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诞节到来前两周,澳大利亚 “承包”了全世界主流媒体的头条。
当地时间12月15日上午9点45分,一男子闯进了悉尼马丁广场一家名为瑞士莲的巧克力咖啡厅,挟持了17名人质。在焦灼了将近17个小时后,次日凌晨2点10分,澳大利亚防暴警察冲进了咖啡馆,与劫匪发生了交火,最终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劫匪曼·哈龙·莫尼斯被击毙。
悲惨的收场止不住舆论的发酵。近日,澳大利亚警方宣布对劫持事件的来龙去脉展开调查,有关事件定性、澳大利亚枪支管理和移民问题的争论还在持续,但毋庸置疑的是,澳大利亚媒体在其中干得漂亮。
“不专业”的澳媒?
真实、重要、耸人听闻、时效性强……这场劫持事件远远符合了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的全部标准。
澳大利亚媒体有关悉尼劫持案的报道全部打上了“即时新闻(the Breaking News)”的标志,电视屏幕的一角有着“现场直播(Live)”的字样。画面连续播放着带枪的士兵、慌忙跑向街头的年轻女子,透过咖啡店写有“圣诞快乐”的玻璃窗,隐约看到一个面部表情模糊不清的男子高举着双手。
只有注意到电视台加上的字幕,你才会意识到收看的并不是即时状况的直播,而是有关绑匪和人质的清晰录影。
对照传播学大师们提出的各种功能理论,此次事件中的澳大利亚媒体表现得相当“不专业”,因为在那个本应万众瞩目的时候他们却患上了“集体失语症”。
“真正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知道。”CNN主持人如是说。
直到政府官方宣布行动结束之前,有关劫匪身份、动机和诉求、人质数目等相关信息都被当地主流媒体“遮遮掩掩”着,即便是事发咖啡馆对面的澳大利亚7台,也没有依仗地理优势给外界披露更多过程中的敏感细节。外媒更多是靠着社交网络上支离破碎的片段向受众“还原”着事情的来龙去脉。事实证明,社交网络又一次成为了谣言滋生的温床,导致不少知名新闻媒体出现了基本事实的偏差。例如,路透社最初报道称人质超过50人,后来将数量改为40名,最后甚至采用“10多名”这样模糊的词句进行表述。另外,一些媒体所报道的海港大桥被封闭、悉尼空域被封锁、中心城区手机信号被切断等消息都被相继“打假”。
其实这长达17个小时的“噤声”并非是因为澳媒体无能。英国《卫报》报道称,对于这起人质劫持事件,当地媒体本来可以营造类似于9·11的“紧张感”,但出于人质安全的考虑,媒体选择在警方宣布结束后进行发声。
“这是攸关生死的时刻,所有的媒体不能再去吹嘘谁是第一了,不合时宜的报道可能会使更多人质失去生命。”澳大利亚9台的新闻总监达伦·威克这样解释。
报道称,澳大利亚7台的办公区域实际就在咖啡馆的对面,虽然在劫持案发生后该台的工作人员立即被警方疏散,但后来两名摄影师被允许回到办公地。他们在高处凭借有利地势拍摄到了一系列有关绑匪和被劫持者的清晰录像。
7台一名工作人员在之后的爆料中表示:“枪手被看得一清二楚,白衬衫、黑帽子、霰弹枪……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帮助警方监控绑匪的一举一动。”出于对警方谈判进程的合作,他们并没有将这些独家镜头播出。同时,绑匪的诉求也被“隐藏”了。
安全专家迈克尔·罗奇表示,跟媒体比起来,当地警方更想要自己来控制整个事件的局势。
“澳大利亚警方在第一时间请求媒体积极配合,不公开敏感信息,不做绑匪的传声筒。”
罗奇所言非虚。案发当日早晨,电视第9频道、第10频道,2GB电台等多家媒体相继接到了绑匪的“威胁”电话,莫尼斯要求多名人质通过电话向媒体传达自身诉求以达到最大化的扩散效应。
澳大利亚2GB电台播音员雷·哈德利表示,他曾经接到一名男性人质的电话,对方表现得“十分冷静”。枪手要求人质在电台上直播说话,但这一要求被他拒绝。
“我告诉人质,这无论对他还是对我来说,都不会是好的做法。我不是受训的谈判专家,他们(警方谈判专家)会跟人质和枪手交谈,他们才知道该怎么做”,哈德利随后向新州警务处长报告了这通电话的内容。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新闻编辑部负责人加文·莫里斯说:“一开始官方对于这起事件没有很多的信息,但当时我们手里拥有绑匪的一些信息、他的需要以及被绑架者的信息,但我们决定不去报道,而是将这些有用的信息交给真正有需求的人。”
媒体的选择题
24×7的新闻节目形态发展成熟到现在,我们一度“天真”地认为同步知悉世界任何角落发生的突发事件不再是奢望。更何况,这家位于悉尼CBD的咖啡屋远非地球上某个偏僻遥远的小角落。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原本以为能够看到媒体的“狂欢”、报道“推波助澜”以及潮涌般的舆论讨伐。但是,此次澳大利亚媒体的表现与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大相径庭。
2008年11月26日晚到27日凌晨,印度第一大城市孟买遭遇到来自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的连环袭击,遇难人数逾百,另有300多人在袭击中受伤。直到最后,警察们才发现,这场毁灭度仅次于“9·11”的恐怖案实施者只有10人,而让他们“战无不胜”的“利器”正是大众媒体。
“电视播放着突击士兵从天而降落到恐怖分子聚集点屋顶上的画面。一家电视台直播了对一名士兵的电话采访,另外一家电视台对军队的行动和地点进行了详细报道。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恐怖分子能够并且正看着这些新闻。”
电视,博客、Twitter等自媒体的实时播报,虽然保障了普通受众的知情权,却也为恐怖组织提供了便利。印度海军总司令苏里什·梅塔批评称,“如果恐怖分子看电视的话,就会精确地知道我的手下在干什么”。最后,官方唯有掐断电视和广播等转播信号,才得以将恐怖分子消灭。
孟买恐怖袭击发生后的第二天,世界新闻广播协会就发布了一项公告,要求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必须保持“自律”,确保不会“干预或阻碍安全机构的行动、危害人質的安全”。
当地时间12月15日上午9点45分,一男子闯进了悉尼马丁广场一家名为瑞士莲的巧克力咖啡厅,挟持了17名人质。在焦灼了将近17个小时后,次日凌晨2点10分,澳大利亚防暴警察冲进了咖啡馆,与劫匪发生了交火,最终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劫匪曼·哈龙·莫尼斯被击毙。
悲惨的收场止不住舆论的发酵。近日,澳大利亚警方宣布对劫持事件的来龙去脉展开调查,有关事件定性、澳大利亚枪支管理和移民问题的争论还在持续,但毋庸置疑的是,澳大利亚媒体在其中干得漂亮。
“不专业”的澳媒?
真实、重要、耸人听闻、时效性强……这场劫持事件远远符合了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的全部标准。
澳大利亚媒体有关悉尼劫持案的报道全部打上了“即时新闻(the Breaking News)”的标志,电视屏幕的一角有着“现场直播(Live)”的字样。画面连续播放着带枪的士兵、慌忙跑向街头的年轻女子,透过咖啡店写有“圣诞快乐”的玻璃窗,隐约看到一个面部表情模糊不清的男子高举着双手。
只有注意到电视台加上的字幕,你才会意识到收看的并不是即时状况的直播,而是有关绑匪和人质的清晰录影。
对照传播学大师们提出的各种功能理论,此次事件中的澳大利亚媒体表现得相当“不专业”,因为在那个本应万众瞩目的时候他们却患上了“集体失语症”。
“真正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知道。”CNN主持人如是说。
直到政府官方宣布行动结束之前,有关劫匪身份、动机和诉求、人质数目等相关信息都被当地主流媒体“遮遮掩掩”着,即便是事发咖啡馆对面的澳大利亚7台,也没有依仗地理优势给外界披露更多过程中的敏感细节。外媒更多是靠着社交网络上支离破碎的片段向受众“还原”着事情的来龙去脉。事实证明,社交网络又一次成为了谣言滋生的温床,导致不少知名新闻媒体出现了基本事实的偏差。例如,路透社最初报道称人质超过50人,后来将数量改为40名,最后甚至采用“10多名”这样模糊的词句进行表述。另外,一些媒体所报道的海港大桥被封闭、悉尼空域被封锁、中心城区手机信号被切断等消息都被相继“打假”。
其实这长达17个小时的“噤声”并非是因为澳媒体无能。英国《卫报》报道称,对于这起人质劫持事件,当地媒体本来可以营造类似于9·11的“紧张感”,但出于人质安全的考虑,媒体选择在警方宣布结束后进行发声。
“这是攸关生死的时刻,所有的媒体不能再去吹嘘谁是第一了,不合时宜的报道可能会使更多人质失去生命。”澳大利亚9台的新闻总监达伦·威克这样解释。
报道称,澳大利亚7台的办公区域实际就在咖啡馆的对面,虽然在劫持案发生后该台的工作人员立即被警方疏散,但后来两名摄影师被允许回到办公地。他们在高处凭借有利地势拍摄到了一系列有关绑匪和被劫持者的清晰录像。
7台一名工作人员在之后的爆料中表示:“枪手被看得一清二楚,白衬衫、黑帽子、霰弹枪……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帮助警方监控绑匪的一举一动。”出于对警方谈判进程的合作,他们并没有将这些独家镜头播出。同时,绑匪的诉求也被“隐藏”了。
安全专家迈克尔·罗奇表示,跟媒体比起来,当地警方更想要自己来控制整个事件的局势。
“澳大利亚警方在第一时间请求媒体积极配合,不公开敏感信息,不做绑匪的传声筒。”
罗奇所言非虚。案发当日早晨,电视第9频道、第10频道,2GB电台等多家媒体相继接到了绑匪的“威胁”电话,莫尼斯要求多名人质通过电话向媒体传达自身诉求以达到最大化的扩散效应。
澳大利亚2GB电台播音员雷·哈德利表示,他曾经接到一名男性人质的电话,对方表现得“十分冷静”。枪手要求人质在电台上直播说话,但这一要求被他拒绝。
“我告诉人质,这无论对他还是对我来说,都不会是好的做法。我不是受训的谈判专家,他们(警方谈判专家)会跟人质和枪手交谈,他们才知道该怎么做”,哈德利随后向新州警务处长报告了这通电话的内容。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新闻编辑部负责人加文·莫里斯说:“一开始官方对于这起事件没有很多的信息,但当时我们手里拥有绑匪的一些信息、他的需要以及被绑架者的信息,但我们决定不去报道,而是将这些有用的信息交给真正有需求的人。”
媒体的选择题
24×7的新闻节目形态发展成熟到现在,我们一度“天真”地认为同步知悉世界任何角落发生的突发事件不再是奢望。更何况,这家位于悉尼CBD的咖啡屋远非地球上某个偏僻遥远的小角落。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原本以为能够看到媒体的“狂欢”、报道“推波助澜”以及潮涌般的舆论讨伐。但是,此次澳大利亚媒体的表现与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大相径庭。
2008年11月26日晚到27日凌晨,印度第一大城市孟买遭遇到来自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的连环袭击,遇难人数逾百,另有300多人在袭击中受伤。直到最后,警察们才发现,这场毁灭度仅次于“9·11”的恐怖案实施者只有10人,而让他们“战无不胜”的“利器”正是大众媒体。
“电视播放着突击士兵从天而降落到恐怖分子聚集点屋顶上的画面。一家电视台直播了对一名士兵的电话采访,另外一家电视台对军队的行动和地点进行了详细报道。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恐怖分子能够并且正看着这些新闻。”
电视,博客、Twitter等自媒体的实时播报,虽然保障了普通受众的知情权,却也为恐怖组织提供了便利。印度海军总司令苏里什·梅塔批评称,“如果恐怖分子看电视的话,就会精确地知道我的手下在干什么”。最后,官方唯有掐断电视和广播等转播信号,才得以将恐怖分子消灭。
孟买恐怖袭击发生后的第二天,世界新闻广播协会就发布了一项公告,要求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必须保持“自律”,确保不会“干预或阻碍安全机构的行动、危害人質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