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发现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增添生活内容,张扬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体验,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三维目标”。
案例设计背景
《父亲》(刘鸿伏)一文选自高二选修课程——现代散文欣赏。课程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诗歌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散文,选材生活,情感丰富,语言质朴而清丽,适合学生自主阅读,在把握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散文语言把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语言特征基础上,也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文中父子之间的故事更能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丰富情感世界,在创设一定的情感氛围中体悟生活的艰辛、亲情的美好,在有感情的反复品读中激发学生生活体验,从而更深刻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但许多现有的经验表明,本文基本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解读、导读。仔细深入的再发掘文本也许还能发现本文写作于我国的社会转型期,文中展现的父爱是在一个多元对立的关系中展开的。作者在歌颂深沉父爱的同时,通过接大学录取通知书、父子分别的细节折射出父权、文化选择隐在的演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体验与交流的感悟性学习,试图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带给学生一种新的阅读感受和阅读启迪。
教学过程与重难点
挖掘文本内涵,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体会建立在多重对立关系上的父爱。
第一步:新课导入。投影展示佳作片断——高考优秀作文《忧与爱》片段:我不知道父亲是以怎样的姿势,或许就像个叫花子似的蹲着熬过这个落着雨的冬夜;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呵着手跺着脚来驱赶冬夜的酷寒;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与排队的“黄牛”周旋;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就像一匹老狼奔波在上海纵横的地铁和小路之间……我觉得以前的执拗近乎可笑,那些因为检查而落下的高三功课没有资格称作牺牲。现在的我只想守着那份厚重于天地的父爱,尽快检查,将父亲的担忧溶解在这个冬日的清晨。通过同龄人笔下的父亲,让学生体会一个对孩子充满关爱的父亲。本处设计旨在迅速引导学生进入状态,感受亲情的主题。
第二步:初读文本。按照预习思路,指引学生迅速抓住文章主线,把握主要事件。
第三步:细读文本。投影展示当代著名油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学生讨论,找出一些细节描写,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作者通过细节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之情。通过快速的常态化的解读,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便于后面展开探究。
第四步:再读文本。作为整个教学设计的重难点,本环节应该成为整节课的亮点,这里必须交代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存在的特殊意义。文革结束,确定改革开放政策,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同时存在,这样也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此环节中,可向学生阐释误读的概念:误读不是对文本的错误解读,而是读者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和主观评价。
学生再读细节,教师提示。通过这些细节看父亲的变化。父亲的数落充满自信和权威——不再威风,感到惭愧;想做保护神却和我一样茫然和惊惧——步入城市,产生巨大的自卑,自我价值动摇;对自我价值和乡村价值的否定,自卑感油然而生;人是土物,离不开泥土——背弃土地崇拜文化……原本骄傲自豪的父亲在城市面前彻底低头了,父亲从“崇拜土地”转而“崇拜文化”,时代的裂变在作者的文中留下了印记。
第五步:总结。在那样特定的社会形态下,在乡村与城市的价值碰撞中,乡村显然处在了下风,十年后的作者再去回忆那段历史,显然是有更多思考的。最后,希望同学们通过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获得更丰富的价值体验。
教学反思
《父亲》一文写得苍凉哀婉,在令人心弦为之震动的同时,又不由得沉下心来咀嚼其中深沉的内涵,尤其是叙述的地方语言朴素,抒情之处又清丽悠远,很好地切合了父爱的主题。
如只是单纯地对文本进行常规解读,似乎失去了这篇文章本身更鲜明的时代印记。文章主人公生活在偏僻山村,和从未出过远门、在泥土里劳作了一生的父亲走出山村,走出了县城,来到繁华的大都市,望着窗外高耸的建筑,有如梦幻般,心里酸涩而茫然……在这里,他看到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冲击,看到了喧嚣对宁静的取代。所以,只把文本解读为一般的描写父爱的作品,只是挖掘其中蕴含的亲情,显然不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其阅读视野。因此,本课重点应放在教学设计的第四个环节:再读探究文本。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来看,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但这样的提示性的解读学生是能够接受,并且乐于接受的,探讨的热情很高。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这种大胆的分析很感兴趣,因为这样的解读颠覆了传统解读甚至是教学参考上的父亲形象,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课堂氛围活跃多了。今后在文本的解读中也提醒着教师,要更多、更深地发掘作品内涵,把语文课堂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语文课堂更具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中学)
案例设计背景
《父亲》(刘鸿伏)一文选自高二选修课程——现代散文欣赏。课程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诗歌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散文,选材生活,情感丰富,语言质朴而清丽,适合学生自主阅读,在把握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散文语言把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语言特征基础上,也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文中父子之间的故事更能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丰富情感世界,在创设一定的情感氛围中体悟生活的艰辛、亲情的美好,在有感情的反复品读中激发学生生活体验,从而更深刻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但许多现有的经验表明,本文基本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解读、导读。仔细深入的再发掘文本也许还能发现本文写作于我国的社会转型期,文中展现的父爱是在一个多元对立的关系中展开的。作者在歌颂深沉父爱的同时,通过接大学录取通知书、父子分别的细节折射出父权、文化选择隐在的演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体验与交流的感悟性学习,试图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带给学生一种新的阅读感受和阅读启迪。
教学过程与重难点
挖掘文本内涵,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体会建立在多重对立关系上的父爱。
第一步:新课导入。投影展示佳作片断——高考优秀作文《忧与爱》片段:我不知道父亲是以怎样的姿势,或许就像个叫花子似的蹲着熬过这个落着雨的冬夜;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呵着手跺着脚来驱赶冬夜的酷寒;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与排队的“黄牛”周旋;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就像一匹老狼奔波在上海纵横的地铁和小路之间……我觉得以前的执拗近乎可笑,那些因为检查而落下的高三功课没有资格称作牺牲。现在的我只想守着那份厚重于天地的父爱,尽快检查,将父亲的担忧溶解在这个冬日的清晨。通过同龄人笔下的父亲,让学生体会一个对孩子充满关爱的父亲。本处设计旨在迅速引导学生进入状态,感受亲情的主题。
第二步:初读文本。按照预习思路,指引学生迅速抓住文章主线,把握主要事件。
第三步:细读文本。投影展示当代著名油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学生讨论,找出一些细节描写,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作者通过细节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之情。通过快速的常态化的解读,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便于后面展开探究。
第四步:再读文本。作为整个教学设计的重难点,本环节应该成为整节课的亮点,这里必须交代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存在的特殊意义。文革结束,确定改革开放政策,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同时存在,这样也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此环节中,可向学生阐释误读的概念:误读不是对文本的错误解读,而是读者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和主观评价。
学生再读细节,教师提示。通过这些细节看父亲的变化。父亲的数落充满自信和权威——不再威风,感到惭愧;想做保护神却和我一样茫然和惊惧——步入城市,产生巨大的自卑,自我价值动摇;对自我价值和乡村价值的否定,自卑感油然而生;人是土物,离不开泥土——背弃土地崇拜文化……原本骄傲自豪的父亲在城市面前彻底低头了,父亲从“崇拜土地”转而“崇拜文化”,时代的裂变在作者的文中留下了印记。
第五步:总结。在那样特定的社会形态下,在乡村与城市的价值碰撞中,乡村显然处在了下风,十年后的作者再去回忆那段历史,显然是有更多思考的。最后,希望同学们通过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获得更丰富的价值体验。
教学反思
《父亲》一文写得苍凉哀婉,在令人心弦为之震动的同时,又不由得沉下心来咀嚼其中深沉的内涵,尤其是叙述的地方语言朴素,抒情之处又清丽悠远,很好地切合了父爱的主题。
如只是单纯地对文本进行常规解读,似乎失去了这篇文章本身更鲜明的时代印记。文章主人公生活在偏僻山村,和从未出过远门、在泥土里劳作了一生的父亲走出山村,走出了县城,来到繁华的大都市,望着窗外高耸的建筑,有如梦幻般,心里酸涩而茫然……在这里,他看到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冲击,看到了喧嚣对宁静的取代。所以,只把文本解读为一般的描写父爱的作品,只是挖掘其中蕴含的亲情,显然不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其阅读视野。因此,本课重点应放在教学设计的第四个环节:再读探究文本。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来看,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但这样的提示性的解读学生是能够接受,并且乐于接受的,探讨的热情很高。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这种大胆的分析很感兴趣,因为这样的解读颠覆了传统解读甚至是教学参考上的父亲形象,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课堂氛围活跃多了。今后在文本的解读中也提醒着教师,要更多、更深地发掘作品内涵,把语文课堂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语文课堂更具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