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组织人力资源作为组织最为重要的资源,对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人性假设”理论只从上世纪到今天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出现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等假设观点,这些观点可以说反应了当时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现状。当代,中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盲目性,对待深化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实现公共组织实行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建立合理的选拔和激励机制十分重要。
关键词:文化人 人本管理 公共组织
一、“文化人”假设以及人本管理思想的出现的背景
1.经济人假设以及机械工业的出现。对于“人性假设”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之中对于“经济人”的提出,这一时期认为人是纯粹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人,对于组织的管理也仅限于对于成员物质方面的鼓励,同时组织追求的也是自身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从而适应工业革命时期机械代替人工的转变。这种思想在提升组织工作效率的同时忽视了人其他方面的要求,单纯追求简单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的是规则和严格的工作程序,电影《摩登时代》正是这一时期的写照,然而人是社会的人,单纯追求规则减少了人对于工作能动性的发挥,其后果是不利于组织工作成果的完成。
2.社会人假设与人际关系管理。霍桑实验揭示了“经济人”假设的不合理之处,针对“经济人”假设的弊端,梅奥认为组织管理中应强调人际合作,人是社会中的人,很多情况下感情因素远远超过物质利益来左右人的行为,因此“社会人”假设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和发展,物质因素则相对较轻,于之相对应的组织人际关系沟通与管理也相继诞生,其中以巴纳德的社会系统沟通最为重要,他把组织看作是社会系统受到社会环境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通过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实现组织与组织、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和谐交流与正常沟通十分重要。
3.复杂人假设与权变组织管理。“复杂人”假设认为以上人不仅有物质因素的需要、感情方面需求,人是面对环境不断变化的人,面对不同的形式针对自身的发展人将作出不同的应对,因此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组织模式,组织应当针对不同成员、环境产生不同的管理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深刻阐述了组织应对不同的环境,应当持续改进不断应对组织出现或将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真正形成一种改变的氛围,并将持续在组织中起作用。
4.“文化人”假设以及人本管理思想。“文化人”假设由美国阿伦·肯尼迪和特雷斯·迪尔提出,他们认为人是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文化是组织长期生存的有力支撑点,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将会调节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关系,最终达到一种内外文化的平衡。通过强调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的功能,促进组织文化的发展,最终达到组织成员围绕组织文化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动力,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并且在这过程中组织成员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个人需求也得到满足,最终得出新的管理理念——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理念强调以组织成员为本,争取人在组织管理之中的作用发挥,高扬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人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满足人的最根本的需求,充分调动人的激情和活力,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其中“文化人”假设对应的人本管理对组织提出以下要求:
1.组织长期雇用成员,给予必要的职业保障。
2.上下结合制定政策,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
3.个人负责制,要求管理人员对结果的负责。
4.通过全方位的培训,使员工适应多种工作。
二、公共组织人本管理理念的必要性
1.从“文化人”视角分析。“文化人”视角下组织的成员都是成熟的个体,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继承者。文化人假设中文化顺利的被继承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因此组织需要满足成员文化发展的需要,无论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满足组织成员需要的角度分析,组织都应当以人为本,满足成员文化继承和积极主动性发挥的要求。人本管理思想从现实成员的需求,特别是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要求入手。同时,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创建和谐的组织文化,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2.从当前中国改革现状分析。21世纪的中国正在进行着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提高公共组织适应能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决定。这对于公共组织而言是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改革中,公共组织将会面临市场、企业的冲击和挑战,革新自身组织发展的理念,以公共组织成员为本,发挥组织中每位成员的能力,提升组织本身的效率,转挑战为机遇提升自身的实力。革新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落后观念,提升组织效率,实现组织成员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共同实现的目标。
三、人本管理理念对中国当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1.建立全面的培训机制,充分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行开发与管理,通过对于组织成员的培养,加强公共组织成员的技能发展和素质提升,人本管理要求管理者站在组织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对组织成员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于公共组织成员来说合理的岗位培训能够为组织成员全面的发展提供前提,人本管理思想在组织发展中对于成员个人的技能培训和素质的提高十分有意义,他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找到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发展方向,积极培养来应对组织以后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充分满足组织成员的需求,建立多元的激励制度。管理思想史上马斯洛提出了他的五层次需求理论,这五中需求按照层次深度排列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对应着人的五个层次的满足和认同。公共组织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对于组织成员的激励必不可少,然而如何以人为本认真从每个组织成员个体中寻找其需求,并从中尽量满足这才是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关注的重点。
2.1公共组织领导智慧领导,满足公共组织成员的尊重需要。在当代中国公共组织内部受到长期以来的“论资排辈”的影响,资历时间比较长的员工一定程度上对于组织内部资历较轻的员工并或多或少不会重视新进组织成员,这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共组织的新进成员对于组织认同感降低,长期以往不利于公共组织效能的提高。因此建立和谐的公共组织氛围,相互尊重,从上到下的建立良好的组织作风,这就需要公共组织领导作出榜样,用好领导的智慧,从组织的最高层满足组织成员尊重的需求。
2.2建立上下结合的决策制度,满足组织成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公共组织有别于私人组织,换句话说公共组织相对于私人组织效率比较低,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组织成员并没有得到组织给予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因此公共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当建立上下结合的决策制度,满足成员的为组织献策献言的能动力,积极准备为公共组织自身发展贡献级的力量,而并不是懒政、无所作为。
四、结语
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生产力包含的因素很多,人力资源是诸多因素中最活跃、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由于人力资源是影响管理工作的重要的要素之一,人力资本也已经变成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从“文化人”视角分析公共组织人本管理充分有效地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意义重大。同时“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公共组织的内部,对于我国的公共组织的自身来说将会是从内到外的变革,将会有利于我国公共组织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睿.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年第5期.
[2]白文杰,甄东. 双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社科纵横,2015年5月第5期.
[3]杜牧群. 基于人性假设的中西方管理沟通理论综述[J]. 产经评论,2010年9月第5 期.
[4]徐辉. 公共组织人本管理的路径选择[J].管理研究,2008年第5年.
关键词:文化人 人本管理 公共组织
一、“文化人”假设以及人本管理思想的出现的背景
1.经济人假设以及机械工业的出现。对于“人性假设”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之中对于“经济人”的提出,这一时期认为人是纯粹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人,对于组织的管理也仅限于对于成员物质方面的鼓励,同时组织追求的也是自身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从而适应工业革命时期机械代替人工的转变。这种思想在提升组织工作效率的同时忽视了人其他方面的要求,单纯追求简单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的是规则和严格的工作程序,电影《摩登时代》正是这一时期的写照,然而人是社会的人,单纯追求规则减少了人对于工作能动性的发挥,其后果是不利于组织工作成果的完成。
2.社会人假设与人际关系管理。霍桑实验揭示了“经济人”假设的不合理之处,针对“经济人”假设的弊端,梅奥认为组织管理中应强调人际合作,人是社会中的人,很多情况下感情因素远远超过物质利益来左右人的行为,因此“社会人”假设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和发展,物质因素则相对较轻,于之相对应的组织人际关系沟通与管理也相继诞生,其中以巴纳德的社会系统沟通最为重要,他把组织看作是社会系统受到社会环境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通过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实现组织与组织、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和谐交流与正常沟通十分重要。
3.复杂人假设与权变组织管理。“复杂人”假设认为以上人不仅有物质因素的需要、感情方面需求,人是面对环境不断变化的人,面对不同的形式针对自身的发展人将作出不同的应对,因此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组织模式,组织应当针对不同成员、环境产生不同的管理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深刻阐述了组织应对不同的环境,应当持续改进不断应对组织出现或将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真正形成一种改变的氛围,并将持续在组织中起作用。
4.“文化人”假设以及人本管理思想。“文化人”假设由美国阿伦·肯尼迪和特雷斯·迪尔提出,他们认为人是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文化是组织长期生存的有力支撑点,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将会调节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关系,最终达到一种内外文化的平衡。通过强调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的功能,促进组织文化的发展,最终达到组织成员围绕组织文化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动力,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并且在这过程中组织成员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个人需求也得到满足,最终得出新的管理理念——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理念强调以组织成员为本,争取人在组织管理之中的作用发挥,高扬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人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满足人的最根本的需求,充分调动人的激情和活力,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其中“文化人”假设对应的人本管理对组织提出以下要求:
1.组织长期雇用成员,给予必要的职业保障。
2.上下结合制定政策,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
3.个人负责制,要求管理人员对结果的负责。
4.通过全方位的培训,使员工适应多种工作。
二、公共组织人本管理理念的必要性
1.从“文化人”视角分析。“文化人”视角下组织的成员都是成熟的个体,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继承者。文化人假设中文化顺利的被继承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因此组织需要满足成员文化发展的需要,无论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满足组织成员需要的角度分析,组织都应当以人为本,满足成员文化继承和积极主动性发挥的要求。人本管理思想从现实成员的需求,特别是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要求入手。同时,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创建和谐的组织文化,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2.从当前中国改革现状分析。21世纪的中国正在进行着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提高公共组织适应能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决定。这对于公共组织而言是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改革中,公共组织将会面临市场、企业的冲击和挑战,革新自身组织发展的理念,以公共组织成员为本,发挥组织中每位成员的能力,提升组织本身的效率,转挑战为机遇提升自身的实力。革新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落后观念,提升组织效率,实现组织成员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共同实现的目标。
三、人本管理理念对中国当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1.建立全面的培训机制,充分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行开发与管理,通过对于组织成员的培养,加强公共组织成员的技能发展和素质提升,人本管理要求管理者站在组织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对组织成员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于公共组织成员来说合理的岗位培训能够为组织成员全面的发展提供前提,人本管理思想在组织发展中对于成员个人的技能培训和素质的提高十分有意义,他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找到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发展方向,积极培养来应对组织以后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充分满足组织成员的需求,建立多元的激励制度。管理思想史上马斯洛提出了他的五层次需求理论,这五中需求按照层次深度排列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对应着人的五个层次的满足和认同。公共组织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对于组织成员的激励必不可少,然而如何以人为本认真从每个组织成员个体中寻找其需求,并从中尽量满足这才是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关注的重点。
2.1公共组织领导智慧领导,满足公共组织成员的尊重需要。在当代中国公共组织内部受到长期以来的“论资排辈”的影响,资历时间比较长的员工一定程度上对于组织内部资历较轻的员工并或多或少不会重视新进组织成员,这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共组织的新进成员对于组织认同感降低,长期以往不利于公共组织效能的提高。因此建立和谐的公共组织氛围,相互尊重,从上到下的建立良好的组织作风,这就需要公共组织领导作出榜样,用好领导的智慧,从组织的最高层满足组织成员尊重的需求。
2.2建立上下结合的决策制度,满足组织成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公共组织有别于私人组织,换句话说公共组织相对于私人组织效率比较低,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组织成员并没有得到组织给予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因此公共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当建立上下结合的决策制度,满足成员的为组织献策献言的能动力,积极准备为公共组织自身发展贡献级的力量,而并不是懒政、无所作为。
四、结语
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生产力包含的因素很多,人力资源是诸多因素中最活跃、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由于人力资源是影响管理工作的重要的要素之一,人力资本也已经变成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从“文化人”视角分析公共组织人本管理充分有效地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意义重大。同时“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公共组织的内部,对于我国的公共组织的自身来说将会是从内到外的变革,将会有利于我国公共组织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睿.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年第5期.
[2]白文杰,甄东. 双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社科纵横,2015年5月第5期.
[3]杜牧群. 基于人性假设的中西方管理沟通理论综述[J]. 产经评论,2010年9月第5 期.
[4]徐辉. 公共组织人本管理的路径选择[J].管理研究,2008年第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