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堂上市风波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场罕见的商业与道德的碰撞被充分放大,但结局依然难料
  张小海这几天忙坏了。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接到的电话超过600个,几乎都是媒体打来的。
  之所以会如此“炙手可热”,是因为这个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和他所供职的机构——亚洲动物基金,最近被卷入了一场吸引了无数眼球的争论中。2月1日,在证监会公布的创业板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表中,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企业归真堂赫然名列其中,而且上市备注为“落实反馈意见中”,这意味着归真堂上市已进入倒计时。
  消息一出,舆论大哗。
  事实上,关于归真堂上市的新闻,这已经是第二季了。活熊取胆本身是个老话题。早在2011年初,归真堂就曾递交过上市申请,但在一片反对声中,未见回音,归真堂创办人邱淑花那句著名的“反对我们就是反对国家”就是那时候说的。
  作为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的主办方,亚洲动物基金与中国有关部门签订过一纸协议,在10年内解救5000只黑熊,有关部门承诺不再发放养熊牌照。取缔整个活熊取胆行业,是亚洲动物基金的最终目标之一,虽然张小海称亚洲动物基金并不具体针对个别企业,但双方交火在所难免。2011年初,亚洲动物基金曾致函福建省证监会,反对归真堂上市。
  这一次,归真堂显然有备而来。邱淑花闭上了嘴,打出了“透明”牌。2月18日,归真堂在其公司官网上发布公告,宣布将向“各界人士”开放养熊基地。2月22日,归真堂兑现了诺言,一百多名媒体记者获准进入其位于惠安的养熊场,现场观摩了一次活熊取胆。尽管如此,这仍然没有消除媒体、公益组织以及知名人士对归真堂的质疑。
  一方是能吃苦、经历过创业艰辛的民营企业家,及其朴素的商业冲动;另一方是站在动物福利、道德伦理制高点的反对者们,这场罕见的商业与道德的对抗被充分放大。
  争议的结局仍然难料,无论证监会还是其它主管部门,都没有对这一事件给出权威的说法与定性。直击“活熊取胆”
  2月22日,惠安这个福建的沿海小县是一派少有的繁忙与热闹,这天是归真堂养熊基地的媒体开放日,全国100多家媒体、200多名记者浩浩荡荡地从四面八方赶来。福建归真堂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吴亚在当天上午的专家论谈会上说,这是自归真堂成立以来,养熊基地第一次向媒体和公众开放,“这是养殖业的客观条件决定的,防疫是重中之重。”
  养熊基地坐落在惠安红厝山上,占地约1200亩,据介绍,它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一个养殖基地。整个区域分成三部分:黑熊生产区、活动区和繁殖区。上午7点多,每个参观人员被要求穿上无菌白大褂,戴着帽子和口罩,按照编号进入黑熊的笼棚里。进去以前,工作人员还一再强调不要开闪光灯,以免惊动了黑熊。外面是20多度的艳阳天,笼棚里,则是一片潮湿和阴暗。阴暗中甚至很难一下子找到被关在笼中的黑熊,只有几头趴到铁笼上,正在朝外张望。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时一般在早上6点给黑熊取胆汁,今天为了让人参观,特意延迟了时间。他选定了一头黑熊,在它的食槽里倒入牛奶,引着黑熊慢慢从它的小屋里爬出来,爬进跟小屋衔接的一个铁笼里面,铁笼的宽度刚够盛下它两三百斤的身躯。正当它安静地吃着早饭时,工作人员先用酒精为黑熊身上的瘘口消毒,然后把一根长约八公分的引流针插进了它的胆囊部位,一分钟后,大约100毫升的胆汁已经抽出来了。刚刚抽出的胆汁呈棕褐色,随即被倒入一个大的容器罐内。工作人员拔出引流针,再次为瘘口消毒。引流完成,整个过程大约半分钟。
  这个过程被归真堂称为“无痛无管”引流。用归真堂董事张志鏊的话来说,“黑熊不会有任何疼痛感,就像挤牛奶和婴儿吮吸母乳一样自然。”记者在现场看到,取胆时黑熊喝着牛奶,确实非常安静,脸上看不出究竟是否痛苦。而在记者进到参观现场之前,曾听到几声类似小孩啼哭一样的熊叫声。做完引流的黑熊被允许到户外活动,工作人员把小屋后面的小门打开,黑熊就自己爬到了活动区域。
  动物养殖场变身药企
  “邱淑花开始养熊,是因为他的丈夫患上食道癌,听说熊胆可以治疗。”归真堂副董事长蔡资团告诉记者。目前,归真堂的股权结构当中,邱氏家族是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创始人邱淑花之夫邱荣辉任董事长,儿子邱海东任董事。
  20多年前,邱淑花、邱荣辉从云南、缅甸买进了首批黑熊。最早购进约100头,后来繁殖了200多头,为了种群,又从其他熊场引进种熊i00多头。
  “现在养熊场里年龄最大的黑熊有21-23岁,还在取胆。20年来没有一头熊死亡,因为还没到正常的死亡年龄。”归真堂总经理陈志鸿说。
  陈志鸿于中医学院毕业,一直负责技术,是邱家的女婿。
  他解释说,归真堂的前身名为“钱山特种动物养殖场”,本来养熊就可以做药,后来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制药企业需要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因此才有了归真堂药业。
  2000年12月18日,归真堂成立。2004年7月,公司正式通过了GMP认证,具备熊胆粉系列产品生产资质。在2006年进行股份制改制,同年5月改制成功,原计划于2010年、2011年间上市。2009年以前,归真堂将养熊场设在一个废弃的兵营当中,搬迁至黄塘镇是近一两年的事。
  新建的熊场即本次公开的“归真堂黑熊生态养殖基地”,该基地从2009年开始建设,目前还属于在建阶段,已经有超过600头黑熊。
  公司的目标是:总规划3000亩,计划养殖黑熊1200头。这也是归真堂谋求上市的原因。归真堂主要募投项目包括“年产4000公斤熊胆粉”和“年存栏黑熊1200头,年繁殖黑熊200头。”
  引流出的鲜胆汁经过冷冻、消毒、烘干几步,制成熊胆粉。最高级别的熊胆粉称作“金胆”,有效期三年,均价在118元/克。1克熊胆粉需要7-9毫升熊胆汁,就是说,1000毫升胆汁可以做约125克熊胆粉。
  每头熊每天早晚分两次共抽取140毫升胆汁,由此推算,至少可创造出价值2360元的熊胆粉。在归真堂养熊场里,可取胆黑熊超过400只。
  谁是支持者?
  目前,归真堂上市,并没有致命的法律障碍,是否获得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以及证监会的批准是其核心。
  在力挺归真堂上市的机构与个人中,中国中药协会扮演了主要角色,而归真堂是其会员之一。该协会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近期为归真堂频频抛头露面发声的副会长房书亭,曾任中药管理局副局长。支持方的主要依据是,黑熊养殖及活熊取胆并未遭到法律禁止,而抽取胆汁的过程更不像外界想象般残忍与痛苦。
  2月16日,中药协会还特意举办了“媒体沟通会”,对活熊取胆的一些关键和敏感问题进行解释。“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很享受。”房书亭在这次沟通 会上的发言经媒体披露后,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抨击。
  这加剧了支持者与反对者争论的火药味。沟通会之前,中药协会曾经发函,声称“受西方利益集团资助的、由英国人创办的亚洲动物基金会,假借动物保护名义,长期从事反对我国黑熊养殖及名贵中药企业的宣传”。亚洲动物基金则毫不示弱,迅速向中药协会发出律师函,要求对方收回言论及道歉。
  除了房书亭,归真堂阵营中的前官员还包括原卫生部药政局副局长、原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世臣。在归真堂2月22日召开的“养熊基地开放日”专家座谈会上,张世臣称:“目前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养熊取胆是合法允许的。”
  实际上,黑熊养殖与熊胆提取在中国一直是一个灰色地带,在几十家大型的黑熊养殖厂中,归真堂的规模也不是最大的。熊胆提取所蕴含的高利润造就了许多地方富豪,并促使这些企业不断寻求扩大养殖规模。
  在国外,由于黑熊是一级保护动物,活熊取胆是被严格禁止的,国外公司由此研发出了与熊胆效用类似的诸多替代品,但售价不菲。而在中国,由于人工熊胆新药迟迟得不到批准,归真堂和类似的黑熊养殖公司成为唯一的熊胆来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沈阳药科大学原副校长姜琦表示,目前天然熊胆已非必须。相应的人工熊胆项目从1983年立题到2007年最终完成最后一批上报材料,期间3家研发单位,近20家临床医院,百多名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参与其中,花费巨额资金,研究出了可以等量、等效替代天然熊胆的人工熊胆,并且在2006年申请了专利。但令姜琦失望的是,国家药品审批中心就是不予批复,致使人工熊胆始终难以作为一种新药投入生产。
  与此相对应,黑熊在中国属于二级保护动物,允许合理的经济利用。国内《动物保护法》的落后以及替代品研究的停滞使得这种原始的熊胆利用方式大行其道。一边倒的舆论
  在抵制归真堂上市的行动中,张小海和亚洲动物基金并非孤军作战。反对归真堂上市拥有雄厚的民意基础。事实上,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归真堂。许多公众人物和机构纷纷公开发出支持保护黑熊的声音。
  “有人告诉我,假如听过黑熊被活取胆汁时的惨叫声,那会是这辈子最折磨心灵的声音。”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宠物和野兽都有权利享受自由的生活,不应被虐待。百度企业社会责任部负责人贝晓超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百度拒绝所有和活熊取胆制品相关的推广广告。2月22日,姚明专程赶赴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看望从活熊取胆现场被解救出来的黑熊。同一天,姚明在它基金联署签名活动中,郑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姚明之前,已经有将近100位各界名人在它基金组织的联署活动中签名。这支2011年刚刚正式在北京市民政部注册成立的NGO组织在这次反对归真堂上市事件中表现得分外活跃。它基金是由著名主持人和晶、崔永元、赵忠祥、张越等人发起的,前身是“保护动物记者沙龙”,归真堂上市事件被披露后,它基金连夜起草了一封致证监会的“吁请函”,陈述了归真堂不应当获准上市的三点理由,并且征集了韩红、羽泉、赵忠祥、李东生等70多位各界名人的联署签名,送到了证监会。
  实际上,在经过了新一轮发酵、围观和狂热后,抵制归真堂上市已经从纯粹的道德底线批判,过渡到对商业价值的追问与审视。相关人士表示,国家正在限制黑熊养殖,中国对动物保护的法律也将日益完善,归真堂的利润与盈利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如果归真堂上市,其野蛮落后的盈利模式,对创业板和中国商业来说,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一位观察家告诉记者,归真堂IPO,就如同让罪犯去上市。
  但法律之外,市场的问题终须交由市场解决。归真堂上市与否正在等待主管部门的一锤定音,在强大反对声音的干预下,其成功登陆创业板的可能性正在降低。而无论结果如何,在活熊取胆存废的问题上,政府已经不能再继续保持沉默。(综合《中国企业家》、《新京报》等)
  链接
  活熊取胆最先是从吉林省开始。
  熊胆何时入药这个已经无从考证,但市场上最先出现用熊胆汁作为保健品上市,是在1992年秋季左右,而且,最先出现在市场而非药店,就是吉林省长春市。在此之前,活熊胆制品只是在东部几个小城范围流通。
  1992年,长春大小商场和药店,就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带有熊胆制品的保健品或“疗效显著”的药物,随之而来的,是销售人员——而几乎所有的营销人员均来自吉林东部靠近和朝鲜接壤的地带。当时销售熊胆制品的宣传单几乎都写着“有显著的保肝功能”,虽然当时熊胆制品“护肝”这一功能真伪难辨,但东北人无论男女,皆擅饮。开启啤酒时,把用熊胆汁调制成的保健品兑入到啤酒中,可以“护肝、养目、外加千杯不醉”,这一说法当时甚为流行,所以喝酒兑用熊胆汁在长春几乎成了一种“时尚”。
  2000年前后,在吉林延吉,养殖活熊取胆的熊场,规模在200头左右,能叫得出名的,大约不超过20家,现在这个规模已经远远超越了,而且,小型零散养殖取胆的,已经不计其数。从1998-2000年,活熊取胆从延吉开始往整个吉林省扩散,扩散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到2011年年底,养殖活熊取胆已经涵盖整个吉林省全境,并发展至黑龙江和辽宁直至全国。
  这些胆汁究竟去了哪?张小海向记者介绍,熊胆主要有三个去向:医药市场、礼品市场和走私市场。
  目前,国家已批复的含熊胆的药品共有243种。其中仅熊胆粉就达37种,熊胆丸45种。这意味着药品拥有很大的重复率,如果按种类计算,也不过十几种。张小海认为,这些药品都不能算是救命药。上海凯宝几乎消耗了我国熊胆原料的一半,但其主要产品为痰热清注射剂,主治清热、解毒、化痰。广东医药大学教授认为,针对这一药理,有许多草药完全可以代替。但是,2011年痰热清注射剂为上海凯宝带来了8亿元的销售额。
  另一主要流向便是礼品市场。有从业者透露,将熊胆粉作为药材原料加工,价格仅为3-5元/克,利润有限。药品一旦制作为高档礼品,身价瞬时涨数十倍。包装精美的黑宝牌熊胆胶囊礼盒,25克售价便达到了1808元。从归真堂的举动中也不难看出。2007年,归真堂开始在全国大面积开设“熊胆馆”。创始人邱淑花称这种终端将要达到3000-4000家。
  事实上,归真堂只有“熊胆粉”与“熊胆胶囊”取得了国家药监局的许可,其他对外宣称的“熊胆养身茶”、“利甘胶囊”等系列产品并未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任何批准字号。奢华的包装,高档礼品、保健品的宣传噱头却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而走私市场的存在更造成了熊胆资源的大量流失。在延吉,存在数十家黑熊养殖的农户。他们抽取胆汁,烘干熊胆粉,出售给游客。张小海介绍,延吉每年会有30万人的旅游市场,其中lO%一20%的游客都会购买熊胆,这也成为了当地旅游的购物项目。
  一头熊所创造的价值达数十万,即使死了,也并不能解脱。四只熊掌以三四千元的价格卖给韩国人,熊肉再卖给饭店。至此,熊的价值才会彻底消失殆尽。
其他文献
“晋江人赚10块钱,敢拿出六七块钱来打广告。”  尽管“飞人”迈克尔·乔丹诉乔丹体育侵权一案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但乔丹体育的家乡——福建省晋江市却风平浪静一切如常。  “不知道,也不关心。”2012年2月26日,位于晋江华林路的青华鞋服商品市场一家运动鞋商贸公司的店铺里,二十出头的赖虹瑜一边玩着手里的苹果手机一边对记者摇头。  赖虹瑜是一名导购,每天,她守着一张茶桌等候肤色各异的采购员上门谈生意。
期刊
写在“洋葱皮”上的作文——何伟(美国)  我的学生在薄如洋葱皮、又很便宜的纸上写作文。他们的英文不怎么好,但有时这反而使字词更有冲击力。一个英文名叫亨特的年轻人写道:“我父母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们告诉我他们吃过树皮一草根等等。那时:候外公外婆观念不开放,不让我妈妈上学,因为她是女孩。?另外一名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母亲:“她的头发变成银白色,有几颗牙齿松动了。但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努力干活。”坚忍和勤
期刊
“女儿看着以前的照片对我说,妈妈你看我以前多漂亮,想拍艺术照你还舍不得掏钱,现在怕是一辈子都拍不了了。”看着女儿昔日的照片,周岩的妈精神几乎崩溃  看着床上铺满的照片,妈妈李聪忍不住抽泣了起来。上面一排照片中,女儿周岩托腮凝眸、楚楚动人,下面一排的照片,则绷带缠身、疤痕累累,照片中的周岩面部、颈部、上身、双手以及大腿等多处呈现严重烧伤后的赤红色。  2月27日上午10点15分左右,陶汝坤的辩护律师
期刊
有人上台,就有人下台。在台上时预埋伏笔,一旦离开就换种活法,转换人生跑道实现“下岗再就业”。  每到台湾选举季,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上台,就有人下台。上台固然可喜,但除了极少数职业政客,大部分选举上去或者获邀担任公职的人都有个任期问题。作为台湾政治人物,在暂别公职或参选失败后,是如何转换人生跑道实现“下岗再就业”的呢?  “政商学旋转门”  前台中市长胡志强,在2014年底台湾“九合一”选举中
期刊
山口组有着严密的组织框架,有自己的纲领;不仅建立自己的官网,还创办报纸;不但参与过抗震救灾,万圣节时还给小朋友发糖果……  今年是山口组成立100周年,该组织1月26日在神戶总部举行纪念仪式。话说,山口组有着严密的组织框架,有自己的纲领;不仅建立自己的官网,还创办报纸;不但参与过抗震救灾,万圣节时还给小朋友发糖果……  山口组的“前世今生”  山口组在1915年成立,由从事渔业出身的山口春吉和另外
期刊
如果你是一个会说英语的白人,那你肯定能在中国找到一份教英文的工作。即便你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教师证,没有工作签证,很多学校还是会愿意聘用你。你甚至不用自己去投简历、找工作。  在中国西北部的乌鲁木齐,我和朋友在路边一家面摊得到了我们有生以来的第一份教师工作——当时我俩来中国还不到一个星期。  “要不要来我们学校工作?”一位女士上前询问我们,微笑着塞给了我们两张名片。“明天就可以开始上班。”  我俩都
期刊
谢霆锋离婚后事业飞涨,除了片酬上千万元外,他还是电影制作公司“PO朝霆”的“谢董”,该公司年交易额近亿元。他透露未来将会把公司上市。被问是否会培养两个儿子Lucas和Quintus当接班人,他认为小儿子Quintus更有天分且稳重  今年4月,谢霆锋出现在“亚洲领袖讲座系列”的主讲嘉宾席上,与学生们分享了其影视制作公司PostProduction(P0朝霆)的成功之道。据悉,作为一个商人的谢霆锋,
期刊
1月26日,《南方都市报》刊发报道南都记者21日因暗访深圳公安部门官员在酒楼吃娃娃鱼一事,当事官员与其发生冲突,并被殴打,手机、相机被抢走。并且,东深派出所民警在接警后协助打人者离开。对此,深圳市公安局26日回应称,已对14名涉嫌违反相关规定的公安民警予以停止执行职务,接受组织调查。对涉嫌违纪的东深公安分局局长王远平予以立案调查。  2014年的反腐可谓掀起一场风暴,中纪委以“打虎拍蝇猎狐”宣告中
期刊
如果说郑渊洁是一个品牌,郑亚旗就是这个品牌的运作者,只不过他们有那么一点关系——父子。父亲是艺术家,儿子是个商人  在北京东郊一处幽静的别墅里,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郑亚旗从门牌上挂着“旗舰船长办公室”的房间里走出来。28岁的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干瘦得像是一个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孩子,却长着一张颇为老成的脸。你或许对“郑亚旗”稍感陌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  “郑
期刊
“在他们眼里,我肚子里的根本就不是一条生命,是个祸害,会影响所有人前程的一个祸害。”  2014年,三十多岁的吴怡做了引产手术,孩子五个月大。她一共怀孕三次,第一次儿子出生,第二次主动流产。最后这一次想偷偷留下来,被逼着“做掉”了。  她和丈夫郑彤都是小县城里的机关公务人员。这份在当地令人羡慕的工作,致使他俩失去了可能迎接的第二个孩子。意外怀孕后,两人试图以假离婚、假结婚的方式保住这条生命。但最终
期刊