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以目标为依据,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究、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具备民主性、开放性、参与性、多维互动性等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课堂教学的模式为: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启发诱导—应用评价。采取以下实施策略:(一)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三条途径,其一,创设“最近发展区”,其二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其三,通过有效预习。(三)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空间。
关键词:自主; 主体; 主动; 民主; 引导
近年来,初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限定在“传授—接受”的模式内,“满堂灌”仍然充斥课堂,高投入低产出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屡见不鲜的现象。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努力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将有利于促进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
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以目标为依据,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究,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基础的,是与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相区别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语文教学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演,学生是配角,甚至是观众,教师与学生“我讲你听”,“我呼你应”,“我考你答”,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的活动过程,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是学生的学习。人本主义教学观告诉我们,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潜能,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课堂教学的效益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他们对课堂教学参与的主动性,在于他们积极思维的程度,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
2.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
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投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主实践,主动探索,创造性的学习。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更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就学得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然而,学生被动地听课,会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不愿主动地学习,教学质量就不会提高,其实,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耽误时间。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性,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就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无须动脑筋就可以获得现成的知识,而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获得知识,自主思考的范围大,力度大,不懂的地方教师加以点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自学,因此,能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
3.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不断地去获取新知识,使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广泛的迁移,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知识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的洪流如何迅速奔腾,仍能运用自学能力迎头赶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二、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模式
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从实践中提炼了“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明确目标 自学讨论 启发诱导 应用评价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动态发展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
1、明确目标。在这个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出与学生的实际要求和谐一致的教学目标,并且要具体明确,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2、自学讨论。出示教学目标后,要围绕目标,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或设置一些自学思考题,创设自学的情境,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个人所得。自学讨论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3、启发诱导。在自学讨论后或自学讨论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艺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启发式教学虽然历史悠久,是教育界始终推崇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精髓理解不透,把握不好,常常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如把“问答法”当成“启发式”,所以一上课就连珠炮似的向学生问个不停。“是不是呀 ”、“对不对呀 ”、“好不好 ”等等,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小,思考的含量太少,学生有问必答,热热闹闹,这实际上还是注入式的变种。 启发诱导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4、应用评价。在经过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启发诱导三个阶段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发、指导下,对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此时,教师要把预先设置好的练习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如做游戏、抽签问答、接力做题、表演课本小品、抢答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练习结束后,接着便是达标测试,教师通过投影、小黑板或预先打印好的测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做到准确、科学、合理,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矫正,做到当堂达标。
三、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如果学生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其学习活动的效益就会成倍增长,所以,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怎样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呢
1、创设“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学说,对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积极的意义。所谓“最近发展区”,即学生有可能达到的较高的发展水平,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情境,最有利于学生生成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是因为,处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学生具有能够掌握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想转化为现实性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心智活动必然高速运转,各种能力也因得到最有效地磨练而逐步形成与发展。同时,成功的喜悦又必增强自信心与学习热情。这就为学习奠定了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如果学习材料难度大,学生将其视若天书,不知教师所云为何物,或者教学速度过快,快得使学生没法跟上,学生就进不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反之,如果学习材料的难度过低,或者教学的速度过慢,学生也不能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
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还要使学生明晰地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当学习某一知识点时,不应该仅仅单纯地学习这一知识点,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的作用,意义,它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娴熟地掌握了它会有什么好处,如果不能娴熟地掌握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当利害关系非常明确地摆在学生面前的时候,相信学生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3、通过有效地预习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有效地预习是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最佳策略之一,预习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预热”,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教师要在预习题上下功夫,预习题可以搞得多一些,但题目不要大,并且不涉及深层次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所提问题是学生能够解决或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以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10-28
关键词:自主; 主体; 主动; 民主; 引导
近年来,初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限定在“传授—接受”的模式内,“满堂灌”仍然充斥课堂,高投入低产出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屡见不鲜的现象。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努力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将有利于促进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
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以目标为依据,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究,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基础的,是与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相区别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语文教学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演,学生是配角,甚至是观众,教师与学生“我讲你听”,“我呼你应”,“我考你答”,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的活动过程,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是学生的学习。人本主义教学观告诉我们,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潜能,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课堂教学的效益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他们对课堂教学参与的主动性,在于他们积极思维的程度,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
2.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
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投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主实践,主动探索,创造性的学习。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更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就学得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然而,学生被动地听课,会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不愿主动地学习,教学质量就不会提高,其实,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耽误时间。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性,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就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无须动脑筋就可以获得现成的知识,而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获得知识,自主思考的范围大,力度大,不懂的地方教师加以点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自学,因此,能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
3.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不断地去获取新知识,使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广泛的迁移,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知识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的洪流如何迅速奔腾,仍能运用自学能力迎头赶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二、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模式
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从实践中提炼了“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明确目标 自学讨论 启发诱导 应用评价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动态发展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
1、明确目标。在这个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出与学生的实际要求和谐一致的教学目标,并且要具体明确,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2、自学讨论。出示教学目标后,要围绕目标,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或设置一些自学思考题,创设自学的情境,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个人所得。自学讨论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3、启发诱导。在自学讨论后或自学讨论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艺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启发式教学虽然历史悠久,是教育界始终推崇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精髓理解不透,把握不好,常常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如把“问答法”当成“启发式”,所以一上课就连珠炮似的向学生问个不停。“是不是呀 ”、“对不对呀 ”、“好不好 ”等等,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小,思考的含量太少,学生有问必答,热热闹闹,这实际上还是注入式的变种。 启发诱导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4、应用评价。在经过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启发诱导三个阶段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发、指导下,对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此时,教师要把预先设置好的练习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如做游戏、抽签问答、接力做题、表演课本小品、抢答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练习结束后,接着便是达标测试,教师通过投影、小黑板或预先打印好的测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做到准确、科学、合理,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矫正,做到当堂达标。
三、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如果学生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其学习活动的效益就会成倍增长,所以,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怎样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呢
1、创设“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学说,对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积极的意义。所谓“最近发展区”,即学生有可能达到的较高的发展水平,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情境,最有利于学生生成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是因为,处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学生具有能够掌握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想转化为现实性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心智活动必然高速运转,各种能力也因得到最有效地磨练而逐步形成与发展。同时,成功的喜悦又必增强自信心与学习热情。这就为学习奠定了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如果学习材料难度大,学生将其视若天书,不知教师所云为何物,或者教学速度过快,快得使学生没法跟上,学生就进不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反之,如果学习材料的难度过低,或者教学的速度过慢,学生也不能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
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还要使学生明晰地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当学习某一知识点时,不应该仅仅单纯地学习这一知识点,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的作用,意义,它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娴熟地掌握了它会有什么好处,如果不能娴熟地掌握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当利害关系非常明确地摆在学生面前的时候,相信学生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3、通过有效地预习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有效地预习是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最佳策略之一,预习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预热”,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教师要在预习题上下功夫,预习题可以搞得多一些,但题目不要大,并且不涉及深层次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所提问题是学生能够解决或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以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