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亲子伦理是家庭和睦的润滑剂,传统亲子伦理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承载着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但是传统亲子伦理也存在诸多消极因素,例如,汉代以后的“父为子纲”磨灭了子女的个性,移孝作忠使传统亲子伦理染上了政治色彩,唯父母之命是从”导致了因循守旧。
关键词:传统亲子伦理;原因;历史评价
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家庭是社会的重要运作单位,家庭模式以联合家庭模式为主要形式,所谓的联合家庭模式是指家庭中的各代都含有两对以上的夫妻,例如由父母及两对以上的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模式,或者是兄弟姐妹结婚后没有分家的家庭模式,其特点是家庭成员一起劳动、生活。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是以“五伦”为中心的伦理文化,而“亲子伦理”是“五伦”的核心,这种伦理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有其深刻的根源。
传统亲子伦理在古代社会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一、传统亲子伦理产生的经济根源
首先,小农经济的保守性和稳定性是传统亲子伦理产生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一切精神产品都是由当时的经济形式以及與此相适应的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当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时,封建家长制产生了。
其次,父家长在个体家庭中的权威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中国是内陆国家,大部分地区都适合农作物的生产,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是基础,工商业并不发达,因此,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而农业的发展主要靠老年人经验的积累,老年人的阅历、经验是农作物丰收的先决条件。在农业社会中,经验的积累及传承都比较困难,因此,作为经验载体的老年人,社会地位很高,从氏族社会时期,社会生活中就崇尚尊老的行为,这就是孝道发展的基础,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更注重向有生产经验的“老把式”学习,甚至由于对经验的重视过度而导致了保守思想。
二、传统亲子伦理赖以发展的政治基础
首先,维持宗法社会的需要是传统亲子伦理赖以发展的政治基础。社会是在人们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是,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结构。中国传统社会,在国家形成的同时,氏族血缘关系依旧没有改变,氏族血缘纽带依然牢固。原来的氏族社会的氏族首领转变成了国家的统治者,国家的形态是以宗法形式表现的,并通过分封制使其完善,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血缘关系与政治统治相结合。尽管社会在不断变迁,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特征却未改变,这就促进了这一观念的形成:维护家庭及家族的和谐稳定也就是在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
其次,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制度巩固、促进、延续了传统亲子伦理的发展。由于家是国家的基础,家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前提,家稳定了整个社会秩序也就有序了,所以家庭伦理规范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传统亲子伦理之孝伦理占根本地位,被称作是“百行之首”,有“百善孝为先”之说。传统亲子伦理在维持家庭及国家秩序的稳定中都有重要作用,当传统亲子倫理从家庭伦理上升到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绝大多数人遵守的社会规范时,就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传统亲子伦理就与宗法政治制度联姻了。
三、传统亲子伦理形成的思想意识根源
首先,生理和心理基础。亲代对子代的爱护及子代对亲代的依赖,很大程度上受其生理特征的影响,与其他动物相比,新生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差,成熟较晚,需要亲代长时间的照顾,子代也因此产生对亲代的依赖心,反映在意识形态层面就是亲代爱护子代及子代孝敬亲代的心理。正如《诗经》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附我畜我,长我育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阁报。”这是子代对亲代养育之恩的歌颂以及报恩意识的流露,也是传统亲子之爱产生的心理因素。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是对亲子之爱的精辟概括。
其次,祖灵崇拜意识。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宗教崇拜对象、方式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中华民族先人宗教崇拜的特点是祖先崇拜。祖先崇拜的表现形式就是祭祀先祖,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早期的祖先崇拜与后来封建社会的宗法制不同,早期的祖先崇拜是建立在亲情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爱亲、敬亲的观念和情感,在人类社会早期,这种祖先崇拜意识是以孝的形式表现的。对已故长辈的“灵”当然也怀着敬畏之心,祖灵崇拜由此形成。对亲代的孝顺和祖灵崇拜是相一致的,亲代的威力也来自于“灵”,因此,祖先崇拜意识是传统亲子伦理产生的思想根源。
总之,中国传统亲子伦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它的发展是和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密不可分的;它的形成是祖灵崇拜的延续。
关键词:传统亲子伦理;原因;历史评价
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家庭是社会的重要运作单位,家庭模式以联合家庭模式为主要形式,所谓的联合家庭模式是指家庭中的各代都含有两对以上的夫妻,例如由父母及两对以上的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模式,或者是兄弟姐妹结婚后没有分家的家庭模式,其特点是家庭成员一起劳动、生活。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是以“五伦”为中心的伦理文化,而“亲子伦理”是“五伦”的核心,这种伦理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有其深刻的根源。
传统亲子伦理在古代社会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一、传统亲子伦理产生的经济根源
首先,小农经济的保守性和稳定性是传统亲子伦理产生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一切精神产品都是由当时的经济形式以及與此相适应的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当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时,封建家长制产生了。
其次,父家长在个体家庭中的权威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中国是内陆国家,大部分地区都适合农作物的生产,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是基础,工商业并不发达,因此,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而农业的发展主要靠老年人经验的积累,老年人的阅历、经验是农作物丰收的先决条件。在农业社会中,经验的积累及传承都比较困难,因此,作为经验载体的老年人,社会地位很高,从氏族社会时期,社会生活中就崇尚尊老的行为,这就是孝道发展的基础,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更注重向有生产经验的“老把式”学习,甚至由于对经验的重视过度而导致了保守思想。
二、传统亲子伦理赖以发展的政治基础
首先,维持宗法社会的需要是传统亲子伦理赖以发展的政治基础。社会是在人们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是,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结构。中国传统社会,在国家形成的同时,氏族血缘关系依旧没有改变,氏族血缘纽带依然牢固。原来的氏族社会的氏族首领转变成了国家的统治者,国家的形态是以宗法形式表现的,并通过分封制使其完善,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血缘关系与政治统治相结合。尽管社会在不断变迁,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特征却未改变,这就促进了这一观念的形成:维护家庭及家族的和谐稳定也就是在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
其次,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制度巩固、促进、延续了传统亲子伦理的发展。由于家是国家的基础,家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前提,家稳定了整个社会秩序也就有序了,所以家庭伦理规范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传统亲子伦理之孝伦理占根本地位,被称作是“百行之首”,有“百善孝为先”之说。传统亲子伦理在维持家庭及国家秩序的稳定中都有重要作用,当传统亲子倫理从家庭伦理上升到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绝大多数人遵守的社会规范时,就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传统亲子伦理就与宗法政治制度联姻了。
三、传统亲子伦理形成的思想意识根源
首先,生理和心理基础。亲代对子代的爱护及子代对亲代的依赖,很大程度上受其生理特征的影响,与其他动物相比,新生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差,成熟较晚,需要亲代长时间的照顾,子代也因此产生对亲代的依赖心,反映在意识形态层面就是亲代爱护子代及子代孝敬亲代的心理。正如《诗经》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附我畜我,长我育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阁报。”这是子代对亲代养育之恩的歌颂以及报恩意识的流露,也是传统亲子之爱产生的心理因素。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是对亲子之爱的精辟概括。
其次,祖灵崇拜意识。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宗教崇拜对象、方式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中华民族先人宗教崇拜的特点是祖先崇拜。祖先崇拜的表现形式就是祭祀先祖,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早期的祖先崇拜与后来封建社会的宗法制不同,早期的祖先崇拜是建立在亲情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爱亲、敬亲的观念和情感,在人类社会早期,这种祖先崇拜意识是以孝的形式表现的。对已故长辈的“灵”当然也怀着敬畏之心,祖灵崇拜由此形成。对亲代的孝顺和祖灵崇拜是相一致的,亲代的威力也来自于“灵”,因此,祖先崇拜意识是传统亲子伦理产生的思想根源。
总之,中国传统亲子伦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它的发展是和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密不可分的;它的形成是祖灵崇拜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