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经验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yo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咳嗽是中医内科门诊的常见病证,也是肺系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外感或内伤,导致肺气失于宣发或肃降,则肺气上逆而出现咳嗽。张庆老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对外感咳嗽的中医治疗颇有心得。认为外感咳嗽以邪实为主,治疗故以祛除外邪为主,邪去则正安;风邪为百病之长,风邪兼夹他邪为患而咳嗽,在治疗上因势利导,用药以风药祛邪,开宣肺气为要;以干咳为主的外感咳嗽,燥邪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治以轻宣外燥,佐以润肺止咳之品;同时从脏腑理论出发,主张治疗外感咳嗽不离于肺,肺、咽喉、鼻多靶点同病同治,其中外感咳嗽合并喉咽疾患者,常配伍“六味汤”祛风利咽。整体与局部同治,最终祛除外邪,恢复肺脏宣发和肃降的生理功能。

【关键词】外感咳嗽;风邪;燥邪;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01-02
  张庆是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成都市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名中医,成都市第四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育指导老师。张庆老师具有多年行医经验,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
  咳嗽是中医内科门诊的常见病证,是肺系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内经》认为咳嗽是肺的病变,《素问·宣明五气论》说:“肺为咳。” 张庆老师认为,外感咳嗽以邪实为主,治疗以祛除外邪为要,邪去则正安;其中风邪为百病之长,外感咳嗽多因风邪兼夹他邪为患,治疗上重视因势利导,用药善以风药开宣肺气;以干咳为主的外感咳嗽,燥邪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治疗以轻宣外燥为主,佐以润肺止咳之品;以脏腑理论为基础,主张治疗外感咳嗽不离于肺,肺、咽喉、鼻多靶点同病同治,其中外感咳嗽合并喉咽疾患者,常配伍“六味汤”祛风利咽。整体与局部同治,最终祛除外邪,恢复肺脏宣发和肃降的生理功能,则咳嗽自止。
  1中医对外感咳嗽的认识
  咳嗽是一个以症状命名的病证,凡是以咳嗽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者,都可以诊断为咳嗽,但须除外因肺胀、肺痈、肺痨而有咳嗽表现者。
  《素问·宣明五气论》:“肺为咳。”明代张景岳认为“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景岳全书·咳嗽》:“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脏,此肺为本而脏为标也。”外感咳嗽主要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犯肺所致1。感受六淫之邪,邪气内舍于肺,肺气上逆而咳嗽起,外感咳嗽通常起病急,病程短,兼有相应的外感症状。
  外感六淫均能致人咳嗽,风邪咳嗽:咳嗽鼻塞喷嚏,咽痒,或痉挛性咳嗽,语未竟而咳。寒邪咳嗽:咳嗽,声音嘶哑,头颈强痛,形寒怯冷,或遇寒而咳甚。湿邪伤肺:咳嗽而身体沉重,头昏如蒙,肢體骨节酸痛。燥邪伤肺: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难以咯出,口干舌燥鼻腔干燥。火热伤肺:咳嗽痰液粘稠难出或痰中带血,咽喉肿痛,心烦口干,尿赤。六淫邪气单独致病者少,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外邪兼夹致病伤人。
  2西医对咳嗽认识
  近年来,现代医学根据咳嗽所发生的时间将咳嗽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为3~8周, 慢性咳嗽﹥8周。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主要有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后咳嗽(PIC),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ACS)等;慢性咳嗽的病因较多,根据胸部X线检查有无异常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为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 另一类为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且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者, 即通常所说的慢性咳嗽,主要有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ACS)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GERC) 、变应性咳嗽 (AC) 等, 另外,心理性咳嗽及慢性咳嗽高敏综合症也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2。
  3外感咳嗽的辨治
  3.1风邪是外感咳嗽的主因,治疗以祛风宣肺为主
  “风为百病之长,为阳邪、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张庆老师认为,在外感咳嗽中,多以风为先导,挟寒、热、燥等外邪从口鼻或皮毛入侵,导致肺气失于宣发与肃降,肺气上逆而出现咳嗽。以风邪为主的咳嗽,多具有阵发性、挛急性、咽痒的风动性特点3;临床有偏寒偏热之不同,其中风寒咳嗽症见咳嗽,恶寒头痛,痰白稀薄,咽痒,鼻塞喷嚏,流清涕,骨节酸痛,或有发热,舌苔白,脉浮。治以三拗汤、止嗽散、杏苏散、二陈汤等加减,主要以桂枝、荆芥、防风、紫苏等药以宣透表邪;以杏仁、白前、桔梗温肺化痰止咳,宣降肺气;以枳壳、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化痰。若表邪重或兼喘者需用麻黄,年老或年幼者多用炙麻黄绒,风寒挟湿需加羌活、苍术;若兼气虚者,可加党参;若风寒外束,肺热壅盛,症见咳嗽气逆而喘,恶寒鼻塞,身热,痰黄舌红脉滑数者,为外寒内热,宜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风热咳嗽症见咳嗽痰黄或稠,咯痰不爽,口干,咽痛,鼻流黄涕,恶风汗出,或发热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治以桑菊饮、银翘散等加减,多以桑叶、菊花、薄荷、金银花、忍冬藤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前胡、浙贝母、竹茹清热化痰止咳;射干、玄参、牛蒡子等解毒利咽;声音嘶哑者加蝉蜕、木蝴蝶等利咽开音;肺热盛者加桑白皮、知母、栀子等以泻火解毒;若夹有暑湿则加杏仁、薏苡仁、香薷、藿香、佩兰、六一散之类芳香化湿之品,以醒脾解暑。   3.2干咳为主的外感咳嗽,燥邪是重要致病因素
  以干咳为主症的外感咳嗽,燥邪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其类金……其令燥,其脏肺……其病咳”。燥邪伤肺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即秋燥当令。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燥胜则干”,刘完素也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故张庆老师认为,以干咳为主的外感咳嗽患者,多与燥邪伤肺相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因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室内空调等电器的使用频率较多,改变了人体的生活环境;且有空气质量不佳,骑车尾气、雾霾、沙尘,等异常天气之外因,不良生活习惯如嗜食麻辣辛香、吸烟,生活不规律如长期熬夜,饮水量不足等内因,均是导致 “燥病”发生的基础,从门诊观察来看,四季均有燥邪伤肺而令人咳者。畅达等认为,肺为娇脏,亦属燥金之脏,同气相求,肺气一旦被燥邪所伤,则治节失度,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则失调。同时,燥伤肺阴,津液受损,气血运行受阻,五脏六腑皆能为其所累。肺主宣发肃降,不耐寒热温凉。外感温燥之邪,燥邪伤肺,损伤肺津,肺失宣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候4。燥邪主要是偏热5,燥邪伤肺的咳嗽,偏于温燥者居多,症见干咳为主,或咳嗽少痰,略有粘痰而不易咯出,伴咽干咽痛,鼻干唇干,咳甚则气急胸痛,舌苔薄黄而干,舌尖红,脉细数或无明显变化。治疗法则上,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燥者濡之”。张庆老师常用桑杏汤、清燥救肺汤加减,以桑叶、淡豆豉轻宣燥热,杏仁、贝母宣肺化痰,枇杷叶、瓜蒌壳等清热化痰止咳,梨皮、玉竹、沙参、麦冬、天花粉等养阴润肺生津,紫菀、款冬花、百部等润肺止咳化痰,火麻仁、阿胶等滋阴润肺;若燥热甚,烦
  渴重者需加石膏清泄肺热,知母、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但用药不可过于寒凉,否则有凉肺凝津,克伐脾胃之弊。燥邪偏于凉燥者可用杏苏散加减,用药宜轻,不可过于苦辛温燥,以免有进一步伤津之弊。
  3.3 外感咳嗽不离于肺,肺、喉咽、鼻多靶点同病同治
  外感咳嗽所涉及病位,总关乎肺,《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肺病者,喘咳逆气”。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变动为咳”。现代医学也认为,UACS/PNDS是引起咳嗽最常见病因之一,其基础疾病以鼻炎、鼻窦炎为主,可能还与咽喉部的疾病有关,如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喉源性咳嗽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不外乎内因、外因、内外因,且多与“内风”“外风”密切相关,同时可兼夹它邪致病6。张庆治疗外感咳嗽,着眼于整个肺系, 治疗时重视照顾鼻、咽喉等处的病变及临床症状,例如外感咳嗽常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如流涕、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常加用细辛、白芷、酒川芎、辛夷等药宣通鼻窍;平素易感,体质不佳,肺气不足者,合用玉屏风散以补益肺气,扶正祛邪;若有咽痛、咽痒、声音嘶哑、咽喉不适感、频繁清嗓等喉咽部的症状,治疗时常加川射干、玄参、木蝴蝶、蝉蜕等药,或半夏散及汤、半夏厚朴汤、玄麦甘桔汤等。也可抓住“咽痒则咳”这一典型症状, 临证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运用喉科六味汤加味化裁7以祛风利咽,化痰止咳。六味汤出自《喉科指掌》,由荆芥、防风、僵蚕、薄荷、桔梗、生甘草组成,六味汤被称为“咽喉七十二症总方”,“治一切咽喉,无论红白,初起之时,潄一服可愈。”服用此方时,嘱患者不宜久煎,以免丢失药效,服用之时宜温服,徐徐入口,连连漱下,不可大口一气吃完,可使该方发挥最大疗效。
  4验案举例
  4.1李某某,女33岁,于2019年5月23日就诊,诉咳嗽1周,白天及夜间均频繁咳嗽,遇风时咳嗽加重,咳嗽时有痰,痰少色黄,伴活动后气喘、胸闷,休息后减轻,觉咽部疼痛,咽喉部有异物感,背心痛,微恶寒,咳甚时略有头汗,查见舌红苔黄,脉滑微数。诊断为风寒外闭,肺热壅盛,处以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10g,生石膏20 g,燀苦杏仁10 g,川射干10 g,忍冬藤30 g,连翘20 g,蜜款冬花10 g,浙贝母20 g,桑白皮15 g,蜜紫菀10 g,蜜百部15 g,薄荷10 g,桔梗10 g,炒僵蚕10 g酒黄芩15 g,生甘草10 g。予付3劑,于5月27日复诊,诉咳嗽已明显减轻,晨起及夜间有阵发性咳嗽,刻下痰色微黄,痰量减少,气喘及胸闷明显好转,咽痛大减,咽部有异物感,无明显出汗及恶寒症状,背心不痛,舌红苔薄黄,脉滑,续以上方减紫菀及连翘,加厚朴15g,半夏10g,木蝴蝶5g,再服用3剂,之后未在复诊,1周后电话回访,患者诉上症状已缓解,已恢复正常工作。
  4.2刘某某,男,61岁,于2019年9月20日就诊,诉反复咳嗽3月,晨起时咳甚,阵发性干咳为主,偶尔咯白少许黄色粘稠痰,痰液不易咯出,伴咽痒不适感,说话时咽痒明显,常觉口鼻及咽部干燥,喉咙有异物感,声音略嘶哑,无明显潮热盗汗等症状,舌红苔薄黄,脉细微浮。患者有长期吸烟史,胸部X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张庆老师认为患者咳嗽虽久,但是仍有表象,属温燥伤肺,邪在上焦,咽喉不利。故处方以桑杏汤合六味汤加减:桑叶10g,杏仁10g,浙贝母15g,南沙参15g,炒栀子10g,前胡10g,射干10g,炒僵蚕10g,薄荷10g,桔梗10g,麦冬15g,天花粉15g,蜜紫菀10g,蜜款冬花10g,玄参20g,防风10g,木蝴蝶6g,生甘草6g,予服4剂。于9月25日复诊诉服用上方后症状即明显缓解,续予上方3剂,患者未再复诊,1周后电话回访患者诉咳嗽及咽部不适等症状均已缓解。
  5结论
  外感咳嗽是中医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外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其中以风邪和燥邪为主。外感咳嗽为风寒咳嗽者,可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若风寒外束,肺热壅盛,咳嗽而喘者为外寒内热,宜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风热咳嗽用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干咳为主症的外感咳嗽多与燥邪相关,偏于温燥者居多,治疗用桑杏汤加减。治疗外感咳嗽,应着眼于整个肺系, 肺、鼻、咽喉同病同治,如伴有流涕、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者加用宣通鼻窍药;若有咽痛、咽痒、声音嘶哑、咽喉刺激感或不适、频繁清嗓症状者,抓住“咽痒则咳”这一典型症状,可予喉科六味汤随证加减,六味汤不宜久煎,应小口频服含潄而下。值得注意的是,咳嗽是人体为了畅通肺气,排出病邪的一种表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治疗外感咳嗽宜“因势利导”,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采用“宣通肺气、疏散外邪” “轻宣外燥、润肺止咳”的方法,不可早用收涩药物,避免关门留寇。
  参考文献:
  [1]方药中, 邓铁涛, 李克光, 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30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5)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 (5) :323-340.
  [3]梅丽俊;于佩雯;梁启军.风咳与燥咳的辨证与治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年:95-97
  [4]张云芳;张明;畅达.畅达教授治疗燥咳临床经验.陕西中医.2017年:115-117
  [5]梅丽俊;于佩雯;梁启军.风咳与燥咳的辨证与治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年:95-97
  [6]吕志超;张佑;刘晓静.喉源性咳嗽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北京中医药.2019年:103-105
  [7]张伟;吴海兰.喉科六味汤加味治疗喉风咳临床体会.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年:93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研究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将自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纳入此次实验研究当中,参照随机奇数偶数法分组原则进行分两组处理,对照组使用舒利迭粉吸入治疗,联合组另外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取得的疗效差异进行对比。结果:虽经不同方案治疗,但两组患者的FEV1、PEF、FVC、ECP、IL-6、TNF-α指标水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加糖皮质激素用于老年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入院的96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08%: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呼吸困难4例、恶心呕吐2例、心率失常2例、昏迷1例;观察组有效率为95.83%:显效30例、有效16
期刊
【摘 要】目的:对Pinnacl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剂量学进行验证,以对其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Pinnacl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数学模型的计算和实验测量输出因子进行对比,同时采用荷兰辐射剂量测量委员会推荐的剂量学验证分析标准,在有关测试项目设计基础上对Pinnacl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剂量计算精度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显示,当前确立的Pinnacl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剂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药剂师干预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医嘱用药,不采取药师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在按照医嘱用药基础上选择药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合理用药情况以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在合理用药人数方面,对照组与干预组合理用药率分别为70.0%,95.0%,干预组明显更多(P<0.05),在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羟考酮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羟考酮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经过麻醉后对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苏醒时间,VAS 评分以及丙泊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前联合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和托特罗定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留置双J管致术后膀胱过度活动(OAB)的效果。方法:对116例PCN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9例,术前2天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口服qd,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胶囊4mg口服qd至术后拔除双J管。B组57例,术后给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及托特罗定至术后1周。结果:A组术后OAB发生率 71.19%,症状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三味豆蔻汤散对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4例失眠症作为实验样本,依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n=47)和治疗组(n=47),对照组选择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选择三味豆蔻汤散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经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两组患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小儿智力糖浆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4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实验组患儿采取小儿智力糖浆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45%比对照组59.09%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31-01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令人头痛的慢性疾病,人体一旦患有高血压,那就需要做好终生和高血压进行战斗的准备,会需要终生服药进行治疗。服用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通常可以帮助一些患病多年的病患有效延缓一些并发症的发作时间,比如:冠心病、心梗、脑中风及尿毒症等病症。但同时是药三分毒,所以大家需要了解一下长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和对比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治疗高血脂症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高血脂症患者92例,其入院时间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之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参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在并发症发生概率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