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起“嘉宾失控怎么办”这个话题,BTV生活频道《选择》节目主持人晓艳认为要先给嘉宾分一下类,“嘉宾分两种:专家型和普通人,这两种嘉宾失控的情况不太一样。专家型嘉宾的失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张,因为第一次出镜或者到了陌生环境,感到头晕脑涨,逻辑思维连不上了;另一种是讲得太high了,进入嘉宾的专业领域,他觉得你需要的那段东西必须从头讲才能说清楚,而且业务的分支很多,他会把话题岔得很远。这两种失控我觉得都相对好办,我的经验是在专家型嘉宾失控时我不会停下来说他讲的不对,应该怎样讲。对于因紧张而引发的失控,我会说我们先不录了,先跟嘉宾聊天,让他熟悉环境,在聊天的过程当中切入话题。对于第二种讲得太high的失控,需要主持人对整个节目的框架特别清楚,要及时把嘉宾往回带,但不能生带,生带的话节目剪出来以后所谓的‘场’就没有了,要扎到一个话头,赶快把他引到正路上。”
晓艳曾经主持过四年《生活广角》,现在又在主持《选择》,多年和普通百姓嘉宾打交道,在她看来,最麻烦的失控正是这类嘉宾的失控。“普通人嘉宾很容易进入自己的故事或生活,一进去就拔不出来,而且他们的性格特点很突出,有很多人是很固执或很自我的,因此录节目时失控的情况就特别多。以前我主持《生活广角》的时候经常会碰到普通老百姓来解决家庭纠纷的,比如说:有位老太太录节目的前一周和儿媳妇对骂,被儿媳妇赶出家门。在我问这件事的时候,她不讲,而是从7、8年前儿媳妇进门时她死活不同意开始,一点一点地讲。我会拦她一下:阿姨,上周这件事对您伤害很深吧,咱们谈谈这件事吧。她会说我不是在跟你讲吗,又拉回她的思路,接着从7、8年前开始讲。这种情况是失控的一种。再一种失控是谈着谈着嘉宾火了,双方对骂,一方愤然离场。对于第一种失控,主持人更多的是要以情打动嘉宾,用情和她产生共鸣,把主题拉回来。对于第二种失控,主持人要判断一下,可能有些事冷静的时候不会说出口,情绪失控时反而会爆出新的信息点。所以面对这种失控,可以适当地放一放,判断一下是否会有一些利于节目价值的东西,但不能放大了,真的控制不了了是不行的。”
对于第二种普通嘉宾失控的情况,晓艳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具体的处理方法。“我曾经做过一期节目,一家子来讨论宅基地分配问题,这家的老父亲已经去世,老母亲带着几个孩子来到现场,她还有一个赡养的问题。结果在现场孩子们觉得宅基地分配不公平,吵得一塌糊涂,把80多岁的老母亲丢在一边不管。在这种情况下,出于人道,也出于对老人身体的考虑,首先要做的是给老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她别再受刺激。然后再来解决孩子们的事情。发生争吵一定会有两派,两派都有个带头的,跟两边的沟通非常重要。其实故事讲到这个时候,大体已经能判断出谁有点理,谁又有点理亏。俗话说擒贼先擒王,一定要先把两派的头儿按住了。理亏点但特别嚣张的要让法律专家跟他谈,稍微吃点亏的要让心理专家跟他谈。谈完之后要先拿出一个方案,无论在情上还是理上,在双方初步接受的基础下再回到场上,这才是避免再次争吵的前提。”
最后,晓艳总结出了五个应对嘉宾失控的要点:
1 失控时主持人要有正向的价值判断,失控时主持人的态度更能体现节目气质。
2 一定要冷静,不能被当事人的情绪左右,哭得最大声的未必是受伤最深的,嗓门最大的未必最有理。
3 不要火上浇油,不得当的语言和动作可能引发当事人误会,更加激化对方情绪。
4 善于利用现场资源,不管是心理专家、律师还是工作人员,他们的帮助,如果要更精准,还是需要主持入场上对当事人情绪、形势准确的把握。
5 不要畏惧失控,处理得当的失控,反而会得到观众对主持人和节目的信任。
晓艳曾经主持过四年《生活广角》,现在又在主持《选择》,多年和普通百姓嘉宾打交道,在她看来,最麻烦的失控正是这类嘉宾的失控。“普通人嘉宾很容易进入自己的故事或生活,一进去就拔不出来,而且他们的性格特点很突出,有很多人是很固执或很自我的,因此录节目时失控的情况就特别多。以前我主持《生活广角》的时候经常会碰到普通老百姓来解决家庭纠纷的,比如说:有位老太太录节目的前一周和儿媳妇对骂,被儿媳妇赶出家门。在我问这件事的时候,她不讲,而是从7、8年前儿媳妇进门时她死活不同意开始,一点一点地讲。我会拦她一下:阿姨,上周这件事对您伤害很深吧,咱们谈谈这件事吧。她会说我不是在跟你讲吗,又拉回她的思路,接着从7、8年前开始讲。这种情况是失控的一种。再一种失控是谈着谈着嘉宾火了,双方对骂,一方愤然离场。对于第一种失控,主持人更多的是要以情打动嘉宾,用情和她产生共鸣,把主题拉回来。对于第二种失控,主持人要判断一下,可能有些事冷静的时候不会说出口,情绪失控时反而会爆出新的信息点。所以面对这种失控,可以适当地放一放,判断一下是否会有一些利于节目价值的东西,但不能放大了,真的控制不了了是不行的。”
对于第二种普通嘉宾失控的情况,晓艳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具体的处理方法。“我曾经做过一期节目,一家子来讨论宅基地分配问题,这家的老父亲已经去世,老母亲带着几个孩子来到现场,她还有一个赡养的问题。结果在现场孩子们觉得宅基地分配不公平,吵得一塌糊涂,把80多岁的老母亲丢在一边不管。在这种情况下,出于人道,也出于对老人身体的考虑,首先要做的是给老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她别再受刺激。然后再来解决孩子们的事情。发生争吵一定会有两派,两派都有个带头的,跟两边的沟通非常重要。其实故事讲到这个时候,大体已经能判断出谁有点理,谁又有点理亏。俗话说擒贼先擒王,一定要先把两派的头儿按住了。理亏点但特别嚣张的要让法律专家跟他谈,稍微吃点亏的要让心理专家跟他谈。谈完之后要先拿出一个方案,无论在情上还是理上,在双方初步接受的基础下再回到场上,这才是避免再次争吵的前提。”
最后,晓艳总结出了五个应对嘉宾失控的要点:
1 失控时主持人要有正向的价值判断,失控时主持人的态度更能体现节目气质。
2 一定要冷静,不能被当事人的情绪左右,哭得最大声的未必是受伤最深的,嗓门最大的未必最有理。
3 不要火上浇油,不得当的语言和动作可能引发当事人误会,更加激化对方情绪。
4 善于利用现场资源,不管是心理专家、律师还是工作人员,他们的帮助,如果要更精准,还是需要主持入场上对当事人情绪、形势准确的把握。
5 不要畏惧失控,处理得当的失控,反而会得到观众对主持人和节目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