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身道德素质和价值取向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学生自身缺少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一切与社会和品德相关的教育都要靠教师的灌输与引导,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素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学科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期能为广大教师改进自身教学挂念增强教学有效性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135-01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有一门与其它学科具有明显区别的课程,这就是品德与社会,与其它学科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不同,品德与社会主要集中在学生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社会经验方面的培养上。可以说,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成长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有效性就成了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议题。接下来,笔者将站在教师的角度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这三个方面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希望能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以生为本,立足教材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活动依然被教师所主导。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作为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状态安排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要逐渐从一个主导者转变成引导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于课本教材,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将课堂交给学生,自身只复杂答疑解惑,维护课堂秩序,使教材上的内容能够充分影响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讲授《请你相信我》这一课时,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要让学生明白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言而无信的不良后果以及如何去做到诚实守信。因此,笔者先做了一个引导讲述了一件与自身有关的诚信事件,接着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讲述自身与诚信有关的经历或对诚信的一些看法,由于有了笔者引导学生的发言十分踊跃。在学生讲述过一些事情后,笔者向学生提问如何才能让别人相信自己,这时很多学生开始陈述一些取信于人的方式。最后,笔者带领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内容来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述。这样将课堂交给学生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减少灌输式教学带来的枯燥感,使教学内容能够充分影响学生,最终促进全面成长。
二、小组讨论,多方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与初中高中时期相比由于自制能力较差,经常在课堂上走神、说话,教师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用来维护课堂秩序,结果耽误了教学进度,后面的内容只能粗略的进行讲解,最终影响教学效率。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将学生自身的特点由劣势转换成优势,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讨论交流,从不同角度去学习理解相关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探究,这样既给了学生说话交流的机会,减少了维护秩序花费的时间,又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理解。
例如:在学习《集体的事情谁说了算》这一课时,笔者就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集体的事情谁说了算”这一主题进行讨论探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同时,作为小组本身就是一个小集体学生还可以一边讨论一边将讨论的成果用在自己小组里进行实践检验。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自由去阐述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有效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紧贴生活,增强实践
与语文数学等知识性强的学科相比,品德与社会的实践性显然更强一些。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这一学科特性,只讲理论知识不讲实践操作,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紧贴现实生活,增加实践性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将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经验,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中的民主》这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社会民主的理解,同时在未来能够积极参与到民主活动中,笔者采用了实践式的教学方式。首先带领学生到社区了解基层民主活动,然后请了一位人大代表来对学生普及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最后带领学生设计了一个民意测试问卷,让学生对家庭成员、邻居、路人等进行民意调查。这样实践型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到相关活动中,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了实际行动,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了全面成长。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深远意义,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成长状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设计教学方式,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朱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06):101-102.
[2] 高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1(31):119.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135-01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有一门与其它学科具有明显区别的课程,这就是品德与社会,与其它学科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不同,品德与社会主要集中在学生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社会经验方面的培养上。可以说,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成长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有效性就成了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议题。接下来,笔者将站在教师的角度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这三个方面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希望能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以生为本,立足教材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活动依然被教师所主导。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作为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状态安排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要逐渐从一个主导者转变成引导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于课本教材,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将课堂交给学生,自身只复杂答疑解惑,维护课堂秩序,使教材上的内容能够充分影响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讲授《请你相信我》这一课时,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要让学生明白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言而无信的不良后果以及如何去做到诚实守信。因此,笔者先做了一个引导讲述了一件与自身有关的诚信事件,接着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讲述自身与诚信有关的经历或对诚信的一些看法,由于有了笔者引导学生的发言十分踊跃。在学生讲述过一些事情后,笔者向学生提问如何才能让别人相信自己,这时很多学生开始陈述一些取信于人的方式。最后,笔者带领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内容来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述。这样将课堂交给学生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减少灌输式教学带来的枯燥感,使教学内容能够充分影响学生,最终促进全面成长。
二、小组讨论,多方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与初中高中时期相比由于自制能力较差,经常在课堂上走神、说话,教师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用来维护课堂秩序,结果耽误了教学进度,后面的内容只能粗略的进行讲解,最终影响教学效率。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将学生自身的特点由劣势转换成优势,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讨论交流,从不同角度去学习理解相关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探究,这样既给了学生说话交流的机会,减少了维护秩序花费的时间,又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理解。
例如:在学习《集体的事情谁说了算》这一课时,笔者就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集体的事情谁说了算”这一主题进行讨论探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同时,作为小组本身就是一个小集体学生还可以一边讨论一边将讨论的成果用在自己小组里进行实践检验。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自由去阐述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有效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紧贴生活,增强实践
与语文数学等知识性强的学科相比,品德与社会的实践性显然更强一些。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这一学科特性,只讲理论知识不讲实践操作,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紧贴现实生活,增加实践性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将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经验,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中的民主》这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社会民主的理解,同时在未来能够积极参与到民主活动中,笔者采用了实践式的教学方式。首先带领学生到社区了解基层民主活动,然后请了一位人大代表来对学生普及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最后带领学生设计了一个民意测试问卷,让学生对家庭成员、邻居、路人等进行民意调查。这样实践型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到相关活动中,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了实际行动,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了全面成长。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深远意义,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成长状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设计教学方式,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朱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06):101-102.
[2] 高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1(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