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1987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首先,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再次,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1 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科学知识的创新充满勇于进取的人文精神,记载着人类发明、创造的光辉历史,凝聚着人类思索与奋斗的成功经验。它既有巧夺天工的构思,传承着人类的聪明与机智,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认识,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总之,知识蕴藏着丰富的智力因素,是我们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广义的创造,是从个人的活动来考察的,是指个人从事的活动和思维,只要相对于自己的过去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突破性的,就是创造性活动。学生在学校里要培养的创造性,就是这种广义上的创造性。创新是建立在创造结果基础之上,是对具有原创性东西的有限的具体地应用,它不能给事物以生命的起点。只有创新才能使其踏上尽善尽美之路。
  
  2 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中学教师回归课本知识体系,以达到“减负提质”之目的。历年高考试题并不是课本知识内容的简单再现,而是取材于课本,加以变化提高而得到的。
  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崭新途径。例如,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或因内容相似相近,或因形式相似相近,易造成混淆,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教学,就能促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联系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学会客观地评价事物,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类比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经类比能使知识向更深的层次或更广阔的领域迁移,拓展。在教学中,若教师从知识的顺延、从属、引伸、互逆、相似等方面考虑和发掘类比因素,进行类比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充分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构建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的综合性就决定了思维活动发展的多样性。
  运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处理课本的例题、习题,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深入挖掘创新素材和其潜在功能。在保持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索能否得出更深刻,更广泛的结论,或改变命题条件,结论的若干元素,组成新型的更一般的命题,并探究其正确性,不落俗套,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另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纵向延伸,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递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所以,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思维的新视角,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向往科学,追求真理。学生的创造意识也会随着培养起来。
  
  3 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水到渠成。
  教育激励常常有如下的几种方式:①榜样激励,要以学生中创新的事例为榜样,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②前景激励,青少年学生向往美好的理想,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开拓前进的道路。③参与激励,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才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表现激励,勇于表现自我是青少年的特点,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特长,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好与技能产生了无形的推动力。⑤竞争激励,有竞争才有发展,同学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发挥了主体作用,有效的推动了数学创新活动的开展。⑥成功激励,成功给人带来光荣、幸福等美好的感受,更能鼓励成功者不断进取,发展了同学的创造性。⑦表扬激励,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师教学要温故知新,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作业中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反映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作业评讲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因势利导,反映学生多种思维(方法)解题的创造性,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力求打破常规,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思维活动中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这三者的有机统一。选择是解开人类思维创造之谜的第一把钥匙。创造性思维中的突破不仅仅是为了使现存的体系危机四伏,而是为了导致新的思想大厦拔地而起。人的创造活动是受重新建构后的新思想体系指导。
  创造思维的新视角,重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形成运动变化的观点,掌握归纳与转化的方法。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较弱,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应有的展示。因此,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而如何去掌握知识,越来越引起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我们的数学课堂应更多的去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它能让一滴水变成无边无际的大海。在新课改进程发展得如火如荼、风风火火的今天,培养学生想象力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新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培养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人才,要使学生的头脑不呆板、
期刊
爱迪生认为:创造发明来源于一分灵感和九十九分的血汗。这“血汗”就是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即非智力因素的一种体现。而教学实践也使我们看到,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水平不同的各类学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对智力因素不太好的学生影响更为突出。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从小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而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幸福感,不啻是一种较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好方法。    1 先指路,再走路
期刊
1 语文课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简单地背诵,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创新的园地,必须首先解决现今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中存在的几种问题。  1.1 “一刀切”的问题。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异,不管有些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另一些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学生所作无用功较多。 
期刊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70~71。  教学目标:①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②初步掌握实地测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准备:卷尺、米尺、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让学生实地测量本校操场跑道的长度。  活动导学    1 引旧探新    师:同学们,你们昨天分组测量了学校跑道的长度,用的是哪个长度单位呢?
期刊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由“应试教育”真正转向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和突破口。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制定(或确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1 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的前提依据    1.1 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通常是指与学生智力发展相关的认知目标、与学生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情感目标和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发展有关的技能目标。这是教师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的前提依据。即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教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把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时代。作为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重要基地的教育,必将处于知识经济的基础和前沿。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具有超前性质的教育需要进行一系列深层次的调整和改革。    1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已进入因特网的时代,我
期刊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  从高中学段来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是有阶段性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高一至高三时间意义的阶段;二是指从审美感知力到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本文要探讨的阶段既不单指时间意义的阶段,也不单指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而是二者
期刊
合作学习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小组共同学习的形式。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倡“以人为本”,全体得到发展。学生两两三三一组,相互指导、相互学习,分享材料和成果,高出一般的个别学习结果。合作学习不仅是行动上的合作,还是知识资源的共享和学习方法相互借鉴和交流的合作。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呢?    1 精心搭配,创建高效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看合作小组的
期刊
【摘 要】 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旨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德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在新的一形势下,在更加重视“做人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做人教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德育 做人教育 课改 生活    众所周知,做人是人才的基础,人才是做人的深化,德育就是为了学生打好做人基础。因此,德育其实就是“做人教育”(文中姑且就用这样的说法)。古人云:师者,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