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年来,中欧地区的生态农业迅速发展,日益红火,从事生态农业的人数已经翻了一番。分析家认为,今后几年内还将继续保持这一上升趋势。
以德国为例,1994年德国的生态农业生产者不足6000人,到2003年已发展到16500人。他们经营的无化学污染农田超过了73万公顷。奥地利的情况也类似。奥地利有些地区从事生态农业的人数达到全部农业生产者人数的44%。据奥地利农业部官员透露,这个国家目前共有32.8万多家生态农业企业。斯洛伐克生态农业生产者虽然在百余人上下,但每个农业企业平均拥有550公顷耕地,奥地利农户经营的规模一般在50公顷左有。在中欧各国,生态农业的生产结构大同小异,区别仅在于生产规模。生态农业生产者主要钟情于谷物、水果、蔬菜和各利,药用茶的种植和生产,他们甚至把部分产品直接加工成各种面包、面条和奶酪等乳制品。
促使生态农业在中欧地区方兴未艾的主要原因,是诱人的高额利润。生态农业已成为一项赢利丰厚的买卖。在德国的商店里,每6欧元中有1欧元是花在生态农产品上的。健康食品早已不再是富人的专宠。只要愿意,人人可食之。购买生态农产品的除了大老板们外,还有带着孩子的父母和退休老人。正是人们对生态农产品情有独钟,把生态农产品变成了身价亿万元的商品,把它们从农家小院和专卖店带上了大型超市的柜台。
欧盟和各国政府对生态农业的大力扶持也功不可没。如奥地利政府就规定,根据经营品种的不同,每公顷生态农田可连续5年每年获得3500到11000欧元的补贴。
英国乡村的“美好生活”
幽蓝
英国一部上世纪70年代的电视连续剧《美好生活》中。男女主角汤姆和芭芭拉把自家花园变成耕地,想过一利r自给自足的美好生活。如今,英国马丁村的村民开始尝试这种生活方式。村民们极少光顾超市,而且协力劳作,尽可能自给自足,
马丁村位于英国汉普郡。2003年,村中的同艺家尼克·斯尼格提出重返“美好生活”的构想,让村民协同劳作,自给自足。马丁村村民把他们的构想命名为“未来农庄”,会员们在租用的8英亩(约3.24平方公里)土地上轮班耕作。他们种植土豆、大蒜、洋葱、辣椒及绿叶蔬菜,还自己饲养鸡和猪。
据介绍,马丁村现在有164户居民,其中101户为“未来农庄”会员。会员每年要交纳2英镑(合4美元)会费,但非会员也能购买农庄的产品。虽然农庄现在还不出产奶制品,但村民们希望今后能尝试,并多种些覆盆子及草莓。“未来农庄”理事会由一位放射学家、一位电脑编程员,还有一位前缓刑监督官组成。农庄每周出售约100只鸡、20头猪及45种蔬菜。这些年来,“未来农庄”使得村民们逐步降低了对超市的依赖。“我们并不完全抵制超市,”斯尼格说,“但正逐渐降低村民对超市的依赖。这样我们就能够少用一些包装袋和储物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马丁村附近的超市中,最近的大约有不起10公里远。村民们会去超市买卫生纸、除臭剂以及一些非英国本地产的水果。
村民斯尼格说:“我们刚开始‘美好生活’时,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会失败,‘美好生活’也持续不了多久。但现在很多年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去年农庄收获颇丰,营业额达2.7万英镑(约合5.4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将用于农庄投资。
每周六,村民们带着农产品到村民大厅赶集。斯尼格说:“这不仅是一个集市,更是一个大家交流的聚会。周六上午大家都聚到一起,谈天说地,这太棒了,能给人一利·归属感。”村民们按照生产成本的120%定价。斯尼格以猪肉肠为例,说有些东西比在超市卖得便宜不少。集市上最受欢迎的农产品是胡萝卜。“因为人们喜欢新鲜胡萝卜的味道,”斯尼格说。
以德国为例,1994年德国的生态农业生产者不足6000人,到2003年已发展到16500人。他们经营的无化学污染农田超过了73万公顷。奥地利的情况也类似。奥地利有些地区从事生态农业的人数达到全部农业生产者人数的44%。据奥地利农业部官员透露,这个国家目前共有32.8万多家生态农业企业。斯洛伐克生态农业生产者虽然在百余人上下,但每个农业企业平均拥有550公顷耕地,奥地利农户经营的规模一般在50公顷左有。在中欧各国,生态农业的生产结构大同小异,区别仅在于生产规模。生态农业生产者主要钟情于谷物、水果、蔬菜和各利,药用茶的种植和生产,他们甚至把部分产品直接加工成各种面包、面条和奶酪等乳制品。
促使生态农业在中欧地区方兴未艾的主要原因,是诱人的高额利润。生态农业已成为一项赢利丰厚的买卖。在德国的商店里,每6欧元中有1欧元是花在生态农产品上的。健康食品早已不再是富人的专宠。只要愿意,人人可食之。购买生态农产品的除了大老板们外,还有带着孩子的父母和退休老人。正是人们对生态农产品情有独钟,把生态农产品变成了身价亿万元的商品,把它们从农家小院和专卖店带上了大型超市的柜台。
欧盟和各国政府对生态农业的大力扶持也功不可没。如奥地利政府就规定,根据经营品种的不同,每公顷生态农田可连续5年每年获得3500到11000欧元的补贴。
英国乡村的“美好生活”
幽蓝
英国一部上世纪70年代的电视连续剧《美好生活》中。男女主角汤姆和芭芭拉把自家花园变成耕地,想过一利r自给自足的美好生活。如今,英国马丁村的村民开始尝试这种生活方式。村民们极少光顾超市,而且协力劳作,尽可能自给自足,
马丁村位于英国汉普郡。2003年,村中的同艺家尼克·斯尼格提出重返“美好生活”的构想,让村民协同劳作,自给自足。马丁村村民把他们的构想命名为“未来农庄”,会员们在租用的8英亩(约3.24平方公里)土地上轮班耕作。他们种植土豆、大蒜、洋葱、辣椒及绿叶蔬菜,还自己饲养鸡和猪。
据介绍,马丁村现在有164户居民,其中101户为“未来农庄”会员。会员每年要交纳2英镑(合4美元)会费,但非会员也能购买农庄的产品。虽然农庄现在还不出产奶制品,但村民们希望今后能尝试,并多种些覆盆子及草莓。“未来农庄”理事会由一位放射学家、一位电脑编程员,还有一位前缓刑监督官组成。农庄每周出售约100只鸡、20头猪及45种蔬菜。这些年来,“未来农庄”使得村民们逐步降低了对超市的依赖。“我们并不完全抵制超市,”斯尼格说,“但正逐渐降低村民对超市的依赖。这样我们就能够少用一些包装袋和储物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马丁村附近的超市中,最近的大约有不起10公里远。村民们会去超市买卫生纸、除臭剂以及一些非英国本地产的水果。
村民斯尼格说:“我们刚开始‘美好生活’时,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会失败,‘美好生活’也持续不了多久。但现在很多年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去年农庄收获颇丰,营业额达2.7万英镑(约合5.4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将用于农庄投资。
每周六,村民们带着农产品到村民大厅赶集。斯尼格说:“这不仅是一个集市,更是一个大家交流的聚会。周六上午大家都聚到一起,谈天说地,这太棒了,能给人一利·归属感。”村民们按照生产成本的120%定价。斯尼格以猪肉肠为例,说有些东西比在超市卖得便宜不少。集市上最受欢迎的农产品是胡萝卜。“因为人们喜欢新鲜胡萝卜的味道,”斯尼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