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的金融企业、实业集团进行了各式各样的金融控股模式的探索。其中,平安集团、中国银行、泰达控股等各自形成了不同的金融控股模式,而泛海系在经过了一轮摸索以后,回归到另一条与其他民营集团不同的道路,目标是“绝对控股”,而非参与。
泛海系在金融领域攻城掠地的同时,平安集团、泰达控股等也正此起彼伏曲线构建金融控股集团。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以花旗集团、瑞银集团等全球金融控股集团为标杆,平安们更是暗流涌动。时至今日,中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已初现轮廓,它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控股集团实行的完全混业经营模式不同,是介于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模式之间的一种准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坚持分业经营,母公司则是混业经营,属于金融控股公司的雏形。
金融企业主导,
实业集团及地方政府积极跟进
考虑到金融控股集团的潜在风险,中国对混业经营存在诸多限制。例如,中国《保险法》曾严格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
限制与束缚并没有打消一些企业谋求金融控股集团的积极性。中国最早形成的一批准金融控股公司主要由政策性原因形成,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等。随后,产业集团特别是上市公司,凭借实业所积累下的资金大举进军金融企业,其中,民营企业表现尤为活跃,泛海系就是一个典型。
民营实业资本进入金融业可以追溯到1988年“爱建信托”的诞生。泛海系、爱建系、东方系、德隆系、万向系、希望系、金信系、农凯系等八大金融家族曾被认为是中国民营谋求金融控股集团最突出的代表,它们主要通过家族直接控制的公司控股或者由家族关联公司联合控股的方式,实现对金融机构的控制。这一阶段进入金融业的产业集团,大多没有特别明确的战略意图,只是为了获取资产规模扩张、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获得融资便利。
德隆系的坍塌沉重打击了民营企业谋求金融控股集团的激情。近年来,海尔、中海油、中粮、五矿、中化、首创、中远集团、东方集团等一批实业集团又开始向金融领域渗透。目前,实业公司进入金融业有三种方式:一是股权投资;二是成立金融控股集团统一经营;三是以财务公司为统一平台收编运营集团内相关金融资产。大多数实业企业只是停留在第一种方式。以海尔集团为例,其金融资产的股份分散在集团旗下不同的公司之中,并没有统一的母体来管理和控制。
德隆事件以后,众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理想的金融控股模式应该由金融机构作为主体。这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本身拥有先天的经验、技术、资源等优势,有利于整合金融控股集团的旗下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协同效应。于是,金融企业开始成为金融控股队伍中主力军,银行系、保险系、证券系、资产管理公司系等几大派系频频出手,着力构建各自的金融控股体系。
此外,近年来,以搭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由,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开始积极谋求地方政府控制下的金融控股集团。比如,天津市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浙江国信控股公司等地方国企先后提出了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愿景。
绕道香港或寻求
境外战略投资者支持突围
面对国内政策的限制,与泛海立足国内逐步谋取金融牌照不同,一些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纷纷绕道香港,利用香港相对宽松的法律法规获取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牌照,通过到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司法区域收购和控股其他种类的金融子公司,再进入国内市场,实现了打造金融控股公司的目的,中国银行与工商银行就是典型的例子。
1998年,中国银行在始建于1979年的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银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国际”),以此为平台拿下证券、保险、基金、租赁等业务经营牌照。随后,中银国际开始向内地发展。2000年6月,中银国际北京代表处成立,标志其开始了在内地的战略布局。
随后,中银国际相继在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也建立了销售网络。2002年3月29日,在上海成立了由中银国际控股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银国际证券”);2004年7月29日,和美林投资管理合资组建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中中银国际证券占67%股权,中银国际占16.5%的股权,美林投资管理占16.5%的股权);2008年1月,中国银行完成了对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变更,持有其83.5%股权,成为持有基金公司股权比例最高的国内商业银行;2006年12月,中银国际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投资了中国第一只产业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并负责管理200亿元资金的运用。
与此同时,以平安集团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则选择立足国内,寻求境外合作者支持构建金融控股集团。平安集团在收购福建亚洲银行时取得汇丰银行的支持。2003年12月29日,平安信托投资公司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分别宣布,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信托和汇丰银行分别以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资金正式获准收购福建亚洲银行100%股份,各自持股50%。这次收购结束后,平安继续增资2300万美元,将持股比例扩大到73%,而汇丰持股则降为27%。银监会同时批准,福建亚洲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在汇丰银行的鼎力支持下,平安集团最终实现了对银行业的布局。
类似的案例还有新华保险,引进苏黎世金融集团和国际金融公司构建金融控股公司。
规模与形式重于实质
金融企业、实业集团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准金融控股公司近年来频频攻城掠地,在规模上发展迅速,手中所掌握的金融牌照种类也日益增多,如平安集团(图1)。经过多年的发展,平安集团旗下控股的金融企业涉及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众多领域,而且,在规模上也不断壮大。截至2009年6月30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其总资产为8854.19亿元,权益总额为1017.93亿元。按中国会计准则,集团总资产为8302.20亿元,股东权益为966.83亿元。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其进入2009年度“全球500强”企业榜单,在全球寿险公司排名第二,在上榜的中国内地企业中,中国平安以426.62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八,三度蝉联非国有企业第一名。
地方政府金融控股集团如泰达控股,通过各种途径,也将多张金融牌照收归旗下(图2)。
但这些仅仅是规模与形式,与谋求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根本目的相差甚远。首先,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难以对金融企业实现控股,更多是财务投资者角色,对金融资产的利用程度很低;其次,从目前来看,金融控股公司对旗下金融资源的整合能力较差,金融控股集团的协同效应难以实现,这是最关键的。■
泛海系在金融领域攻城掠地的同时,平安集团、泰达控股等也正此起彼伏曲线构建金融控股集团。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以花旗集团、瑞银集团等全球金融控股集团为标杆,平安们更是暗流涌动。时至今日,中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已初现轮廓,它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控股集团实行的完全混业经营模式不同,是介于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模式之间的一种准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坚持分业经营,母公司则是混业经营,属于金融控股公司的雏形。
金融企业主导,
实业集团及地方政府积极跟进
考虑到金融控股集团的潜在风险,中国对混业经营存在诸多限制。例如,中国《保险法》曾严格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
限制与束缚并没有打消一些企业谋求金融控股集团的积极性。中国最早形成的一批准金融控股公司主要由政策性原因形成,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等。随后,产业集团特别是上市公司,凭借实业所积累下的资金大举进军金融企业,其中,民营企业表现尤为活跃,泛海系就是一个典型。
民营实业资本进入金融业可以追溯到1988年“爱建信托”的诞生。泛海系、爱建系、东方系、德隆系、万向系、希望系、金信系、农凯系等八大金融家族曾被认为是中国民营谋求金融控股集团最突出的代表,它们主要通过家族直接控制的公司控股或者由家族关联公司联合控股的方式,实现对金融机构的控制。这一阶段进入金融业的产业集团,大多没有特别明确的战略意图,只是为了获取资产规模扩张、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获得融资便利。
德隆系的坍塌沉重打击了民营企业谋求金融控股集团的激情。近年来,海尔、中海油、中粮、五矿、中化、首创、中远集团、东方集团等一批实业集团又开始向金融领域渗透。目前,实业公司进入金融业有三种方式:一是股权投资;二是成立金融控股集团统一经营;三是以财务公司为统一平台收编运营集团内相关金融资产。大多数实业企业只是停留在第一种方式。以海尔集团为例,其金融资产的股份分散在集团旗下不同的公司之中,并没有统一的母体来管理和控制。
德隆事件以后,众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理想的金融控股模式应该由金融机构作为主体。这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本身拥有先天的经验、技术、资源等优势,有利于整合金融控股集团的旗下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协同效应。于是,金融企业开始成为金融控股队伍中主力军,银行系、保险系、证券系、资产管理公司系等几大派系频频出手,着力构建各自的金融控股体系。
此外,近年来,以搭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由,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开始积极谋求地方政府控制下的金融控股集团。比如,天津市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浙江国信控股公司等地方国企先后提出了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愿景。
绕道香港或寻求
境外战略投资者支持突围
面对国内政策的限制,与泛海立足国内逐步谋取金融牌照不同,一些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纷纷绕道香港,利用香港相对宽松的法律法规获取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牌照,通过到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司法区域收购和控股其他种类的金融子公司,再进入国内市场,实现了打造金融控股公司的目的,中国银行与工商银行就是典型的例子。
1998年,中国银行在始建于1979年的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银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国际”),以此为平台拿下证券、保险、基金、租赁等业务经营牌照。随后,中银国际开始向内地发展。2000年6月,中银国际北京代表处成立,标志其开始了在内地的战略布局。
随后,中银国际相继在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也建立了销售网络。2002年3月29日,在上海成立了由中银国际控股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银国际证券”);2004年7月29日,和美林投资管理合资组建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中中银国际证券占67%股权,中银国际占16.5%的股权,美林投资管理占16.5%的股权);2008年1月,中国银行完成了对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变更,持有其83.5%股权,成为持有基金公司股权比例最高的国内商业银行;2006年12月,中银国际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投资了中国第一只产业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并负责管理200亿元资金的运用。
与此同时,以平安集团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则选择立足国内,寻求境外合作者支持构建金融控股集团。平安集团在收购福建亚洲银行时取得汇丰银行的支持。2003年12月29日,平安信托投资公司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分别宣布,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信托和汇丰银行分别以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资金正式获准收购福建亚洲银行100%股份,各自持股50%。这次收购结束后,平安继续增资2300万美元,将持股比例扩大到73%,而汇丰持股则降为27%。银监会同时批准,福建亚洲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在汇丰银行的鼎力支持下,平安集团最终实现了对银行业的布局。
类似的案例还有新华保险,引进苏黎世金融集团和国际金融公司构建金融控股公司。
规模与形式重于实质
金融企业、实业集团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准金融控股公司近年来频频攻城掠地,在规模上发展迅速,手中所掌握的金融牌照种类也日益增多,如平安集团(图1)。经过多年的发展,平安集团旗下控股的金融企业涉及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众多领域,而且,在规模上也不断壮大。截至2009年6月30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其总资产为8854.19亿元,权益总额为1017.93亿元。按中国会计准则,集团总资产为8302.20亿元,股东权益为966.83亿元。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其进入2009年度“全球500强”企业榜单,在全球寿险公司排名第二,在上榜的中国内地企业中,中国平安以426.62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八,三度蝉联非国有企业第一名。
地方政府金融控股集团如泰达控股,通过各种途径,也将多张金融牌照收归旗下(图2)。
但这些仅仅是规模与形式,与谋求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根本目的相差甚远。首先,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难以对金融企业实现控股,更多是财务投资者角色,对金融资产的利用程度很低;其次,从目前来看,金融控股公司对旗下金融资源的整合能力较差,金融控股集团的协同效应难以实现,这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