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耀心灵的“微火”之光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批评家张莉,是很熟悉的朋友。有时候,朋友太熟了,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她日常的一面,忽视了她独特的魅力。今年,张莉教授出版了批评集《持微火者》,我拜读后,有很多启发。当下文坛青年批评家很多,但张莉非常独特。她虽然是“正经八百”的学院派女教授,在孙犁研究和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有着精深造诣,但同时,她又对批评文体念念不忘,也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她似乎不太热衷理论建构,意识形态批判,或文史互证、经史传统,这类当下盛行的研究方法。她的方法和注意力一直是“文学性”的,甚至是经典意义的“纯文学性”。她针对当下作品发言,在不经意间,又展现出社会担当、人文情怀和美学追索。
  年轻一代文学批评家面临的巨大成长挑战在于,既没有很多空白研究领域等着你开疆拓土,也没有大量读者为你摇旗呐喊。虽然,目前由于文艺政策的倾斜,文学批评似乎有又了一个“小阳春”,但不争的事实是,严肃文学以及文学研究与批评正越来越趋于边缘化。例如,我家小区门口超市的80后老板夫妇,尽管也是大学毕业,但他们不读文学,顶多看网络小说。就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们,凑在一起,谈论的重要话题,也不再是文学,更遑论文学批评。我们的惶恐不仅来自前辈大咖的影响焦虑,更来自内心的“不自信”,及由此而来的浮躁功利,诗意的丧失。一个萦绕我们内心,鬼魅般驱之不去的声音是,你搞这些东东,到底干啥?到底有啥用?我们很难再现前辈批评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于是,我们抱怨当下文学是垃圾,学术刊物势利眼,民众文化素养低。
  张莉不一样。她举着她的“微火”,静静地走来了。那些微弱火光,温暖,有时也暗弱,摇曳,有时也灼热,它们缓缓地从暗夜地穴涌出,化为漫天星光和无言的喜悦。这些文字,和文坛流行的批评文章大异其趣,甚至和张莉先前的批评文字相比,也有很大突变。我觉得,张莉经过艰苦探索,正在找到自己批评的“本相”。人有人性,佛有佛心,都是各自性情气质使然,而文章一途,无论批评还是创作,从研究兴趣到修辞语式,无论表现的深切,还是格式的特别,其实也都在于创作者能否找到“本相”,并最大限度地将之表现出来。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寻找,需要灵慧和颖悟,本身也是建构自我,圆满自我的过程。张爱玲曾写过《自己的文章》,回复别人对她的小说的批评,无非也就是这个道理。让曹雪芹硬写挑灯看剑、金戈铁马,让赵树理塑造林妹妹、宝二哥,都让人感到滑稽生硬。然而,本相寻找过程,也有异乎寻常的艰苦修炼。电影《霸王别姬》的程蝶衣,在人生落幕,曲终人散的时候,方才醒悟,他不过是应合了自己的本相,一个为霸王生,为霸王死的,从一而终的“殉戏之魂”。
  这一点而言,我敬佩张莉沉潜的颖悟反思之力。生活中的张莉热情开朗,乐观积极,犀利锋芒,甚至有些爱较真。但她的文字,不温不火,沉潜深邃,静水深流,却又宽容悲悯,还带有很强的文学修辞性。这些特点,都和那些皮囊表象,形成了巨大结构性张力。这部《持微火者》,对当下文坛二十五位作家的优秀之作,进行了精彩准确,细腻生动,但又体贴入微的评论。可以说,这是一本“发现人心”之作,也是一本“善诱初心”的引导之文,更是一个“再造文心”的锻造之书。
  平心而论,我对当下文坛的很多作家并不满意,甚至张莉评点的很多作家,我也并非完全认同。这里有美学趣味的差异,也有我个人的偏见。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张莉如何用文本细读来说服我?带着这些疑问,我仔细阅读了这些文章,首先发现作者平和不求全的态度打动了我。当下的批评文字,很容易指责人,比如,没思想,语言没个性等,但张莉却能“发现人心”,从作者性情,文章本相气质等感性的层面入手,一点点地将自己融化在文本海洋之中,真正看到时代与作者的关系,作者创作的独特气质,他们的苦衷与绝望,他们的难度与限度,甚至是他们的局限。这些东西,也许有高下之分,但无所谓好坏美丑,更不是罪责。这种平等的,心平气和的批评眼光和格局,是这本书给我的启示。
  同时,张莉又“善诱初心”,对这些作家的批评,都是贴着写,诚实朴素,不过分夸大,不过分贬低,也不借力打击。也就是说,她的研究方法是真正文学的。我这样说,并不是说这本批评集的方法太单一,也不是指责其他批评家,而在于指出一个事实,当我们过分熱衷微言大义,将文本当作手术的肉身,从中剥离出意识形态,我们似乎在远离文学的审美本意。文学改变人生,在于循循善诱,擦去尘土,始现初心,用思想和情感力量,熔铸在复杂深邃的文本世界,才能真正反映社会,进而感染人,影响人。比如,张莉对格非《春尽江南》的“现实疼痛”问题的思考,对郑小琼诗歌“嚎叫气质”的判断,对张楚古典“抒情气质”的分析,非常鲜明生动。她也展示葛亮对“腔调”的迷恋,阿来对“异质性”的描述。在她笔下,陈希我对“愤怒叙事”的关注,曹寇“粗鄙气质”蕴含的反抗,魏微对“被窥视和金钱化的女性身体”的偏执,都是精细的品读,和对作家本相的抽象概括,具有强大的文学性说服力。又比如,张莉谈萧红的“忍心”世界,与迟子建“人间有爱”世界的对比,通过“放河灯”的小细节来表现,也很有慧见。
  而“再造文心”,指的是张莉的这些文字,具有很强可读性,介乎于思想随笔、古典书话、审美鉴赏,与学术研究之间,或者说,融汇了几个文体之所长。这也表现了张莉对于文学批评文体的探索。例如,《与时间博弈——关于冯唐》这篇文章中,她从时间与青春叙事的关系入手来谈冯唐。她的小标题“别管人世,别管短期”“墨雨淋漓处骨重肉沉”“刻舟求剑人”①,有着书话的特点;开头大段对“时间”的感概,又类似随笔美文,在具体人物如秋水、朱裳的分析上,有着扎实细读功夫;而桑塔格等理论家的思想火花,也闪现在这些批评文本中。可以说,这样的批评文字,读来不觉吃力,在有趣之中发现文学性,在常识之中见作家作品性情,也在文本之中见批评家的气度、眼界、与理论修养。张莉的“再造文心”,既是对文学批评过于学院化的反拨,也有着从中国文学自身特质出发的深刻思考。
  读这本《持微火者》,让我想到《金蔷薇》为我们描述的那个老兵沙梅。当他倾其一生打造金蔷薇,以心血浇灌了那朵凝结着对苏珊娜爱慕的“金花”,如此光彩耀人,代价却又如此重大。作家写道:“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跳动,同样,还有白杨的飞絮,或映在静夜水塘中的星光——都是金粉的微粒。②”如果说,作家要在生活中打造金蔷薇,那么,批评家更是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深海拾蚌,披沙拣金,然后锻炼成耀眼的艺术品。张莉力图通过艰辛的劳动,让文学批评重新就获得应有的光彩和尊严。这是重大的“野心”,也蕴含着批评家建构时代和自我的自信和勇气。也许,在当下的时代,文学阅读和写作,以及由此而生的文学批评,注定是孤独者的事业,它正在淡出时代舞台的前台。然而,正如布鲁姆所说,“自由而孤独的写作,正是为了克服死亡。我们共同的命运是衰老、疾病、死亡和销声匿迹,我们共同的希望就是某种形式的复活,这希望虽然渺茫,但从未停止”③。持“微火”者,正是持“希望”者,这火光发自内心,同样照耀在广阔的心灵原野。
  注释:
  ①张莉:《持微火者》,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74页。
  ②[苏]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著,李时译:《金蔷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1页。
  ③[美]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464页。
  (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
  责任编辑 马新亚
其他文献
从性别角度观察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演进历程,就不难发现,伴随着时间脚步的自然推移,优秀女性作家所占有的比例份额,实际上呈现为一种渐趋增大的状况。在所谓的“十七年”与“文革”时期,能够进入文学史关注视野的女作家,寥寥无几,大约只有茹志娟、杨沫、宗璞、刘真等不多的几位。到了“文革”结束新时期起始之后,女作家就以一种异军崛起的方式引起了文坛的高度注意。诸如谌容、张洁、王安忆、铁凝、张抗抗、张辛欣、竹林、刘
期刊
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国语》  不要说死亡的烛光何须倾倒,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  ——海子《月光》  第一次读沈念 的文字是那篇《屋脊塔》:灰色的老城区,一座青色的瘦塔,疲惫又失魂落魄,如这塔下的街区生活的各色人们和那些千奇百怪的故事。这破败苍白的砖塔又是一扇门,一扇进入世界的门。借助这塔,世界敞开。作者的思索、想象借助文字细细道来,婉转细密。这塔如同梵·高那双《农鞋》
期刊
王欢欢:赵老师,很高兴采访您。您在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两个方面都做出了不菲的成绩。您对自己有何评价?  赵炎秋:谢谢。很高兴能与你有这样一个交谈的机会。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成功的学者,从事学术工作三十多年,虽然也出版了十来部书,但真正拿得出手的不过三四部,发表了近两百篇文章,自己比较满意的也不过四五十篇。想想鲁迅、胡适、梁启超等人,常常不免汗颜。  王欢欢:我知道,你们这一辈的学者,经历过文化大革命
期刊
一  诗画关系一直是批评家们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18世纪之前占主流地位的观点一直是诗画同一说。18世纪后半叶之后,诗画差异论逐渐走向前台,占据主导地位。  实事求是地说,两种观点都有自己的理由。诗画同一说侧重的是诗画的共同点,这一共同点是由二者的形象性决定的。两者都追求形象地反映世界,以建构成功的形象作为终极的目标,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①苏轼的这一
期刊
赵洪琦是中国工笔画中仙侠式的大家,他艺术性格的容忍、寂静与灿烂,使他的画风既古典又现代,创造了一个传统精深而又满目繁华的艺术仙境,他引领艺术走向心灵的巅峰,如明代画家仇英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设色师赵伯驹,赵洪琦亦从传统中来,整体技法严密,绘画语言纪律分明,他已经通过传统的未来性建构起了中国工笔画的现代性美学。  自然源头  自然是艺术的源头。赵洪琦师化自然,细观其画,再辨其人,赵洪琦外形酷似归
期刊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以散文集《地毯的另一端》蜇声文坛。当时诗人余光中在《我们需要几本书》一文里毫不讳言“至少有三个因素使早期的张晓风不能进入现代:中文系的教育,女作家的传统,五四新文学的余风。”①1981年,张晓风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诗人惊喜的发现:张晓风早年兼具三个因素,如今却“竟能像跳栏选手一样,一一越过,且奔向坦坦的现代大道”②,凭借其“亦秀亦豪的健笔”(余光中语)终
期刊
对于学者来说,学术诚然首先是一种谋生方式。人都得活着,这是基本的大前提,所以把学术当作谋生方式,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很多人停留于这一层面而不再前进,于是对学术无兴趣、无追求、无倾情投入,学术沦为了“饭碗”和一种工具性活动。他们有学者之名,却依然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所论的“常人”。常人极多,但依然有一批人,虽然人数极少,却真正稀缺而值得钦佩,他们对学术有兴趣,有追求,有倾情投入,于是,学术便
期刊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陈凯歌,无论是纯艺术片,还是商业大片,其影片无不以深邃的文化意蕴与丰沛的价值观念见长,这部沉潜达三年之久始杀青的《道士下山》也透露着鲜明的陈氏风格。当然,这部影片对于精神层面所承载的叙事逻辑与文化表意无疑是遮蔽隐秘的,而身体的出场与想象,却是作为可视性影片文化逻辑的必然体现,也是解读此电影文本的一个重要思想通道与精神入口。  一、生理身体的文本想象  应该说,影片开头醒
期刊
我们身处在一个广袤无垠又充满着纷繁感性与灵性事物的世界,为此,我们的心灵曾经和将会不止一次地震颤和动荡。但是,这所有的透过我们的观察以及思维方能认知和感受的事物,还有经由我们的意志抉择、行动而成的一切都首先地取决于我们的心灵活动。所以,在我们生命以及行为中的每一种良善或者邪恶,都无例外地关乎驱使我们去爱、去恨、去仰慕或者去嫉妒、去厌恶众多事物的感情中是否存在着一个客观、应然并与我们的心意相吻合的秩
期刊
一  孙频擅写女性,尤其是年轻的知识女性,这几乎是评论界的共识。徐刚说:“孙频最擅长的还是写女性,她几乎每一部小说都是以女性作为第一主人公,而尤其关注剩女们的爱情困境。”①阎秋霞认为孙频最擅长“借用女性的情感痛楚来折射物欲对人精神世界的诱惑和挑战”。②陈丽君也特别指出孙频“钟情于女性当下的生存体验——女性的困惑、疑问、愤怒与痛感,以某种程度上说,女性不仅是她故事里的主要人物,也是其小说的叙述视角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