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思想方法是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它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学会数学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法宝,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意义;实践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实现数学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措施,学生不仅要“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而且要“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将实现数学学习质的“飞跃”,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
一、渗透思想方法的意义
(一)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还可以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需求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作为目标体系。基本思想是数学学习目标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教材是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想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是数学教育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内涵之所在。
二、思想方法渗透实践
(一)转化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
转化思想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也就是说,转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将待解决的问题甲,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乙,然后通过问题乙还原解决复杂的问题甲。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在已有知识的范围内可解决的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小学数学解题中,遇到一些数量关系复杂、隐蔽而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通过转化,使生疏的问题熟悉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在小学的教学内容中,很多知识点的教学都可以渗透转化的思想。如在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整数》教学中,教学的基准点就可以定位让学生通过“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算理感受了算法,同时也感受了“转化”的策略对于解决新问题的作用。再比如分数除法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分数除法应转化为分数乘法进行计算;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转化为分数应用题解答;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转化为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转化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将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
(二)分类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
分类是根据教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异同将其划分为不同种类,即根据教学对象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归入一类,把具有不同属性的归入另一類。分类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如果对学过的知识恰当地进行分类,就可以使大量纷繁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比如,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为偶数和奇数,按自然数约数个数的多少,分为质数、1和合数,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法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在教学分类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体验,进行分类,由简到繁,一步步得出,让学生充分体验这种思想方法。
(三)极限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庄子·天下》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充满了极限思想。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这个变化过程中存在一个“关节点”,如讲“圆的面积知识”时,就以极限为“关节点”,制作圆形教具,把它们分别等分成许多份数不同的扇形,如把圆平均分成8份,拼成的图形近似于平行四边形,边的形状呈波浪形;把圆平均分成16份,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平行四边形,边的形状是较直的;继续把圆平均分成32份拼出的图形的边越来越直,图形越来越接近平行四边形了;把拼成的图形加以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等分成的扇形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如果继续等分下去,如分成64等份、128等份……拼成的图形就与长方形没什么差异。这样,学生在观察比较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相等,而且初步接触量变到质变、有限到无限的辩证思想,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进而得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极限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有时需要把“线”看成“点”(如把三角形看成是上底为零的梯形),把“弧线”看成“直线”(如圆面职公式的推导)等,这些都是极限思想的应用。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化归、极限的数学思想,为今后的后继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常见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本质上就是一种应用工具,只有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实现学生领会、掌握并应用数学基础知识的目标,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水平,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意义;实践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实现数学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措施,学生不仅要“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而且要“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将实现数学学习质的“飞跃”,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
一、渗透思想方法的意义
(一)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还可以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需求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作为目标体系。基本思想是数学学习目标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教材是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想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是数学教育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内涵之所在。
二、思想方法渗透实践
(一)转化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
转化思想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也就是说,转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将待解决的问题甲,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乙,然后通过问题乙还原解决复杂的问题甲。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在已有知识的范围内可解决的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小学数学解题中,遇到一些数量关系复杂、隐蔽而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通过转化,使生疏的问题熟悉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在小学的教学内容中,很多知识点的教学都可以渗透转化的思想。如在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整数》教学中,教学的基准点就可以定位让学生通过“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算理感受了算法,同时也感受了“转化”的策略对于解决新问题的作用。再比如分数除法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分数除法应转化为分数乘法进行计算;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转化为分数应用题解答;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转化为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转化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将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
(二)分类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
分类是根据教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异同将其划分为不同种类,即根据教学对象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归入一类,把具有不同属性的归入另一類。分类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如果对学过的知识恰当地进行分类,就可以使大量纷繁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比如,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为偶数和奇数,按自然数约数个数的多少,分为质数、1和合数,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法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在教学分类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体验,进行分类,由简到繁,一步步得出,让学生充分体验这种思想方法。
(三)极限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庄子·天下》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充满了极限思想。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这个变化过程中存在一个“关节点”,如讲“圆的面积知识”时,就以极限为“关节点”,制作圆形教具,把它们分别等分成许多份数不同的扇形,如把圆平均分成8份,拼成的图形近似于平行四边形,边的形状呈波浪形;把圆平均分成16份,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平行四边形,边的形状是较直的;继续把圆平均分成32份拼出的图形的边越来越直,图形越来越接近平行四边形了;把拼成的图形加以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等分成的扇形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如果继续等分下去,如分成64等份、128等份……拼成的图形就与长方形没什么差异。这样,学生在观察比较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相等,而且初步接触量变到质变、有限到无限的辩证思想,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进而得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极限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有时需要把“线”看成“点”(如把三角形看成是上底为零的梯形),把“弧线”看成“直线”(如圆面职公式的推导)等,这些都是极限思想的应用。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化归、极限的数学思想,为今后的后继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常见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本质上就是一种应用工具,只有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实现学生领会、掌握并应用数学基础知识的目标,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水平,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