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是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重担。体育教育的独特形式难免导致运动损伤和发生伤害事故, 怎么才能协调好体育教学的安全,这是一个现实性、社会性很强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1.学生对学过的运动技能掌握及运用上的安全隐患。学生对学过的技能掌握不够准确,在运用时出现偏差,导致动作变形,产生事故。如在一节篮球运球接力赛课上,由于学生对运球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在比赛过程中串道,与对手相撞,导致受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多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措施,避免受伤事件的发生。教育学生练习时要由慢到快,不要急于求成,同时要强调遵守课堂纪律和比赛规则。
2.学生对未学过的运动技能掌握及运用上的安全隐患。有些体育活动(如体操、技巧类等),技术性要求很高, 特别是在激烈的比赛中,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 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 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如果学生对运动项目本身存在的危险缺乏预见, 就很有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例如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体操时, 如果学生为了求快, 在单杠上没抓稳杆子, 就很容易撞伤或摔伤。但是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 在教学练习中发生轻微的身体伤害是难免的, 有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甚至是很难避免的。因此像在体操练习中的摔伤、球类比赛中撞伤、在跑步中摔跤这些伤害事故是学校无论怎样谨慎都很难避免的。
3.学生着装和所带物品的安全隐患。这主要与学生课堂常规的养成有很大关系,如学生在体育课时穿不便于运动的服装,或佩戴一些不该带的物品。如在练习30米快速跑时,一名学生口袋里的玻璃球掉在跑道上,没有人发现,被紧接着跑的一名学生踩到而滑倒,导致受伤。因此,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良好课堂常规的养成,保证课堂教学的安全性。
4.场地器材上的安全隐患。上课前,教师应排查场地和器材潜在的危险因素,如一位教师安排学生在学校小山坡的草地上练习滚翻,以为草很厚很安全,结果练习两次后一名学生告诉教师腰痛,并拿出一块较大的石头。无疑,教师课前没有认真检查好场地的安全性是造成这一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且不利于学生爱护草坪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对场地和器材进行及时检查,随时排除安全隐患。教育学生时刻关注自己活动场地的安全,并及时排除隐患。教学器材是促成教学完成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对需要“承重”的器材,如单双杠、“山羊”等,课前一定要检查是否牢固。
二、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安全隐患
1.理想状态下,学校可以实行专选课制。同时把学生分成不同的水平等级,按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分项目选课, 不同运动水平进行分班教学, 既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动作, 又能使教师合理安排课的密度和强度, 不至于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因过度练习而发生伤害事故。
2.提高教师保护学生的水平。教师从大学出来也是从学生慢慢转变来的,他们学习动作时也是通过老师的保护,而自己保护别人的能力相对欠缺。所以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和培训来提高教师保护学生的水平。
3.器材的健全与维修。据调查,因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不安全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占29%, 是造成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由于资金等原因, 许多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较差, 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果使用方法不当, 也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如篮球架不稳定、体操垫子太薄、跳箱山羊破旧等, 均是造成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潜在因素。因此要合理安排场地, 正确使用器材, 学校要投入资金解决场地设施缺乏的问题; 对于质量不过关、长年失修没有及时更换的器材要采取措施。
4.学校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采取安全措施。加强对伤害事故进行防范的教育力度, 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关注不够, 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安全防范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较弱, 安全知识贫乏。通过对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和通报, 使学生家长能够和校方共同承担对学生进行防范伤害事故的教育责任。
5.强化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必须要仪态端正, 衣着合体, 言语规范。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 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 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 不要留长指甲等。在课堂上对学生既要严格, 又要关心, 做到听指挥、守纪律, 严禁学生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 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的伤害。
总之, 对于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应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在某一个特定条件下发生,但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也不能我行我素,以至于使伤害事故重复发生。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胆大心细,头脑中时刻有一根“安全”弦,注意安全保护,做好防范措施。在预防中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问题上, 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预防和消除体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在思想上重视的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尽可能地减少或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措施, 以高度责任心, 科学地组织体育活动。作为家长则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客观、公正地看待体育课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在各方面的共同协调和努力下, 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让学生快乐地活动, 健康地成长。
一、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1.学生对学过的运动技能掌握及运用上的安全隐患。学生对学过的技能掌握不够准确,在运用时出现偏差,导致动作变形,产生事故。如在一节篮球运球接力赛课上,由于学生对运球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在比赛过程中串道,与对手相撞,导致受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多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措施,避免受伤事件的发生。教育学生练习时要由慢到快,不要急于求成,同时要强调遵守课堂纪律和比赛规则。
2.学生对未学过的运动技能掌握及运用上的安全隐患。有些体育活动(如体操、技巧类等),技术性要求很高, 特别是在激烈的比赛中,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 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 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如果学生对运动项目本身存在的危险缺乏预见, 就很有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例如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体操时, 如果学生为了求快, 在单杠上没抓稳杆子, 就很容易撞伤或摔伤。但是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 在教学练习中发生轻微的身体伤害是难免的, 有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甚至是很难避免的。因此像在体操练习中的摔伤、球类比赛中撞伤、在跑步中摔跤这些伤害事故是学校无论怎样谨慎都很难避免的。
3.学生着装和所带物品的安全隐患。这主要与学生课堂常规的养成有很大关系,如学生在体育课时穿不便于运动的服装,或佩戴一些不该带的物品。如在练习30米快速跑时,一名学生口袋里的玻璃球掉在跑道上,没有人发现,被紧接着跑的一名学生踩到而滑倒,导致受伤。因此,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良好课堂常规的养成,保证课堂教学的安全性。
4.场地器材上的安全隐患。上课前,教师应排查场地和器材潜在的危险因素,如一位教师安排学生在学校小山坡的草地上练习滚翻,以为草很厚很安全,结果练习两次后一名学生告诉教师腰痛,并拿出一块较大的石头。无疑,教师课前没有认真检查好场地的安全性是造成这一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且不利于学生爱护草坪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对场地和器材进行及时检查,随时排除安全隐患。教育学生时刻关注自己活动场地的安全,并及时排除隐患。教学器材是促成教学完成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对需要“承重”的器材,如单双杠、“山羊”等,课前一定要检查是否牢固。
二、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安全隐患
1.理想状态下,学校可以实行专选课制。同时把学生分成不同的水平等级,按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分项目选课, 不同运动水平进行分班教学, 既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动作, 又能使教师合理安排课的密度和强度, 不至于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因过度练习而发生伤害事故。
2.提高教师保护学生的水平。教师从大学出来也是从学生慢慢转变来的,他们学习动作时也是通过老师的保护,而自己保护别人的能力相对欠缺。所以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和培训来提高教师保护学生的水平。
3.器材的健全与维修。据调查,因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不安全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占29%, 是造成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由于资金等原因, 许多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较差, 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果使用方法不当, 也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如篮球架不稳定、体操垫子太薄、跳箱山羊破旧等, 均是造成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潜在因素。因此要合理安排场地, 正确使用器材, 学校要投入资金解决场地设施缺乏的问题; 对于质量不过关、长年失修没有及时更换的器材要采取措施。
4.学校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采取安全措施。加强对伤害事故进行防范的教育力度, 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关注不够, 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安全防范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较弱, 安全知识贫乏。通过对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和通报, 使学生家长能够和校方共同承担对学生进行防范伤害事故的教育责任。
5.强化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必须要仪态端正, 衣着合体, 言语规范。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 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 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 不要留长指甲等。在课堂上对学生既要严格, 又要关心, 做到听指挥、守纪律, 严禁学生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 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的伤害。
总之, 对于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应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在某一个特定条件下发生,但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也不能我行我素,以至于使伤害事故重复发生。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胆大心细,头脑中时刻有一根“安全”弦,注意安全保护,做好防范措施。在预防中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问题上, 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预防和消除体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在思想上重视的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尽可能地减少或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措施, 以高度责任心, 科学地组织体育活动。作为家长则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客观、公正地看待体育课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在各方面的共同协调和努力下, 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让学生快乐地活动, 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