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位曾与毛主席有过9次见面纪录的女性,她曾师从梅兰芳、程观秋等,她是曲剧第一代登台的女演员,她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秀玲。
曲剧,俗称高台曲、曲子戏,是由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而成,汝州乃著名的曲剧之乡,有着“书山曲海”的美誉,地处豫西南腹地,汝州四宝“汝石、汝瓷、汝帖、汝粉丝”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
1935年出生的王秀玲就在这个“戏窝子”里创造了中国曲剧的奇迹。王秀玲6岁便随父学唱曲剧,9岁时主演《七仙女》一举成名。王秀玲扮相秀丽,音质甜美,她的唱腔清丽柔婉,吐字清晰,表演声情并茂,内蕴饱满,是曲剧闺门旦的优秀代表人物。
1955年,郑州市曲剧团成立后排演第一部大戏《红楼梦》,为了演好林黛玉,靠自学识字的王秀玲硬是把小说《红楼梦》及有关连环画、仕女图看了一遍,努力掌握林黛玉不同凡俗、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红楼梦》上演后,产生了轰动效应,场场爆满。她忧伤、哀怜的眼神,细腻、委婉的唱腔,使活脱脱一个林妹妹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1956年,王秀玲在文化部戏曲演员讲习班受到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大师的指点,此后她的表演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到河南视察,看了这部戏后说:“这个小女孩演得不错,真是个‘活林黛玉’。”
继林黛玉之后,王秀玲又拿出了新作《风雪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欢快、喜悦、甜美的高秋芳,完成了自己的又一个代表作,1981年该剧还被河南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1959年,郑州市曲剧团带着《红楼梦》、《风雪配》等剧目晋京汇报演出,原计划只演10场,但没想到现场效果出人意料,最后在中南海怀仁堂、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等剧场连演50场,轰动整个京城,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王秀玲从艺以来主演过100余部传统戏和现代戏,不知有多少观众曾被她的舞台形象所征服。1975年,王秀玲开始收徒。在河南省首届曲剧艺术节上,有10位演员被评为“河南曲剧十大名旦”,其中的7位均是她的弟子。2006年,王秀玲和张新芳、马骐一起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
如今,退休后的王秀玲参加了“老年乐”艺术团,经常到戏迷活动中心为喜爱她们的观众演出。王秀玲说自己别无所求,只想再为曲剧发挥点余热,教出几个有成绩的徒弟也就知足了。(中央电视台七套《多约》栏目供稿)
曲剧,俗称高台曲、曲子戏,是由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而成,汝州乃著名的曲剧之乡,有着“书山曲海”的美誉,地处豫西南腹地,汝州四宝“汝石、汝瓷、汝帖、汝粉丝”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
1935年出生的王秀玲就在这个“戏窝子”里创造了中国曲剧的奇迹。王秀玲6岁便随父学唱曲剧,9岁时主演《七仙女》一举成名。王秀玲扮相秀丽,音质甜美,她的唱腔清丽柔婉,吐字清晰,表演声情并茂,内蕴饱满,是曲剧闺门旦的优秀代表人物。
1955年,郑州市曲剧团成立后排演第一部大戏《红楼梦》,为了演好林黛玉,靠自学识字的王秀玲硬是把小说《红楼梦》及有关连环画、仕女图看了一遍,努力掌握林黛玉不同凡俗、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红楼梦》上演后,产生了轰动效应,场场爆满。她忧伤、哀怜的眼神,细腻、委婉的唱腔,使活脱脱一个林妹妹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1956年,王秀玲在文化部戏曲演员讲习班受到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大师的指点,此后她的表演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到河南视察,看了这部戏后说:“这个小女孩演得不错,真是个‘活林黛玉’。”
继林黛玉之后,王秀玲又拿出了新作《风雪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欢快、喜悦、甜美的高秋芳,完成了自己的又一个代表作,1981年该剧还被河南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1959年,郑州市曲剧团带着《红楼梦》、《风雪配》等剧目晋京汇报演出,原计划只演10场,但没想到现场效果出人意料,最后在中南海怀仁堂、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等剧场连演50场,轰动整个京城,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王秀玲从艺以来主演过100余部传统戏和现代戏,不知有多少观众曾被她的舞台形象所征服。1975年,王秀玲开始收徒。在河南省首届曲剧艺术节上,有10位演员被评为“河南曲剧十大名旦”,其中的7位均是她的弟子。2006年,王秀玲和张新芳、马骐一起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
如今,退休后的王秀玲参加了“老年乐”艺术团,经常到戏迷活动中心为喜爱她们的观众演出。王秀玲说自己别无所求,只想再为曲剧发挥点余热,教出几个有成绩的徒弟也就知足了。(中央电视台七套《多约》栏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