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校园开满数学智慧之花

来源 :名师在线·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372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让校园开满数学智慧之花。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农村校园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5-0049-02
  引 言
  小学生从步入校门起就踏上了漫漫求学路,如果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其学习效率也就会相对较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进行知识探究。但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其整体水平还比较弱,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也比较差。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还要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小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朝理性思维转化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小学是学生智力发育的关键阶段,而小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快。在这一时期,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知识学习有很大的帮助[1]。随着数学知识学习难度的提升,数学思维也越发重要。在高学段数学学习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得尤为吃力。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差,对于很多知识还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在数学学习中问题较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重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逐渐摆脱对家长和教师的学习依赖。小学只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可以为未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但也有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较差。这和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农村存在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面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时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采取更加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比如,对于数学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他们大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如果学生对某一数学问题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此外,教师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就难以满足每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而实施开放性、层次化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即为思维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设计相对简单的思维训练,为思维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设计难度较高的训练,从而确保每位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都能得到显著提升。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传统课堂教学完全是由教师来主导的,且教师往往根据课程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尽管这样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小学高年级学习中,学生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数学成绩也开始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在每次讲解新知识之前,教师都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此外,对于传统的数学作业,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还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这样不仅难以达到良好的练习效果,对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也没有任何帮助。因此,教师要设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学生每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都能从中获得成就感,这对于学生数学兴趣的提升也非常有帮助。
  (三)注重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指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因此,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引导,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很强,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思考和提问。面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进行提问。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时,在讲解课本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每天都是怎么来上学的,一般会走哪条路,花费多长的时间?”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除了这条路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路”“不同的路会有什么样的区别”,然后引导学生在纸上画出家和学校的大概位置,并画出自己常走的路,并让学生分析走不同的路,在位置和方向上会有什么不同。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了循序渐进的思考,有效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提问,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提问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进行反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四)加强学生合作探究,拓展学生思维
  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农村小学生的视野开阔程度远不如城市小学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合作探究式教学。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擦出思维的火花。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从而拓宽学生思维[4]。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求解”时,教师就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表面积的求解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会采用所有平面的面积相加的方式,也有的学生会采用相同表面积先相加,然后结果再相加的方式。不同的求解方式也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听取他人的观点和想法的过程也是拓宽自己思维的过程。個人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交流沟通,才能逐步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组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还要做好引导,在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和方向时,及时给学生提供几个思考问题,以便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此外,由于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偏离学习主题。这就需要教师实时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
  结  语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进而使农村校园开满数学智慧之花。教师应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锻炼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黄友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545(01):140.
  钱雯柔.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239.
  王海侠.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27):80-81.
  张颖颖.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初探[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91.
  作者简介:程新美(1976.1-),女,山东东营人,小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在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中,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并不理想,对于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较注重传统教学,急功近利,课外阅读教学更是不尽如人意。笔者所任教的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的课外阅读极不理想,本人深感要改变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落后现状的必要。那么如何对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呢?  古人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幽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笔者就攻克阅读这门学问浅谈一些陋见。
期刊
语文课上要讲字、词、句、篇,要用上语文的手段听、说、读、写,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写。而多读是学习语文之根本。那么,怎样做才能把多读、读好落到实处呢?笔者谈一点看法。  一、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要切实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课标”规定的各学段首要的阅读教学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多种形式的情境教学  一、深入生活,创设想象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模式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利用想象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的经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等,都可以做为学习的资源。初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更喜欢和生活有关的文章。陶行知先生说过:“脱离生活的教育是鸟笼的教育。”要设计情境把教材和学生的生活沟通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宝库,深化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中学语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动手实际、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可能性”教学为例,探究了小学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目标引领;小组合作;分层达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5-0023-
期刊
摘 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教师要重视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小学生在数学实验中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并能够利用数学思维来看待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论述了笔者对小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价值追求;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转变,已经由以往的“主导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一节教学环节条理紧凑、引人入胜的好课,教
期刊
词汇教学是比较乏味的。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英语词汇,继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深入,词汇教学当然也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其教法需要不断地改进或发展。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1、教师孤立教词,讲得过多。  孤立地教词、孤立地讲解,是以往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这种教法让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时间,使学生记忆一堆互不联系
期刊
摘 要: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既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遣词造句能力的重要方法。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使学生运用相应的技巧进行阅读,从而感受到课外阅读蕴含的美。本文将以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为立足点,探索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期刊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翻译艰涩、语句不通、教学效率低下等等。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一、文言文的特点与难点  文言是我国古代各种文献资料所使用的
期刊
摘 要:低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要把握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并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重视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具体而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情境导入中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操作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巩固应用中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  关键词:形象思维;认识线段;情境创设;操作探究;巩固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