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在农村小学,由于受许多客观因素制约,学生的课外阅读让人担忧,让人深思。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思考
阅读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重要基础素养,阅读是学生终身成长的重要路径。在“双减”大背景下,为学生开展深层次阅读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解决了“没时间读”的突出问题。通过课后服务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阅读活动,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入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等读书观的重要方面。
书香浸润童年,阅读丰富人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使学生受到情感陶冶,思想认识提高,享受审美乐趣。可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在农村小学,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课外阅读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为此,要缓解这种状况,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才会有阅读的意向。那么,要把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该怎么做呢?家庭环境非常重要,家长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做好学生的榜样,当好学生的陪读员。如果家庭中缺乏这种氛围,怎么能指望学生也喜欢看书呢?
在农村,很多家长认为看课外书浪费时间,根本不给孩子买,认为课外书是闲书,看了就会影响学习,一旦发现,就会制止,甚至毁掉,学生根本不敢在家里看书。而在笔者班上有一些家长就是这样,每学期建议读的几本课外书,不给学生购买,认为看课外书,倒不如多刷一些练习题,反正看课外书对学习的提高没有帮助。有时学生在家里看课外书,被家长发现了,少不了一顿挨骂,甚至没收书本。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家长沟通,转变他们的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跟学生讲历史故事,中外名人故事,,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校为了创设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每天下午两点至四点开放图书室,让学生自由借书。每个教室布置班级图书角,图书来源主要是学校图书室,或者是学生互相交换,这样既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读书环境。班级图书角一个月换一次书,并规定了每天中午有半小时作为阅读书籍的时间,让学生写好读书心得,学校还定期收集各个年级的心得进行评比,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还会举办经典诵读比赛。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与学生共读。教师与学生共读,既可以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开展课外阅读,把语文课堂教学向外延伸,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重视阅读,阅读越多的课外书,语文水平就越高。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在阅读方面加大力度。平时上课的时候,笔者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让他们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除了学好语文书的范文,笔者还会延伸到有关的课外书。很多学生有读书的欲望,但是不知道读什么书。这时,我们就应该适当引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同时,笔者还会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笔者认为,选择课外读物可以与课堂的语文学习相配合,可以从课文体裁、题材、内容、情节及写作方法等方面考虑,也可以从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阅读兴趣和閱读水平等方面考虑。如,课内学习了朱自清的《匆匆》,可补充《背影》和《荷塘月色》;学习了《草船借箭》,可推荐读《三国演义》;学习了外国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可推荐读《爱丽丝漫游奇境》。在语文教学中,笔者还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因为在课外时间,学生都是自由阅读,笔者还会去了解他们都读些什么书,对于不适合学生读的书或不健康的书,会正确引导,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指导要领,达到阅读效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读书不仅要讲究效率和质量,还要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于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方法包括精读和略读。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要领,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上课教学课文的时候,笔者会要求他们把课文先快速浏览一遍,遇到不懂的要做好批注,大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教会他们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细品课文,从而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并教会他们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读课外书。总之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然后再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每读完一章节或一本课外书写下读书心得,真正做到读有所得,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个星期,笔者在班上会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既交流这周读了些什么书,又交流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心得,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
总之,课外阅读非常重要,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三者合一,正确引导,长期狠抓,落实到位,才能有成效,并提高语文水平。因此,我们要守住和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个阵地。通过阅读等活动,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伟.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J].小学教学参考,2008(6):54.
[2]刘书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及施教方略浅探[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4.
[3]秦红燕.试论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7(3).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思考
阅读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重要基础素养,阅读是学生终身成长的重要路径。在“双减”大背景下,为学生开展深层次阅读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解决了“没时间读”的突出问题。通过课后服务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阅读活动,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入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等读书观的重要方面。
书香浸润童年,阅读丰富人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使学生受到情感陶冶,思想认识提高,享受审美乐趣。可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在农村小学,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课外阅读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为此,要缓解这种状况,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才会有阅读的意向。那么,要把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该怎么做呢?家庭环境非常重要,家长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做好学生的榜样,当好学生的陪读员。如果家庭中缺乏这种氛围,怎么能指望学生也喜欢看书呢?
在农村,很多家长认为看课外书浪费时间,根本不给孩子买,认为课外书是闲书,看了就会影响学习,一旦发现,就会制止,甚至毁掉,学生根本不敢在家里看书。而在笔者班上有一些家长就是这样,每学期建议读的几本课外书,不给学生购买,认为看课外书,倒不如多刷一些练习题,反正看课外书对学习的提高没有帮助。有时学生在家里看课外书,被家长发现了,少不了一顿挨骂,甚至没收书本。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家长沟通,转变他们的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跟学生讲历史故事,中外名人故事,,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校为了创设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每天下午两点至四点开放图书室,让学生自由借书。每个教室布置班级图书角,图书来源主要是学校图书室,或者是学生互相交换,这样既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读书环境。班级图书角一个月换一次书,并规定了每天中午有半小时作为阅读书籍的时间,让学生写好读书心得,学校还定期收集各个年级的心得进行评比,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还会举办经典诵读比赛。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与学生共读。教师与学生共读,既可以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开展课外阅读,把语文课堂教学向外延伸,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重视阅读,阅读越多的课外书,语文水平就越高。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在阅读方面加大力度。平时上课的时候,笔者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让他们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除了学好语文书的范文,笔者还会延伸到有关的课外书。很多学生有读书的欲望,但是不知道读什么书。这时,我们就应该适当引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同时,笔者还会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笔者认为,选择课外读物可以与课堂的语文学习相配合,可以从课文体裁、题材、内容、情节及写作方法等方面考虑,也可以从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阅读兴趣和閱读水平等方面考虑。如,课内学习了朱自清的《匆匆》,可补充《背影》和《荷塘月色》;学习了《草船借箭》,可推荐读《三国演义》;学习了外国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可推荐读《爱丽丝漫游奇境》。在语文教学中,笔者还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因为在课外时间,学生都是自由阅读,笔者还会去了解他们都读些什么书,对于不适合学生读的书或不健康的书,会正确引导,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指导要领,达到阅读效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读书不仅要讲究效率和质量,还要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于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方法包括精读和略读。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要领,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上课教学课文的时候,笔者会要求他们把课文先快速浏览一遍,遇到不懂的要做好批注,大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教会他们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细品课文,从而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并教会他们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读课外书。总之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然后再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每读完一章节或一本课外书写下读书心得,真正做到读有所得,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个星期,笔者在班上会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既交流这周读了些什么书,又交流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心得,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
总之,课外阅读非常重要,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三者合一,正确引导,长期狠抓,落实到位,才能有成效,并提高语文水平。因此,我们要守住和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个阵地。通过阅读等活动,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伟.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J].小学教学参考,2008(6):54.
[2]刘书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及施教方略浅探[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4.
[3]秦红燕.试论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