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这两个领域本身及相关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出版发表了不少成果,但把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结合起来进行专门研究,特别是从全球化的视角研究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还不够深入。王永贵等撰著的《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可贵的探索。该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研究视角和体系结构上的新尝试。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该著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为时代背景,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出发,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调研与分析相衔接,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统一,从战略高度系统地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特别是对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在体系结构上,这部50多万字的著作分为4篇13章1个附录,四个篇目均以经济全球化为研究背景,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总论、我国社会重要领域布局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到我国重要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再到意识形态研究文献述评及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掌控研究等。这样的框架安排和布局主要体现了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总论到分论、从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到各个方面的实践、从重大的战略对策问题到具体措施与方法、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到有关文献述评及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掌控途径和特点研究等。上述各篇章相互联系呼应,又各自相对独立,在我国意识形态研究领域上进行了一些新探索,在研究路径方法和框架上体现出逻辑严密性和结构合理性。
其次,学术探索和理论研究上的新认识。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该著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比如,该著在阐述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内在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实践形式和基本规律,深入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等,这对推进现阶段意识形态工作大有裨益。作者提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中,除了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文化功能外,关于“对外功能就是倡导和平与发展,推动和谐世界建设进程”等观点富有新意。此外,该著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密切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内在关联、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掌控及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都充分展示出作者理论研究的新认识和新观点。
再次,战略对策和实践指导的新思考。该书在分析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新情况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对策。认为要在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在努力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着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在积极探索体制创新和抓好重要领域过程中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强调要认清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地”,把机关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工程予以推进;认清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地”,把互联网等新兴传媒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加以推进。同时,作者还紧密结合调研情况,强化实证研究,对当代大学生、当代工人和农民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该著还客观评述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掌控特点及对我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借鉴价值等。作者的上述认识和见解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明显。当然,该著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文化产业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研究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尽管如此,该著仍不失为推进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的力作。
(责任编辑:石本惠)
首先,研究视角和体系结构上的新尝试。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该著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为时代背景,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出发,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调研与分析相衔接,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统一,从战略高度系统地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特别是对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在体系结构上,这部50多万字的著作分为4篇13章1个附录,四个篇目均以经济全球化为研究背景,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总论、我国社会重要领域布局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到我国重要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再到意识形态研究文献述评及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掌控研究等。这样的框架安排和布局主要体现了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总论到分论、从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到各个方面的实践、从重大的战略对策问题到具体措施与方法、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到有关文献述评及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掌控途径和特点研究等。上述各篇章相互联系呼应,又各自相对独立,在我国意识形态研究领域上进行了一些新探索,在研究路径方法和框架上体现出逻辑严密性和结构合理性。
其次,学术探索和理论研究上的新认识。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该著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比如,该著在阐述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内在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实践形式和基本规律,深入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等,这对推进现阶段意识形态工作大有裨益。作者提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中,除了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文化功能外,关于“对外功能就是倡导和平与发展,推动和谐世界建设进程”等观点富有新意。此外,该著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密切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内在关联、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掌控及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都充分展示出作者理论研究的新认识和新观点。
再次,战略对策和实践指导的新思考。该书在分析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新情况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对策。认为要在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在努力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着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在积极探索体制创新和抓好重要领域过程中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强调要认清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地”,把机关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工程予以推进;认清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地”,把互联网等新兴传媒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加以推进。同时,作者还紧密结合调研情况,强化实证研究,对当代大学生、当代工人和农民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该著还客观评述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掌控特点及对我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借鉴价值等。作者的上述认识和见解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明显。当然,该著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文化产业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研究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尽管如此,该著仍不失为推进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的力作。
(责任编辑:石本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