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晴空万里的白昼或星稀月明的仲夏之夜,仰望天空,有时会发现日月周围有一圈美丽的光环,内红外紫,蒙蒙胧胧,似薄纱,又似一幅写意画。这美丽的光环在气象学中称为日晕、月晕。它们的起因是日月之光透过大气层时,因大气中所含水汽不同,光线发生折射而引起的。
古人很早以前就用晕来预测天气,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枷雨,月枷风”、“日戴晕,常流水”等等,都是关于晕的天气谚语。这些谚语似乎说明,凡是出现了晕,就将有风雨出现。
那么,日月有晕就一定会有风雨出现吗?这要从晕的形成谈起。晕看上去似羽毛、如马尾状,是气象上称为卷层云的产物。气象学已揭示,产生降水的云层是中低云,卷层云本身并不产生降水,只是随后天空中出现中低云的前兆云。但是,卷层云出现以后,不一定就有能产生降水的中低云系移入。因此出现了日月之晕,也不一定会产生降水。
有些晕的形成,不但不会形成风雨,反而天气要转晴。
夏季常能见一些似馒头、又似马鬃的对流云。但当对流减弱后,云体会崩溃,变成缕状的、羽毛状的卷层云。这种云一般在白天午后出现。有太阳时,也可在这些云彩上映出残缺不全但色彩艳丽的晕。这时对流本身已经很弱,晕过后也不会有降水发生。当别处有降水时,降水区上空的空气向四周辐散,会带动高空的高云向雨区外围扩散开来。这时远离雨区的观察者会看到成片的高云,其中也有一些卷层云。生活在江淮梅雨锋南侧控制区的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由于这种静止锋的降水区很少移动,高空伸向远方的高云也很少变化。有时在静止锋以外的地方,可以接连几天看到太阳周围有晕发生;到了晚上,若有月亮,还可看到月晕存在,却始终没有降水发生。
以上种种情况都说明晕后难有降水,那么,见晕有风雨的谚语,又是从何而来呢?
当代气象科学实践表明,在天气由晴转阴雨时,人们先看到卷层云,而后天空出现会产生降雨的中低云。出现了卷层云,就得看其后的中低云是否发展,若发展,其结果就是要降雨。这就是判断日月晕后是否有风雨的主要征兆。无论是接连数天的晕还是昙花一现的晕,都应看晕后中低云的发展速度。中低云发展移入快,降水来得快;发展移入慢,降水也就栅栅来迟;不移入,则不会有降水。
因此,见“晕”未必有风雨。
古人很早以前就用晕来预测天气,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枷雨,月枷风”、“日戴晕,常流水”等等,都是关于晕的天气谚语。这些谚语似乎说明,凡是出现了晕,就将有风雨出现。
那么,日月有晕就一定会有风雨出现吗?这要从晕的形成谈起。晕看上去似羽毛、如马尾状,是气象上称为卷层云的产物。气象学已揭示,产生降水的云层是中低云,卷层云本身并不产生降水,只是随后天空中出现中低云的前兆云。但是,卷层云出现以后,不一定就有能产生降水的中低云系移入。因此出现了日月之晕,也不一定会产生降水。
有些晕的形成,不但不会形成风雨,反而天气要转晴。
夏季常能见一些似馒头、又似马鬃的对流云。但当对流减弱后,云体会崩溃,变成缕状的、羽毛状的卷层云。这种云一般在白天午后出现。有太阳时,也可在这些云彩上映出残缺不全但色彩艳丽的晕。这时对流本身已经很弱,晕过后也不会有降水发生。当别处有降水时,降水区上空的空气向四周辐散,会带动高空的高云向雨区外围扩散开来。这时远离雨区的观察者会看到成片的高云,其中也有一些卷层云。生活在江淮梅雨锋南侧控制区的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由于这种静止锋的降水区很少移动,高空伸向远方的高云也很少变化。有时在静止锋以外的地方,可以接连几天看到太阳周围有晕发生;到了晚上,若有月亮,还可看到月晕存在,却始终没有降水发生。
以上种种情况都说明晕后难有降水,那么,见晕有风雨的谚语,又是从何而来呢?
当代气象科学实践表明,在天气由晴转阴雨时,人们先看到卷层云,而后天空出现会产生降雨的中低云。出现了卷层云,就得看其后的中低云是否发展,若发展,其结果就是要降雨。这就是判断日月晕后是否有风雨的主要征兆。无论是接连数天的晕还是昙花一现的晕,都应看晕后中低云的发展速度。中低云发展移入快,降水来得快;发展移入慢,降水也就栅栅来迟;不移入,则不会有降水。
因此,见“晕”未必有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