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或缺”这个词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很广,而且也不会用错,但是其中的“或”字是什么意思各种词典的解释却并不一致。有的将其解释为“稍微” ,有的解释为“倘若”,作副词 。
据我考察,这里的“或”应该作“有”讲,是动词。其理由是:
第一,“否定词或”这种格式在先秦文献中就产生了,常见的有“罔或”、“无或”、“弗或”、“未或”、“毋或”等等,而且古人都用“无有”来注释。例如:
①呜呼夙夜,罔或不勤。(《尚书·旅獒》)孔颖达正义:“无有不勤于德。”
②民无或胥诪张为幻。(《尚书·无逸》)伪孔传:“下民无有相欺诳幻惑也。”
而且在典籍中,“罔或”、“无或”、“弗或”等“或”字,其异文常作“有”;反过来,“无有”、“毋有”等“有”字,其异文常作“或”。例如:
①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尚书·无逸》)——惟王不知艰难,唯耽乐是从,时亦罔有克寿。(《汉书·郑崇传》)
②毋或不良。(《礼记·月令》)——毋有不良。(《淮南子·时则》)
③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尚书·洪范》)——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吕氏春秋·贵公》)
④是月也,树木方盛,乃令虞人入山林行木,毋有斩伐。(《礼记·月令》)——是月也,树木方盛,乃令虞人入山林,无或斩伐。(《吕氏春秋·季夏》)
可见,先秦汉语里“否定词
或”和“否定词有”是相通的。
另一方面单独的“或”也可以作“有”讲。《尚书·无逸》“乃或亮阴”,《史记·鲁世家》“或”作“有”;《左传》哀公七年“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史记·曹世家》“或”作“有”。
“否定词或”这一格式在后代的文献中继续沿用,并且多在仿古的文言文里。
第二,在“否定词或”这一格式里,“否定词”有时也可以是“否定词组”的形式,其中“或”也和“有”相通。《诗经·召南·殷其雷》“莫敢或遑”,即“莫敢有闲暇时”。
第三,唐代开始,文献中出现了“不可有”的格式,例如:
①士卒以军中为家,至于锥刀,不可有缺。(《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战具类·军装篇》)
②故恩威相资,不可有偏。(《帝范·务农》)
③年年进贡,不可有缺。(《水浒传》第89回)
④丞相遗令,教且暂退,不可有违。(《三国演义》第104回)
但是“不可 或”的格式却很少出现。“不可 或”的出现是在清代晚期,章学诚《文史通义》中有“不可或缓”,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不可或缺”,到后来使用就渐渐增多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可或缺”的形成过程:首先,从古到今,书面语特别是文言文里 “否定词
或”的格式使用较广,其中的“否定词”也可以是“否定词组”,而这里的“或”是和“有”相通的;然后,从唐代开始出现“不可
有”的格式,而且这一格式倾向于在白话文中使用,由于受到“否定词或”的格式的影响以及“或”和“有”本相通,于是就形成了“不可或”的格式。因此,“不可或缺”中的“或”应解释为动词“有”。与“不可或缺”结构类似的还有“不可或忽”、“不可或遗”、“未敢或懈”等,其中的“或”都应该解释为动词“有”。《汉语大词典》释“不可或缓”中的“或”为“有”,诚是。至于为什么在现代汉语中不用“不可有缺”,而用“不可或缺”,我想是修辞上的需要,“不可或缺”要文雅一些。
参考文献:
①《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576页“或”字条。
②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不可或×”格式表示:倘若×,则不可。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据我考察,这里的“或”应该作“有”讲,是动词。其理由是:
第一,“否定词或”这种格式在先秦文献中就产生了,常见的有“罔或”、“无或”、“弗或”、“未或”、“毋或”等等,而且古人都用“无有”来注释。例如:
①呜呼夙夜,罔或不勤。(《尚书·旅獒》)孔颖达正义:“无有不勤于德。”
②民无或胥诪张为幻。(《尚书·无逸》)伪孔传:“下民无有相欺诳幻惑也。”
而且在典籍中,“罔或”、“无或”、“弗或”等“或”字,其异文常作“有”;反过来,“无有”、“毋有”等“有”字,其异文常作“或”。例如:
①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尚书·无逸》)——惟王不知艰难,唯耽乐是从,时亦罔有克寿。(《汉书·郑崇传》)
②毋或不良。(《礼记·月令》)——毋有不良。(《淮南子·时则》)
③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尚书·洪范》)——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吕氏春秋·贵公》)
④是月也,树木方盛,乃令虞人入山林行木,毋有斩伐。(《礼记·月令》)——是月也,树木方盛,乃令虞人入山林,无或斩伐。(《吕氏春秋·季夏》)
可见,先秦汉语里“否定词
或”和“否定词有”是相通的。
另一方面单独的“或”也可以作“有”讲。《尚书·无逸》“乃或亮阴”,《史记·鲁世家》“或”作“有”;《左传》哀公七年“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史记·曹世家》“或”作“有”。
“否定词或”这一格式在后代的文献中继续沿用,并且多在仿古的文言文里。
第二,在“否定词或”这一格式里,“否定词”有时也可以是“否定词组”的形式,其中“或”也和“有”相通。《诗经·召南·殷其雷》“莫敢或遑”,即“莫敢有闲暇时”。
第三,唐代开始,文献中出现了“不可有”的格式,例如:
①士卒以军中为家,至于锥刀,不可有缺。(《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战具类·军装篇》)
②故恩威相资,不可有偏。(《帝范·务农》)
③年年进贡,不可有缺。(《水浒传》第89回)
④丞相遗令,教且暂退,不可有违。(《三国演义》第104回)
但是“不可 或”的格式却很少出现。“不可 或”的出现是在清代晚期,章学诚《文史通义》中有“不可或缓”,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不可或缺”,到后来使用就渐渐增多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可或缺”的形成过程:首先,从古到今,书面语特别是文言文里 “否定词
或”的格式使用较广,其中的“否定词”也可以是“否定词组”,而这里的“或”是和“有”相通的;然后,从唐代开始出现“不可
有”的格式,而且这一格式倾向于在白话文中使用,由于受到“否定词或”的格式的影响以及“或”和“有”本相通,于是就形成了“不可或”的格式。因此,“不可或缺”中的“或”应解释为动词“有”。与“不可或缺”结构类似的还有“不可或忽”、“不可或遗”、“未敢或懈”等,其中的“或”都应该解释为动词“有”。《汉语大词典》释“不可或缓”中的“或”为“有”,诚是。至于为什么在现代汉语中不用“不可有缺”,而用“不可或缺”,我想是修辞上的需要,“不可或缺”要文雅一些。
参考文献:
①《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576页“或”字条。
②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不可或×”格式表示:倘若×,则不可。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