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物理实验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ngcj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有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感到非常困难,有一些学困生对学习物理可以说是谈虎色变,认为物理很难学,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找到学习物理的方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的得出,物理知识的理解,都离不开实验,实验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一、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中的许多概念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例如,在学习《密度》这一节时,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一组测出若干杯体积不同的纯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二组测出若干杯体积不同相同牛奶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三组测出质量不等的几个相同石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四组测出几个质量不等的相同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让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教师顺势引导:在考虑测量误差的情况下,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这说明了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这个特性就是物质的密度。
  二、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物理感到困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物理知识比较抽象,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实验来帮助理解,例如,在学习分子动理论这一节,我做了如下实验:分别给学生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同时分别注一滴红墨水,等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热水中的红墨水快速而均匀的扩散开来,而冷水中的红墨水却仍然聚集一团,扩散缓慢。这个简单的实验表明:分子不仅在运动,而且分子间有间隙,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就越快。通过这一试验,总结出了抽象的分子运动规律,进而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三、实验可以帮助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有些物理规律在实验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逻辑思维推理,才能找到本质,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先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再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铺有纸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最后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铺有玻璃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发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的越慢,他运动的时间就越长,由此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由此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此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地球上的物体不受力可能吗?不可能,物体至少要受到重力作用,一个物体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与不受任何外力作用表现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把所受外力合力为零,看成不受外力。
  四、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有些物理知识看似相同,实质上有许多不同,我们学习时,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解题时,才不至于混淆。例如,在学习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时,利用实验室的模型,让学生认真观察它们之间以什么相同点和不同點,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发现每一个工作循环都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同点是:汽油机吸入汽缸里的是汽油和空气,而柴油机只吸入空气,汽油机是用火花塞点火,而柴油机是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由喷油嘴向汽缸里喷射雾状柴油,雾状柴油弥散在高温高压空气中,便立即燃烧。只有通过仔细观察细致对比,才能归纳总结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五、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学生自己做实验,还是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积极性一般都是比较高的,因此由实验导入新课,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一节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个杯子,一块硬纸板和一盆水,先将杯子装满水,再将硬纸板紧贴在杯口,然后反手将杯子倒过来,拆去按纸板的手,此时发现纸板没有掉下了,水也没有洒一滴。学生看到之后,纷纷要求自己也要亲自操作,兴趣很高,迫切想知道原因,这时,我就告诉学生,当我们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就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了,学生因此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由此可见,实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只要学生理解了物理概念和定律,又有了上面的这些能力和兴趣,还担心物理这门课学不好吗?
其他文献
一、设计意图  《指南》中提出,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儿童读物,和他们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下雨天,去郊游》这本绘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形式呈现了一个在下雨天郊游的过程中里看到的美丽风景,能给予小读者很好的图书审美意境和阅读的审美体验,比较适合中班孩子进行阅读和讲述,我节选了其中的十个画面,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带孩子走进绘本,在阅读中体验这本书带来的
期刊
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是我们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根据心理学的说法,成年人的一切行为都能在童年找到原因,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重要时段,这段时期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学习知识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关系到学生将来作为社会人才的发展问题。  一、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不好的成因  1.家庭教育不到位  农村学生家庭成
期刊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海伦和沙利文老师的事迹,感受作者的情怀。  2.引导学生从聋盲哑人的角度,体验沙利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和海伦学习的艰辛与快樂。  3.感受海伦师生的伟大人格,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海勒凯勒的生平事迹,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在塑生命的内涵。  2.教学难点:从盲聋哑人的角度,体会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和海伦的艰辛与快乐
期刊
一、抓住基本概念不放  要学好数学,首先必须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把数学的基础知识学好,正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基本概念搞不清,就不能掌握定理和公式,也就不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和论证。基本概念搞清楚了,定理和公式就能够活起来,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怎样才能抓住最基本的概念呢?  一是老师在上课时反反复复强调的概念,往往是最基本的概念,所以上课一定要认真、专心的听课。  二是
期刊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学生大多坐在教室里学习。美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成为了现代美术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极大地增强了美术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我突发奇想,如果带学生走出教室,不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美术课可以怎么上呢?难道就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吗?于是,我大胆尝试把一年级学生带出教室,设计了一节没有多媒体的室外美术课,课题为《手偶真好玩》。通过实践,我发现走出教室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表现欲增强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指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课文课程标准》在每一个阶段目标都单独提出了写字要求。由此可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  《语文课程标准》每一个阶段目标都对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提出了要求。可见,写字姿势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学生在写字时存在的问题是握姿和坐姿不正确。现在的小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书
期刊
在现行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除了大量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文章和现代诗、散文,以及愈来愈受到重视的古诗文外,说明文的篇目也不在少数。因此,关于说明文这一体例的文章的教学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一、说明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说明文,没有曲折婉转的故事情节,没有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也少有浓郁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但是,说明类的教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学会合作探究,形成
期刊
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教学情境图,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求比值或化簡比的方法,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时要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解、计算、观察、分析、比较中发现规律,总结归纳规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把计算和探究结合起来,让计算有探究
期刊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影响下,通过学生自身的思想矛盾斗争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学校德育起主导作用。而要有效地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关键在于优化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优势。  一、加强德育工作,营造育人环境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氛围,必须在加强学习宣传,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以强化学校德育这一根本入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创造良
期刊
学习的最初阶段,汉语拼音的运用是每个学生学习语文学科最起码的学习工具。由汉语拼音的学习是一年级学生跨进知识大门的第一步,拼音的学习是每个学生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稳定,有意识记忆能力差。要想让他们能熟练掌握枯燥乏味又抽象的一連串汉语拼音,真是难上加难。于是,教师必须充分运用教学资源中的趣味故事、图片,给拼音教学编上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穿插游戏活动,合理使用电子白板等一系列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