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以便为该病患者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在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临床过程中,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患者痰液培养样本显示,导致患者发病的病原菌包括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氏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等;在心肺功能指标方面,研究数据显示,随着临床干预工作的合理开展,患者肺动脉压、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右室流出道等指标均得到了持续的改善;在临床转归情况方面,57例患者有所好转,2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死亡。结论:通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医院内病菌感染往往是诱发其出现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诱因。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实现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做好对于院内清洁杀菌工作的合理落实,以便进一步促进患者管控模式的全面优化,继而实现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资料;致病因素;应对方案
  【中图分类号】R541.5;R563.1 【文献标识码】A 【DOI】
  相关研究表明,作为临床过程中常见问题之一,肺源性心脏病往往可对患者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为呼吸内科与心血管科在临床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该病往往会对患者肺部与心脏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则往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身体器官的严重损害[1]。流行病学研究指出,该病在我国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农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北方的发病率高于南方。在临床过程中,对于患者而言,在心肺功能代偿期,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喘以及乏力等表现,其中,少数人可出现咯血问题。随着疾病的发展,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出现明显加重,从而不利于其日常生活的合理维系。其中,较为典型的表现包括食欲下降、嗜睡以及神志恍惚等。与此同时,由于心脏长期承受较大的福大,患者全身组织与器官可出现淤血问题。基于此,为了合理实现对于患者健康的充分保障,研究人员针对导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制定了相应的优化方案,旨在实现患者健康的合理维系[2]。在具体做法方面,相关研究指出,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合理做好对于病房内部通风消毒工作的充分践行,有利于降低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通过合理实现对于患者饮食的调节,有利于提升患者体质,对于其免疫力水平的强化具有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提升患者对于相关病菌的抵抗能力。在本次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针对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旨在有效实现对于患者致病因素的全面分析并有效实现对于不同干预模式价值的充分评估。现将相关内容整理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60.85±3.38)岁。相关内容已经上报医院轮流委员会并获得审批。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对象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以便有效实现对于患者致病因素的分析。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应对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进行合理对比,以便有效实现对于患者不同干预时期临床指标的有效评估。与此同时,医疗人员应积極做好对于患者预后转归数据的合理搜集与整理,以便为研究工作全面性的合理保障提供助力。
  1.3 观察标准
  本研究将患者痰液样本培养结果、心肺功能指标以及临床转归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其中,痰液样本培养结果中涉及的致病细菌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心肺功能指标包括肺动脉压、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右室流出道等指标;患者转归情况包括好转、失访以及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者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所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X 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针对组间数据差异,经计算,以P<0.05,表示其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痰液样本培养结果
  在临床过程中,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以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氏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等诱发的感染最为常见。数据见表1。
  2.2 患者心肺功能指标
  在心肺功能指标方面,研究数据显示,在临床干预模式的引导下,患者肺动脉压、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右室流出道等指标均得到了持续的改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数据见表2。
  2.3 患者临床转归情况
  在临床转归情况方面,57例患者有所好转,2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死亡。数据见表3。
  3 讨论
  医疗人员指出,在临床过程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往往会对患者心脏功能性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不利于患者健康的合理维系。从致病因素的角度分析,此类疾病主要由于患者支气管-肺动脉血管病变引发。在临床过程中,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往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肺功能衰竭问题,继而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的合理保障[3]。在临床期间,该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咳嗽、咳痰、憋闷、心悸以及乏力等症状,其中,多数症状在患者运动后可出现显著加剧。在临床过程中,有数据显示,该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医院获得性肺炎,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患者的身体负担,从而不利于其健康的合理保障。在这一问题上,相关资料显示,细菌感染往往是诱发相关问题最为主要的因素[4]。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受到自身固有疾病的影响,其免疫系统相对弱化,从而导致抵抗力偏低,继而为住院期间各类细菌的侵袭埋下了隐患。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医院接诊的患者数量较为,从而导致医院环境中存在的细菌相对较多,基于此,若不能及时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则往往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交叉感染问题,从而诱发医院获得性肺炎[5]。为了合理应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指出,医院方面应积极做好对于消毒管控制度的合理制定与完善,从而有效实现对于良好院内环境的营造。在临床期间,为了有效帮助患者实现治疗工作针对性的合理提升,医疗人员应积极引导患者进行痰液样本的培养工作,从而有效结合其培养结果对于导致患者出现感染问题的致病菌进行明确,以便合理提升药物治疗工作的针对性。与此同时,医务工作者应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做好对于其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从而合理促进医疗护理服务的针对性调整[6]。此外,有研究指出,良好的体质往往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机体免疫力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在临床干预期间,医务工作者应为患者制定相应的膳食方案与运动计划,从而帮助患者进一步实现对于体质的强化,以便为期抵抗力水平的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相关数据显示,通过合理做好对于膳食的科学调整,有利于实现患者每日机体所需营养的合理供给,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充分维系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在这一问题上,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通过饮食与运动干预的落实,对于患者预后转归水平的优化至关重要。与此同时,相关数据显示,在出院时,经过了一系列的医疗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均可得到合理的改善,有利于实现患者预后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合理提升。从患者的角度分析,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而言,由于受到相关疾病的影响,患者心肺功能在入院时往往存在弱化的问题,基于此,其在住院期间往往难以实现对于相关病菌的合理抵御。与此同时,由于医院每日进出的多数是病人,其往往携带了大量病菌,基于此,若不能合理进行卫生管控,则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几率相对较高。为了合理实现对于相关问题的充分应对,医务工作者在患者临床干预期间应合理做好对于患者健康情况的充分关注,从而确保病房内容定期进行通风消毒工作,从而合理实现对于病房内部潜在病菌的充分杀灭,以便为患者预后健康的充分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导致医源性感染问题的病菌相对较为复杂,其中,以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氏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等较为常见。在临床过程中,通过积极做好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与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绝大多数患者的心肺功能水平均可得到合理的改善,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与预后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从临床转归结果来看,良好的干预有利于实现患者病情的好转,但是,患者中同样存在死亡病例,因此,医务工作者仍需积极做好对于患者的关注,从而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期间,为了进一步引导患者实现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问题的远离,医务工作者这应从多个角度入手对患者进行干预,以便进一步促进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
  参考文献:
  [1]卫青园,殷旭芳,李娇娇.BNP、Hcy、AVP、CPT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发展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2021,36(07):600-603.
  [2]张李,李小平,邱丹等军.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a与氧分压及肺动脉压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2021,42(07):1623-1626.
  [3]王晓洁.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3):2354-2356.
  [4]陈瑞丽,陈聚兴,黎满等.NT-ProBNP检测对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07):1384-1386.
  [5]刘国强,康朔.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比美罗培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16(07):71-76.
  [6]孙轶睿.比阿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MDR感染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评价[J].哈尔滨医药,2021,41(03):55-5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截取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29例选择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纳入常规组,余下2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选择综合护理,并设为研究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疼痛评分比对,研究组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与总结柠檬酸咳嗽反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标准化护理中作用。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在经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80例,以上患者均由护理工作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并由专业的医师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证实和确诊,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以上8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均采用常规吞咽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3月住院患者中选择100例患者进入康复期的颅脑损伤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称为对照组,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称为实验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生存质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皮内针治疗骨折病人中对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价值。方法:把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皮内针治疗的骨折病人进行研究,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划分小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病人。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护理形式,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VAS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病人的VAS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表现显著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自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对某院30例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将其分为功能失调组(8例)和非功能失调组(16例)。找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失调组留置导管相关知识掌握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的目的便是针对老年人的肠内营养导致的腹泻状况以及展开护理的耐受措施。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危重患者,展开相关研究以实现对于腹泻原因的找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腹泻产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患者的身体状况,在经过对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前后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针对危重老年患者出现的腹泻症状进行原因分析,随后實施针对性的护
期刊
【摘要】在民众思想意识不断转变,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影响下,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脑外科是医院重要科室,随着脑外科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而且在脑外科日常护理中也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如何保证脑外科护理安全,和探寻提高脑外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成为脑外科护理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就以脑外科护理安全防患分析与防范措施为核心论题展开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运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收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2月;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参照组26例(采取急诊常规急救护理)和研究组26例(基于急诊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对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将本院在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肿瘤患者纳入到本次的对比实验中,采用双盲分组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在研究中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全程无缝隙式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PSQI和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298例ICU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9例。观察组:实施ICU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在ICU停留时间。结果:经过干预后发现,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