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现代性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x5428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洪琦是中国工笔画中仙侠式的大家,他艺术性格的容忍、寂静与灿烂,使他的画风既古典又现代,创造了一个传统精深而又满目繁华的艺术仙境,他引领艺术走向心灵的巅峰,如明代画家仇英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设色师赵伯驹,赵洪琦亦从传统中来,整体技法严密,绘画语言纪律分明,他已经通过传统的未来性建构起了中国工笔画的现代性美学。
  自然源头
  自然是艺术的源头。赵洪琦师化自然,细观其画,再辨其人,赵洪琦外形酷似归隐深山的某个道士,干净的面容与世无争,阔鼻浓目沉默如迷,从他的沉默或者说敏于画而讷于言,可以看出他对这个时代热闹的艺术现场有本能的警戒,不主动迎合市场的艺术家无疑值得信赖,耐得住寂寞是千古不灭的艺术修行之道,赵洪琦虽然获得来自俗世的认可,但那一切并非他的精神追求。他内心深处到底在想什么?惟有观画方能知心,他一孔武之躯,却以细腻柔软之极的艺术来呈现内心对美的渴望。
  自然为艺术立法,自然是艺术之宗教。赵洪琦笔下的自然万象,无不传达出他的艺术精神,他对自然的尊重与靠近,把自然转化为艺术的灵魂。写生只是一种方法,进入自然与道化自然才是一种最高境界,赵洪琦这些年潜心于把他所理解的自然与传统工笔画这一古老的艺术融为一体。赵洪琦的绘画所呈现的自然万象,弥漫开来的是当代中国的人文气息与做为艺术家所抱有的为艺术立法的态度。赵洪琦并不像新世纪以来游走江湖的一些画家,他倾心于自然又能回到内心,冷漠看自然与艺术之外的世界,赵洪琦并没有暴得江湖上暧昧的名声,他沉思的性情决定了他不喜热闹,连艺术江湖都不曾涉入,这样下去对于一个处于创作黄金期的中年艺术家,莫过于命运给予他最大的恩赐,为未来留下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洪琦自信于他的绘画艺术语言与严谨专注的艺术态度。
  向自然学习,一山一水都是艺术永恒的经典,一花一草便是艺术最真实的情感,洪琦在自然面前虔诚如一个行脚僧,托着传统艺术的衣钵,行走在没有被工业文明污染的自然山水间,我观其眉目,发现赵洪琦的目光是干净的,如深山幽谷里的野生雨水,这个时代诸多画画的人眉目不清、眼神浑浊,甚是常态,而我湖湘山水间有洪琦这样虔诚的艺术家,也是时代之大幸。
  伦理道德
  观赵洪琦画,我看到了中国传统美术在当代这个异常復杂的语境下,正在少数内心坚持艺术律令的人身上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抵抗的精神。赵洪琦绘画的伦理道德体现在对自然与艺术圆融统一的信仰,从他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他每一步的严谨,难道是中国工笔画不能乱搞吗?新世纪以来乱搞已经成了从当代艺术到中国水墨的创作方法,乱搞代表了创新,乱搞代表了小聪明与大聪明,乱搞之人赢得了俗世,但丧失了艺术的良心,践踏了艺术的伦理道德,当然也破坏了深厚的传统精神,所建立的只能是虚幻的世界。
  其实,我们的传统艺术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严谨的法度,比如师法自然,比如师心、师古人,都是朴素的道理,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对之敬畏。观赵洪琦画,我们可以看到他绘画的功力,每一笔中都有洪琦扎实与严肃的艺术态度,每一笔都有来路,都有传统的出处,亦有赵洪琦从师古人到师自然,再到师心,他以时间为代价走的是一条艰难而寂寞的艺术修为的路径。
  美是赵洪琦艺术创作最高的伦理道德,美亦是生命的最高伦理道德。赵洪琦绘画所遵循的是来自于美的感动,在物欲高于精神的世界,在乱搞高于规则与律令的世界,历史上我们有过很多次崩溃的时候,古人留下的艺术依然穿过时间的烟火唤醒我们的内心。在价值多元、观念纷呈的艺术界,赵洪琦的艺术纯正,是独立于心的艺术,是抵抗媚俗艺术的艺术,是排斥油滑与机巧的艺术,是在喧嚣之外沉思的艺术。
  在垃圾高高堆起的艺术时代,四周一片昏暗的时候,赵洪琦的艺术却焕发出动人的生命光彩,这就是美的力量,一个遵循艺术章法与伦理道德的人,他的内心被自然律令引领向上,他最终将主体心性与客体自然相统一,形成一种以美为宗教的绘画艺术。
  灿烂结构
  赵洪琦的绘画是由色彩、笔墨与情感组成的一个中国文化的灿烂结构。这个“灿烂结构”背后有一张灿烂的中国人的面容,这个面容被孔子一样的美髯包围,宋人唐庚(子西)语:“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在一个四周闹哄哄的艺术时代,赵洪琦灿烂的面容显得尤为不适合,在众声喧哗的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碰撞与冲突中,赵洪琦灿烂的面容出现在我面前,我惊讶这张面容的干净与清新,仿佛没有被环境所污染。
  我从《晓月清香伴君醉》里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宁静与从容,他的艺术魅力在于通过内在的灿烂结构呈现世道人心与生活品质,花鸟相依是历代画家建立的艺术结构,做为当代优秀的工笔花鸟画家赵洪琦先生显然不满足于传承,他的传承已经打上了个人的情感烙印,生动活泼的氛围下有一颗灿烂的心,宁静中浮起植物生长的清香与鸟雀挪动身体的响声。另一幅创作于2005年的《甜蜜世界》,更是直接把果肉炸裂的瞬间展现出来,果刺的真实、果肉的特写与叶片的肥嫩,让人惊叹自然世界的内部结构的甜蜜,从而闻到艺术人文的气息,由此可以发现有声有色是赵洪琦“灿烂结构”的美学设计的必然结果。
  形色天性
  《幽林深深听潺溪》是赵洪琦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他对溪石、叶片与花蕊的处理,让我想起船山所言:形色即是天性。艺术的形色受命于天,画之形色与一个艺术家的天性是“受命”的关系,赵洪琦有“幽林”之心,其天性找到了“潺溪”之形色,艺术便有了天性。
  程朱之学在理与气、心性与形色中做出辩识,而做为当代艺术家的赵洪琦却通过绘画语言对此做出调和与融汇。他的艺术与程朱有汇合之处,即以形色为气、以性为理。
  赵洪琦笔下的《清香醉人》《汉宫香浓》《古桐·深秋·生命》《故园春梦烟雨中》等作品,无不传达了“形色天性”的艺术理想。清新淡雅是一种人生态度,而形色天性则是一种艺术形式与艺术境界。
  赵洪琦的创作细节微妙,格局宏大,整体上走向明朗与灿烂,他实践着“传统的现代性”,将传统引向现代性的未来。
  圆融阔大
  从赵洪琦身上我看到了道学的气质,他的艺术是自然性情、感性认识与理性笔墨、严谨图式的统一。
  正如明清之际的道学在理性与非理性,以及知、意、情之间调和,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阶段,最终达成理、气、心三派圆融统一,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哲学主体性转向。
  赵洪琦的绘画艺术里包含了道化自然的老庄哲学思想,他的仙风道骨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一笔一画长达半生的艺术修为之上。
  沉默的灿烂倾向于内心阔大的艺术道场,赵洪琦有别于他者,艺术可以成为个人的宗教,自然与花鸟、色彩与笔墨交织而成一个艺术家的当代心灵史,他坦然有趣,与绘画之间仿如爱的宗教。“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赵洪琦的圆融阔大的艺术精神在杂碎、多元的现实中,给人带来美的启蒙。
其他文献
即便是一丝轻风  也能吹动  墙上那本斜挂的旧历  时间在风中晃荡  如钟摆,衰老的显现  让我一次又一次  低下头来  看不到很远,我就开始关注  更弱小的事情  我低头时,只需要浇灌  窗前的綠萝  这一刻的黄昏如此生动  想起多年前阅读  一封旧信,青石阶上的脚步声  越来越近  风吹过的日子,落叶满地  我知道自己  正在回来的路上
期刊
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  是无意义的,只是无痕的风  吹过我岁月的门窗  我注视这日常世界  所有的事物  都留下比事物更轻的阴影  我不再追问什么  生命就变得明亮,四季安然  认真地重复每一个日子  在鸟声中早起  等待一场相同的雨  像面对诗歌,在时光中放弃  那些重量的词语  顺从季节的秩序,我能看见  秋天消逝,冬天降临  仿佛是某种衰老的象征  因简单而纯粹  我已坦然于这一切悄然无声  
期刊
2016年6月19日,“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化建设”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诸位专家学者针对当代文学批评问题,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这个小专辑共4篇文章,郜元宝教授的《关于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模糊印象——从的批评与研究说起》是一篇“真诚”之作。他总结梳理了《创业史》在1960初、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两个“阐释高潮”,但这并不是一种考古学的趣味使然,而是在缅怀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形成的优良传统,并反思这个传
期刊
因为教学研究的关系,我时常查阅“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些论著,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印象,不知是否属实,一直未曾与朋友们切磋印证,但又长期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差不多成了一个心结。  这印象就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界批评和研究同时代作家作品,在1960年代初和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达到了两个小高潮,此前此后都不曾有过。  这里仅以上述两个时期对柳青《创业史》的评论与研究为例,但暂且不
期刊
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省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的长篇报告文学《马桑树儿搭灯台——湘西北红色传奇》,在《中国作家》首发,同时由湘潭大学出版社单行出版。这是一部深刻记录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桑植普通百姓参加红军投身革命,为民族独立解放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小历史、微历史,呼唤、铭记用热血与激情书写的历史的作品,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神秘湘西红军长征的重要窗口。纪红建以抵达现场、深入采
期刊
王小波以其先锋性的写作技巧,启蒙意识与性爱书写,成为中国1990年代文化语境生产出的“背叛者”。他既打破传统意识形态的枷锁,又区别于很多先锋小说的虚无性写作,是中国当代文坛“怪异”的存在。王小波死后爆得大名,成了青年人的“精神导师”,自由主义者的旗帜。也有评论者直指王小波的“性爱”写作,认为他阴郁、戏谑,是被西方腐蚀了的“伪自由主义者”,非学理性的批判,实则吸引眼球、彰显自我。不得不说,很多人喜爱
期刊
从性别角度观察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演进历程,就不难发现,伴随着时间脚步的自然推移,优秀女性作家所占有的比例份额,实际上呈现为一种渐趋增大的状况。在所谓的“十七年”与“文革”时期,能够进入文学史关注视野的女作家,寥寥无几,大约只有茹志娟、杨沫、宗璞、刘真等不多的几位。到了“文革”结束新时期起始之后,女作家就以一种异军崛起的方式引起了文坛的高度注意。诸如谌容、张洁、王安忆、铁凝、张抗抗、张辛欣、竹林、刘
期刊
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国语》  不要说死亡的烛光何须倾倒,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  ——海子《月光》  第一次读沈念 的文字是那篇《屋脊塔》:灰色的老城区,一座青色的瘦塔,疲惫又失魂落魄,如这塔下的街区生活的各色人们和那些千奇百怪的故事。这破败苍白的砖塔又是一扇门,一扇进入世界的门。借助这塔,世界敞开。作者的思索、想象借助文字细细道来,婉转细密。这塔如同梵·高那双《农鞋》
期刊
王欢欢:赵老师,很高兴采访您。您在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两个方面都做出了不菲的成绩。您对自己有何评价?  赵炎秋:谢谢。很高兴能与你有这样一个交谈的机会。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成功的学者,从事学术工作三十多年,虽然也出版了十来部书,但真正拿得出手的不过三四部,发表了近两百篇文章,自己比较满意的也不过四五十篇。想想鲁迅、胡适、梁启超等人,常常不免汗颜。  王欢欢:我知道,你们这一辈的学者,经历过文化大革命
期刊
一  诗画关系一直是批评家们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18世纪之前占主流地位的观点一直是诗画同一说。18世纪后半叶之后,诗画差异论逐渐走向前台,占据主导地位。  实事求是地说,两种观点都有自己的理由。诗画同一说侧重的是诗画的共同点,这一共同点是由二者的形象性决定的。两者都追求形象地反映世界,以建构成功的形象作为终极的目标,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①苏轼的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