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对促进写作思维品质提升的作用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n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写作面临的困境是光有形式套路而内容单薄空洞,论证层次清晰而角度单一机械。然而,大量积累论据,做文章摘抄从而为写作累积素材的方法往往又显得事倍功半。本文以《“劝学”新说》的写作为例,阐述如何充分利用新教材主题阅读的编写体例,丰富议论文论证层次和内容的方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群文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文阅读;主题式阅读;写作思维品质
  传统的语文教材,将阅读与写作的编写分离开,教学时也难免将阅读与写作区别对待,而学生面临写作时更是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是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以任务为导向,融合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写作方面,打破了阅读与写作的明显界限,在单元任务中设置写作题,引导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处处融合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也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关注阅读体验的积累,为自己的写作提供真正的“源头活水”。因此,如何利用单元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写作思维品质的提升则成为亟待思考与讨论的问题。本文试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任务三为例,结合学生的习作与教师下水修改文,探讨单元教学中的主题式阅读对高中生写作思维品质提升的作用。
  作文题呈现:《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教版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以“学习之道”为核心,从不同角度论述学习的意义。综观作文题,其编写的意图就在基于单元主题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单元课文中学到的“学习”观点做出整理,融合自己的见解完整表达出来。写作既要体现《劝学》、《师说》中涉及的“学习之道”,又要体现针对当下学习有感而发的“新说”。既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要求,又有突破前人观点,有所创新的思维要求。
  针对本道题的写作,笔者特意选择了一篇富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进行分析:
  这个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无用论”在互联网上悄然流传,更有部分网民对这类言论表示了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学习没有用处,除了社会没有任何实际用途,可个人的价值正是在不斷地学习中创造的,一个人的涵养也在学习中慢慢培养。
  学习不仅局限于学生们对文化课的钻研,对艺术、体育的探索同样也是学习。学习甚至不局限于处于学生这一人生阶段的人,老人、幼儿、青年,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自从一人诞生以来,他就开始了无止境的学习:翻身、爬行、走路......总的来说,学习贯穿了人们的一生。
  学习可以改变自身命运。失去一只手臂依旧坚持篮球梦的青年;大山深处家境极其贫寒的少年每天要徒步行走两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最终凭借苦读走出了大山,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身患骨癌、下身残疾的肖丽,十几次的放疗也阻挡不了她对学习的渴望,最终考过重点线。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在无时无刻激励着我们,也许努力真的很辛苦,但走过这一阶段,我们一定会感激忍者痛苦坚持学习的我们。如果说出身是无法改变的,那学习就是凭借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桥梁。
  学习不仅改变物质条件,更使我们的心境不断开阔起来。余秀华身患重病,而她凭借不断地阅读,开阔视野。在她带着不幸的人生中,开出了美丽的花——诗歌。人们也许会将她认作一个农妇,但当人们读到了她的诗歌,便能品味出她沉淀在小小身体里的文化涵养。学习不但为她带来了思想的提升,更影响了她的读者。
  若没有学习,人类的文化无法涌现出如此之多光辉的杰作;若没有学习,许多人会失去改变自身的力量;若没有学习,人类的科技会停滞不前。
  洗去浮躁,扫去繁冗,沉淀于人类精神深处的终究是学习。不仅是人类对未知的天性好奇,更是我们对提升自我与周围条件的渴望。
  本文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针对性,未能根据作文题的要求表达出个性化的见解。结合作文材料的要求,所谓劝学“新说”,即要针对当下存在的学习新问题予以剖析,那么势必要论及与《劝学》《师说》的年代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学习问题,而本文对于当今学习区别于从前的特征并未做深入分析和探讨,显得空泛而缺乏个性化。问题之二在于论证层次较为单一,围绕着中心论点“个人的价值正是在不断地学习中创造的,一个人的涵养也在学习中慢慢培养。”这一中心,分别从“学习是什么”“学习能改变自身命运”“学习能使心境开阔”三个方面进行论证,表面看来层次清晰,然而深入研读,却发现其论证分析单薄,层次略有重复。对于论据的使用未能事尽其用,的例子,论证过程没能好好挖掘并利用肖丽和余秀华事例的最大价值,全文缺乏说服力。
  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找到命题中的具体要求,实现审题个性化。根据材料的表述,可确立本文的写作要求:首先,要结合《劝学》《师说》中的观点;其次,阐明社会的变化对学习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突出劝学之“新”;第三,针对学习中新的问题“劝”学,着力于“为什么”层面的分析;第四,“新说”应体现“新”的内容,相较于《劝学》与《师说》的观点,有所发展。
  结合当今存在的社会问题,“学习”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物质高速发展带来的心态浮躁,功利心强的学习观;好逸恶劳,缺乏求知欲所带来的惰怠态度;知识更新快所带来的对学习的畏难情绪;由于互联网快速发展,学习方式多样化而带来的茫然无措感等等。本文写作的重点就应该针对这样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对“学习的重要性”的新见解。这对于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来说有思考难度,更不用说将自己的思考结果有逻辑地表达出来。
  但如果能从宏观层面把握单元课文,就会发现整个单元的课文围绕“学习之道”,是从不同角度丰富了这个论题的,如果能将每一课的侧重点做一个串联整理,就会发现群文阅读是一个拓展思路的有效途径。《劝学》侧重于对“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论证,针对“终身学习的意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因此,面对当代人好逸恶劳的学习观,是有论证的针对性的;《师说》针对社会存在的“耻学于师”的流弊,阐述了尊师重道,诚恳求学的重要性,更侧重于强调学习的广度与诚恳的态度,对于当代人学习功利心强的浮躁心态是一个很有力的反驳;而《读书:目的和前提》与《上图书馆》则分别从理性和感性的方面阐述学习对一个人精神修养的作用。这恰恰对于当代学习面临着的更新快,压力大的困境是一剂良药,为当代人的读书找到了更深远的意义。因此,面对作文题,如果能静下心来,仔细梳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无形中,作文的论证思路就能得以丰富了。   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设想,教师下水修改了学生习作,下面结合修改文对以上的观点做一个具体的说明。
  当韩愈疾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的年代悄然逝去,而今,在这个物质高速发展,产品更新迅速的时代,“学道之不兴”又在社会中日渐蔓延。有人认为除了社会,学习便没有了实际用处,有人认为学习扼杀了自由的灵魂,有人认为学习看不到生活的意义和个人的价值……而我依然高呼——21世纪的我们,比任何时候迫切地需要学习,因为个人的价值正是在不断地学习中创造的,一个人的涵养也必须在学习中慢慢培养。
  “学习无用论”,源于对学习的认识太过狭隘。诚如韩愈所言,人们总认为“授之书,习其句读”为学,殊不知“师者”,不仅承担受业解惑之责,更担当“传道”之任。而学习,也就自然不仅局限于对文化课的钻研,对艺术、体育的探索,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对生而为人的修炼,同样也是学习。这样看来,学习甚至不局限于处于学生这一人生阶段的人。无怪乎荀子曾言:“学不可以已。”学习贯穿了人们的一生,因此,“学习无用论”是无稽之谈。
  学习可以改变自身命运。身患骨癌、下身残疾的肖丽,十几次的放疗也阻挡不了她对学习的渴望,最终考过重点线,用自己求学的热情与执着战胜了病魔。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在激励着我们,他们秉持“性非异”但“善假于物也”的精神,冲破了外在的束缚,改变了自己,超越了自我。而王佐良先生,面对国家为难,家人离散的人生困境,也正因为图书馆的学习经历带给了他在磨难中看到希望,找到护盾的勇气和信心。也许学习真的很辛苦,但经历这个过程,我们一定会感激忍受痛苦克服困难学会坚持的我们。如果说出身是无法改变的,那学习就是凭借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桥梁。
  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或许比任何时候都富足与安逸。有人说,我从未对生活有过担忧,为何那么辛苦地学习?消耗了我的心神,又拘束了自我的灵魂。然而,我想说的是,学习所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丰盈的物质,更有开阔的胸怀、长远的眼光和崇高的境界。余秀华身患重病,却坚持阅读,开阔视野,凭借不断的学习她在不幸的人生中,用美丽的诗篇培育出了高贵的灵魂。只看外表,人们也许会将她认作一个农妇,但当人们读到了她的诗歌,便能品味出她沉淀在小小身體里的气质与涵养。学习为她带去的不仅是名誉,更是思想的飞跃。因此,学习在给人带去社会地位变化的同时,也充盈着我们的人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体味到前进的意义和生活的情趣。
  当今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踏步前进,我们也感受到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通过学习,来追赶社会前进的脚步,让自己不掉队。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在学习中锤炼精神的品质,在大浪淘沙中经得起风浪,控得了方向。
  学习不仅是人类对未知的好奇,更是我们对提升自我的渴望。让我们怀揣“学不可以已”之心,以“学道修业解惑”为宗旨,融汇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高效学习之法,洗去浮躁,扫去繁冗,潜心学习,终生学习。
  修改后的文章可见在写作中有意识融入阅读体验的成果。既有对第六单元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继承,又能从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角度对古人的观点做出延伸与突破,既能将课文阐述的道理作为分论点来丰富作文的论证层次,又能将课文事实作为事例论据巧妙运用到写作中从而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实为一举多得之事。
  《“劝学”新说》只是个例子,从中可以看到新教材编写时主题阅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也能看到群文阅读对学生写作思维品质提升的作用。
  本文系:福建省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在群文阅读指导下的高中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FZ2019GH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学科作为高中教育的基础学科,是中学教学的重点学科,在我国自然学科发展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之一,强调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本文基于化学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简述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  关键词: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教学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有待发掘和研究,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应该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有助于学生的化学素养的提升,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和形成。具备了科学精神的人就会有着超然而理性的学科视域。只有基于科学精神引领的化学学科实验研究才能为我们生活环境的安全筑牢精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科学精神;生命;培养策略  高中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社会高度发展情况下,人们对高中教育的关注力度逐渐加深。高中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场所,而物理是高中教育当中的一门重要理科类学科,对于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以及物理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培养作用。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有较好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在面对一些抽象问题时获得有效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这方面能力是促进当代高中物理教育的必要措施。本文就此展开相关的研讨。  关键词:高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阶段中,教育局对于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高中阶段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人生极其重要的部分,高中的学习关乎学生今后即将走进的大学校门。生物课程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本文就当前高中的生物教学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学生学习生物科目存在的问题,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之中,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引言:在学生的高中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教育发展、新高考模式的日趋稳定和推广,高中阶段具有话语权的引领性文件《新课程标准》更精准、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下,指出重视高中生情感发展。情绪稳定、心胸开阔、胸怀大爱,建设国家。常规地理教学设计在预设教学三维目标时,涉及知识、技能、情感、片面注重知识掌握和技能应用,一再深化高中地理知识,浅化高中生家国情怀塑造。而新课标在这方面做了弥补,提及情感培养,指出深化高中生的家国情怀,转
期刊
摘 要:“五育”融合是现代素质教育全面推广对教学活动提出的一项要求,教师需要对其教学活动进行合理优化,确保能够更为有效的落实“五育”融合,强化整体教育效果,本文首先分析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价值,然后综合探究具体实践策略,分别从教育目标,课程生态,融合机制,融合评价,教师素质,资源协同和学校治理七个角度展开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  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教育工作时,“五育”
期刊
摘 要:实验探究能力是物理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本文从简单的实验开始,引导学生改进实验,分析原因,逐步解决问题,终创作出彩灯和改进彩灯。通过探究实验,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感受到发明创作的不易却有趣,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发电机的原理。  关键词:实验;磁铁;线圈  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具有物理学科特有的品质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1]。通过高中的学习,学生应该具有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实验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高中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启蒙教学学科,已得到了授课教师的重视。为了贯彻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对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改进。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变得越来越完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在当今社会立足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与高
期刊
摘 要:当前,虽然素质教育在教育领域中已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却并不充分,深度亦亟待挖掘,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改革,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物理教学案例的实践,对核心素养所涉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期裨益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人教版
期刊
摘 要:在整本书阅读被纳入正式课程计划后,薄弱高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亟待突破。文章基于某薄弱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应对策略,以《边城》为例,在学困生群体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上做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薄弱高中;整本书阅读;边城;有效策略  自“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成为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后,整本书阅读已成为正式教学任务和研究热点而备受关注。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