能够从海量资料中理出基本的思路,这种能力是未来学习的基石。
  对于儿童的早期阅读,目前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政策导向,社区书屋里没有足够的适合早期儿童阅读的读物,家长这方面的意识也有所欠缺,这些都造成了我们在打基础的这个阶段是欠缺的。现在的很多孩子生活在丰富的媒介当中,尤其是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为了补偿孩子,给孩子配备了电视、手机等设备,这让孩子在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以及比较坚实的阅读能力的时候,就已经被其他媒介争夺走了。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再想给孩子养成阅读习惯,那就不是养成而是改变了,就会事倍功半。错过了0-8周岁,很多孩子有可能就再也不会是热爱阅读的人了,这些人也许就会越来越被浅阅读所侵占。
  问:对于O-8岁这个阅读的养成期来说,亲子阅读很重要,亲子阅读的困难在哪里?
  张文彦:首先是家长们没有早期阅读、亲子阅读这样的观念。孩子早期阅读的观念太重要了,如果家长没有这个观念,上了小学之后也意识不到学前对阅读的忽视会对后期造成多大的影响。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有些家长意识到了之后,反而会采取错误的亲子阅读方式,比如会用听书来代替阅读。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有声书,不是说不能听,但如果用它来代替阅读,可能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强调亲子阅读,因为母亲的声音是一种媒介,帮助孩子在声音、图片与文字之间建立一个联系,这是一个解码的过程。如果只是听书,就把原本多维的联系,变成了单维的联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性依然不能提高。
  其次,很多家长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亲子阅读,就让孩子自己阅读。举个例子,市面上有注音版的《西游记》,如果让一个一年级刚刚学拼音的小学生自己用拼音朗读出来,这对孩子来说是比较辛苦的事情,读完以后,孩子不仅没有感受到私人阅读的快乐,还会觉得这是一种家庭作业,会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
  还有一个方面在于家长对亲子阅读内容选择的盲目。不适合的书目是不能进行有效的亲子阅读的,在儿童阅读发展得比较先进的一些国家,已经有了非常严密的分级体系——刚生下来的婴儿读什么书,一两岁的孩子读什么书,上幼儿园的孩子读什么书,都有对应的读物,这是建立在西方的儿童心理学研究之上的。但是在这方面,我国最近几年才逐渐开始发展。如果家长把儿童的读物和大人的读物混淆起来了,就会认为儿童是不需要阅读的,因为儿童还不认字,也没有长时间的兴趣听大人去读一个故事。
  问:我们国家在儿童分级阅读方面为什么会落后?
  张文彦:我们大部分人还是没有阅读的意识,即使是很多高学历的人,如果自己没有阅读的习惯,他们在初为人父母的时候,也不知道孩子应该阅读。早期阅读的培养,需要国家的一些基础工程。就像是打疫苗,随着国家的普及,父母就会知道孩子几周岁时应该打什么疫苗,到哪里打。如果在阅读领域有了类似的基础工程,父母在酝酿这个孩子的时候就知道,孩子生下来我应该给他读什么样的书,我从哪里获得这些书,这有助于改变观念,解决一些根本性问题。   问:现在国家在建设这样的基础工程了吗?
  张文彦:我们国家目前出现了一些地域性的尝试。比如深圳的爱阅公益基金会,基金会跟政府合作,向深圳每一位新出生的孩子提供一个阅读书包,等到孩子几周岁大的时候,又会有新的阅读书包。北师大、南师大,都一直在进行儿童早期阅读、分级阅读的研究。但是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推出成熟的、标准的、可以普遍推广的产品体系。这个工程耗资巨大,需要各方合作,打通创作、生产、发放各个方面。
  为什么强调亲子阅读,因为母亲的声音是一种媒介,帮助孩子在声音、图片与文字之间建立一个联系,这是一个解码的过程。如果只是听书,就把原本多维的联系,变成了单维的联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性依然不能提高。
  问:为什么强调青少年阅读?
  张文彦:一方面,青少年阅读是整个人生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就有各种青少年的读书活动,现在只不过是对过去的延续。如今,有了更多针对青少年的读物,有了更多的相关研究和推广机构,家庭对青少年阅读的投入也有所增加,所以青少年阅读的推广会比过去更加波澜壮阔一些,政策层面也更加重视了,本来青少年阅读就应该得到这种重视。
  另一方面,这与青少年阅读的产业发展也有关系。在整个阅读推广产业体系当中,青少年阅读的产业体系是最成熟的,能够变成系列的服务产品,直接能够保证一些机构的安身立命。也就是说,我们社会的服务分工之中,有了专门针对这一领域的服务分工,这在过去,只是有观念而没有分工。
  问:对于青少年来说,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张文彦: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阅读就是人的理解能力,是否具备理解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理解事态变化的能力。人类文明的延续就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通过阅读,才会有文化的融合以及文化的传承。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阅读不分尊卑贵贱,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的文化权利。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很多人由于阅读资料的匮乏,没有办法行使这项权利。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推进立法、推进国家的制度,来让每个人拥有这项平等的权利,使大家拥有成就自身的能力。
  问:一个爱阅读的孩子的养成过程中,家长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老师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张文彦:老师需要改变一个观念。原来的观念中,阅读的教育是语文老师的职责范围,可是阅读不仅仅只是在语文的大框架之下,它变成了整个教育的基石。这首先对语文老师是个很大的挑战,以前的教学是以记忆为主的,现在就变成了以理解和启迪为主了。对于其他学科的老师来说,以前是教学生怎么解题,现在就也要考虑到阅读了。
  这个转变,对老师自己的阅读素养和阅读教育技能提出了很高要求,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实现这种阅读教育的转型,很多学校在“阅读校园”“书香校园”的建设方面也处在一个不断尝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会有很多从事阅读教育的专家,给老师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案。比如青岛全民阅读研究院的特聘研究员李一曼,北师大附小、中科院附属幼儿园等学校专门请他去给学校里最热衷于阅读教学的老师进行培训。青岛全民阅读研究院也在青岛金门路小学成立了李一曼工作室,希望他为青岛的教师进行培训。
  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阅读什么类型的书?
  张文彦:孩子一开始的阅读是从绘本开始的,让他们走进阅读的世界,感受阅读的趣味。二三年级识字量逐渐增加的时候,就要进行童话的阅读。在青春期的阶段,根据西方的相关研究,最好读魔幻、科幻的作品,打开孩子的想象,让他们在进入成人世界、世界观固化之前,知道世界有很多的可能性,这样孩子就可能永远存留着一种想象、创造的精神,这个社会就有了不竭的创新动力。再大一些,孩子就要對这个社会有所了解了,要广泛地涉猎历史、哲学、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各个门类都要齐头并进地去了解,这个阶段的广泛阅读会形成孩子未来在大学里选择专业、选择自己人生的基础。
其他文献
崂山区现已拥有100余家虚拟现实优质企业,VR产业发展空间达45万平方米,VR企业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VR已成为崂山独具优势和特色的一张新城市名片。  2019年6月27日一29日,以“VR融合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9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在青岛崂山举办,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1000余家知名企业前来参会。在虚拟现实领域,国际虚拟现实大会是技术含量高、国际性强、参会参展企业
期刊
2019年12月29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委员张颐武走进即墨古城大讲堂,作了题为“国学传统与当下人生”的演讲。  改革开放四十年,既为中国带来了经济的高速成长,也带来了文化提升的高度渴望。他指出,当下社会,我们需要品味人生、感悟生命,在国学传统里找寻中国人所需要的文化精神和传统价值,指导我们提升自我修养、处理人际关系。  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今天我演讲的
期刊
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活跃,竞争越激烈,价格认定工作就越具有挑战性。尽管价格认证工作起步较晚,却具有广阔的发展领域和空间。  近年來,青岛市价格认证中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持续推进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向纵深发展,积极创新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机制,为地方税收征管工作提供了价格依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价格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税收征管与价格认定的专业内容相互交织,税收工
期刊
“松立要做的是将数据串起来,在智能停车的领域深耕,为车主提供更多的便捷。让自己成为智能城市大脑中的一部分。”  瞪羚是一种体态小巧的动物,生性机灵,行動敏捷,警惕性相当高。它们时常一边摇摆着尾巴吃草,一边密切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一旦发现敌情,便迅速散开。瞪羚不仅机灵敏捷,而且战术变幻莫测,前冲后突,声东击西。后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戴维·伯奇,将跨越死亡谷、进入快速成长期的创业企业称为瞪羚企业,  
期刊
时尚,于历史中淬炼出别样的风华,于文化中确立永恒的风格,时尚城市得以汲取养分,开启更多可能。  可可·香奈儿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并在时尚界传唱不衰:“流行易逝、风格永存”。作为站在时尚行业金字塔顶尖的人,设计大师却从反面定义了时尚对于品牌的作用,那就是确立风格并保持下去,这才是时尚对于品牌乃至城市的最终作用。  在城市文化结构中,时尚是较晚衍生出的概念,但它的包容力却很足,几乎可以涵盖任何与时代相关
期刊
一个人的生活,杨力就这么自治了几十年,她在更博大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而那些世俗的意义与乐趣,太浅层,她舍弃了。  “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这是杨力对自己这辈子生活的一句总结。  杨力在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跟着节气过日子》的责任编辑徐瑛回忆,自己少年时初读杨力的《周易与中医学》《中医疾病预测学》《中医运气学》时,被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深深吸引。徐瑛到北京就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校离杨力所在的中
期刊
一个由青岛啤酒厂为核心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再次得到升级。  随着竣工投产剪彩仪式的结束,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一箱箱啤酒从生产线上滚动而出,又被整齐地垛在仓库里。这标志着青啤三厂5万瓶装线项目正式肩用,也标志着150天的青啤重点扩能项目的顺利完工。  5月7日,位于平度经济开发区的青岛啤酒三厂举行了5万瓶装线项目扩建竣工投产仪式。一个由青岛啤酒厂为核心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食品饮料)再
期刊
英国人将创意产业比喻為“一个夜色朦胧下的美丽女人”。不同国家的文创产业发展也是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与多德创意机构主席菲利普·多德,从国家政策、产业历史、教育、人口等诸多方面就中国与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展开了一场对谈。  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发展创意产业  菲利普·多德:这两年来,创意产业在全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变化势头很猛。英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期刊
“一个读了必要的书的人,会将书中的营养带到生活当中,于是生活就成了他的书。一个人终究不能一直留在书里,要有足够的时间接触这个世界。”  作为著名的儿童阅读作家,这些年来,梅子涵始终奔波在儿童阅读推广的一线,他不断在创作,希望用最优美干净的语言告诉大家,好的儿童文学,可以呵护人的一生。  6月30日,梅子涵出席青岛出版社新书《一个不大的房间》发布会,在采访中,谈及儿童阅读,梅子涵从作家的角度谈了自己
期刊
时尚青岛、时尚中国,需要大量时尚人才。一个处处涌动互联网+的创意文化时代,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志在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路上的青年人,义无反顾投身伟大梦想之中。  青岛市委新近决策的“时尚青岛”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就是要通过增加时尚元素,建设时尚设施,培育时尚产业,丰富时尚生活,实现多元文化的集聚、交汇、融合,成为创新思想的策源地。这无疑给了广大年轻人创新、创想,施展宏图大志的舞台。  基于此,在首届“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