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目的抑或手段——兼议孟子民本主义的二重性

来源 :学习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6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孟子的眼界中,“民”具有相对性,相对于君是目的,相对于“道”则是手段。这可以从当时重建合理的社会秩序特别是文化秩序的时代主题、“士志于道”的主体自觉以及民本主义、“王道理想”的理论实质中得到证明。孟子的民本主义具有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浙江省温州市银来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九年了.九年来开发了15个地块,开发量高达68万平方米,然而每一个地块都有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时间就是历史,历史有时候是很容易被人
新世纪以来,对于刘少奇党性修养思想的研究从多视角展开,除了一些专门研究刘少奇党性修养思想的论文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有关研究的观点散见于对刘少奇其他方面思想的研究成果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加强形象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树立了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光辉形象。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形象建设历程,在继承和发展我党形象建设的优良传
我国地方立法有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而且地方立法也呈现出多层次性,如何保障这些地方立法合宪,不仅是国家法制统一的问题,也是宪法的权威能否得到维护的问题。合宪性审查不
随着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越来越多,因征地引起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河南省在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快
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处于失范状态。通识教育视阈下逻辑学教育教学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和理性精神。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统一规范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