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阻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及解决途径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mi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探析
  编者按: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第一,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但就业质量普遍较低。那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第二,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为农业城市,经济落后,吸纳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少、能力低,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那么,采取何种对策才能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呢?第三,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后频繁出现“离职换岗”现象,就业稳定性差,岗位适应能力低,还有部分中职学校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情况。另外,现代企业需要“综合型”人才,而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素质普遍不高。那么,该如何改变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呢?本期《专题策划》邀请三位相关教师撰文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11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全国十个城市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开展抽样调查工作。调查涉及146所学校,109 490名毕业生。结果显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32%。
  在“一岗难求”的中国,如此高的就业率并未提升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的吸引力。较高就业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因素损伤了中职学校的社会认可度?
  据教育部预测,每年至少有800万中职学校毕业生被安排到生产线和车间工作。其中,75.04%的就业学生起薪在1000元—2000元之间,6.03%的就业学生起薪低于1000元,38.76%的就业学生起薪介于1000元—1500元(含)之间,36.28%的就业学生起薪介于1500元—2000元(含)之间,19.02%的就业学生起薪高于2000元。
  可见,“批量投放”已成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常见方式。但这种以“救急”为目的的“就业”造成了严重的“学非所用”现象,使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所学专业的匹配度较低。另外,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还有,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存在专业发展空间狭窄、稳定率较低等问题。总之,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较高就业率已渐渐失去其原有的吸引力。的确,就业率已不是中职学校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上升到另一层面,即提升就业质量。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一般包括就业起薪、之后发展、就业稳定率和专业对口等方面。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的现状呢?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中职学校毕业生当前面临的困境呢?
  二、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的原因
  1.地方政府招商的需要
  只有工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为投资者提供服务成为地方政府迎合投资者的共同选择。当投资者遭遇用工困难时,自然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地方政府。为了取悦投资者的地方政府往往依赖中职学校解决“用工荒”问题。
  面对政府以行政命令方式下达的“送生”任务,中职学校都难以抗拒。当然,在“送生”给投资者的同时,中职学校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收获。具体而言,大致有三方面。其一,节约办学成本。中职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是普遍现象。其二,获得地方政府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对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其三,减轻就业压力。“批量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中职学校的就业压力,提升了中职学校的就业率。基于上述三点,多数中职学校都会努力完成地方政府下达的“送生”任务。
  这种以“批量方式”进入岗位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只是一种“被就业”。以满足投资者需要为目的的“送生”往往很难维护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权益,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起薪、待遇和福利均由用人单位决定,若企业一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容易造成中职学校毕业生起薪较低的事实。
  2.教育行政部门考核的缺位
  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指标是学校各项方针政策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就业率”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考核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往往成为中职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就业质量由于不在考核范围之内,中职学校也就有意无意地将其忽略,对涉及就业质量的诸多因素也往往视而不见,由此便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即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被动就业导致专业不对口,而专业不对口又造成其专业技能得不到发挥,而专业技能得不到发挥又可能导致学生无心工作,进而影响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当中职学校毕业生选择“跳槽”,势必影响其专业发展。这种恶性循环最终会在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中体现。
  3.中职学校生源质量较低
  由于政策的要求和生源的短缺,很多中职学校不设入学门槛。让学业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无可厚非,但不设门槛入学成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学技术的,不需要文化基础知识。其实,许多专业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例如:学习计算机专业、财会专业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电子专业需要较好的物理基础知识等。没有文化基础知识,再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都无用武之处。专业素养的缺失影响了部分中职学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4.职业教育的结构失调
  职业教育的结构失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同质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往往存在“贪大求全、盲目跟风”等现象,以致整个地区的中职学校的专业发展同质化。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再好的专业也会失去竞争优势,使学生为了就业不得不降低标准,以致出现就业质量较低的现象。二是专业发展滞后,造成产销不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岗位需求也发生变化。但许多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多年来专业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规格等从未改变,以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最终令中职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失去话语权,造成就业质量较低的现象。   三、突围路径与策略建议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只靠中职学校自身的努力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只有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形成合力,才能提升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政府层面
  在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工作中,地方政府应在制度建设、统筹布局和结构调整等方面有所作为。
  (1)制定就业岗位“起薪标准”制,彰显对技术的尊重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在某种程度上是就业市场不规范的表现。因此,在规范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可结合当地平均工资水平,从制度建设层面推行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起薪标准”制,避免以学历定薪酬的不合理做法,引导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尊重,让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起薪标准”制不仅体现技术能力的价值,更创设尊重技术人才的社会氛围,既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尊重技术,引导青年学子学习技术,又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2)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双证融通”是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普遍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双证融通”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者内涵的衔接与对应。通俗地讲就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毕业时,既要拿到学历证书,又要拿到职业资格证书,以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 “一教双证”。这种培养模式保证了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技术含金量,使之具备了某行业的基本要求。但如何让中职学校毕业生“技有所值”,这就需要制定并贯彻、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的执行既体现对技术的尊重,有利于稳定就业秩序,又可提升中职学校毕业生学习技术的热情,提高就业质量。
  (3)合理调控专业设置,帮助学校完成特色发展
  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雷同,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如果不进行专业的重新设置,走特色发展之路,那么中职学校在面对越来越少的生源时,便只能步履维艰。由于中职学校通过自身力量实现专业调整较为困难,因此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规划,对整个地区的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帮助中职学校实现差异竞争、特色发展,使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2.企业层面
  我国一些企业往往着眼于眼前利益,放弃或回避对员工的后续培养。还有一些企业害怕员工提升技术水平、评上职称后,提出高薪要求或“跳槽”,因而有意限制员工的后续培养,导致员工在同一流水线上重复工作,其操作水平和待遇较难提高。其实,企业在限制员工专业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影响企业技术革新的力度与速度,造成两败俱伤。为防止企业员工在技术水平提升以后“跳槽”,企业可与员工之间签订合约,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式发展。
  3.学校层面
  中职学校应主动、积极地从更新理念、创新实践等层面为提升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努力。
  (1)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每个企业都有指导其开展生产经营的思想观点,称为营销观念。传统的营销观念分为两种:以生产为中心和以市场为中心。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强调企业自身的重要性,满足于企业自身能制造出什么产品;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强调以市场为中心,生产的目的性较强,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适销对路是中职学校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因此,中职学校只有以市场为中心,树立为用人单位服务的意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而用人单位的需求不会一成不变,其往往呈现出多元性、层次性和易变性等特点。因此,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应顺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保证中职学校毕业生满足市场的需求,以提升就业质量。
  (2)关注学生就业心理指导
  目前,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多为“90后”,多是在家长的宠爱下长大。由于缺少明确的职业规划,许多中职学校在校生并不清楚自己以后要从事什么工作,因而就业时出现“盲目跟风”现象。虽然中职学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成为社会人、职业人,但依然不敢直面工作压力,总是想办法逃避。基于此,中职学校应把就业心理指导纳入课程体系,帮助中职学校毕业生理性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提高自身能力、兴趣与就业岗位的切合度,从而提升就业质量。
  (3)落实“就业实习跟踪关怀”制度
  “就业实习跟踪关怀”制度是指在学生实习阶段,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实习的学生(以下简称“实习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和考核评价,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和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各自的任务与要求,定期召开学生和行业指导教师座谈会,以保障学生实习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实习生从学校走向职场,身份从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在这种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心理也会产生波动,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落实“就业实习跟踪关怀”制度,使教师在学生就业实习过程中与学生感同身受,师生共同发现的问题又会成为新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学内容,增加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提升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按照专业要求划定相应学科分数线
  因为生源逐渐减少,不少中职学校都不再划定入学分数线。于是,越来越多的低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在这些低分学生中,“偏科”的学生不在少数。其实,“偏科”现象反映出学生的兴趣所在,因此教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按照专业对学科水平的要求,划定相应学科的分数线,对其他非学科科目分数则不做要求,这样既保住生源,又保证学生学得进、学得好,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4.学生层面
  中职学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同工、同酬、同吃和同住的现象被称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民工化”就业,这种现象曾引起公众热议。其实,如果中职学校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和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相同,那么与农民工同酬就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中职学校毕业生中也有不少高薪就业者。在每年各级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几乎都被用人单位高薪聘用。可见,“有值”一定“有价”,“提值”方能“提价”。因此,中职学校毕业生要树立“提值、提价”的成才理念,牢固树立“是金子才能发光”的观念,通过技术优势提高就业质量。
  同时,企业不仅需要技术人才,更需要善沟通、会合作及综合素养高的人才。所以,中职学校毕业生还应把“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纳入“自我素养提升”之中,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无疑是一个“危机”。但若能有效转变观念、改变方法,“危机”也有可能成为“转机”。其实,这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地方政府从立法建制的层面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政策,打造环境;有利于企业改变狭隘的人才培养理念,为“蓝领”阶层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有利于中职学校自身反思治校观念,改变人才培养路径,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切合度;有利于中职学校毕业生进行理性反思,正视自我,发展自我。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科研处)
  (责任编辑:吴婵 梁金)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逐步深入教学领域,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初中英语教师的欢迎。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因其手段新颖,能够激发
期刊
词汇教学向来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往往最基础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根据多年的教学观察,笔者发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词汇的基础性,不少教师对词汇教学并不重视
期刊
教学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教学,把握好“课外学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优化课外作业
期刊
语言的思维就是指想用语言来表达时头脑中的思考方式。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思维是一个熟悉而又神秘的词,大家经常谈到,但是又不知道它是如何体现的。单看语言学习本身来讲,
期刊
在全球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英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想让学生在步入社会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其基础知识,更应该将西方文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8日上午举行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作关于科技发展问题的报告.他强调,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
词汇是语言组成的基本单位,英语词汇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
期刊
5月24日消息,微软今天晚间正式公布了Windows Phone 7的首次更新版本(代号“芒果”),版本为Windows Phone 7.1。发布手机系统Windows Phone 7后,微软就开始重新向智能手机业
在中学期间,学生厌烦英语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每次看到自己的分数后,挫败感袭来,在厌烦中又掺杂着害怕,因此英语这门科目便成为了学生很想逃避的科目。可是英语作为学习的
期刊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将本节课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做课堂笔记。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互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