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特色林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江苏省赣榆县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推动该县林果产业的壮大、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色林果业;现状;特点;问题;对策;江苏赣榆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4-0375-01
  
  近年来,赣榆县认真贯彻省、市特色林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对特色林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大力推进特色林果业发展,以工业化理念指导林果业,用市场导向推动林果业,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手段,积极培育特色林果业,巩固林果业产业基地,提升林果业发展水平,提高林果业科学管理水平,推动林果业提质增效,林果业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为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该县目前特色林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现介绍如下。
  1赣榆县林果业发展现状
  赣榆县特色林果业面积渐趋稳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产量、效益不断提高,林果业现有苹果、梨、板栗、大樱桃、蓝莓、桃、银杏、石榴、黑莓、茶叶、蚕桑等20多个树种近200个品种。截至2009年底,全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0万hm2,成片林面积2.3万hm2,其中经济林面积1.0万hm2,果品面积0.7万hm2,年产各类果品6.8万t,年产值达1.37亿元;茶叶面积为866.67hm2,年产茶叶260 t,年产值达2 000多万元;桑园面积为1 333.33hm2,年产鲜茧750 t,年产值达1 500多万元;四旁植树3 600万株,高标准农田林网5.73万hm2,活立木蓄积量115.6万m3,森林覆盖率20.27%。黑林1号板栗和厉庄红灯大樱桃被省农林厅授予“优秀果品”称号;榆山春茶、徐福春茶2002年分获省“陆羽”杯特等奖、金奖;2003、2004年门河富康银杏叶春茶、徐福春茶、谢湖大樱桃和凯碧春茶分获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称号。
  2赣榆县林果业发展特点
  2.1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
  建成了以黑林、柘汪镇为中心的无公害板栗生产基地0.10万hm2,以厉庄镇为中心的有机大樱桃生产基地666.67 hm2、蓝莓生产基地133.33 hm2,以欢墩、黑林镇为中心的无公害黑莓基地666.67 hm2,以黑林、班庄镇为中心的美国大红桃基地333.33 hm2,以赣马、塔山镇为中心的黄金梨晚秋黄梨基地200.00 hm2;以石桥镇为中心的苹果、黄桃生产基地200.00 hm2,以金山、班庄为中心的茶叶基地666.67 hm2,以海头、城头为中心的蚕桑基地1 333.33 hm2。基本形成了一镇一品、几镇一业的特色林果业发展格局,基地建设为规模经营、现代化管理和就地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中央新增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与特色林果业发展结合的更加紧密
  各镇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把特色林果业发展与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互相联动,既推进了城市与农村的绿化建设,提高了赣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状况,又加快了林果基地建设,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增加了农民收入,既完成了国家拉动内需新增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又加快了当地特色林果业的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2.3特色林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
  林果主产区各级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和引进特色林果产品精深加工与贮藏保鲜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批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群体,引导各种经济实体和广大果农参与林果产品加工、运输、包装、贮藏保鲜等。据初步统计,全县目前果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企业达5家,年贮藏保鲜与加工处理能力30万t,以连云港富裕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爱康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润豪黑莓酒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2.4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应用
  一些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如矮化密植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套袋栽培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在各地均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优质新品种的使用已深入人心,新品种推广率达95%以上。新型栽培模式如“猪—沼—林”、“草鸡—林”、“瓜、菜—林”、“中药材—林”等复合经营模式也在厉庄、赣马、沙河等地成功实践。
  2.5林果实用技术培训取得新成效
  各地通过开展科技赶集、科技下乡、农民培训等活动,举办专题培训班、现场会、观摩会,设置广播电视专栏、发放科技资料等方式,针对林果树种品种的选育选优、嫁接改造、丰产栽培、测土配方、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低温冻害防范等实用技术,突出实践与操作,加大对林果技术人员和果农的培训力度。
  3赣榆县林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结合赣榆县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总结出该县林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导致产品内销不旺,外销不畅。二是标准化生产意识差,产品难以打入国际市场。三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产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设施落后,加工能力薄弱,导致市场销路不畅,附加值不高。
  4赣榆县林果产业发展对策
  4.1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切实提高龙头企业对林果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引导、(下转第377页)
  (上接第375页)
  建立稳定的农企联结机制,解决农民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后顾之忧。加强宣传,大力培育当地林果品牌,积极创建名牌,提高林果产品的知名度,使林果业产业真正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实现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互补双赢[1-3]。
  4.2采取积极的信贷扶持政策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从事林果业种植、加工的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适当提高信贷额度,增加中长期贷款种类[4-5]。进一步完善果农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通过保险行业的正常介入,引导果农积极参加林果业政策性保险,推行果农投保、保险公司承保、信用社放贷、财政贴息“四位一体”的林果生产信贷模式试点工作,不断增强林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4.3努力破解制约林果产业的瓶颈
  大力宣传林果业在增收、创收上的作用,引导农民种植积极性。开展示范园建设,在高质量上下功夫、在提高效益上作文章[6-7]。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注重林果业生产各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力推进产业基地规模数量的扩张和质量效益的提高。
  4.4加强农村合作化组织建设
  通过成立专业的林果合作化组织建设,提高林果种植面积,推广新品种的种植,提高林果品质。同时,银行应采取灵活的方式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放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优惠利率,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以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当地林果种植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4.5积极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作用
  借助行业协会的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避免恶性竞争,规范自律,提高林果品质。政府在林果加工能力规模调控方面,既要符合赣榆林果产业的战略目标,又要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招商引资时要在企业技术水平、资金实力等方面要选择,适度控制投资规模,引导林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8]。
  5参考文献
  [1] 吴红喜.发展秦安县林果产业的建议[J].发展,2010(6):43.
  [2] 王婷,桑河.南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0(12):146-147.
  [3] 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为兴边富民作出贡献[J].绿色财会,2010(3):44-45.
  [4] 黄柱美.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壮大新疆特色林果业[J].西部金融,2010(3):37-38.
  [5] 张红.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五个问题[J].新疆林业,2010(1):36-37.
  [6] 做强特色林果促进农民增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5):24-25.
  [7] 王莉,于艳邱.浅析巴州地区特色林果业的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2008(5):87-88.
  [8] 蒲敏.阿克苏市特色林果业发展方向和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08(1):9.
其他文献
通过对日光温室蔬菜优质南效生产技术的试验和探讨,重点阐述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实践证明:在克服土传病害和土壤盐渍化等连作障碍的诸多措施中,无土栽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
分析近年甘薯小象虫严重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加强检疫措施、健全监测技术、农业防治、诱杀、以菌治虫、化学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甘薯种植户提供参考。
以濉溪县联合收割机“跑粮”问题为例,阐述了联合收割机“跑粮”定义、标准及产生“跑粮”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摘要 介绍了反季节大棚西瓜吊蔓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搭大棚、育苗、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西瓜反季节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大棚西瓜;反季节;吊蔓;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033-02    西瓜喜高温干燥气候,生长适宜温度25~30℃,6~10℃时易受寒害,属长日照植物,喜强光,光饱和点
摘要总结了广西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蚕桑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广西蚕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蚕业;现代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S8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0-0379-01    近代蚕业经历了从欧洲到日本,再到中国的转移历程,如今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日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