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伴随之,全球文化的一体化也成为必然,特别是中西文化从哲学思维到文学艺术再到日常大众文化的相互流转与冲撞不断在激荡中交融,并趋于混成。本世纪处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古老中国反省自身,寻求他者,力图追随世界发展的实例。其时大量的西方哲学、文艺理论以及文学艺术著作的译介,都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并未按部就班的持续,由于种种原因发生了断裂,出现了停滞。直到80年代的开放以来,才在经济发展面向世界的同时,这一文化流转得以继续。这一继续带来的全球化效果,则必然引发对教育教学体制的重新审视。而国家教委不断扩大大学招生,逐步实现普及以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举措是对这一重新审视的实践,是教育教学体制领域中较高层面的国际接轨。这种时代现实,对我们提出了如何对作为大学准备阶段的高中教育教学进行界定的问题。回视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题词,我们是否曾经实践过!多年以来,本位性的高考一直束缚了我们的手脚,限定了我们的想象,规范了我们的思维,在对高中这一学习阶段的认识陷入了单行性定位,这三年成了一个跳板,而非桥梁,成了一块笨重的砖块,而非一个彩色的纽带,忽视了其过渡性的特质,缺少了为大学学习所进行的必要的思维、人格、知识的准备,仅仅是鲤鱼反复弹跳的机械运动。
面对这一现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给我们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明确了思想,确定了方向。这一形势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真正转型必然地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已倡导了很久,然而由于传统惯性,其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践,只是狠做了一些形式和表面的文章。语文教育亦是如此,所以笔者此处要谈的是语文教学的“真正”转型问题。开篇我们提到文化的全球一体化趋势以及教育教学的国际接轨问题,这是我们对语文教学重新定位的重要契机。历来传统语文教学观点一直确立语文作为工具性基础课的地位,教学实践过程中致力于从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能力方面进行训练,这种观点和做法并没有错,而且很正确。但是,它适合特定历史条件下以及特定教育教学阶段,就目前而言,其作用范围应该是学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因为作为母语,无论是听别人说,还是说给别人听,无论是读别人写的文章,还是写给别人读,都应该在这一阶段完成而且能够完成。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日益成为开放的群体,影(电影)视(电视)、广(广播)电(电脑)等媒体使每一个人时时置身于信息流转的网络之中,而这种流转多以母语为载体;再加之现代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启蒙教育时段的普遍前移(许多家长从3、4岁就开始对子女进行诸如中国古典诗词、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内容的熏陶),诸般种种因素促使运用母语思维的成熟界点前移。一般这种成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成熟平台,虽则如此,尚未完全,还留有极大的可塑性、自塑性,从语文方面讲则是母语运用的成熟,现代心理学将这一成熟界定在16岁左右,大体正是初中教育教学的。讲到这里,或许会出现这样一个理解上误区:那么,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可以不设,这不正是前翻学人曾经争论过的话题吗?当然不是,高中语文课的开设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再无庸置疑。只不过我们面临一个转型问题而已,然而也是既重要又严峻的一个问题。母语的成熟运用基本完成之后的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在补充不足和巩固这一成熟的基础上向另一个方向的位移,那就是思维的、审美的、哲学的。
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体的自我创新精神,解决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向大学教育过渡性的教育阶段。突出学生主体中的自我发展,以培养主体自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解决主体的认识、思维问题是这一阶段的要务。当我们的视角发生这一转向时,高中语文教学的前景不仅豁然开朗。
谈到审美的,更让人嗟叹不已,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几乎难以嗅到其气息。有人说这一要求过高,其实素质教育的内涵,新型人才的培养的目标都是向这一方向靠近,而且高中学生对此已经在自然而然的实践着,特别是现代高中生。他们在生活中自觉地进行对他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自觉地寻求生活如何美,人生如何美,就是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认为这是高估)。他们此时此地的思想与感受最为敏锐,能深入到社会人生最细微的瑕疵中,我们往往也忽略了这一点,淡漠了这一点,甚而至于压抑了这一点。然而这正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契机。他们通过否定或肯定现实存在,以其为自己的他者,努力创新,积极实践,提升认识与思维,这不也正是我们所孜孜以求的吗?他们在认识和思维中会有自我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其实都是主体审美心理的反映,我们为何要放弃这一亮点,进而放弃语文教育的审美层面!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教学,学生能够自然地得出优美的感受判断,而优美是作为审美范畴存在,那么我们如果从这一角度来阅读理解文章,会有意想不到的更高收获。从别理科夫的喜剧(此处的喜剧是作为审美范畴存在)形象来解读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从崇高(亦是作为审美范畴存在)的角度去学习《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我们不能感悟出这一转型带给我们广阔天地: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认识,开拓了思维,陶冶了情操!这是审美的。
收稿日期:2010-12-20
面对这一现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给我们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明确了思想,确定了方向。这一形势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真正转型必然地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已倡导了很久,然而由于传统惯性,其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践,只是狠做了一些形式和表面的文章。语文教育亦是如此,所以笔者此处要谈的是语文教学的“真正”转型问题。开篇我们提到文化的全球一体化趋势以及教育教学的国际接轨问题,这是我们对语文教学重新定位的重要契机。历来传统语文教学观点一直确立语文作为工具性基础课的地位,教学实践过程中致力于从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能力方面进行训练,这种观点和做法并没有错,而且很正确。但是,它适合特定历史条件下以及特定教育教学阶段,就目前而言,其作用范围应该是学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因为作为母语,无论是听别人说,还是说给别人听,无论是读别人写的文章,还是写给别人读,都应该在这一阶段完成而且能够完成。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日益成为开放的群体,影(电影)视(电视)、广(广播)电(电脑)等媒体使每一个人时时置身于信息流转的网络之中,而这种流转多以母语为载体;再加之现代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启蒙教育时段的普遍前移(许多家长从3、4岁就开始对子女进行诸如中国古典诗词、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内容的熏陶),诸般种种因素促使运用母语思维的成熟界点前移。一般这种成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成熟平台,虽则如此,尚未完全,还留有极大的可塑性、自塑性,从语文方面讲则是母语运用的成熟,现代心理学将这一成熟界定在16岁左右,大体正是初中教育教学的。讲到这里,或许会出现这样一个理解上误区:那么,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可以不设,这不正是前翻学人曾经争论过的话题吗?当然不是,高中语文课的开设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再无庸置疑。只不过我们面临一个转型问题而已,然而也是既重要又严峻的一个问题。母语的成熟运用基本完成之后的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在补充不足和巩固这一成熟的基础上向另一个方向的位移,那就是思维的、审美的、哲学的。
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体的自我创新精神,解决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向大学教育过渡性的教育阶段。突出学生主体中的自我发展,以培养主体自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解决主体的认识、思维问题是这一阶段的要务。当我们的视角发生这一转向时,高中语文教学的前景不仅豁然开朗。
谈到审美的,更让人嗟叹不已,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几乎难以嗅到其气息。有人说这一要求过高,其实素质教育的内涵,新型人才的培养的目标都是向这一方向靠近,而且高中学生对此已经在自然而然的实践着,特别是现代高中生。他们在生活中自觉地进行对他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自觉地寻求生活如何美,人生如何美,就是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认为这是高估)。他们此时此地的思想与感受最为敏锐,能深入到社会人生最细微的瑕疵中,我们往往也忽略了这一点,淡漠了这一点,甚而至于压抑了这一点。然而这正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契机。他们通过否定或肯定现实存在,以其为自己的他者,努力创新,积极实践,提升认识与思维,这不也正是我们所孜孜以求的吗?他们在认识和思维中会有自我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其实都是主体审美心理的反映,我们为何要放弃这一亮点,进而放弃语文教育的审美层面!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教学,学生能够自然地得出优美的感受判断,而优美是作为审美范畴存在,那么我们如果从这一角度来阅读理解文章,会有意想不到的更高收获。从别理科夫的喜剧(此处的喜剧是作为审美范畴存在)形象来解读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从崇高(亦是作为审美范畴存在)的角度去学习《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我们不能感悟出这一转型带给我们广阔天地: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认识,开拓了思维,陶冶了情操!这是审美的。
收稿日期: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