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难,究竟难在何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dd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白的《蜀道难》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篇经典名作,对于诗中的“蜀道难”究竟“难”在何处,读者见仁见智,有许多不同的理解。笔者在文中对文本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个性化解读。
  【关键词】《蜀道难》 解读 古典诗词
  
  历来在对《蜀道难》一诗的解读中,都把蜀道之难根据课本的三段解读为一叹高而难行,二叹险而可畏,三叹战祸之烈,我以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原诗本是没有分段的,课本上的分段是编者所为,我以为对蜀道之难的解读没有必要拘泥于这样的分段。把全诗作为一个整体,我做了这样的解读:一叹开辟之难,二叹行走之难,三叹安居之难,下面结合具体的内容来分析。
  开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大家都比较认同此句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特别是“危”字,很多人都解释为“高”,“危”字准确的解释应指“高的,陡的”,也就是说,作为全诗的基调,蜀道应该是既高又险的,在以下具体的描绘中应该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描绘的,而不是分开割裂的。
  接下来诗人给我们展示的其实是开辟之难。“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用夸张手法叙述秦蜀两地长期闭塞的状况,为什么这样?暗含高山阻隔之意,肯定是既高又险。接下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蛾眉巅”介绍了秦蜀之间的地貌——崇山峻岭,千里不绝,不可逾越,当然也是高险并存的。“天梯石栈相钩连”指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通人烟的崇山峻岭中,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何其高,何其险!强调了蜀道来之不易,所以这里讲的应该是蜀道“开辟之难”。
  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波逆折冲之回川”开始,诗人开始用“惊风雨”、“泣鬼神”的笔墨给我们展示蜀道“行走之难”。很多分析认为从这个地方起写的是蜀道的高,我以为不妥。就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波逆折冲之回川”此句来看,怎么只写了蜀道的高呢?“下有波逆折冲之回川”写天梯石栈的下面是急湍险流,写水险难道不是也在写山险吗?写青泥岭的“百步九折萦岩峦”也是这样,百步九折,言行走百步就要围绕山峰转上九道弯。曲折越多,说明山势越陡峻,写出了攀爬之难,哪里是仅仅只写了高。接下来诗人通过摹写攀登者的神情和动作,如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从侧面确实写出了蜀道的高,又何尝没有惊险呢?所以仅仅从高的角度来分析,着实有些牵强。
  再来看对蜀道险的描绘。一般认为从第二段开始诗人主要展示蜀道之险,这也是值得商榷的。第二段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一句过渡并总领后文的描写,“巉”在汉典中解释为“山势高峻”,那么下面的内容仅仅从蜀道之险的角度来诠释是不太准确的。更明显的是后面的几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中“连峰去天不盈尺”当然是在夸饰山峰之高,高到几乎与天相接,而枯松的特写会让人想到黄山的“迎客松”,枝干盘旋虬曲于悬崖峭壁之上,写枯松实际上更是为了写出了绝壁之高险。硬要把“高险”分开,独立来分析,是牵强的。再从“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来看,飞湍、瀑流很容易让人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而滚石的撞击声如同万壑雷鸣,也只有从高处滚落的石头才可能产生这样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这些又何尝不是在写山势的高呢?这样的蜀道多难走啊,以上内容我认为应该从“行走之难”的角度来解读更准确些。
  再来看最后一部分写到剑阁,起笔“峥嵘而崔嵬”就写出剑阁的险峻高大,高险到什么程度呢?在大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所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一部分又何尝没写到蜀道的高险呢?如果完全从叹“战祸之烈”来解读,又把前面的内容扔掉了。所以我从“安居之难”的角度进行诠释:自然环境险恶,不是人们所想的山川俊美的“天府之国”;社会环境险恶,豺狼似的叛逆之人的凶残成性,猛虎长蛇般凶恶之徒到处横行。这样的地方想要安安稳稳住下来当然就很难了。因此从“安居之难”的角度诠释就把两个方面都概括进去了,更具有说服力。
  对此诗的解读中可以看到,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进行仔细研读、挖掘,而不要拘泥于各种各样的教参资料,在教学中突破定势,才能在教学中获得新鲜、获得活力。
  ★作者简介:吴京华,湖北省恩施州恩施高中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对郑愁予《错误》一诗的解读,通常从“过客”与“思妇”两个视角出发。而如果换个视角,即将诗中“你”“我”看作虚与实的重合,全新解读自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错误》 解读 “误读”    《错误》是郑愁予最经典的一首诗歌,意境优美深婉,被誉为“台湾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此诗带有强烈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深受读者喜爱。对这首《错误》的解读,一般解说是思妇与过客之间产生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荷塘月色》乃借景抒情之文。情之于人,有种种不同,形之于文,亦各有异,或见喜悦,或见哀愁,或喜中有愁,愁中有喜,悲喜参半,形形色色,带给读者许多感慨。朱自清之《荷塘月色》,起笔于“颇不宁静”,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为过渡,最后收笔于“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形成了“愁起愁结愁过渡”的基本框架,但文中写荷塘写月色,却又完全是一番美景,由此可以判定,朱先生是要借荷塘月色之美来消解心中
【摘 要】本文从景、境、情等角度观照《兰亭集序》的审美意蕴,阐明作品呈现出自然意境之大美、生命情境之大爱与哲学理境之大义。  【关键词】《兰亭集序》 审美意蕴 大美 大爱 大义  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兰亭集序》脍炙人口,品析之文浩如烟海。笔者以为,若从审美意蕴的角度加以玩赏,便可发现其呈现出一种自然意境之大美、生命情境之大爱与哲学理境之大义,宏阔深邃,气象万千。本文拟从这三个角度入手,对此加以摭谈
【摘 要】自视中华文化正统的中原文化,虽然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包容并吸纳了其他文化,但仍然有排挤打压其他文化的现象。从先秦时期就开始的对南方荆楚文化的讽刺和排挤就是十分明显的。本文从荆楚遭讽的原因论及产生的后果,揭示了当今社会,保持文化平等,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华文化 荆楚文化 文化歧视 和谐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虽然在主流上是在不断的包容和吸纳了其他文化,才使自己得以博大
【摘 要】写作是作者内心真情的流露,但在学生作文中,却很难看见学生的真情。本文以迟子建的散文为例,分析了作品中的真情实感,希望对学生的写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迟子建 散文 写作 真实     迟子建的散文,总给人一种波澜不惊的美,透着“真”的狠劲,从《苍苍琴》到《伤怀之美》,从《灯祭》到《光明在低头的一瞬》,那满溢的真挚情愫,能直达人心,然后开出朵清新素雅的花来。  当然,没有依附的
【摘 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诗歌板块教学模式,尝试将必修课古典诗歌教学内容与选修课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相结合,综合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与诗歌创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诗歌审美能力 古典诗歌二次创作 现代诗     近几年,中学教改的呼声越来越高,教改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清楚,学生高中三年语文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老师多分析或少分析几篇课文,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学
【摘 要】苏教版教材中选取了王建的中秋咏月诗《十五夜望月》,其中用到了“乌鸦”这一独特的意象,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鸦”意象代表的涵义十分复杂,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古典诗词 乌鸦 意象 象征 意义    《十五夜望月》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中秋咏月诗,诗人王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为唐诗中
【摘要】从2009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考情来看,问题多多,主要有:审题关过不了,文章偏题或不甚切题;语言关过不了,记叙文语言低幼化,议论文语言缺乏严谨;材料单薄,缺少厚度;思想缺少深度,思想贫乏与幼稚的程度,令人瞠目;结构缺少应有的强度,不能支撑起整篇文章。应试作文不同于参赛作文,必须注重应试规范和应试技巧,多从字数、分段、书写、入题、扣题、点题、文体、开头与结尾等方面作些雕琢,力求让你的文章更加醒目
【摘 要】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多媒体为语文学科搭建了创新平台,其使用有优势,但还存在一些误区,值得深入探讨。许多多媒体课堂教学使教师变成了操作者,学生变成了观众,电脑、大屏幕却成了焦点,使得教学关系出现了一些歪曲。由于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理解与认识不足,存在一些误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  【关键词
【摘 要】高中阶段让学生读名著已经成为江苏省高中语文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完成名著资源的有效积累,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名著 资源开发 积累     俄国作家赫尔岑在《给儿子的信》中说:“莎士比亚和歌德抵得上整整一所大学。”此话表明了名著中所蕴含的知识性。学生读名著实际上也是在接受知识,“学生在名著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