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构建结构化知识,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李志峰,福建省惠安第四中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物质保证,使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点的事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创设优美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学生置身其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用现实生活视觉图片、视频更好刺激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给他们带来新鲜的冲击力,并引起他们感性的积极反应,有助于教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的注意力。 例如:我在教七年级下册 Unit 6 It’s raining 这一单元时, 选取了大量有关天气和季节方面的知识、 图片、视频,制作了几个相关动画。 首先剪辑一些我国各地四季景物的镜头,让学生从中感受四季气候的特点。接着播放5 个画面:刮风—wind,下雨—rain,下雪—snow,乌云密布 —cloudy—cloudy,阳光明媚—sunny,每播放一个画面同时点击出现在画面中的单词并朗读数遍。 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这几个季节、天气的单词,并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融于英语学习的情境之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变革教法,提高技能
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不断变革课堂教法,启发学生的探究,最大化构建知识体系。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使中学英语教学产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即听、说、 读、写、译,都是巨大而深刻的。以听力教学为例,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没有网络的一体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仍有一些缺点:如方法单一,控制不便等。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能视听力简单有效,在教学中,把大量于教学内容相关的听力资料提供给学生,同时给学生补充书本以外的语言点和知识点,激发学生对说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运用多媒体,这样我会选择优秀的短文, 通过网络提早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提早预读, 形成良好习惯, 可以在家进行,也可以在学校进行,激发学生对读的兴趣,提高阅读 理解能力。我还通过网络收集简单的 flash 动画,让学生根据动画内 容展开想象,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三、借助网络,培养能力
核心素养我国外语教育学者张正东强调环境是制约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而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真正体现了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的价值。如在教学 What are you doing ? 的句型时,我利用网络型课件创设了下列五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 At the party, In the zoo, On the farm , In the supermarket , In the park ,每个情景中 有各种不同的人物或卡通人物在做各种不同的事情。学生可以任意进入某一地点的网络课件,运用已学的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I am ? 或者 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在小组协作,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中进行简短的英语交流甚至是独具创意的对话, 从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运用科技,主动探究
核心素养阐述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培养探究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把课堂教学与各种现代教育媒体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去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针对学习中的疑难,通过采用自主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探究,这既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如七年级下册 Unit 6 It’s raining,通过对天气的学习,学生已了解到了这一方面的知识,能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有关天气现象。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天气现象,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结合学生实际,我从地理教材中通过扫描仪获取了两幅图片:酸雨图和沙尘暴图。两幅图都配有动画,展示它们出现的过程。课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研究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办法,试图用英语写成短文,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利用网络,培养跨文化意识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利用教材以外的网络信息资源来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触英语国家各方面的信息很方便。
例如,在高中英语Module 1 Unit 1 School Life的reading板块,题目是“School life in the UK”,文章主要介绍了英国和中国学校在上课时间、授课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不同。在该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供一些有关国外学校教育的网址让学生查阅资料,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好地了解国外的学校生活。这样与真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的交流才更具有冲击力。借助这样的网络资源,让交际转变成定期“主題式”。引导学生通过登陆国外相关的官方网站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生活习惯等,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国外文化等确定主题,跟国外学生互动,拉近他们与英语文化的距离,通过对自己祖国和家乡等文化的介绍,在国际交流中树立民族自豪感。每次交流后,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出交流的过程中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及文化。这样“线上”和“线下”的联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又能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为课堂教学提供知识增量。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它促进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将对中学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将为解决目前新课程改革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和途径,必将成为 21 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7.
[2]孙大伟.对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认识[J].英语学习,2015(4):5.
[3]龚亚夫.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J].外国语,2014 (11):18.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李志峰,福建省惠安第四中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物质保证,使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点的事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创设优美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学生置身其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用现实生活视觉图片、视频更好刺激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给他们带来新鲜的冲击力,并引起他们感性的积极反应,有助于教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的注意力。 例如:我在教七年级下册 Unit 6 It’s raining 这一单元时, 选取了大量有关天气和季节方面的知识、 图片、视频,制作了几个相关动画。 首先剪辑一些我国各地四季景物的镜头,让学生从中感受四季气候的特点。接着播放5 个画面:刮风—wind,下雨—rain,下雪—snow,乌云密布 —cloudy—cloudy,阳光明媚—sunny,每播放一个画面同时点击出现在画面中的单词并朗读数遍。 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这几个季节、天气的单词,并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融于英语学习的情境之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变革教法,提高技能
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不断变革课堂教法,启发学生的探究,最大化构建知识体系。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使中学英语教学产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即听、说、 读、写、译,都是巨大而深刻的。以听力教学为例,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没有网络的一体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仍有一些缺点:如方法单一,控制不便等。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能视听力简单有效,在教学中,把大量于教学内容相关的听力资料提供给学生,同时给学生补充书本以外的语言点和知识点,激发学生对说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运用多媒体,这样我会选择优秀的短文, 通过网络提早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提早预读, 形成良好习惯, 可以在家进行,也可以在学校进行,激发学生对读的兴趣,提高阅读 理解能力。我还通过网络收集简单的 flash 动画,让学生根据动画内 容展开想象,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三、借助网络,培养能力
核心素养我国外语教育学者张正东强调环境是制约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而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真正体现了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的价值。如在教学 What are you doing ? 的句型时,我利用网络型课件创设了下列五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 At the party, In the zoo, On the farm , In the supermarket , In the park ,每个情景中 有各种不同的人物或卡通人物在做各种不同的事情。学生可以任意进入某一地点的网络课件,运用已学的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I am ? 或者 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在小组协作,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中进行简短的英语交流甚至是独具创意的对话, 从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运用科技,主动探究
核心素养阐述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培养探究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把课堂教学与各种现代教育媒体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去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针对学习中的疑难,通过采用自主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探究,这既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如七年级下册 Unit 6 It’s raining,通过对天气的学习,学生已了解到了这一方面的知识,能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有关天气现象。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天气现象,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结合学生实际,我从地理教材中通过扫描仪获取了两幅图片:酸雨图和沙尘暴图。两幅图都配有动画,展示它们出现的过程。课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研究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办法,试图用英语写成短文,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利用网络,培养跨文化意识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利用教材以外的网络信息资源来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触英语国家各方面的信息很方便。
例如,在高中英语Module 1 Unit 1 School Life的reading板块,题目是“School life in the UK”,文章主要介绍了英国和中国学校在上课时间、授课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不同。在该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供一些有关国外学校教育的网址让学生查阅资料,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好地了解国外的学校生活。这样与真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的交流才更具有冲击力。借助这样的网络资源,让交际转变成定期“主題式”。引导学生通过登陆国外相关的官方网站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生活习惯等,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国外文化等确定主题,跟国外学生互动,拉近他们与英语文化的距离,通过对自己祖国和家乡等文化的介绍,在国际交流中树立民族自豪感。每次交流后,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出交流的过程中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及文化。这样“线上”和“线下”的联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又能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为课堂教学提供知识增量。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它促进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将对中学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将为解决目前新课程改革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和途径,必将成为 21 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7.
[2]孙大伟.对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认识[J].英语学习,2015(4):5.
[3]龚亚夫.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J].外国语,2014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