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良资产一直在银行体系内兜兜转转,银行仍然是最大的消化主体。
3月底4月初,各家银行年报纷纷出炉,不良贷款率一栏几乎“全军覆没”。
2015年底,经过连续10个季度的环比上升,商业银行不良率已达1.67%,且拨备覆盖率从年初211.98%降至181.18%。2016年2月份数据显示,不良贷款规模持续攀升,不良贷款率已告别“1”字头,升至2.08%。
这是股改上市以来,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最大的一年。并且,资产质量还在持续下滑,依旧看不到底部在何处。
不良资产处置,成为银行今年的重点工作。
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银行而言,不良资产是块毒瘤,各家银行出于监管要求、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等因素,不得不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而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不良资产或许是潜力股,一旦资产价格回暖,可以依靠不良资产处置赚得盆满钵满。
此刻,万亿“债转股”有待开启,不良资产证券化亦在加速推进,各类型的资产管理公司迅速崛起,各类接盘侠已准备就绪。那么,谁才是不良资产的买单主力?风险又是否能真正有效化解?
处置方式史上最全
2016年可谓是不良资产处置的关键年。不仅因为不良资产不断高企,也因为各种处置方式逐渐涌现,形成了市场化、多元化和综合化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可谓“史上最全”。
首先,“债转股”重出江湖。二重重装、熔盛重工债转股方案相继落地,中钢集团包括债转股在内的重组方案也正待批复。债转股还将在更广范围内推进,预计首批将化解1万亿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
作为企业降杠杆、银行资产保全的一种方式,债转股在不良资产处置中被赋予了颇高的期待。
其次,不良资产证券化也在加速推进中。这项2005年就开展试点但2008年被叫停、直到2014年才被个别资产管理公司“怯生生”试了几笔的处置手段,一直命途多舛。
今年,银监会重点强调了要加快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迈出重要一步。而这“重要一步”,或是将试点逐渐常规化。
实际上,债转股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均为政策层面的新增手段,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仍是主流接盘侠。
首当其冲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东方、华融、长城、信达,因处置上世纪末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而创办,如今已是主力军队伍。
也正是因为接盘了四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之前的大笔不良资产,在经历了一轮资产上涨之后,不良资产的变现盈利能力提升,四大管理公司“闷声赚钱”,逐渐成为了金融巨头。
正是看到了这一“钱景”,越来越多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机构相继成立。其中包括有地方政府背书的“地方版AMC(资产管理公司)”,以城商行等为主要客户群。一些新兴的民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分食利益。正所谓,一条处置不良资产的产业链正日渐成熟。
接盘主力仍在银行间
看上去当前的处置手段和渠道逐渐多元化,但实际上,不良资产的消化主力还在银行体系内。
目前,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有三大正规渠道:一是自行清收重组和减免,二是自主核销,三是对外转让,这三种渠道的处置规模约各占1/3。
于银行而言,尽管清收重组和自主核销是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却不是最有效率和收益的方式。
于是,债转股被再次重提,不良资产证券化加速重启。但这两大新增手段和渠道,尽管能实现时间换空间,缓解银行流动性和盈利压力,却并未将不良风险转移出去。
对于债转股,一位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人士担心,“如果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好转,甚至进一步恶化直至破产,那么银行手里的股票还是会变成一张废纸,还不如当初作为债权人要求破产清算。”
上述银行人士透露,万亿规模的债转股不只是针对不良资产,还涉及到关注类贷款,毕竟有很多坏账主体不具备长期发展的趋势。无论被动还是主动,银行都希望转换过来的股权是具有投资价值的。
而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从去年年底重启以来,银监会已经批复了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六家试点机构,并给予了500亿元额度。但直到今年一季度结束,各家银行的产品还没有发行的迹象——其一是资产估值存在挑战,其二是潜在认购机构也犹豫不决。
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购买主力还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市场,一些银行同业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在产品销售还没开始时,就已经对产品有所顾虑。“要关注发行人和担保。如果有财政兜底,那才有购买的动力。”
无论是清收处置、自我核销,还是债转股、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一直在银行体系内兜兜转转,银行仍然是最大的消化主体。
资管市场打破垄断
然而,万亿级的市场规模,使得不良资产并没有因为是“坏孩子”而被嫌弃,反而成为资产管理公司盯上的一块肥肉。
在发达资本市场,那些专门盯着坏账并且以此为生的金融机构,被称为“秃鹫”。如今在中国,“秃鹫”越来越多。
对于专业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在尝尽了上一轮银行剥离坏账的甜头之后,如今的处置手段和模式也在不断花样翻新。
例如,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不良资产”,信达、华融就先后试点在淘宝资产拍卖平台分别上线40亿元、515亿元不良资产。
不过,过去能赚得盆满钵满,除了不良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之外,四大资管公司相对垄断的地位同样功不可没。现在,这种垄断已经被打破。
经过两年多酝酿和准备,目前已有20多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甚至落地到地市一级。除此之外,一些民资资产管理公司也在低调跻身这一队伍,且势力逐渐扩大。
一方面,它们选择直接与银行合作,通过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从银行手中购买不良资产,再通过自己的追讨团队、法律团队进行追诉和变现。“其实民资更多是做一些比较琐碎的活儿,多是‘四大’不愿搭理的。比如抵质押的尽职调查和处置跟踪,或者零碎的不良资产包处置。”
另一方面,它们通过与“四大”合作设立私募基金,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作为GP(普通合伙人),其他资产管理或投资公司作为LP(有限合伙人),LP再受让股份给更多的投资人,形成标准化产品。这无疑是对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的突破,而不止局限于原来的资产证券化这一雏形。
专家指出,市场更乐见的,是不良资产不再停留在银行体系之内,而是在控制住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3月底4月初,各家银行年报纷纷出炉,不良贷款率一栏几乎“全军覆没”。
2015年底,经过连续10个季度的环比上升,商业银行不良率已达1.67%,且拨备覆盖率从年初211.98%降至181.18%。2016年2月份数据显示,不良贷款规模持续攀升,不良贷款率已告别“1”字头,升至2.08%。
这是股改上市以来,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最大的一年。并且,资产质量还在持续下滑,依旧看不到底部在何处。
不良资产处置,成为银行今年的重点工作。
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银行而言,不良资产是块毒瘤,各家银行出于监管要求、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等因素,不得不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而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不良资产或许是潜力股,一旦资产价格回暖,可以依靠不良资产处置赚得盆满钵满。
此刻,万亿“债转股”有待开启,不良资产证券化亦在加速推进,各类型的资产管理公司迅速崛起,各类接盘侠已准备就绪。那么,谁才是不良资产的买单主力?风险又是否能真正有效化解?
处置方式史上最全
2016年可谓是不良资产处置的关键年。不仅因为不良资产不断高企,也因为各种处置方式逐渐涌现,形成了市场化、多元化和综合化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可谓“史上最全”。
首先,“债转股”重出江湖。二重重装、熔盛重工债转股方案相继落地,中钢集团包括债转股在内的重组方案也正待批复。债转股还将在更广范围内推进,预计首批将化解1万亿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
作为企业降杠杆、银行资产保全的一种方式,债转股在不良资产处置中被赋予了颇高的期待。
其次,不良资产证券化也在加速推进中。这项2005年就开展试点但2008年被叫停、直到2014年才被个别资产管理公司“怯生生”试了几笔的处置手段,一直命途多舛。
今年,银监会重点强调了要加快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迈出重要一步。而这“重要一步”,或是将试点逐渐常规化。
实际上,债转股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均为政策层面的新增手段,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仍是主流接盘侠。
首当其冲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东方、华融、长城、信达,因处置上世纪末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而创办,如今已是主力军队伍。
也正是因为接盘了四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之前的大笔不良资产,在经历了一轮资产上涨之后,不良资产的变现盈利能力提升,四大管理公司“闷声赚钱”,逐渐成为了金融巨头。
正是看到了这一“钱景”,越来越多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机构相继成立。其中包括有地方政府背书的“地方版AMC(资产管理公司)”,以城商行等为主要客户群。一些新兴的民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分食利益。正所谓,一条处置不良资产的产业链正日渐成熟。
接盘主力仍在银行间
看上去当前的处置手段和渠道逐渐多元化,但实际上,不良资产的消化主力还在银行体系内。
目前,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有三大正规渠道:一是自行清收重组和减免,二是自主核销,三是对外转让,这三种渠道的处置规模约各占1/3。
于银行而言,尽管清收重组和自主核销是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却不是最有效率和收益的方式。
于是,债转股被再次重提,不良资产证券化加速重启。但这两大新增手段和渠道,尽管能实现时间换空间,缓解银行流动性和盈利压力,却并未将不良风险转移出去。
对于债转股,一位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人士担心,“如果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好转,甚至进一步恶化直至破产,那么银行手里的股票还是会变成一张废纸,还不如当初作为债权人要求破产清算。”
上述银行人士透露,万亿规模的债转股不只是针对不良资产,还涉及到关注类贷款,毕竟有很多坏账主体不具备长期发展的趋势。无论被动还是主动,银行都希望转换过来的股权是具有投资价值的。
而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从去年年底重启以来,银监会已经批复了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六家试点机构,并给予了500亿元额度。但直到今年一季度结束,各家银行的产品还没有发行的迹象——其一是资产估值存在挑战,其二是潜在认购机构也犹豫不决。
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购买主力还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市场,一些银行同业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在产品销售还没开始时,就已经对产品有所顾虑。“要关注发行人和担保。如果有财政兜底,那才有购买的动力。”
无论是清收处置、自我核销,还是债转股、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一直在银行体系内兜兜转转,银行仍然是最大的消化主体。
资管市场打破垄断
然而,万亿级的市场规模,使得不良资产并没有因为是“坏孩子”而被嫌弃,反而成为资产管理公司盯上的一块肥肉。
在发达资本市场,那些专门盯着坏账并且以此为生的金融机构,被称为“秃鹫”。如今在中国,“秃鹫”越来越多。
对于专业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在尝尽了上一轮银行剥离坏账的甜头之后,如今的处置手段和模式也在不断花样翻新。
例如,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不良资产”,信达、华融就先后试点在淘宝资产拍卖平台分别上线40亿元、515亿元不良资产。
不过,过去能赚得盆满钵满,除了不良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之外,四大资管公司相对垄断的地位同样功不可没。现在,这种垄断已经被打破。
经过两年多酝酿和准备,目前已有20多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甚至落地到地市一级。除此之外,一些民资资产管理公司也在低调跻身这一队伍,且势力逐渐扩大。
一方面,它们选择直接与银行合作,通过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从银行手中购买不良资产,再通过自己的追讨团队、法律团队进行追诉和变现。“其实民资更多是做一些比较琐碎的活儿,多是‘四大’不愿搭理的。比如抵质押的尽职调查和处置跟踪,或者零碎的不良资产包处置。”
另一方面,它们通过与“四大”合作设立私募基金,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作为GP(普通合伙人),其他资产管理或投资公司作为LP(有限合伙人),LP再受让股份给更多的投资人,形成标准化产品。这无疑是对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的突破,而不止局限于原来的资产证券化这一雏形。
专家指出,市场更乐见的,是不良资产不再停留在银行体系之内,而是在控制住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