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不同屈光状态下的眼调节幅度特点,分析调节幅度在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眼调节幅度与近视眼的因果关系.方法被测者共35人,其中男17人(48.6%),女18人(51.4%),年龄19~35岁,平均26.49±3.33岁.所有被测者均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每眼矫正视力均≥1.0.移近法测得左眼调节幅度,采用SPSS9.0应用软件包对不同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近视组AMP明显高于正视组;②正视组、轻度近视和中度近视组三组之间AMP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正视组最低,其次是轻度近视和中度近视;③正视组、迟发性近视组和早发性近视组三组之间AMP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正视组最低,其次是迟发性近视和早发性近视.④对调节幅度和近视屈光度做相关分析后,可见AMP随着近视屈光度的不断加深呈现上升趋势,直线回归方程为AMP=9.952-0.764*屈光度.⑤将AMP和近视发生与否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认为AMP可能是近视发生的原因之一.结论高调节幅度可能是引发近视的原因之一,而弱的交感神经和强的副交感神经可能是引发高调节幅度,继而引发近视的解剖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