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文明的话语叙述认为社会是不断进化的,从原始社会不断向文明的社会形态演进,并且是不可逆的。文明只有在和非文明的对比中才能凸显出来,文明的话语叙述之下隐含着一个非文明的参照物。在东南亚的赞米亚地区,这个非文明的参照物是生活于山地的少数族群,他们被看作“原始社会的活化石”。詹姆士·斯科特认为赞米亚地区的山地族群并不是文明的话语叙述中的原始和落后,而是“国家作用的结果(state effect)”,是“有意的野蛮(barbarians by design)”。这一观点挑战了文明的话语叙述,倒置了文明的序列。
二、逃避国家的空间——赞米亚
赞米亚是一个地理或地区概念,“赞(Zo)是一个表示关系的词,意思是‘遥远’的,隐含着生活在山上的意思;米(Mi)的意思是人民”,因此“米赞(Mi-zo)或者赞米(Zo-mi)都指的是边远的山地人”。赞米亚的突出特点是山多且高。山地和谷地代表着山地社会和谷地国家,山地社会和谷地国家是彼此的镜像,是一对“黑暗双生子”。
赞米亚是一个逃避国家的空间,在赞米亚形成的山地社会是一个逃避社会——逃避国家的征收、徭役、战争、瘟疫、等级制度等。赞米亚是一个多山地的地区,无论主动或被动地迁入赞米亚,迁入的人群被统称为山地人群。山地人群不愿做国家的臣民,他们渴望自由和自主的生活——既不受国家的政治统合与控制,又能自主管理、自主行动。山地人群通过精心的设计,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族群,以及“水母”式的社会结构,从而逃避和防御国家。
三、逃避国家的社会——山地社会的特征
山地人群在面对谷地国家时,有两个政治选择:“一个极端是遥远的、平等的和位于山顶,从事游耕和采集的社会,也就是尽可能地远离国家中心;另一个极端是建立接近谷地国家的等级群体,获得可能的纳贡、贸易和劫掠的利益”。山地社会“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有一系列选择,而且选择也是可逆的”。在这一系列的选择中,山地社会形成了独有的特征。
1.山地社会的分散特征
构成山地社会的山地人群,为了逃避国家的征收和徭役,农业活动所采取的是移动性较强、不易征收的方式。在赞米亚山地的公共产权下,山地人群可以选择以游耕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即使山地人群从事种植业,其种植的作物种类相对丰富。山地人群偏爱种植根茎作物,因为它们不需要太多照顾、生长周期比较短,而且不容易被破坏和抢走,而且可以随时收获。
山地人群的族群规模也总是处于分裂的动态过程中。山地人群为了逃避国家进入高地。由于新移入人口、新出生人口等的增加,山地人群的规模在一段时间后会扩大,人口数量增多,形成一定程度的人口集聚。山地人群为了避免被国家以及人口贩子狩猎,主动选择分裂,将族群规模以及聚落规模缩小,减少至几个核心家庭。
2.山地社会的异质性特征
山地社会的异质性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山地社会与谷地国家之间的差异,二是山地社会内部族群间的差异。山地族群的原住民在与谷地国家的对比中逐渐发展出一套与谷地国家不同的社会和生活模式。在山地族群和谷地逃亡人群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以及山地族群之间相互碰撞,造就了山地社会的异质性特征。
“人口流动不可避免地结果就是出现了大多数逃难地区所共有的特点:复杂得令人困惑的多种认同、族群性和文化的混合体。”山地人群的族群认同具有流动性的特征。山地人群认同的流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山地人群的族群认同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山地人群的族群认同是具有适应性的。山地人群的族群认同是一个可选择的、可被利用的社会生存工具,随着他们与谷地国家的关系而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
四、作为政治选择的逃避国家——文明序列的倒置
赞米亚山地人群逃避国家,是他们选择“自我野蛮化”。山地人群从谷地国家逃离,过上与谷地国家相反的生活,这被谷地国家认为是原始的、野蛮的、落后的。谷地国家文明的叙述掩盖了山地人群逃离国家的真实目的,掩盖了山地人群“自愿野蛮化”的政治选择。
山地人群在政治上是自主和自治的。山地社会处于谷地国家政治统治的远端和末梢,处在国家权力的范围之外。谷地国家的政治统合难以在山地进行,山地人群处于谷地国家的控制之外。山地人群做出了远离国家、逃避国家的政治选择。他们不愿受到谷地国家的政治统合,不愿受到谷地国家的征收、徭役,不愿被谷地国家严格的等级制度所限制。
逃避国家的政治选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上文所述的“排斥国家”,另一方面是“防御国家”。防御国家是山地人群防止内部出现国家。“防御国家的特质是使得一个社会难以从内部发展出一个稳定的、具有等级制度的、就像国家一样的结构。”
山地人群经过精心的设计以防御国家。首先在人口集聚上,山地人群总是处在流动当中,山地人群的规模也处在分裂之中。其次,山地人群语言的多样性以及无文字记录,导致山地人群难以形成统一的族群记忆和族群认同和族群记忆。再次,山地人群的故事当中存在着刺杀或驱逐头人的叙述。最后,追逐自由和自治的山地人群,遇到有形成国家的倾向时,会再次选择逃避国家,从而避免被山地内部出现的国家所统合。
五、结语
斯科特通过对赞米亚山地人群的研究,倒置了文明的叙述。他对文明的叙述的批评到,“事实上,他们(山地族群)应该被理解为之后,后灌溉水稻、后定居、后臣民,甚至可能是后文字的”。山地社会并不是先于國家而存在的,谷地国家和山地社会的先后关系是谷地国家在先,山地社会是被精心设计与谷地国家相对立才产生的。斯科特认为现代国家的文明叙述对山地社会仍然是一种污名化,他对文明叙述进行了批判,将原始和文明的序列进行了倒置,认为山地社会和山地人群在历史上的记录以及在现代的传统习俗,都是经过山地人群精心设计的。他们并不是先于国家而存在原始和野蛮,而是为了逃避国家,并被谷地国家污名化以后,才有了所谓的原始和野蛮。
参考文献
[1][美]詹姆士·斯科特.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M].王晓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作者简介:
吴慧元(1995—),男,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方向为边疆政治学。
文明的话语叙述认为社会是不断进化的,从原始社会不断向文明的社会形态演进,并且是不可逆的。文明只有在和非文明的对比中才能凸显出来,文明的话语叙述之下隐含着一个非文明的参照物。在东南亚的赞米亚地区,这个非文明的参照物是生活于山地的少数族群,他们被看作“原始社会的活化石”。詹姆士·斯科特认为赞米亚地区的山地族群并不是文明的话语叙述中的原始和落后,而是“国家作用的结果(state effect)”,是“有意的野蛮(barbarians by design)”。这一观点挑战了文明的话语叙述,倒置了文明的序列。
二、逃避国家的空间——赞米亚
赞米亚是一个地理或地区概念,“赞(Zo)是一个表示关系的词,意思是‘遥远’的,隐含着生活在山上的意思;米(Mi)的意思是人民”,因此“米赞(Mi-zo)或者赞米(Zo-mi)都指的是边远的山地人”。赞米亚的突出特点是山多且高。山地和谷地代表着山地社会和谷地国家,山地社会和谷地国家是彼此的镜像,是一对“黑暗双生子”。
赞米亚是一个逃避国家的空间,在赞米亚形成的山地社会是一个逃避社会——逃避国家的征收、徭役、战争、瘟疫、等级制度等。赞米亚是一个多山地的地区,无论主动或被动地迁入赞米亚,迁入的人群被统称为山地人群。山地人群不愿做国家的臣民,他们渴望自由和自主的生活——既不受国家的政治统合与控制,又能自主管理、自主行动。山地人群通过精心的设计,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族群,以及“水母”式的社会结构,从而逃避和防御国家。
三、逃避国家的社会——山地社会的特征
山地人群在面对谷地国家时,有两个政治选择:“一个极端是遥远的、平等的和位于山顶,从事游耕和采集的社会,也就是尽可能地远离国家中心;另一个极端是建立接近谷地国家的等级群体,获得可能的纳贡、贸易和劫掠的利益”。山地社会“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有一系列选择,而且选择也是可逆的”。在这一系列的选择中,山地社会形成了独有的特征。
1.山地社会的分散特征
构成山地社会的山地人群,为了逃避国家的征收和徭役,农业活动所采取的是移动性较强、不易征收的方式。在赞米亚山地的公共产权下,山地人群可以选择以游耕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即使山地人群从事种植业,其种植的作物种类相对丰富。山地人群偏爱种植根茎作物,因为它们不需要太多照顾、生长周期比较短,而且不容易被破坏和抢走,而且可以随时收获。
山地人群的族群规模也总是处于分裂的动态过程中。山地人群为了逃避国家进入高地。由于新移入人口、新出生人口等的增加,山地人群的规模在一段时间后会扩大,人口数量增多,形成一定程度的人口集聚。山地人群为了避免被国家以及人口贩子狩猎,主动选择分裂,将族群规模以及聚落规模缩小,减少至几个核心家庭。
2.山地社会的异质性特征
山地社会的异质性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山地社会与谷地国家之间的差异,二是山地社会内部族群间的差异。山地族群的原住民在与谷地国家的对比中逐渐发展出一套与谷地国家不同的社会和生活模式。在山地族群和谷地逃亡人群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以及山地族群之间相互碰撞,造就了山地社会的异质性特征。
“人口流动不可避免地结果就是出现了大多数逃难地区所共有的特点:复杂得令人困惑的多种认同、族群性和文化的混合体。”山地人群的族群认同具有流动性的特征。山地人群认同的流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山地人群的族群认同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山地人群的族群认同是具有适应性的。山地人群的族群认同是一个可选择的、可被利用的社会生存工具,随着他们与谷地国家的关系而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
四、作为政治选择的逃避国家——文明序列的倒置
赞米亚山地人群逃避国家,是他们选择“自我野蛮化”。山地人群从谷地国家逃离,过上与谷地国家相反的生活,这被谷地国家认为是原始的、野蛮的、落后的。谷地国家文明的叙述掩盖了山地人群逃离国家的真实目的,掩盖了山地人群“自愿野蛮化”的政治选择。
山地人群在政治上是自主和自治的。山地社会处于谷地国家政治统治的远端和末梢,处在国家权力的范围之外。谷地国家的政治统合难以在山地进行,山地人群处于谷地国家的控制之外。山地人群做出了远离国家、逃避国家的政治选择。他们不愿受到谷地国家的政治统合,不愿受到谷地国家的征收、徭役,不愿被谷地国家严格的等级制度所限制。
逃避国家的政治选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上文所述的“排斥国家”,另一方面是“防御国家”。防御国家是山地人群防止内部出现国家。“防御国家的特质是使得一个社会难以从内部发展出一个稳定的、具有等级制度的、就像国家一样的结构。”
山地人群经过精心的设计以防御国家。首先在人口集聚上,山地人群总是处在流动当中,山地人群的规模也处在分裂之中。其次,山地人群语言的多样性以及无文字记录,导致山地人群难以形成统一的族群记忆和族群认同和族群记忆。再次,山地人群的故事当中存在着刺杀或驱逐头人的叙述。最后,追逐自由和自治的山地人群,遇到有形成国家的倾向时,会再次选择逃避国家,从而避免被山地内部出现的国家所统合。
五、结语
斯科特通过对赞米亚山地人群的研究,倒置了文明的叙述。他对文明的叙述的批评到,“事实上,他们(山地族群)应该被理解为之后,后灌溉水稻、后定居、后臣民,甚至可能是后文字的”。山地社会并不是先于國家而存在的,谷地国家和山地社会的先后关系是谷地国家在先,山地社会是被精心设计与谷地国家相对立才产生的。斯科特认为现代国家的文明叙述对山地社会仍然是一种污名化,他对文明叙述进行了批判,将原始和文明的序列进行了倒置,认为山地社会和山地人群在历史上的记录以及在现代的传统习俗,都是经过山地人群精心设计的。他们并不是先于国家而存在原始和野蛮,而是为了逃避国家,并被谷地国家污名化以后,才有了所谓的原始和野蛮。
参考文献
[1][美]詹姆士·斯科特.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M].王晓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作者简介:
吴慧元(1995—),男,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方向为边疆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