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考试制度的问题,初中历史课陷入尴尬的境地,面对历史课的低谷状态,历史研究者与历史教师开始反思传统历史课的教育问题,进行新的思索和探求。
“历史”本身就包涵着以人为本的理性探究和理解的过程,要求以史料为证据重构历史,强调“发展对历史探究的方法或过程的理解”是历史学科的中心。相应地,教学上应该提倡“以探究为基础”的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学生要去“做历史”,而不是接受它。历史的学习因而有助于学生特定思考能力(历史思维)的增进,是学生的教育经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影响学生具体地对历史知识性质、历史思维过程与历史理解旨趣的关注。
一、历史知识的本质
从知识的本质上说,历史不是供人接受的标准信息形态,而是一门“知识类型”学科,这种类型的知识不仅有人名、年代和事件,更有其自身的结构,有其核心的概念和技能——年代与时间,相似与区别,变化与延续,原因与结果,史料与证据等。
所以,历史学科的中心是在于发展学生对于历史探究的方法或过程的理解,要学生去认识如何得到关于过去的知识,而不只是知道过去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正因如此,历史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载体”,还不如说是一种“探究的方法”。这里,“知识载体”意味着历史是固化的意识形态或道德观念的承载物。“探究方法”是指按照历史研究的认知方式与心理过程进行的问题解决学习,它围绕着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而展开,这种问题解决过程指明了历史学习的本质。有意义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重心落在关键性的概念、技能和原理上,并引导他们通过史料进行历史思维:明确问题并整理各种支持性证据,突破教科书中的史实并考察历史记载,查阅文献等各种证据并发挥历史想象——考虑历史记载形成的具体情境并比较各种情境里形成的观点,从而发展历史理解。
二、历史思维的形成
既然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思维技能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核心,那么,它在教学中又是如何体现和发展的呢?一句话,就是以史料为载体,以问题为推动。
首先,史料运用是思维培养的载体。
史料丰富多样,其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习兴趣,阐明各种主题和事件。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是过去所发生的事实的证据。史料教学的倡导,强调对历史的探究,注重发现、理解和重建过去,避免历史学习变成对固化信息或僵死教条的接受和记忆。
这样,史料的具体功能就在于:一是使学生认识到过去是值得仔细探究的,历史的奥秘是丰富无穷的,不可轻易接受和服从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结论: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史料理解过去的事件与生活方式;三是史料被“广泛地、受指导地、深思地和逐步深化地”用来作为“重建过去”的证据,经由实际的经验逐步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这种“发现”、“理解”与“重建”本质上就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探究过程”,即不断为历史事实的存在寻求证据的过程。这种做法,一方面是“确保学生的历史知识是根植于对历史证据之性质和用法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探究实践,模仿历史学家的历史思维。由此,历史思维附上了证据意识,即不仅要将史料“作为证据”,而且要知道“如何成为证据”,如何对各种史料加以相互比较、相互参验、综合运用等等。其次,问题解决是思维发展的动力,
史料无言,一项史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解释,关键在于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基于史料证据的问题可分为三种类型:
1 引发信息的问题。可称“积累性问题”,要求提取、认知或观察史实,属于只有一个答案的封闭性问题,如(以一个历史遗物为例)年代多久?用什么制造?
2 引发反思的问题。可称“判断性问题”,要求选择、评价及明确表达观点或信仰,这些问题提供的答案是个人的、独特的,如历史遗物体现着当时的哪些事实?我们购买这种遗物值得吗?
三、何谓理解历史
历史学家要培养对过去的理解力,同时认识史学方法的种种局限。同样,历史教师也试图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以及对历史探究之各种局限性的认识。可见,学生的理解不仅有对历史本身的理解,也有对历史探究、历史思维本身的理解。概而言之,历史理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范畴:
特定的历史情境:考察表示年代的各种方法:理解各种历史分期的特征和依据:解释并创制时间表。
变迁与延续。根据历史情境理解现在:认识丰厚的文化遗产(包括社会、政治、科技、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及其历史根源,理解它们迄今的沿革:理解变迁与延续之间的相互作用。
原因与结果。理解历史事件复杂的因果关系,避免简单化和过于概括化;解释历史事件的因果,并考虑其直接性和间接性、主观性和客观性、为事件建构一个因果关系网等。
共性与个性。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共通性,理清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道德的、伦理的、社会的、经济的;重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不合理性和不可预期性:尊重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在不贬低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尊重文化差异,不偏激抵制其他民族的历史,而是在更宽广的情境中理解自己。
移情与自省。站在历史当事人的角度考察他们所面临的情境和问题,体察其活动和行为,洞察其动机、意图、情感、道德观、价值观等:通过历史理解加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史料与知识。进行广泛而批判性的阅读,识别事实与猜测、真凭实据与主观武断之间的不同:理解处理史料的各种技能(包括鉴定真伪、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择取资料、比较不同来源的史料、判断史料中的矛盾和偏见成分等等);理解史家的证据观念及其论证逻辑的严密性:理解史料和历史知识是相互依存的,过去只能通过史料去系统考察并重新建构(学生常常用直觉的经验来看待历史叙述和资料、认识历史人物),而解读史料也需要历史知识为基础。
“历史”本身就包涵着以人为本的理性探究和理解的过程,要求以史料为证据重构历史,强调“发展对历史探究的方法或过程的理解”是历史学科的中心。相应地,教学上应该提倡“以探究为基础”的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学生要去“做历史”,而不是接受它。历史的学习因而有助于学生特定思考能力(历史思维)的增进,是学生的教育经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影响学生具体地对历史知识性质、历史思维过程与历史理解旨趣的关注。
一、历史知识的本质
从知识的本质上说,历史不是供人接受的标准信息形态,而是一门“知识类型”学科,这种类型的知识不仅有人名、年代和事件,更有其自身的结构,有其核心的概念和技能——年代与时间,相似与区别,变化与延续,原因与结果,史料与证据等。
所以,历史学科的中心是在于发展学生对于历史探究的方法或过程的理解,要学生去认识如何得到关于过去的知识,而不只是知道过去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正因如此,历史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载体”,还不如说是一种“探究的方法”。这里,“知识载体”意味着历史是固化的意识形态或道德观念的承载物。“探究方法”是指按照历史研究的认知方式与心理过程进行的问题解决学习,它围绕着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而展开,这种问题解决过程指明了历史学习的本质。有意义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重心落在关键性的概念、技能和原理上,并引导他们通过史料进行历史思维:明确问题并整理各种支持性证据,突破教科书中的史实并考察历史记载,查阅文献等各种证据并发挥历史想象——考虑历史记载形成的具体情境并比较各种情境里形成的观点,从而发展历史理解。
二、历史思维的形成
既然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思维技能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核心,那么,它在教学中又是如何体现和发展的呢?一句话,就是以史料为载体,以问题为推动。
首先,史料运用是思维培养的载体。
史料丰富多样,其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习兴趣,阐明各种主题和事件。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是过去所发生的事实的证据。史料教学的倡导,强调对历史的探究,注重发现、理解和重建过去,避免历史学习变成对固化信息或僵死教条的接受和记忆。
这样,史料的具体功能就在于:一是使学生认识到过去是值得仔细探究的,历史的奥秘是丰富无穷的,不可轻易接受和服从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结论: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史料理解过去的事件与生活方式;三是史料被“广泛地、受指导地、深思地和逐步深化地”用来作为“重建过去”的证据,经由实际的经验逐步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这种“发现”、“理解”与“重建”本质上就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探究过程”,即不断为历史事实的存在寻求证据的过程。这种做法,一方面是“确保学生的历史知识是根植于对历史证据之性质和用法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探究实践,模仿历史学家的历史思维。由此,历史思维附上了证据意识,即不仅要将史料“作为证据”,而且要知道“如何成为证据”,如何对各种史料加以相互比较、相互参验、综合运用等等。其次,问题解决是思维发展的动力,
史料无言,一项史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解释,关键在于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基于史料证据的问题可分为三种类型:
1 引发信息的问题。可称“积累性问题”,要求提取、认知或观察史实,属于只有一个答案的封闭性问题,如(以一个历史遗物为例)年代多久?用什么制造?
2 引发反思的问题。可称“判断性问题”,要求选择、评价及明确表达观点或信仰,这些问题提供的答案是个人的、独特的,如历史遗物体现着当时的哪些事实?我们购买这种遗物值得吗?
三、何谓理解历史
历史学家要培养对过去的理解力,同时认识史学方法的种种局限。同样,历史教师也试图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以及对历史探究之各种局限性的认识。可见,学生的理解不仅有对历史本身的理解,也有对历史探究、历史思维本身的理解。概而言之,历史理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范畴:
特定的历史情境:考察表示年代的各种方法:理解各种历史分期的特征和依据:解释并创制时间表。
变迁与延续。根据历史情境理解现在:认识丰厚的文化遗产(包括社会、政治、科技、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及其历史根源,理解它们迄今的沿革:理解变迁与延续之间的相互作用。
原因与结果。理解历史事件复杂的因果关系,避免简单化和过于概括化;解释历史事件的因果,并考虑其直接性和间接性、主观性和客观性、为事件建构一个因果关系网等。
共性与个性。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共通性,理清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道德的、伦理的、社会的、经济的;重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不合理性和不可预期性:尊重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在不贬低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尊重文化差异,不偏激抵制其他民族的历史,而是在更宽广的情境中理解自己。
移情与自省。站在历史当事人的角度考察他们所面临的情境和问题,体察其活动和行为,洞察其动机、意图、情感、道德观、价值观等:通过历史理解加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史料与知识。进行广泛而批判性的阅读,识别事实与猜测、真凭实据与主观武断之间的不同:理解处理史料的各种技能(包括鉴定真伪、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择取资料、比较不同来源的史料、判断史料中的矛盾和偏见成分等等);理解史家的证据观念及其论证逻辑的严密性:理解史料和历史知识是相互依存的,过去只能通过史料去系统考察并重新建构(学生常常用直觉的经验来看待历史叙述和资料、认识历史人物),而解读史料也需要历史知识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