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资产谁来买单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599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良资产一直在银行体系内兜兜转转,银行仍然是最大的消化主体。
  3月底4月初,各家银行年报纷纷出炉,不良贷款率一栏几乎“全军覆没”。
  


  2015年底,经过连续10个季度的环比上升,商业银行不良率已达1.67%,且拨备覆盖率从年初211.98%降至181.18%。2016年2月份数据显示,不良贷款规模持续攀升,不良贷款率已告别“1”字头,升至2.08%。
  这是股改上市以来,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最大的一年。并且,资产质量还在持续下滑,依旧看不到底部在何处。
  不良资产处置,成为银行今年的重点工作。
  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银行而言,不良资产是块毒瘤,各家银行出于监管要求、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等因素,不得不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而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不良资产或许是潜力股,一旦资产价格回暖,可以依靠不良资产处置赚得盆满钵满。
  此刻,万亿“债转股”有待开启,不良资产证券化亦在加速推进,各类型的资产管理公司迅速崛起,各类接盘侠已准备就绪。那么,谁才是不良资产的买单主力?风险又是否能真正有效化解?
  处置方式史上最全
  2016年可谓是不良资产处置的关键年。不仅因为不良资产不断高企,也因为各种处置方式逐渐涌现,形成了市场化、多元化和综合化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可谓“史上最全”。
  首先,“债转股”重出江湖。二重重装、熔盛重工债转股方案相继落地,中钢集团包括债转股在内的重组方案也正待批复。债转股还将在更广范围内推进,预计首批将化解1万亿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
  作为企业降杠杆、银行资产保全的一种方式,债转股在不良资产处置中被赋予了颇高的期待。
  其次,不良资产证券化也在加速推进中。这项2005年就开展试点但2008年被叫停、直到2014年才被个别资产管理公司“怯生生”试了几笔的处置手段,一直命途多舛。
  今年,银监会重点强调了要加快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迈出重要一步。而这“重要一步”,或是将试点逐渐常规化。
  实际上,债转股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均为政策层面的新增手段,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仍是主流接盘侠。
  首当其冲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东方、华融、长城、信达,因处置上世纪末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而创办,如今已是主力军队伍。
  也正是因为接盘了四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之前的大笔不良资产,在经历了一轮资产上涨之后,不良资产的变现盈利能力提升,四大管理公司“闷声赚钱”,逐渐成为了金融巨头。
  正是看到了这一“钱景”,越来越多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机构相继成立。其中包括有地方政府背书的“地方版AMC(资产管理公司)”,以城商行等为主要客户群。一些新兴的民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分食利益。正所谓,一条处置不良资产的产业链正日渐成熟。
  接盘主力仍在银行间
  看上去当前的处置手段和渠道逐渐多元化,但实际上,不良资产的消化主力还在银行体系内。
  目前,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有三大正规渠道:一是自行清收重组和减免,二是自主核销,三是对外转让,这三种渠道的处置规模约各占1/3。
  于银行而言,尽管清收重组和自主核销是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却不是最有效率和收益的方式。
  于是,债转股被再次重提,不良资产证券化加速重启。但这两大新增手段和渠道,尽管能实现时间换空间,缓解银行流动性和盈利压力,却并未将不良风险转移出去。
  对于债转股,一位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人士担心,“如果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好转,甚至进一步恶化直至破产,那么银行手里的股票还是会变成一张废纸,还不如当初作为债权人要求破产清算。”
  上述银行人士透露,万亿规模的债转股不只是针对不良资产,还涉及到关注类贷款,毕竟有很多坏账主体不具备长期发展的趋势。无论被动还是主动,银行都希望转换过来的股权是具有投资价值的。
  而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从去年年底重启以来,银监会已经批复了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六家试点机构,并给予了500亿元额度。但直到今年一季度结束,各家银行的产品还没有发行的迹象——其一是资产估值存在挑战,其二是潜在认购机构也犹豫不决。
  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购买主力还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市场,一些银行同业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在产品销售还没开始时,就已经对产品有所顾虑。“要关注发行人和担保。如果有财政兜底,那才有购买的动力。”
  无论是清收处置、自我核销,还是债转股、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一直在银行体系内兜兜转转,银行仍然是最大的消化主体。
  资管市场打破垄断
  然而,万亿级的市场规模,使得不良资产并没有因为是“坏孩子”而被嫌弃,反而成为资产管理公司盯上的一块肥肉。
  在发达资本市场,那些专门盯着坏账并且以此为生的金融机构,被称为“秃鹫”。如今在中国,“秃鹫”越来越多。
  对于专业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在尝尽了上一轮银行剥离坏账的甜头之后,如今的处置手段和模式也在不断花样翻新。
  例如,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不良资产”,信达、华融就先后试点在淘宝资产拍卖平台分别上线40亿元、515亿元不良资产。
  不过,过去能赚得盆满钵满,除了不良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之外,四大资管公司相对垄断的地位同样功不可没。现在,这种垄断已经被打破。
  经过两年多酝酿和准备,目前已有20多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甚至落地到地市一级。除此之外,一些民资资产管理公司也在低调跻身这一队伍,且势力逐渐扩大。
  一方面,它们选择直接与银行合作,通过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从银行手中购买不良资产,再通过自己的追讨团队、法律团队进行追诉和变现。“其实民资更多是做一些比较琐碎的活儿,多是‘四大’不愿搭理的。比如抵质押的尽职调查和处置跟踪,或者零碎的不良资产包处置。”
  另一方面,它们通过与“四大”合作设立私募基金,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作为GP(普通合伙人),其他资产管理或投资公司作为LP(有限合伙人),LP再受让股份给更多的投资人,形成标准化产品。这无疑是对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的突破,而不止局限于原来的资产证券化这一雏形。
  专家指出,市场更乐见的,是不良资产不再停留在银行体系之内,而是在控制住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技术还是取决于如何被应用,人工智能是威胁,也是契机。  人机大战落幕,阿尔法狗(AlphaGo) 4:1取胜李世石。这是前段时间颇受关注的一则新闻,也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广泛讨论。    “人工智能是一项技术,作为技术它是中性的,并没有伦理和价值观的判断。它的好和坏,是我们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来判断的。单纯从技术上来说,我们关注它的科学价值与效率。” 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
期刊
面对险资出海,监管层如何协调投资收益率、风险管控能力和偿付能力充足率这三者的关系?    险企“新贵”安邦保险与万豪争夺喜达屋的对决虽然以安邦的退出落幕,但是频频出手“海淘”不动产的中国险企依然气势如虹。尤其是在低利率趋势下,“资产配置荒”的忧虑仍在加剧,庞大的保险资金该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投资出口?  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内利差逐步收窄的预期下,部分险企正在通过投资境外不动产这一方式,开启多币种、多
期刊
近段时间来,我国上市银行2015年报陆续发布:一方面,利润增速明显下滑;另一方面,不良贷款不断增加。这一降一升,反映出以上市银行为代表的中资商业银行,面临宏观形势严峻,挑战和压力巨大。但是,以此断言银行业万劫不复,进而认为银行股不具投资价值,与事实并不相符。其实,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利润中枢下移是一种理性回归,不用过于悲观。  首先,应该看到商业银行仍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利润总量较大,盈
期刊
对投资者而言,股东减持从来都是悬在A股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不管以何种形式。    “为世界创造新娱乐”、“跨界有方,联邦生态”——暴风科技刚刚在3月底 “全球DT大娱乐战略”发布会上勾勒出美好未来,4月7日即公告遭第二大股东北京和谐成长投资中心(下称“和谐成长”)减持1100万股,占总股本的4%,套现近10亿元。  更加敏感的是,去年股灾发生后监管层曾出台“限售令”,今年1月8日“限售令”到
期刊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中国经济现状和出路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和完善金融组织、市场、产品、调控、治理等方面的供给,对于推动供给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至关重要。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金融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解决资本高效配置的问题,其中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是两个最重要的资金价格机制的改革。而劳动、土地等要素的投入以及全要素生产
期刊
历史告诉我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尚未出现过一个经济体,在实现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后仍能持续维持百分之四以上增长速度的。  经历了三十余载的投资高速增长,投资在经济中的占比在2007年之后停止了上升。如果中国真的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中期增长速度出现结构性下降无可避免。这是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增长放缓也许是结构性的,但是不代表需求全部消失。中国经济的问题在于供需错位,中国经济的未来
期刊
国内药品审评审批体制被视为横亘在创新征程上的拦路虎。  国内药品审评审批体制被视为横亘在创新征程上的拦路虎。    “由于审评积压、审批时间过长,新药研发常常是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审评改革推进药品创新的决心可见一斑。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就连出重拳,启
期刊
在百年的发展中,怡和曾经不可一世,也曾丧折股肱,最终以惊人的弹性拓展了广阔多元的业务领域。  这是一家“百年老店”,也是鸦片战争前成立于中国,并且唯一延续至今的外资企业。    这就是怡和洋行。曾经与太古洋行、和记洋行以及会德丰并称为香港早期的四大洋行,有远东第一财阀之称。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怡和曾经不可一世,也曾丧折股肱,最终以惊人的弹性拓展了广阔多元的业务领域。如今,作为世界500强的怡和业务广
期刊
“海原真是非常幸运,”宁夏扶贫办主任董玲对《财经国家周刊》说。在她看来,“动真情、实实在在想做事”的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在海原真正实现了“培育一个产业,建立好的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精准扶贫目标。  “华润侧重于区域的长远发展,不是放下钱就‘一走了之’”,董玲说。华润董事长傅育宁  2012年底,国务院扶贫办、国资委新增宁夏海原县为华润的定点扶贫县。截至目前,华润已累计向海原
期刊
你进行这项投资是因为觉得它真不错,还是指望有个更愚蠢的人来接盘?  让我们回顾一下20 世纪90 年代末期,当时人们正纷纷将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以购买科技股。  这种疯狂买入的行为并不是基于深入的分析,购买行为能够持续那么久纯粹是因为市场行情似乎一直看涨。这并不正确,事实上甚至很愚蠢。    很多持有科技股的投资者都很清楚自己买入的股票已经出现严重泡沫——但他们还是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发现总能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