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k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所以,数学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的重要阵地.如何充分利用好短短的45分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笔者认为,应该让教材“动”起来,学生“动”起来,教师“动”起来,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动”起来.
  一、让书本上的知识“动”起来,使其生动、直观、形象
  数学书本上的概念、定义、公式、定理、法则非常抽象,难以理解,甚至可以说是枯燥无味的.如果让它们“动”起来,飞入学生的头脑,这样学生会很轻松、很愉悦地接受,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1.引导学生动手感知物体,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丰富的图形世界》时,让学生动手摸摸课桌的顶点、棱、面,感受几何图形真实的顶点、棱、面;动手摸摸手中的笔及桌面,体会几何中的平面与曲面;动手摸摸笔盒与笔尖,感受几何的柱体与锥体之分……学生感到自然、熟悉、易于接受,这些几何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飞”入学生的脑海,并深深扎根其中.同时,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了抽象的概念,并发展了思维.
  2.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形象、生动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及九年级上册《视图》时,由于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他们难以理解平行投影及物体的三种视图应如何观察,是如何做出来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Flash来制作动画:一束平行光线从物体的正面、左侧、上面垂直照射物体,在其对面所形成的影子就是其相应的视图了.
  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三种视图后,再利用Flash演示如何作物体的三种视图,并一步步详细地演示每种视图.这样,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难以理解的平行投影及物体的三种视图,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深刻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二、让学生“动”起来,使其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现代的学生都渴望与他人交流,在课堂上,要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时间及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欣赏中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给学生多创设一点思考的情境,让他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等活动.面对学生的提问及解答,我总会问“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还能补充”“再仔细想想还可怎样做”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疑难让学生争、思考让学生想、规律让学生找、小结让学生讲,这样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表达自己的思想及接受别人的信息,从各方面强化数学语言的表达、接受、转换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三、让教师“动”起来,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教学效率
  人们常说:“教学就像演戏,教师是导演及编剧,学生则是剧中人物及观众,一出戏的好坏,着重在于导演的艺术才能以及自身的组织能力.”教学更是如此,甚至比演戏还要难上十倍、百倍.这就要求教师这个“导演”引导“剧中人物”表现出自己最积极的、最优秀的一面,吸引“观众”的眼球,把他们引入到所学内容的情境中,去触发他们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心情,诱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多学习、多交流、多接受新事物、多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进步的教育方法,研读中外教育、哲学、社会学论著,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中.作为课堂的导演——教师“动”起来了,积极调控大局,学生也会相应“动”起来,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材上的知识也会“动”起来,变得不再枯燥无味.那么,整个课堂也会“动”起来,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黄春香)
其他文献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情感目标”最容易被师生所忽视,总觉得“发展学生心理”与“发展学生智力”二者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其实两者是不冲突的,积极的学习心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当然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获得的成就感也能够反作用于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下面笔者就“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谈几点看法,望能有助于同行的教学实践。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融入积极
墨家和亚里士多德创造了中西方古代逻辑的最高成就,初步探讨了语义学基本问题,如符号与指称关系、语词和语句的意义、定义方法等。他们都认为语言符号具有指称对象的功能,注
2005年6月16日,"唐朴林古稀民族音乐会"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众多音乐学者聚首天音,专家们畅所欲言,对唐朴林先生在创作、教学及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艺
一、教材、学情的分析  “有机合成”是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一章最后一节的内容,是新增加的一节内容,重点讨论有机官能团的相互转化和逆合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是对有机化学学习的一个概括和升华。处理这两类问题所需的有机知识,学生在前面几节刚刚学过,分析这两类问题所需的思路、方法、技巧则在必修内容中也已经学过。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未知的问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是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习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体是学生,而研究的客体是课本或我
本文三部分,一证中国南戏形成的机缘、称谓、特点.二证梨园戏是中国南戏的始创剧种.其内容包括梨园戏形成的机缘:宋代福建经济、文化、艺术大发展;中原人口几次入闽;宗正司两
高三总复习期间,学生学习紧张且压力大,尤其是高一、高二化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到高三总复习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化学复习知识点多,且又很零散,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如何有效地提高化学复习?笔者现结合多年高三化学教学实践,谈谈指导学生复习的点滴体会。  一、一本全面复习法  刚升高三,总复习资料雪花般纷沓而至,准确选取复习资料,排除其他资料的干扰,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本全面复习法,就是要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所以能共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们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立
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否有效互动关键在于摒弃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多余环节。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要做到有效,是需要教师花费心思的一件事情,同时也是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现就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谈几点看法。一、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学是一种思想活动,它既传播思想,又产生思想,更要进行思想(这里指思想行为)。作为知识产物的思想,它并非是一种主观个人的产物固定在大脑之中,
本文对于回族歌曲的典型音调进行了理论梳理.首先对回族民间音乐的流失和花儿的属性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从"花儿"中提炼出可以视为回族和西北地区各民族所共用的典型音调.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