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戏与散乐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戏剧、舞蹈等相关艺术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百戏和散乐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其优秀的表演形式与丰富的内容成为中国民间音乐、戏剧杂技、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汲取营养的丰厚土壤。
关键词:百戏;散乐;戏曲;杂技;俳优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5-02
一、百戏与散乐的起源
百戏散乐源远流长,先秦时已经奠基,以后绵延不断,正史、诗赋、笔记等记载甚多。汉、北魏、隋唐、宋时发展繁荣。元明清时期,由于成熟的戏曲吸收了很多百戏散乐的养分,同时这些技艺独立发展时又有了各自的专门称谓,因此百戏散乐泛称记载的资料相对减少。传说夏桀时有了倡优、侏儒为奇伟之戏、浪漫之乐。史书记载周代已经有扶卢(攀援)、弄丸(两手耍弄数个弹丸)而散乐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春官宗伯》卷第二十四。其指郊野人民的乐舞。实际上就是周秦时期在宫廷中流行的娱乐性极强的倡优、侏儒之技。初次之外还有力士和特技表演等类型,而角抵戏也是散乐中十分古老的体裁,其源于皇帝御蚩尤的斗争。南北朝任肪在《述异记》中说:“蚩尤氏头有角,与皇帝斗,以角抵……”。在战国秦汉时十分盛行,《史记》云:“秦二世在甘泉宫作乐角抵。”其注云:“战国时增加武以为戏乐相誇,角其力相抵斗,亮亮相当”便是被称作相扑的运动。宋代高承在其《事物纪原·博弈嬉戏·角抵》中明确记载到:角抵,“今相扑也”。角抵戏是一种观赏性、娱乐性较强的体裁,其地位常与郑卫之音相提并论。《后汉书》记载:“目机角抵之观,耳穷郑卫之声”,可见角抵戏具有很高的观赏趣味。角抵之妓在隋唐前,尤其是在北周宣帝即位后,便由乐官郑译征集散乐,其内容尽为秦汉盛行的角抵之流。因此,我国周代出现的“散乐”大题上是一种角抵戏、相扑、体育竞争或侏儒倡优之伎,是一种感官性强的娱乐性运动。
二、历代百戏与散乐的发展情况
在汉代“角抵戏”又是“百戏”的别称,成为“角抵百戏”桓宽称他为“倡优奇变之乐”(《盐铁论》)《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三年(前108年),左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场面极为宏伟壮观。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曾详细记述了汉代长安表演百戏的场面:
“临回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乌获扛鼎,都卢寻撞,冲狭燕濯,胸突铦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华岳参差,神目灵草,朱实离离。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百虎鼓瑟,苍龙出篪。女娥坐而常歌,声清畅而委婉,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复陆重阁,转石成雷,礔硛激而增响,磅盖象平天威,巨兽白寻,是为曼延……”
这场规模成大的百戏演出有仙山楼阁奇珍异宝,有扮成豹、罴的舞蹈、有妆成百虎苍龙的乐器演奏、有娥皇、女英的歌唱、洪涯(皇帝的乐官)身穿羽毛服饰在指挥,最后还有舞台效果,歌舞未终时看到天上云朵飘飘而来,随即白雪纷纷,又有雷声,显示和烘托上天的威严和力量,其中熊、豹、龙、虎均系假头扮演。洪涯、娥皇、女英是英人所饰,雪起云飞,转石成雷,几乎类似今天的舞台装饰与效果。张衡是第一个在文学作品中记述我国古代百戏演出情况的人。
汉代的百戏,其各种各样的杂技,角抵、马术、鸟兽舞、七盘舞等等。表演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以汉代最为著名的舞蹈“七盘舞”为例,长袍衣冠,似正从盘上飞跃而下,做大弓步,足近鼓边,挺身回头,地上是排列整齐的一鼓七盘。“七盘舞”是一种近似表演的舞蹈,舞者既要在盘鼓上腾踏纵跃,鼓出有节奏的声响,又要以轻盈而敏捷的舞步来翻滚扑跌,它正具备了百戏中乐舞的独特风格。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百戏”继续发展。南北朝时期开始用“杂技”一词,有时还“撰合大典,更为钟鼓大节”配合演出。在表演形态方面继承前代“百戏”特点,又派生出一种新颖的歌舞表演,即《大面》、《拔头》、《踏摇娘》,到了唐代便发展成了大型“喜剧”《参军戏》。这种歌舞戏表演体系的确立大大加快了中国戏剧产生的步伐,为真正的戏剧——宋杂剧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百戏”来自西域、印度等地,后汉以来进入中国后很快地融入了当地文化,成为我国宫廷及内地的重要艺术形式。这些变换、杂耍伎大约在南北朝的后期在中国全面展开。《通典》:“后周武帝保定(561-579)初,诏罢元会殿庭百戏。宣帝即位,郑译奏徽齐散乐,并会京师为之。盖秦角抵之流也。而广召杂技,增修百戏,鱼龙曼延之伎常陈于殿前,累日继夜,不知休息。”
在北周宣帝的大力推崇下,散乐得到了极度的发展,并成为宫廷中的重要活动内容。散乐中的歌舞戏大面、拔头、踏摇娘、参军戏等都因“非部舞之声,俳优歌舞杂奏”而进入教坊。
隋朝时,杂技百戏艺术品种繁多,其内容与周代、秦汉时期的散乐在性格上相似,但内容上却不尽相同,为两种不同的体裁内容。据《隋书·音乐志》载:“始齐武平中,由鱼龙烂漫、俳优、侏儒、山车、巨象、拔井、种瓜、杀马、剥驴等,奇怪异端,百有余物,名为百戏”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营造东都洛阳,组织众多乐工,成立了太常寺机构,以及每年正月都举行规模庞大的“百戏”盛会,所谓“总追四方散乐,大击东部”,《隋书·音乐志》记载了大业二年(606)在洛阳演出百戏的盛况:“及大业二年,突厥染干来朝,炀帝欲夸之,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初于芳华苑,积翠池侧,帝令官女观之,有舍利先来戏于场内,须臾跳跃激水满衢,鼋鼍鱼鳌,水人虫鱼,遍复于地;又有大鲸鱼喷雾翳日,倏忽化成黄龙,长七八尺,耸踊而出,有名“黄龙变”;又以绳系两柱,相去十丈,遣二倡女有绳上相逢,切肩而过,歌舞不辍。又有“神鳌负山”幻人吐火,千变万化,旷古莫俦。染干大骇之,自是皆太常教习,每年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延八里,列为戏场。百官其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隋代的“百戏”演出其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汉代的角抵表演,技艺也更加高超。“百戏之盛,振古无比”。“百戏”这种原本是民间的艺术,在隋代已经被宫廷所吸收,已经相当贵族化了。
唐代的散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更加专业化。《新唐书·礼乐志》载:“宣宗每宴群臣,备有百戏”。另外《旧唐书·音乐志》载:“玄宗在位多年,善音乐,若宴设酺会,即御勤政楼……为《倾怀乐》曲,奋首预尾,纵横应节,表演的引舞马三十匹或百匹。马身披华丽的锦绣,络以金银饰物,打扮的金碧辉煌,奏乐为《倾怀曲》,马开始舞蹈,它们随着音乐的节拍摇头摇尾,有时像鱼跃龙门矫健壮观,有时像飞鸟般轻捷飞腾……。安史之乱后,舞马在战乱中绝迹,舞马的盛况代表了唐代“百戏”的巅峰水平,据载,唐玄宗曾亲自教习舞马,而且有过舞马四百骑的盛大表演,唐代散乐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宋代“百戏”依然流行,随着市民文艺活动的兴起,城市瓦肆中的百戏种类更为繁多和分工细化,不但有影戏、杂剧,甚至可以包括说经、演史等等,细目多大一百多种。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杂剧、金原本、傀儡戏等戏曲萌芽形式的兴起、盛行和繁衍。如北宋时期汴梁搬演杂剧《目连救母》,从七月初七直到十五盛况始终不衰。南宋《都城纪胜》载:“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可见杂剧在散乐中的重要地位。
辽、金、元时期的“百戏”具有民族特色。辽金统治者历来重视骑射,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骑射活动。据记载,辽代皇帝非常喜欢百戏,每逢皇帝生辰,都要举行宴会,宴请宋朝国使,进行杂技和角抵的演出,在册立皇后的仪式上,也要演百戏、角抵戏,如辽太宗耶律德光曾大宴群臣,观俳优角抵戏,场面热闹非凡。
金代“百戏”称为“散乐”,元旦庆贺时,宴请国外使者,由教坊奏演,贞元年(1115年)六月金之海陵王——完颜亮登宝昌门观角抵。
元代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对散乐百戏的管理,立教坊司掌管天下伎乐,“每逢重大节日角力和骑射技艺尤为突出,元代之后,”百戏“内容更加丰富,却各用其乐舞杂技的专名,逐渐向各自独立的体系过渡,包罗万象的“百戏”一词便逐渐销声匿迹了。
明代各种杂技舞蹈广为流传,据《通典·乐六》载:“明武宗正德三年,令移各省,选乐工有精通艺业者送京供应。自是所隶益复猥杂,筋斗,百戏之类日盛于禁掖”为了集中艺人教习各种“百戏”节目,沿袭元代制度,仍设立教坊司(隶属吏部)选取精于诸伎者,集中在教坊练习,每年逢盛大宴会,庆典诸伎就演出百戏,表演“队舞”、“筋斗”等。
清代,百戏活动中的各种技艺、杂技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杂技艺术虽不能等大雅之堂,但深受民间的欢迎,在热闹的庙会上杂技演员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蹬技、扛鼎、爬竿、舞狮、魔术、走索、马戏、驯兽等。
总之,纵观我国“百戏”与“散乐”的发展,自先秦两汉至明清,绵延数朝。经久不衰。其优秀的表演形式与峰峰的内容,成为中国民间音乐、戏剧杂技、舞蹈等艺术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9).
\[2\]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12).
\[3\]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8).
关键词:百戏;散乐;戏曲;杂技;俳优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5-02
一、百戏与散乐的起源
百戏散乐源远流长,先秦时已经奠基,以后绵延不断,正史、诗赋、笔记等记载甚多。汉、北魏、隋唐、宋时发展繁荣。元明清时期,由于成熟的戏曲吸收了很多百戏散乐的养分,同时这些技艺独立发展时又有了各自的专门称谓,因此百戏散乐泛称记载的资料相对减少。传说夏桀时有了倡优、侏儒为奇伟之戏、浪漫之乐。史书记载周代已经有扶卢(攀援)、弄丸(两手耍弄数个弹丸)而散乐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春官宗伯》卷第二十四。其指郊野人民的乐舞。实际上就是周秦时期在宫廷中流行的娱乐性极强的倡优、侏儒之技。初次之外还有力士和特技表演等类型,而角抵戏也是散乐中十分古老的体裁,其源于皇帝御蚩尤的斗争。南北朝任肪在《述异记》中说:“蚩尤氏头有角,与皇帝斗,以角抵……”。在战国秦汉时十分盛行,《史记》云:“秦二世在甘泉宫作乐角抵。”其注云:“战国时增加武以为戏乐相誇,角其力相抵斗,亮亮相当”便是被称作相扑的运动。宋代高承在其《事物纪原·博弈嬉戏·角抵》中明确记载到:角抵,“今相扑也”。角抵戏是一种观赏性、娱乐性较强的体裁,其地位常与郑卫之音相提并论。《后汉书》记载:“目机角抵之观,耳穷郑卫之声”,可见角抵戏具有很高的观赏趣味。角抵之妓在隋唐前,尤其是在北周宣帝即位后,便由乐官郑译征集散乐,其内容尽为秦汉盛行的角抵之流。因此,我国周代出现的“散乐”大题上是一种角抵戏、相扑、体育竞争或侏儒倡优之伎,是一种感官性强的娱乐性运动。
二、历代百戏与散乐的发展情况
在汉代“角抵戏”又是“百戏”的别称,成为“角抵百戏”桓宽称他为“倡优奇变之乐”(《盐铁论》)《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三年(前108年),左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场面极为宏伟壮观。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曾详细记述了汉代长安表演百戏的场面:
“临回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乌获扛鼎,都卢寻撞,冲狭燕濯,胸突铦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华岳参差,神目灵草,朱实离离。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百虎鼓瑟,苍龙出篪。女娥坐而常歌,声清畅而委婉,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复陆重阁,转石成雷,礔硛激而增响,磅盖象平天威,巨兽白寻,是为曼延……”
这场规模成大的百戏演出有仙山楼阁奇珍异宝,有扮成豹、罴的舞蹈、有妆成百虎苍龙的乐器演奏、有娥皇、女英的歌唱、洪涯(皇帝的乐官)身穿羽毛服饰在指挥,最后还有舞台效果,歌舞未终时看到天上云朵飘飘而来,随即白雪纷纷,又有雷声,显示和烘托上天的威严和力量,其中熊、豹、龙、虎均系假头扮演。洪涯、娥皇、女英是英人所饰,雪起云飞,转石成雷,几乎类似今天的舞台装饰与效果。张衡是第一个在文学作品中记述我国古代百戏演出情况的人。
汉代的百戏,其各种各样的杂技,角抵、马术、鸟兽舞、七盘舞等等。表演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以汉代最为著名的舞蹈“七盘舞”为例,长袍衣冠,似正从盘上飞跃而下,做大弓步,足近鼓边,挺身回头,地上是排列整齐的一鼓七盘。“七盘舞”是一种近似表演的舞蹈,舞者既要在盘鼓上腾踏纵跃,鼓出有节奏的声响,又要以轻盈而敏捷的舞步来翻滚扑跌,它正具备了百戏中乐舞的独特风格。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百戏”继续发展。南北朝时期开始用“杂技”一词,有时还“撰合大典,更为钟鼓大节”配合演出。在表演形态方面继承前代“百戏”特点,又派生出一种新颖的歌舞表演,即《大面》、《拔头》、《踏摇娘》,到了唐代便发展成了大型“喜剧”《参军戏》。这种歌舞戏表演体系的确立大大加快了中国戏剧产生的步伐,为真正的戏剧——宋杂剧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百戏”来自西域、印度等地,后汉以来进入中国后很快地融入了当地文化,成为我国宫廷及内地的重要艺术形式。这些变换、杂耍伎大约在南北朝的后期在中国全面展开。《通典》:“后周武帝保定(561-579)初,诏罢元会殿庭百戏。宣帝即位,郑译奏徽齐散乐,并会京师为之。盖秦角抵之流也。而广召杂技,增修百戏,鱼龙曼延之伎常陈于殿前,累日继夜,不知休息。”
在北周宣帝的大力推崇下,散乐得到了极度的发展,并成为宫廷中的重要活动内容。散乐中的歌舞戏大面、拔头、踏摇娘、参军戏等都因“非部舞之声,俳优歌舞杂奏”而进入教坊。
隋朝时,杂技百戏艺术品种繁多,其内容与周代、秦汉时期的散乐在性格上相似,但内容上却不尽相同,为两种不同的体裁内容。据《隋书·音乐志》载:“始齐武平中,由鱼龙烂漫、俳优、侏儒、山车、巨象、拔井、种瓜、杀马、剥驴等,奇怪异端,百有余物,名为百戏”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营造东都洛阳,组织众多乐工,成立了太常寺机构,以及每年正月都举行规模庞大的“百戏”盛会,所谓“总追四方散乐,大击东部”,《隋书·音乐志》记载了大业二年(606)在洛阳演出百戏的盛况:“及大业二年,突厥染干来朝,炀帝欲夸之,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初于芳华苑,积翠池侧,帝令官女观之,有舍利先来戏于场内,须臾跳跃激水满衢,鼋鼍鱼鳌,水人虫鱼,遍复于地;又有大鲸鱼喷雾翳日,倏忽化成黄龙,长七八尺,耸踊而出,有名“黄龙变”;又以绳系两柱,相去十丈,遣二倡女有绳上相逢,切肩而过,歌舞不辍。又有“神鳌负山”幻人吐火,千变万化,旷古莫俦。染干大骇之,自是皆太常教习,每年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延八里,列为戏场。百官其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隋代的“百戏”演出其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汉代的角抵表演,技艺也更加高超。“百戏之盛,振古无比”。“百戏”这种原本是民间的艺术,在隋代已经被宫廷所吸收,已经相当贵族化了。
唐代的散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更加专业化。《新唐书·礼乐志》载:“宣宗每宴群臣,备有百戏”。另外《旧唐书·音乐志》载:“玄宗在位多年,善音乐,若宴设酺会,即御勤政楼……为《倾怀乐》曲,奋首预尾,纵横应节,表演的引舞马三十匹或百匹。马身披华丽的锦绣,络以金银饰物,打扮的金碧辉煌,奏乐为《倾怀曲》,马开始舞蹈,它们随着音乐的节拍摇头摇尾,有时像鱼跃龙门矫健壮观,有时像飞鸟般轻捷飞腾……。安史之乱后,舞马在战乱中绝迹,舞马的盛况代表了唐代“百戏”的巅峰水平,据载,唐玄宗曾亲自教习舞马,而且有过舞马四百骑的盛大表演,唐代散乐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宋代“百戏”依然流行,随着市民文艺活动的兴起,城市瓦肆中的百戏种类更为繁多和分工细化,不但有影戏、杂剧,甚至可以包括说经、演史等等,细目多大一百多种。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杂剧、金原本、傀儡戏等戏曲萌芽形式的兴起、盛行和繁衍。如北宋时期汴梁搬演杂剧《目连救母》,从七月初七直到十五盛况始终不衰。南宋《都城纪胜》载:“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可见杂剧在散乐中的重要地位。
辽、金、元时期的“百戏”具有民族特色。辽金统治者历来重视骑射,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骑射活动。据记载,辽代皇帝非常喜欢百戏,每逢皇帝生辰,都要举行宴会,宴请宋朝国使,进行杂技和角抵的演出,在册立皇后的仪式上,也要演百戏、角抵戏,如辽太宗耶律德光曾大宴群臣,观俳优角抵戏,场面热闹非凡。
金代“百戏”称为“散乐”,元旦庆贺时,宴请国外使者,由教坊奏演,贞元年(1115年)六月金之海陵王——完颜亮登宝昌门观角抵。
元代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对散乐百戏的管理,立教坊司掌管天下伎乐,“每逢重大节日角力和骑射技艺尤为突出,元代之后,”百戏“内容更加丰富,却各用其乐舞杂技的专名,逐渐向各自独立的体系过渡,包罗万象的“百戏”一词便逐渐销声匿迹了。
明代各种杂技舞蹈广为流传,据《通典·乐六》载:“明武宗正德三年,令移各省,选乐工有精通艺业者送京供应。自是所隶益复猥杂,筋斗,百戏之类日盛于禁掖”为了集中艺人教习各种“百戏”节目,沿袭元代制度,仍设立教坊司(隶属吏部)选取精于诸伎者,集中在教坊练习,每年逢盛大宴会,庆典诸伎就演出百戏,表演“队舞”、“筋斗”等。
清代,百戏活动中的各种技艺、杂技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杂技艺术虽不能等大雅之堂,但深受民间的欢迎,在热闹的庙会上杂技演员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蹬技、扛鼎、爬竿、舞狮、魔术、走索、马戏、驯兽等。
总之,纵观我国“百戏”与“散乐”的发展,自先秦两汉至明清,绵延数朝。经久不衰。其优秀的表演形式与峰峰的内容,成为中国民间音乐、戏剧杂技、舞蹈等艺术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9).
\[2\]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12).
\[3\]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