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商讯·公司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分系统核算、专业性要求更强,必然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更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管理、完善的要求也更为迫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固定资产减值;折旧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不断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逐步运用到各级财务管理中,有效地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优化了财务工作程序,本文主要阐述了同定资产管理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的必要性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固定资产管理引入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一)同定资产是维持企业稳定健康发展重要的物质保障,随着同定资产在生产经营中的使用,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经济利益流入。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作用,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求,提高应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折旧、减值、使用寿命、使用状态等重要指标,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针对性决策,这必然对财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财务数据的信息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同定资产因数量庞大、种类繁杂,造成财务工作繁重、管理困难;同时由于固定资产服务对象的不同,其管理方式、折旧方式、使用年限等数据势必千差万别,单纯的同定资产核算已无法满足企业管理者对决策信息的需求。
  (三)固定资产具有明确的使用年限,在其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合理性损耗,采用计提折旧的方式并最终使其价值得到有效补偿。但同定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实质上核减了固定资产的价值,使得固定资产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內,折旧计提不足,导致其价值无法得到有效补偿,影响了资产的更新重置。为准确了解同定资产价值状况,在核算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减值损失的重点关注,鉴于工作量繁重,信息技术在确认企业减值损失的过程中必然发挥重要作用。
  (四)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加强成本管理、进行预算控制,尽可能地压缩成本,是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有效措施:固定资产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部门,更不是财务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牵涉到资产采购、使用、维护、处置等各个环节,业财融合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现实需求迫切需要完善、扩展现有的同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固定资产信息的沟通和互换。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做了有益尝试,如固定资产处置的网上审批就是个积极的范例,优化了原有资产报废处置程序,实现了信息数据网上的实时传递,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五)企业应于每年资产负债表日前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清查盘点,重点关注企业未使用、已经提足折旧或已经逾龄使用的固定资产,摸清家底,做到账卡物相符,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为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但由于固定资产基数较大,全面清查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有违成本效益原则,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财务数据的分析和传递,满足了财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数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有效归集了企业管理者所需的固定资产的基础信息,实现了部门分类、资产分类、管理分类、信息汇总,能够及时查询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折旧、保管地点、保管人及其他基础信息的变更,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在处理纷杂财务数据中所具有的强大优势,同时固定资产的分部门、分类核算,有助于各部门折旧费用的统计分析,为预算管理、资产处置及更新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固定资产数据的快速采集、储存、传递,实现各部门、各类资产数据的分类归集,通过人为横向与纵向对比,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对固定资产整体情况的了解,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政策制定水平,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处理、折旧参数变更、前期差错调整、折旧减值汁提等基本操作,实现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动态记录、逾龄固定资产及提足折旧固定资产等基本数据的查询,同时可以为会计核算总账系统提供折旧计提及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会计凭证,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基础信息管理。
  三、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一)现有的固定资产系统无法获取资产工作量、运行里程等业务信息,也无法对资产使用、待修状况发出预警,如逾龄资产、提足折旧资产、未使用或闲置资产只是简单的信息反馈,在资产使用部门按规定提请处置前,固定资产可能早已失去其创造效益的功能,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判断,同时由于技术进步、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有些资产可能已无法使用或者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未能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处置,仍按照同定资产正常的使用状态计提折旧,导致企业折旧费用虚增,影响当期经营业绩和固定资产真实价值的客观反映。
  (二)固定资产减值测试因技术限制,无法实时跟踪、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反馈,对减值迹象的判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预,势必影响测试效率和客观性。
  作为财务人员,应综合考虑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科学核算折旧和减值,但企业在核算减值损失时,对公允价值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等基础数据的分析确认耗费了财务人员的大量精力,同时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造成不同会计期间汁提减值数据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部分企业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仍未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固定资产已发生的减值,甚至出现操纵利润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财务数据质量,同时由于企业资产数量的繁多,对固定资产减值测试无法做到及时有效,滞后效应势必带来无法预估的负面影响,严重损害了企业的根本利益。
  (三)信息共享、大数据分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财务数据的采集、对比分析成为可能,但由于固定资产系统本身的局限性,操作不够人性化,缺乏良好的人机交互,存在信息查询、录入等方面的问题,无法实现与其他信息系统的良好兼容,无法实现从资产购置、维修、大修、处置等环节的整体信息沟通,实际上只是单纯的折旧汁提,反映的仅仅是与折旧、减值相关的有限财务信息。   (四)固定资产系统的应用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提高了财务管理数据分析能力,但也不应忽视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风险,财务信息在数据采集、归集、分析、传递等环节容易造成数据泄露;由于储存媒介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病毒极易对财务数据、财务数据库系统造成侵害。
  四、改进措施
  当今社会提供了数据分析与信息共享的大环境,也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企业应以现有的同定资产管理系统为基础,通过进一步整合、优化和完善现有财务信息系统,形成结构统一、功能完备、业财互联的整体财务数据平台,实现业务流程优化、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核算管理、数据分析与共享的目标。
  (一)鉴于企业固定资产基数庞大,涉及部门多、资产分类多、放置地点分散,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减值迹象或涉及的部分财务指标,形成完善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可收回金额規范的计算程序,提高基础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重点关注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涉及安全生产的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并进行跟踪管理,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及时关注技术更新、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取得资产的真实使用状态,本着谨慎性原则,对符合确认标准的固定资产严格按要求核算减值损失,并对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加以客观评判。
  (二)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在考虑固定资产价值转移的同时,对资产的无形损耗加以关注,有助于更合理的辨识资产的真实状况,同时由于剔除了虚增的利润,有效规避了财务风险。但是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对财务人员个人素质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正确认识资产减值的意义、财务人员必须以谨慎的态度进行资产减值处理,同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客观地核算资产减值,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三)以现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为数据基础,不断进行系统功能的完善与扩展,逐步实现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维护、处置等环节的信息互换,建立固定资产采购、修理、处置整体管理的控制流程,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力度,提升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水平,实现与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共享。
  (四)财务人员在同定资产系统操作及财务信息传递过程中,应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保密意识,及时更新杀毒软件、规范储存媒介的使用,定期更换财务系统密码,加强财务信息在采集、保管、传递过程中的保密管理。
  (五)企业按照固定的编码规则对资产类别、部门进行编码,可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同时充分应用二维码、条形码技术进行信息归集,可以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资产清查盘点的效率,可以有效避免以往清查过程可能造成的漏查、重查,确保数据采集、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可以有效规避固定资产管理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应用,推动了财务工作的发展,改变了财务工作方式,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为财务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日常工作中,财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树立风险意识、保密意识,规范计算机使用,严禁办公电脑联入互联网,做好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合理规避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Z].北京:财政部,2006-02-15.
  [2]许菁,孙颖.新形势下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6).
其他文献
摘 要: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平台公司转型依然会受到很多阻碍,平台公司主要是指各地级政府所成立以融资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公司,它主要涵盖城市建设的开发公司以及投资公司,并利用当地政府划分的股权以及资产,从而让该公司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资产上都能够满足融资标准。笔者本文就平台公司转型发展路径与实践做出研究。  关键词:平台公司;转型发展路径;实践;研究  平台公司转型不仅可以让自身的现金流、资
期刊
摘 要:学校文化设计行业是指以学校文化设计为主要业务的相关单位的集合。多个行业进行细分而又交织的小众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教育、文化、历史、心理学、美学、绘图、设计、勘测、造价预算等各方面知识。学校文化设计行业形成之前,从业者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对于客户的取费标准严重不一,信心不足、服務质量不够。行业的建立有助于加强行业交流、建立行业规范、促进行业自律,使从业者增强身份行业自信,体验职业的认同感与幸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呈现出总体化、模式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下面将针对管理会计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管理和应对进行逐一分析。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挑战与应对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技术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的大数据时代。而在大数据的统计当中,企业的经济活动都会被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工作,需要建立能对其进行合理绩效评价的评价体系。本文拟引入平衡计分卡,从理论层面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热潮不断升温,对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已有越
期刊
摘 要:财政部于2017年7月5日颁布了新修订的收入准则(财会[2017]22号)。本文基于新收入准则的相关要求,以提高新收入准则的应用效率为目的,重点研究了新收入准则对收入确认模式的影响;同时,有利于了解在收入准则条件下,收入确认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提出解决策略,确保企业财务工作的高效运转。  关键词:新收入准则;收入确认原则;影响  一、发布新收入准则的动因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物联网技
期刊
摘要:在技术变革与商业创新的影响下,财务管理信息化也随之走向财务云时代,在“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应运而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得到了较明显的发展,且现阶段建立目的仍然集中在降低企业成本,本文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费用报销为研究点,对比其与传统报销的差异,并通过现行费用报销模板运用提出改进。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费用报销;网络报销系统;优化  一、引言  财务
期刊
摘要:物资标准化是物力集约化管理的基础。江苏省电力公司持续开展物资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深化标准应用,大力开展精简物料辞奈、加强物资主数据运维、推广应用技术规范固化ID、强化信息化支撑等工作,推进物资标准化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夯实了物力集约化管理基础。  关键词:电力物资;标准化管理;理念  一、管理目标  (一)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充分发挥物资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双轮”驱动作用,优化完善管理要求,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经济背景下,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开始注重对自身的投资和未来生活保障。在保险行业中,营销战略选择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我国保险行业的营销现状及其目前主要营销策略,结合保险行业内外部特点,以保险营销的独特性为依据,探索新形势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策略。充分结合21世纪互联网平台的大规模应用,针对保险行业的营销特点及其发展的独立性展开论述,着重于分析消费者选择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开始放眼于国际市场,去寻求更多的市场机会。但是在展开国际营销活动时,企业必须重视文化因素。分析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才能制定正确合理的营销策略,满足当地需求。  关键词:文化因素;冲突;利用;影响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国际营销提供了客观条件,但也增强了竞争,企业被迫走向世界寻找市场。据调查,在诸多影响国际营销的因素中,文化差异高居榜首。许多知名的跨同公司在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近年来,在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大环境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碳排放,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被看作是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回顾已有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的相关文献,尝试剖析该领域研究现状。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经济  一、引言  现如今,社会经济与技术不断进步,人类早已从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转变为在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