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我国现行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国外计价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优化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建议。
【关键字】工程造价 计价模式 研究
前言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作为建设工程造价的整套计价依据是确定工程造价的核心内容。但各国具体执行情况不尽相同,我国不能全盘照搬某一国家的模式,而是应该在全面认识各国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
1 我国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
建国以来, 我国推行的工程计价模式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式的模式,实质是计划再分配的一种方式,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法定利润) 和税金构成建安工程费用。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计划经济时期、过渡时期、市场经济时期。
尽管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已在我国推行,并且“四算两价”分阶段计价模式也已建立,但受传统定额计价方式影响,项目合同价的编制与审核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竣工结算价的审核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现造价管理仍以政府采集为主,民间组织缺乏主动性且没有统一标准。特别是从宏观的“量价分离”改革落实到微观操作,困难重重,其主要表现在:①现有的工程造价改革并未真正突显工程量清单改革这一内核;②从业人员仍摆脱不了传统的定额计价方法;③目前施工企业没有完善企业定额;④工程资料、价格信息网络不完善。
2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国外几个国家的模式相比各有优缺点, 但就现阶段来说, 要实现完全向这一模式的转变还有很多障碍, 而且我国的计价模式也还有一些适应现阶段需求的方面。下面, 我们将具体探讨计价模式问题及其改革的政策建议。
2.1 工程计价方面
在工程计价方面,发达国家主要依据已获得的工程成本统计已完工程的历史数据、市场价格以及各种工程造价综合指数进行计价,企业的报价主要以不同的行业部门编制的各种性质的价格指数为指导。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也会定期的公布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但公布的往往是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单个价格信息,综合价格指数则很少涉及。我国和发达国家工程计价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发达国家主要采用自由市场定价的计价模式,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以定额计价模式为主,虽逐步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但由于很多企业缺乏完善的定额标准,还不能够完全脱离定额的指导,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企业的主体优势仍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工程计价依据
国外大都没有统一的概预算定额。即使日本,虽然有统一的工程预算定额,但其实它是严格的“量价分离”的,工程造价按“规定量, 活单价”的方法编制。而我国有统一的概预算定额,虽然近期国家推行“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但仍然是计划价格,是“量价合一”的。从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统一的概预算定额编制工程造价的方法迟早要被淘汰。因为社会飞速发展,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要远远高于标准概预算定额的修订速度,这使得标准脱离实际, 失去其依据的作用。
在现阶段,首先应将国家现行的标准概预算定额从指令性依据变为指导性或参照性的依据。目前国家推行的“ 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思路是很有益的一步, 目前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严格的
“量价分离”,价格也可以更接近市场一些。
2.3 工程计价程序和方法
国内外由于计价依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总体步骤是一致的, 基本上都是先计算出与工程直接相关的成本,然后再计算出其他费用。不过,在具体的计算时,计价的方法、取费的方式是不同的。如在子目价格上,我国采用定额单价,而国外大都采用综合单价;在取费标准上,我国规定得太死,也欠合理,在这方面国外企业的自主权较大, 也体现了竞争性。比如管理先进的企业,在计价时可以将管理费的费率取得较低,这样其报价会有更大的竞争力。在计价方法上,尽量实
行工程实物量清单的计价模式, 即各子目的价格应是该子目的全部费用价格,不仅包括该项目的直接成本、管理费用、企业利润及一些风险费用等,使单价成为该子目的市场价格。在取费问题上,国家应放开,变指令性的取费率为指导性的取费率标准,且要逐步向企业费率过渡。
2.4 工程造价管理方面
在国外,工程造价管理通常是由专业的工程咨询公司、项目管理机构,或者由政府注册的造价工程师来完成; 相对而言,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个工程咨询单位的运行机制并不成熟。此外,我国在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需形成并及时更新已完工程数据库,完善我国
工程造价网络信息系统。
2.5 基础定额和计价办法不统一
地区和部门自成体系,且地区间、部门间同样项目定额水平悬殊,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适应编制标底和报价要求的基础定额尚待制订。一直使用的概算指标和预算定额都有其自身适用范围。而且概算指标,项目划分比较粗,只适用于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预算定额,子项目和各种系数过多,目前用它来编制标底和报价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工作量大、进度迟缓。
3 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改革的政策建议
3.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市场将会成为未来计价体系的向导,因此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造价工作的管理,制定必要的法律规则来对其进行规范。同时,需做好对工程项目计价行为的规范和监督工作,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推广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
3.2 工程定价方式问题
国外较为规范,大多以招投标方式合同定价,是完全市场交易行为。而我国的工程定价往往在包括市场行为的同时,也包含着一些行政行为,定价方式很不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工程造价最终要由市场来确定,我国也必将普遍采用招投标合同定价的方式。目前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要全面推行招投标制度;②要做好承包商的投标资格审查,在审查的时候一定要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要高;③在评标原则和方法上,要在现有的评价“技术标”、“经济标”之外,加上“管理标”的评价。
3.3 加强对造价咨询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管理
大力发展造价咨询服务业应从加强领导,理顺体制,建立对造价咨询工作的归口统一管理的部门;健全法规,创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善对行业协会建设的指导;有计划建立在全国范围有影响力、有战斗力、分工协作的行业协会矩阵;创造条件,全面提高咨询队伍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推行执业资格认证,向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过渡。
3.4 其他方面
还需要改革造价信息发布方式,借鉴英、美、日通用的政府和民间两种渠道相结合的方式,政府部门发布总体性、全局性的各种造价指数信息,民间组织主要发布相关资源的市场行情信息; 还需加强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 严格注册造价工程师的管理;还要大力发展中介
机构、工程造价管理咨询机构等等。
结论
研究和借鉴国外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先进经验来改进、完善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以真正实现我国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振强.英国工程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9):26-83
[2]戚安邦:《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 期
[3]尹贻林:《加人W T O 对中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中国投资》2001年第2 期。
【关键字】工程造价 计价模式 研究
前言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作为建设工程造价的整套计价依据是确定工程造价的核心内容。但各国具体执行情况不尽相同,我国不能全盘照搬某一国家的模式,而是应该在全面认识各国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
1 我国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
建国以来, 我国推行的工程计价模式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式的模式,实质是计划再分配的一种方式,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法定利润) 和税金构成建安工程费用。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计划经济时期、过渡时期、市场经济时期。
尽管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已在我国推行,并且“四算两价”分阶段计价模式也已建立,但受传统定额计价方式影响,项目合同价的编制与审核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竣工结算价的审核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现造价管理仍以政府采集为主,民间组织缺乏主动性且没有统一标准。特别是从宏观的“量价分离”改革落实到微观操作,困难重重,其主要表现在:①现有的工程造价改革并未真正突显工程量清单改革这一内核;②从业人员仍摆脱不了传统的定额计价方法;③目前施工企业没有完善企业定额;④工程资料、价格信息网络不完善。
2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国外几个国家的模式相比各有优缺点, 但就现阶段来说, 要实现完全向这一模式的转变还有很多障碍, 而且我国的计价模式也还有一些适应现阶段需求的方面。下面, 我们将具体探讨计价模式问题及其改革的政策建议。
2.1 工程计价方面
在工程计价方面,发达国家主要依据已获得的工程成本统计已完工程的历史数据、市场价格以及各种工程造价综合指数进行计价,企业的报价主要以不同的行业部门编制的各种性质的价格指数为指导。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也会定期的公布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但公布的往往是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单个价格信息,综合价格指数则很少涉及。我国和发达国家工程计价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发达国家主要采用自由市场定价的计价模式,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以定额计价模式为主,虽逐步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但由于很多企业缺乏完善的定额标准,还不能够完全脱离定额的指导,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企业的主体优势仍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工程计价依据
国外大都没有统一的概预算定额。即使日本,虽然有统一的工程预算定额,但其实它是严格的“量价分离”的,工程造价按“规定量, 活单价”的方法编制。而我国有统一的概预算定额,虽然近期国家推行“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但仍然是计划价格,是“量价合一”的。从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统一的概预算定额编制工程造价的方法迟早要被淘汰。因为社会飞速发展,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要远远高于标准概预算定额的修订速度,这使得标准脱离实际, 失去其依据的作用。
在现阶段,首先应将国家现行的标准概预算定额从指令性依据变为指导性或参照性的依据。目前国家推行的“ 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思路是很有益的一步, 目前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严格的
“量价分离”,价格也可以更接近市场一些。
2.3 工程计价程序和方法
国内外由于计价依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总体步骤是一致的, 基本上都是先计算出与工程直接相关的成本,然后再计算出其他费用。不过,在具体的计算时,计价的方法、取费的方式是不同的。如在子目价格上,我国采用定额单价,而国外大都采用综合单价;在取费标准上,我国规定得太死,也欠合理,在这方面国外企业的自主权较大, 也体现了竞争性。比如管理先进的企业,在计价时可以将管理费的费率取得较低,这样其报价会有更大的竞争力。在计价方法上,尽量实
行工程实物量清单的计价模式, 即各子目的价格应是该子目的全部费用价格,不仅包括该项目的直接成本、管理费用、企业利润及一些风险费用等,使单价成为该子目的市场价格。在取费问题上,国家应放开,变指令性的取费率为指导性的取费率标准,且要逐步向企业费率过渡。
2.4 工程造价管理方面
在国外,工程造价管理通常是由专业的工程咨询公司、项目管理机构,或者由政府注册的造价工程师来完成; 相对而言,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个工程咨询单位的运行机制并不成熟。此外,我国在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需形成并及时更新已完工程数据库,完善我国
工程造价网络信息系统。
2.5 基础定额和计价办法不统一
地区和部门自成体系,且地区间、部门间同样项目定额水平悬殊,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适应编制标底和报价要求的基础定额尚待制订。一直使用的概算指标和预算定额都有其自身适用范围。而且概算指标,项目划分比较粗,只适用于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预算定额,子项目和各种系数过多,目前用它来编制标底和报价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工作量大、进度迟缓。
3 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改革的政策建议
3.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市场将会成为未来计价体系的向导,因此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造价工作的管理,制定必要的法律规则来对其进行规范。同时,需做好对工程项目计价行为的规范和监督工作,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推广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
3.2 工程定价方式问题
国外较为规范,大多以招投标方式合同定价,是完全市场交易行为。而我国的工程定价往往在包括市场行为的同时,也包含着一些行政行为,定价方式很不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工程造价最终要由市场来确定,我国也必将普遍采用招投标合同定价的方式。目前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要全面推行招投标制度;②要做好承包商的投标资格审查,在审查的时候一定要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要高;③在评标原则和方法上,要在现有的评价“技术标”、“经济标”之外,加上“管理标”的评价。
3.3 加强对造价咨询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管理
大力发展造价咨询服务业应从加强领导,理顺体制,建立对造价咨询工作的归口统一管理的部门;健全法规,创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善对行业协会建设的指导;有计划建立在全国范围有影响力、有战斗力、分工协作的行业协会矩阵;创造条件,全面提高咨询队伍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推行执业资格认证,向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过渡。
3.4 其他方面
还需要改革造价信息发布方式,借鉴英、美、日通用的政府和民间两种渠道相结合的方式,政府部门发布总体性、全局性的各种造价指数信息,民间组织主要发布相关资源的市场行情信息; 还需加强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 严格注册造价工程师的管理;还要大力发展中介
机构、工程造价管理咨询机构等等。
结论
研究和借鉴国外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先进经验来改进、完善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以真正实现我国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振强.英国工程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9):26-83
[2]戚安邦:《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 期
[3]尹贻林:《加人W T O 对中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中国投资》2001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